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中原?原因早已写在了《出师表》里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中原?原因早已写在了《出师表》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4/1/17 16:26:58

三国时期,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力主北伐中原。对于诸葛亮的这一行为,后人评价褒贬不一。而在阅读了诸葛亮递交给刘禅的《出师表》后,笔者认为答案早已经被诸葛亮写出来了: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为什么这么说的,让我们首先将目光转移到白帝城托孤时期。在刘备伐吴失败前,蜀汉集团已经失去了荆州这块根据地,这意味着诸葛亮的“隆中对”已经失去了实现的基础。在刘备去世后,蜀汉最大的危险不是外部敌国,而是内部的不稳定。

在刘备托孤的时候,诸葛亮并不是唯一的顾命大臣,另外一个是李严。在这两个人中,诸葛亮代表着荆州集团的利益,而李严则是益州本土派的代表。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就是为了平衡蜀国的内部各方势力。

作为益州本土派的李严,不仅想搞内部分裂,还鼓动诸葛亮进爵称王。但是,诸葛亮显然不会上了李严的当,在李严表露出像分裂蜀汉的苗头下,诸葛亮则号召蜀国君臣应当“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其用意就是则是希望整个蜀国内部团结在一个目标下。也即大家心往一处使,才不容易发生内部分裂。

进一步来说,在刘禅时期的蜀汉帝国内,尽管诸葛亮通过扶持荆州派来打压强大的益州本土派,从而维系蜀国的政治平衡。但是,荆州集团毕竟是外来户,俗话说的话,“强龙不压地头蛇”。随着时间的发展,尤其是赵云等刘备嫡系的老去或逝去,被打压的益州集团很快就会再次崛起,并掌握蜀国的大权。而在诸葛亮死后,掌权的益州本土派面对邓艾大军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投降。

所以,诸葛亮特别强调的“益州疲弊”,表面是将益州的农业生产、人口等实力上的薄弱,在更深的层面上,则强调了益州本土派只希望过安稳的日子。在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投降的是这些益州本土派,在邓艾打刘禅的时候,投降的依然是这批本土士族。

那么,面对疲弊的益州,诸葛亮该怎么办呢?

答案不言而喻,如同二战时期的德国、日本,在国内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那就通过战争来转移矛盾和国民的注意力。诸葛亮坚持北伐中原,也是希望通过外部战争来化解内部危机。而且,如果北伐失败了,大家一起同仇敌忾,更加仇恨曹魏;如果北伐成功了,那么大家“打土豪、分田地”,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诸葛亮坚持北伐,就是希望抵消了益州疲弊的负面影响,借助战争来培养人才和部下,从而在蜀汉国内完成政令和军令的统一,进而实现为蜀汉续命的目的。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三国:二十一)

:情怀历史id:qinghuailishi

标签:

更多文章

  • 世界各国第一申报的专利是啥,威尼斯最早,日本最奇葩,是骨灰盒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不是美英两国,是古老的威尼斯。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虽然这部专利法初具现代《专利法》的某些特点,但却相当简单和粗糙,而且保障效果也比较低,换句话说,你的专利即使被人剽窃,想要去索要赔款,恐怕也是很难。1594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他发明的扬水灌

  • 宋代蹴鞠与现代足球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陈寅恪先生有三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别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讲过的我不讲。小子不敏,心向往之。风月君也有三不写。扫盲文不写,小白文不写,大路文不写。作为一名资深伪知识分子,风月君写文遵循三原则:有趣,有料,有思。读史三千,无非功名利禄;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今天风月君给大家说说中国足球的源流。星爷的

  • 揭秘刘备墓葬之谜:室内有暗火,会触发弓箭!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核心提示:诸葛亮参与设计了刘备墓的反盗墓的机关,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盗墓贼进入墓室,就会有一种冰凉的气体喷出,接触到人的身体就会燃烧起来。一刘备称帝不久,就想为死去的关羽报仇。结果,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而回,退驻永安,也就是现在重庆的奉节县。公元223年农历2月,诸葛亮从成都到了

  • 水煮三国:死孙坚换活黄祖 刘表是赚了还是赔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许可/文话说孙坚将刘表围在襄阳,原以为杀刘表只如探囊取物那般简单,不曾想刘表的命属小强的,怎么都围不死,最后还成功突围,将孙坚射死在岘山之上。孙坚死后,尸体成为刘表的战利品,孙策就让桓阶出面,去找刘表求和,想用黄祖把孙坚尸体换回。蒯良建议刘表,此时应当乘胜出击,将孙策杀个片甲不留,直取江东。刘表以舍

  • 郑国贵族子产:孔子都为之感慨万千的著名政治家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据《左传》记载,子产死的时候,孔子感叹称“古之遗爱也”。在郑州东大街,原来有宋代修建的子产祠,也称遗爱祠。如今,在金水河郑州大学南校区段,有关部门建有子产祠园,供人们凭吊这位先贤。那么,子产到底何德何能,值得孔大圣人如此称赞呢?子产施政,礼法并用子产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最大成就,是他执政后立即进行的三

  • 李密的瓦岗军实力强劲,为什么最后却被李渊父子摘了“桃子”?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盛世,而作为开创唐朝的李渊父子,更是在乱世之中凭借智谋脱颖而出,最后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那么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可比李渊父子实力强劲多了,为何最后胜利的不是他呢?生平经历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出身辽东李氏,

  •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到底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大清对中国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却也为大清的倒塌挖下了坟墓。他一生为大清东征西战,却在死后被自己的亲侄子掘了坟。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仅仅活了三十八年,就溘然长逝,他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话说这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以后,他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全

  • 1400多年不通婚的摩梭族,是怎么样繁衍后代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对于很多人而言,婚姻是爱情的保障,是和自己所爱之人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建立一个家庭的标志。但是很神奇的是,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个名为摩梭族的民族,他们在长达1400年的时光内不通婚,并用一种人们所无法理解的方式繁衍后代。但是真正去了解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的人,反而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看似随意的婚姻关系,反而

  • 同治帝有多能折腾,顽劣成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慈禧是最后是实际掌权人,那么她的儿子同治帝,有是多么能折腾,顽劣成性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治帝的祖父是最节俭的道光帝,父亲是最苦命的咸丰帝,母亲是最奢侈的慈禧太后。1861年,载淳就开始上学了,他的老师是翰林院编修李鸿藻。在这一年,咸丰帝病死,年幼的载淳成为皇

  • 泰山无字碑有4个极小的字,无人懂其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其实后来专家仔细观察发现居然有4个极小的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和神秘传说,有许多至今依旧是历史上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