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爱憎分明的雍正皇帝竟然如此护犊子,真是大跌眼镜

爱憎分明的雍正皇帝竟然如此护犊子,真是大跌眼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36 更新时间:2024/1/16 17:57:28

按理来说,作为一个帝国的皇帝,是不应该过于强调自己的性格的,而雍正是个例外,他爱憎分明性格突出,这在历史上都很少见。

对于和他争位的兄弟们,雍正皇帝痛下杀手,绝不留情。

对他当皇帝出过大力的隆科多年羹,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他的亲舅舅隆科多最后以四十一条大罪惨死于圈禁之所,他的小舅子年羹尧最后以九十二条大罪自尽。

不过,雍正皇帝也绝不是那种见人杀人、见佛杀佛的主。

在他的统治时期,就有四位大臣受到了他的特别信任:福建人田文镜、江苏人李卫、安徽人张廷玉和满洲人鄂尔泰。他们都和雍正皇帝建立了特殊的私人关系,也正是由于这种私人关系,导致一些时候,雍正皇帝的护犊子行为,达到了难以让人理解的程度。

雍正皇帝有一句特别有名的朱批:“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这句朱批就是针对他特别喜欢的田文镜所写的。

田文镜(1662年-1732年),监生出身,受到雍正帝的特别信任。田文镜为官刻薄,雷厉风行,先后受到直隶总督李绂、监察御史谢济世的参劾。结果雍正皇帝却并不在意,称其实心任事,是“模范疆吏”,任用如故。雍正五年(1727年),任为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任河南山东总督,这个职位乃是专门为田文镜所设立,不为定例。

雍正八年,兼北河总督。这一年,河南发生大水灾,田文镜隐匿不报,朝野窃议,结果雍正帝仍予包容。雍正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病死,享年七十二岁,谥端肃,葬于清西陵泰陵附近。

雍正帝的护犊子,在田文镜身上特别突出。

李绂像

雍正三年,著名学者型官员李绂被任为直隶总督,在赴京途中得知田文镜待吏苛刻,视科班出身的官员为眼中钉,河南民怨不敢言。李绂不畏强权,直斥田文镜“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

受到田文镜的反弹劾后,雍正五年(1727),李绂被革职交刑部审讯。但李绂身系狱中,却日日读书吃饭睡大觉,同狱的甘肃巡抚称他“真铁汉也”。两次决囚,雍正下令将他绑至至西市,以刀置颈,问:“此时知田文镜好否?”不料李绂却说:“臣虽死,不知田文镜好处。”刑部查抄李绂家产,发现室内简陋,别无长物,甚至夫人的首饰都是铜制品,根本不像达官显宦的家属。雍正帝这才将其赦免。

另一方面,田文镜受到弹劾后,雍正帝居然对田文镜说:“此一事,朕甚庆幸,好机会,亦难得。参你这样巡抚,所以理直气壮,有何可讲?”

当田文镜回复自己觉得有些委曲后,雍正帝又劝谕他:“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系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对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了。”

除此之外,他还给田文镜写过一些很有特色的话:

“越发小心勉力就是了。你若信得过自己,放心放心就是!”

“你自己若不是了,就是佛爷,也救不下你来。”

“朕待你的恩,细细的想,全朕用你的脸。要紧!要紧!”

更为奇特的是,雍正帝在任命沈廷正任河南道后,担心沈处理不好和田文镜的关系,特意对他说:“你若不实心协助你上司,稍有他处,请托瞻顾,坏朕地方吏治,夺弄田文镜,你一负恩,朕加罪必倍之!慎之!”

这就是明白了当地告诉沈廷正,田文镜这样的人,你绝对不能动他一根毫毛,否则有你好果子吃!

相反,对于清正廉洁、但自己并不喜欢的李绂,雍正帝的朱批和上谕就很不客气了。

雍正帝特意对李绂说:“若自以为记载数篇腐文,念诵几句史册,以怀轻朕之心,恐将来悔之不及。”

又说:“你实不及朕远矣!何也?朕经历处,多动心忍性者,非止数年几载!”

又说“若仍固执几句文章浅见,不但为朕之弃,诚恐成一千古笑谈人物矣!”

可见雍正帝对田文镜和李绂的态度,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标签:

更多文章

  •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美人,陈圆圆为什么选择了吴三桂这个过气将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自古美人爱英雄,陈圆圆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了,但是为什么却死心塌地的跟了一个口碑不咋地,又年龄偏大的吴三桂呢?在中国历史上,吴三桂的名声实在不怎么好。他身为明官,先后降李自成农民军和满清政权,绞杀南明永历帝,后又以“反清复明”为旗号反叛清朝,临死之前自立大周政权,即皇帝位。所以时人无不以汉奸视之。陈圆

  • 明朝军队灭了20万日本军队,为什么没能保护自己的国家?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保持的时间不等,秦朝,隋朝那么几年就被干掉了。汉朝军事,唐朝军事被大家所乐道,其实也是百年而衰。元朝也就疯了几十年,清朝同样到了康熙以后就基本上谁也打不过了。大宋军队不错,但是打法太文明,也不过区区百年。惟有被轻视的大明军队战斗力保持的最久近300年。1352年洪武起兵

  • 明朝倭寇横行的根本原因,竟然是海禁政策?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由于明朝的政策是严禁开海通商,眼看着利润巨大的海上贸易被禁止,日本和中国沿海的海盗可不干了,于是明朝时期倭寇横行,扰乱海岸线。只要有利润存在的地方,就必然会有商人。马克思说过,300%的利润,已足以让商人们铤而走险,更何况是“利可十倍”。与日本人的长期交往,让许多沿海地区的富商大贾们都见识到了彼此贸

  • 铁面无私嗓门大,不爱断案爱吵架,这还是你熟悉的那个包拯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臣,他生得皮肤黝黑,为人却是铁面无私,不过相对于他的政绩和断案能力,他更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的吵架能力。翻开中国民间最具知名度的“青天”包拯的生平,你会发现,真实历史舞台上的包龙图,最终能够名垂青史,到并不是如民间传说中的那般断案如神,“包青天”的简历中,在开封府只短短干了一年,没

  • 明末张献忠政权入川屠杀民众千万人,注定了他失败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明末起义军四起,张献忠是其中一支实力比较大的,但是他屠杀百姓的行为受到了后世的唾骂。2014年,巫溪县古路镇村民冉茂林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一块疑似人头骨的东西。而在古路镇名叫玉家洞的山洞中,还堆积着成千上万块人骨。古路镇安监办工作人员与古路镇文化站站长钟大喜在多方观察下得出结论:这不是现代人骨。据村

  • 齐灭宋后,为什么招致多国联军,差点被灭国?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齐国是春秋战国的老牌强国,有着雄厚的国力基础,但是为什么在灭掉宋国之后,招来了五国大军联合攻击,七十余座城池被打的只剩两座,几乎灭国?在战国时期,虽然战国七雄非常耀眼,但也存在过宋国、越国、郑国、鲁国、中山国等诸侯国。其中,宋国因为坐拥工商业重镇——定陶,加上地处中原要道,所以受到周边国家的觊觎。约

  • 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国古代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却是怎么都甩不掉的梦魇。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就古代历史上的各大战役来说,统帅发挥的作用,是千军都难以匹敌的。而各大经典战役,比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也是曹操等一流军事家等影响之后

  • 相对于《三国演义》,为什么读了《三国志》的人这么有优越感?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历史是很有趣的,以历史为背景能够进行非常多有趣的故事创作,《三国演义》就是这么诞生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可以说是关注度最高的动乱时期。不管是三国之前的春秋战国阶段,还是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历史时期,其影响力都很难和三国相提并论。而三国历史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关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 孙悟空现实中的原型,胡人被玄奘法师感化,一同随行取经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孙悟空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不过他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是唐玄奘西行时候教化的一个胡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书中说他是东海傲来国花果山上一块仙石收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所生。有观点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教的猴神哈奴曼,这位大神帮助罗摩救出媳妇悉多,功

  • 最惨的六位皇帝,不仅被人扒了坟还被大刑伺候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皇帝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与普通百姓有着云泥之别。在过那封建的时代,一个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死后也是风光大藏,即便他们在百年入葬陵墓后,也没人敢去骚扰,因为这都是株连的大罪。但却有这几位皇帝,也不知道他们是身前做了些什么,可能是在位期间太过于荒唐了吧,死后不仅被人挖了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