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长城这么矮,根本拦不住大军,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为什么长城这么矮,根本拦不住大军,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049 更新时间:2024/1/18 11:15:17

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长城在中国人心中有着超越其历史意义的地位,在我们心目中长城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天险,它在先秦之后的时代保卫着我国不受北方匈奴的侵扰,但是我们能看到现在的长城许多地方都比较低矮,有的甚至用力一跨就能跨过去,这样的长城真的能抵御外敌入侵吗?

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在抵御外敌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而说起长城,第一个感觉就是军事要塞,主要是军事作用,不让敌人攻过来。但是,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长城这么长,很多地方的城墙并不像一些重点路段修得那么高大,我找个偏远的地方,很容易就突破了啊。

其实,不但是我们有这个感觉,就是古代的人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乾隆。乾隆他就瞧不上长城,他当皇帝的时候,长城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下面的人多次打报告请求修一下,乾隆就是不修,乾隆认为,长城从先秦修到了明朝,都没有解决边患。明朝修长城挺认真的,我们大清不也是一路杀了过来?国之险在民不在地,修长城不过害苦了老百姓,不用修!

那么,是乾隆这个人智商高,比唐宗祖、秦皇汉武都牛逼,他们没看到的事情,乾隆看到了?当然不是!

我们先说一下,为什么修长城,而不是组建军队对付边患。

话说,秦朝时派了蒙恬进攻匈奴,把匈奴的河套地给抢了。可把匈奴人打跑后,蒙恬没有趁势进攻,而是坐地修起了长城,把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统一的防御线。

蒙恬为什么不追呢?

一是追不上,秦军是步兵为主,要跑赢四条腿的匈奴人实在是有心无力。

二来匈奴人机动性强,尤其是思想上,他们是游击战的祖师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三是追击成本太高。打败一个对手很容易,可要歼灭对手就非困难。汉武帝时候,用三代积蓄,倾全国之力,也没有真的全部消失匈奴。人家跑到欧洲还是东山再起了。

以后的朝代,中原不乏再次压倒性的胜利,但都没办法一劳永逸消灭对方。比如唐朝打败了突厥,但突厥完了后,别的草原民族又兴起了。

所以,蒙恬就地开始修起了长城,这个也得到了秦始皇的大力支持。因为这是最经济的手段。

后面,明朝最喜欢打仗的明武宗曾经算过一个账,如果要派八万兵马出去打鞑靼,一年需要费用一千万两,还不保证一定赢。而如果修葺一下长城,只需要五万劳工,两个月,费用不过百万两。

这里面还有很多细帐,比如调用民工,民工干完活了回去还是农民,还能种田。而调用大军,大军就要长期吃军粮,不干活。另外,修好了长城,可以开辟大量的新耕地。这也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收入。

此外,不用军队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原因。用军队,就会产生握有重兵的大将,怎么防范大将是一个麻烦事,还是用农民工比较好,毕竟工头比较好对付。刘邦刘工头除外。

这就是为什么不用军队而用长城的原因。

当然,这个因果要两面看,用军队费用高。用长城,军队就得不到建设,也缺少实战经验。长期来看,过于防守的国防政策必定会削弱其军事力量。这也是美国明明没有人敢惹它,它还到处找事的原因,就是要保持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我们再说一下,长城其实不能防大军,为什么还要修。

一是长城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拦住大军,但在一些重要关口上还是能起到一些防御作用的。那些很容易突破的地方,往往不是经济或者政治的要点,对方突破了,战略意义也不大。

最后一点,长城不但是防军队的,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防走私,搞经控。

中原跟塞外的交往,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贸易。甚至这个贸易最后还影响到了国家的安全。而有时候,中原也会利用贸易来对塞外实施惩罚或者奖励。

明朝时,就实行比较严历的关防政策,有时候禁止跟外面的人做生意。这有点像现在的经济制裁。没有生意就没有和平,你不让人家穿绸子,人家的贵族肯定不干啊,不干要么就服软,要么就开战。

那么,怎么落实这个经济制裁呢,这就要靠长城了。长城有的地方防不了军队,但防个商队或者走私者还是很轻松的。这就是经济封锁。

此外,有了长城,中原就可以在固定的地方开办集市,然后通过这个边关集进行抽税,这又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当然,长城除了这些,还有预警的作用,你一进攻,我挡不住你,但我点个火,抽根烟,报个信还是可以的吧。

另外,还有防小股偷袭的作用。要突破长城,大的军队可以,但那种大部队也不是说搞就搞的,两三年能搞一次就不错了,搞多了很伤身体的,夜郎国为什么早早灭亡了?

而小股的骚扰倒是容易组织,但有了长城,小股的军队甚至一些野路子的打劫者就不行了。这样,长城内的居民就可以安心的种一片地。

最后,这些长城还可以方便中原的主动出击,长城就是中原的驻兵员,补给站,传送门……

(一切为了部落!)

所以,长城还是很厉害的,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至于乾隆的那番话,是有他特别的背景,至于清朝为什么不修长城,也没有北方的边患。订阅脑洞老师的脑洞历史观,我们以后再说。

最后说一个必须修长城的理由吧。有了长城,我们才可以收四十五的门票钱啊。

标签:

更多文章

  • 有一个版本的梁山好汉,晁盖当尚书,宋江成大学士,武松当御史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大家都看过《水浒传》,知道里面有个超牛的造反团队,一百零八将,个个有不明觉历的外号,比如及时雨宋江。不看名著的小青年,看到及时雨这三个字,搞不好还以为是宋朝萧敬腾。又比如浪里白条张顺,反应不过来的,还以为是现在专门打白条的p2p金融。还有小霸王周通,可能以为又是一个开着跑车在三环彪车把妹的主。而这些

  • 相比较于和珅,他才是大清首富,但是他的钱都是自己赚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清朝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窝囊落后愚昧的代表,但其实,清朝年间曾经出现过一位世界首富,他的财富远超第二名的美国商人三倍之多,他就是广东商业巨头伍秉鉴。大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鉴: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富豪,尤其是古代,富豪更甚。早在清朝的时候,广州就出了位“世界首富”,他叫伍秉鉴。在当时他的资产总共有260

  • 他是堂堂大汉皇帝,虽然聪慧过人但却毫无主见,窝囊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对于皇帝来说,刚毅的性格和强硬的手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两样品质,很容易就会因为心慈手软而大权旁落。明朝君臣曾恶搞元惠宗,因其不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对

  • 他身为一方霸主,却被迫娶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竟然会被迫娶了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初晋献公派寺人披攻打公子重耳驻守的蒲城时,重耳不肯迎战,逃往翟国。随从重耳一起逃亡的家臣有:狐偃、赵衰、颠颉、先轸、魏武子、司空季予、狐毛、贾伦、介子推等数十人,都是晋国的贤俊人才。翟国伐廧咎如族,获其二女:叔隗、季隗。以叔

  • 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是如何沦落到被灭三族的地步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我们总是喜欢看美女,有关美女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不过要说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好像就要少很多了,潘安是最为著名的一个历史上的美男子了,但是我们总是因为他的美貌而忽视了他的政绩和生平。提到潘安,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句“貌若潘安”,潘安的确是大帅哥,但也许是因为太帅,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的人生经历。这个才貌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武则天笃信佛教,难道是自己作孽太多?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自从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来,经历了长时间的本土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信徒最多的宗教,尤其在唐朝时期最为繁盛,传闻武则天就非常尊崇佛教,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她笃信佛教的呢?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唐代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名曌。14岁时,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黯慧获

  • 历史上光绪帝的瑾妃和珍妃是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瑾妃和珍妃都是光绪帝的妃子,二人还是同父异母的姐妹,那么在后宫之中,二人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二位妃子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瑾妃是珍妃的姐姐,两人同属于光绪的妃子。珍妃和瑾妃是一个母亲生的吗?瑾妃、珍妃姊妹为同父异母,在家族中瑾妃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

  • 平均酒量两斤?竹林七贤也太能喝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晋朝时期,朝政荒淫,统治残酷血腥,文人如果有任何反对的言论都会被诛杀,因此纵情饮酒高歌成为了当时文人们的最爱,竹林七贤就是这个时候组团成功,强势出道。七个文化人,因有“竹林之交”,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在哪里?据《晋书》记载,在河内郡山阳县。河内在哪里?据《史记》所记,是在太行以东、黄河以北,

  • 他是史上最残忍嗜杀的暴君,以精神病为借口满足自己的杀戮欲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高洋是北齐的初代皇帝,但是很遗憾,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残忍嗜杀的皇帝,史书中记载的他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杀人方式为乐,那么他真的是精神病吗?高欢其他子孙不但是精神正常的人,就算是高洋,也一直认为不是真的疯,而是装疯,趁机满足自己报复杀人和取乐宣泄的兽行。因为他自己也心虚也知道这样做不

  • 古代也有全裸的女模特,想不到宋朝竟然如此开放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人体模特是现代美术发展的产物,作为人体模特一般都需要全裸,这在现代无可厚非,但是你是否能想象在宋朝时期也有这样的人体模特呢?人是非常善忘的生物。想当年,大家均无衣服穿的时候,并不觉得裸体有什么可资利用的价值,反而想方设法找兽皮、寻树叶来遮挡;如今穿上衣服了,反而看“裸”眼热,逢“裸”色变,致使“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