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代蹴鞠与现代足球

宋代蹴鞠与现代足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98 更新时间:2024/1/20 23:03:13

陈寅恪先生有三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别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讲过的我不讲。小子不敏,心向往之。风月君也有三不写。扫盲文不写,小白文不写,大路文不写。作为一名资深伪知识分子,风月君写文遵循三原则:有趣,有料,有思。读史三千,无非功名利禄;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今天风月君给大家说说中国足球的源流。

星爷的足球梦

“蹴鞠”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也被称为“蹋鞠”、“蹴毡”、“蹴圆”等,外国专家经过严密考证后,郑重其事地宣布: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

古代蹴鞠运动

最早的蹴鞠运动充满血腥,根据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记载,黄帝擒斩蚩尤之后,“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

“蹴鞠”一词,始见于《史记/苏秦列传》。另,刘向《别录》也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于战国之时。蹴鞠兵势也,所以讲武知有材也。今军无事,得使蹴鞠。”就是说,如果士兵们没事做,就让他们玩蹴鞠锻炼身体。可见一直以来,蹴鞠就是军队体能训练的一项科目。蹴和蹋,都是用脚踢物的意思,《说文》对蹴的解释是“蹑也”。“鞠”字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

蹴鞠,从战场上进化而来的运动

汉代的鞠,外面缝皮,里面填充的是毛(鞠,皮为之、实以毛)。早在东汉年间,蹴鞠就有了专用场地,场地为长方形,四面是墙。两个半月形球门遥遥相对,双方上场球员各六人。执法裁判必须做到“不以亲疏、不有阿私”,才能令比赛双方“端心平意”。

汉代足球场模拟复原图

这样的比赛,与现代五人制室内足球比赛已经相差无几,说中国足球开世界先河似乎并不过分。

现代五人制室内足球场平面示意图

唐代的鞠,改由八片皮革缝制而成,在壳内塞入一个动物尿脬,充气之后成为气球。

唐代八片足球模型

制鞠技术的改良,使得蹴鞠比赛的形式也有了新变化,出现了比赛颠球次数的“打鞠”,二人或多人对踢的“白打”。比赛也由室内改在室外进行。唐代的球门由两根长竹制成,在上面编结了网。已经非常近似于现代足球的球门。因为鞠变的轻了许多,女子也加入了蹴鞠行列。唐代女子最爱秋千、蹴鞠,不是在去往蹴鞠的路上,就是在荡着秋千看别人蹴鞠。中国女足一度称雄世界,主要原因就是成立的早。

唐代仕女图中的女子蹴鞠,图中女子正在“打鞠”,观赏性十足

现代人画的古代女子踢足球,这是“白打”,力量和速度并重

据世界体育史记载,英国人发明气球是在十一世纪,足足比唐人晚了三百多年。

宋代的制球工艺较唐人又有很大提高,鞠的外壳已经由八片尖皮改为十二块,所用原料“熟硝黄革”,制作工艺“密砌缝成、不露线角”,更加接近于现代足球。宋代足球标准重为十二两,规格要求“碎凑十分圆”,当时已经有专业生产蹴鞠的手工作坊,蹴鞠品种也有四十个之多。制球工艺的提高,进一步刺激了踢球技术水平的发展,也反映了宋代社会蹴鞠需求量的旺盛。

宋代十二片足球模型

宋人踢球水平花样翻新,形成了“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鎌”等十种基本脚法。另外,还有针对十种踢法技术要领的“古十字诀”。各种关于蹴鞠的著述层出不穷,《蹴鞠谱》中有“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的记载。显然,宋代足球已经由射门准头转而向灵巧性、控球技巧性方面发展了,在加强对抗性的同时,兼顾观赏性。球踢到赏心悦目,也难怪蹴鞠深受广大宋民欢迎了。

宋人蹴鞠图

考证与阐述蹴鞠是否为世界足球的起源并不是风月君要做的事情,在这里姑且认定它确是世界足球的发轫。这样做,更可以增加和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与自信。拳拳赤子之心,凡国人皆有之。

许多读者要问了:蹴鞠发展历史那么久,为什么在两宋时期方蔚为大观?风月君为诸位答疑解惑,我国历史上有数次城镇化高潮,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在宋王朝。

一千年前,宋代城市文化兴起,蹴鞠运动不但风靡宫廷,流风所及,民间也开始盛行。游春踏青、给皇上祝寿、官员过生日、逢年过节,都要蹴鞠,蹴鞠可谓无处不在。检阅宋代史籍,其中有“球终日不坠”之语。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国城镇文化巅峰之作,里面就有宋人蹴鞠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是什么东西如此飘忽不定?是什么事情让人如此开心不已?当诸位读者看到这幅《宋人蹴鞠图》,就会恍然大悟。

宋人蹴鞠图,踢球者为赵匡赢

研究体育的史学家认为这幅图所绘之人是赵宋开国之君赵匡胤赵光义赵普石守信、党进、楚昭辅等几位。我们须尊重前者的考证工作,相信他们的结论并非空穴来风。只从此图可知,宋初,“足球”运动已经成为权贵阶层的运动风尚。

在统治者大力弘扬之下,到了北宋末年,蹴鞠已经发展成为了全民运动。

宋代女子踢足球

许多北宋时期的出土文物,如铜镜、瓷枕上面都有蹴鞠图。

宋代瓷枕上的女子踢足球

宋徽宗出于对蹴鞠运动的喜爱,宣传推广工作做的不遗余力:他鼓吹“体欲常运”、“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并明确指出“春宜吐”的养生之道。

宋代蹴鞠要求“一团真气,包藏太极之分。当场运动,如盘中之走珠”,此时的足球运动已经上升到了理论认识的高度。如何把球踢好、踢稳、踢高,在宋代有许多讲究与要求。前锋却擅后卫脚法,跳广场舞的大妈也会嗤之以鼻!

众人簇围了一只球在踢,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用行话来说就是时而乌龙摆尾,时而丹凤点头。

宋代贵族踢足球

宋时苏州进士李璋,善踢蹴鞠。有一次他与人争球,因用力过大抬脚过高(宋时既无红牌罚下场的事情,也无黑哨),那球径自踢在一妇人头上。若这妇人也是个中好手,来个争顶把球反传回来,就不会有这个笑话了。

那女子猝不及防,惊的花容失色,头上的冠梳等物也被撞个粉碎。

这女子看李璋年轻英俊,有心原谅一二,哪料旁观的人却哄然大笑。女子又羞又怒,认为李璋此举是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对她性骚扰,于是拉拉扯扯李璋去见官。地方官升堂后有意曲护李璋,于是问道:“你既是举子,当知礼义廉耻。因何大庭广众之下调戏良家女子?”

李璋大声叫屈,太守笑道:“你既是举子,当有文才。你便用适才之事做一首诗来,恕你无罪!若不能大刑侍侯!”话音一落,李璋已是不假思索,应声吟道:偶与朋游,闲筑气球。起自卑人之足,忽升娘子之头。方一丈八尺,不妨好看;吃八棒十三之后,着甚来由。

诗句雅谑活泼,琅琅上口。竟比曹植七步诗来的还要快上许多(宋代文风之盛据此可见一斑)。众人闻言大笑,妇人亦为之解颐。地方官挥手斥退众人,就此不再追究。

宋代女子踢足球

或者有人要问:为何这些士子不读圣贤之书,却去踢球?

原来在宋时,不只是士子,便是寻常百姓,都是以会蹴鞠为风流雅事。足球运动开展如火如荼,读书人的必修课不再仅仅是棋琴书画,他们必须与时俱进。

由于宋代的经济与前代相比有了长足发展,各种社团组织也应运而生。其中就有“齐云社”这样的足球俱乐部,另有同文社(耍词),清音社(清乐),锦标(射箭)社,英略(使棒)社等社团组织不一而足。在宋代,有如此强大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涌现出象高俅这样的“大宋足球先生”,也是情理中事。

大宋足球先生高俅

柳永(柳三变)填的一手好词,他的大哥柳三复则踢的一脚好球。真宗天禧三年,柳三复考中了进士,希望在朝堂之上找个靠山,大树下面好乘凉。得知宰相丁谓也喜欢踢球,便想走丁谓的门路。只是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只好每天徘徊在相府足球场外等待机会。

上苍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这天,丁谓在踢球的时候用力过猛,球飞出了墙外。等在外面的柳三复立即紧紧“挟取”,由此见到了当朝宰相丁谓。见到丁谓,柳三复挟着球拜见,拜了三拜后,又拿出自己写的《蹴鞠经》请丁谓过目,前后一连六拜,每一拜,都要玩出一个花样,球就象粘在他的身上,始终没有落地(每拜,毬起复于背、膂,幞头间,公乃笑而奇之)。丁谓对柳三复的球技也早有耳闻,这时看的目瞪口呆,当即把他收为门客。

从史料记载分析,柳三复秀的应该是花式足球。

宋人蹴鞠图

到了明代,蹴鞠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一度发展为妓女娱客的手段,成了放荡冶游的娱乐,朱元璋公开禁止军中蹴鞠。清代蹴鞠活动更趋式微,在现在老北京踢毽子中,依稀尚能看到一些蹴鞠的影子。蹴鞠,曾经有过的无限风光,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

古人全民蹴鞠

风月君后台读者分布图,女子能顶半边天。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刘备墓葬之谜:室内有暗火,会触发弓箭!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核心提示:诸葛亮参与设计了刘备墓的反盗墓的机关,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盗墓贼进入墓室,就会有一种冰凉的气体喷出,接触到人的身体就会燃烧起来。一刘备称帝不久,就想为死去的关羽报仇。结果,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而回,退驻永安,也就是现在重庆的奉节县。公元223年农历2月,诸葛亮从成都到了

  • 水煮三国:死孙坚换活黄祖 刘表是赚了还是赔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许可/文话说孙坚将刘表围在襄阳,原以为杀刘表只如探囊取物那般简单,不曾想刘表的命属小强的,怎么都围不死,最后还成功突围,将孙坚射死在岘山之上。孙坚死后,尸体成为刘表的战利品,孙策就让桓阶出面,去找刘表求和,想用黄祖把孙坚尸体换回。蒯良建议刘表,此时应当乘胜出击,将孙策杀个片甲不留,直取江东。刘表以舍

  • 郑国贵族子产:孔子都为之感慨万千的著名政治家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据《左传》记载,子产死的时候,孔子感叹称“古之遗爱也”。在郑州东大街,原来有宋代修建的子产祠,也称遗爱祠。如今,在金水河郑州大学南校区段,有关部门建有子产祠园,供人们凭吊这位先贤。那么,子产到底何德何能,值得孔大圣人如此称赞呢?子产施政,礼法并用子产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最大成就,是他执政后立即进行的三

  • 李密的瓦岗军实力强劲,为什么最后却被李渊父子摘了“桃子”?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盛世,而作为开创唐朝的李渊父子,更是在乱世之中凭借智谋脱颖而出,最后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那么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可比李渊父子实力强劲多了,为何最后胜利的不是他呢?生平经历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出身辽东李氏,

  • 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到底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大清对中国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却也为大清的倒塌挖下了坟墓。他一生为大清东征西战,却在死后被自己的亲侄子掘了坟。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仅仅活了三十八年,就溘然长逝,他的真正死因究竟是什么呢?话说这多尔衮当了摄政王以后,他首先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全

  • 1400多年不通婚的摩梭族,是怎么样繁衍后代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对于很多人而言,婚姻是爱情的保障,是和自己所爱之人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建立一个家庭的标志。但是很神奇的是,在中国大地上,有一个名为摩梭族的民族,他们在长达1400年的时光内不通婚,并用一种人们所无法理解的方式繁衍后代。但是真正去了解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的人,反而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看似随意的婚姻关系,反而

  • 同治帝有多能折腾,顽劣成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慈禧是最后是实际掌权人,那么她的儿子同治帝,有是多么能折腾,顽劣成性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治帝的祖父是最节俭的道光帝,父亲是最苦命的咸丰帝,母亲是最奢侈的慈禧太后。1861年,载淳就开始上学了,他的老师是翰林院编修李鸿藻。在这一年,咸丰帝病死,年幼的载淳成为皇

  • 泰山无字碑有4个极小的字,无人懂其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其实后来专家仔细观察发现居然有4个极小的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和神秘传说,有许多至今依旧是历史上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历史

  • 历史上的黑店那么多 为什么就属宋朝的黑店最为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古装剧中一些出门在外的人一般都是选择一些客栈来解决住宿问题,但在历史中却并不是如此,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宁愿选择住破庙也不愿意住客栈,因为那个时候黑点非常之多,可能进了那个门就再也出不来了。由于没有官府的管制,所以私人客寨那可是十分简陋的,没有所谓的上房,一般都是一样的房间,住的也

  • 她是称霸珠江口的女海盗,曾击退过英国舰队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历史上的女性人物大多名不见经传,但也有部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了一番天地,今天我们讲述的这位女性,是清朝时期称霸珠江口的女海盗,让当时不少西方国家都胆寒,后来内外夹击下队伍陷入了窘境,她选择接受招安,还答应了皇帝的赐婚,嫁给了自己的干儿子。这名传奇女海盗名叫郑一嫂,原名石香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