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那为什么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之久?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那为什么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之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31 更新时间:2024/1/16 8:01:08

唐朝时期被称之为大唐盛世,不论是是经济繁荣还是军事力量都是处在一个巅峰状态了,但同样的唐朝也是多事之秋,在唐玄宗时期发生了一次安史之乱,也正是因为这场变故唐朝开始走起了下坡路,当时安禄山作为主要发起人不到一年便去世了,那为什么安史之乱还能打那么长时间呢?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叛军。“安史之乱”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历时7年2个月1天。之所以大这麽久,叛军先后出现了四位领导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安禄山次子)、史思明(安禄山部将)、史朝义,唐王朝内部也是互相掣肘,期间断断续续才打了这麽久。

严格的来说,安禄山死后,叛军确实是在走下坡路,叛乱一方和腐朽的唐王朝拉锯一样的拉了六年多,最终唐王朝取得了胜利。

唐玄宗天宝年间,政治腐败,玄宗宠爱杨贵妃,重用杨国忠、李林甫,信任安禄山,让他当三镇节度使,拥有十几万精兵,客观上为安禄山造反提供了条件。由于安禄山和杨国忠矛盾很深。

加之安禄山又是胡人,这些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民族矛盾等各方面的矛盾结合在一起,终于量变到质变,引发了“安史之乱”。初期,叛军势如破竹,连克洛阳、潼关,进逼首都长安。唐朝许多文臣武将纷纷投降。

756年正月,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可是称帝后的安禄山,由于身体越来越差,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对身边的人也是刑罚日峻。

(757年)正月,其子安庆绪指使心腹李猪儿将安禄山刺杀,自立为帝。逃难中的唐玄宗在马嵬遭遇兵变,被迫让位给儿子肃宗。肃宗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击败史思明,收复了河北。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众多的叛军将领们抢夺了大量的财物和美女后无心恋战。这时唐肃宗李亨没打招呼给唐玄宗就自己称帝了,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率领下,纷纷击溃安庆绪的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的部队溃散,大部依附了史思明,而安庆绪只带了1300人逃到邺城

757年陕郡之战,唐军大败安庆绪,安庆绪只带领1300人逃到邺城。按道理,应该快速进军消灭安庆绪,可是邺城之战在一年后才开战,这是为什么呐?

这时唐肃宗在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归长安,忙着权利分配,如何控制唐玄宗这个爹。控制好了内部权利。唐肃宗又担心了另一件事情,假如叛军被打败了,打败叛军的将领们要是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怎么办?唐肃宗特别宠信了一批宦官,如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让太监鱼朝恩监军。

安庆绪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收拢溃败的军队,迅速壮大起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人马,围攻邺城,奇葩的是这么多的唐朝军队居然没有统帅,粮食后勤也供应不足。尽管这样,唐军仍然击溃了安庆绪的主力部队,安庆绪龟缩在邺城等待史思明的救援,并许诺让位给史思明。号称60万的唐军与史思明5万精锐部队激战,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天昏地暗,唐军溃败,九路唐军各自回归各自的驻地,史思明乘势夺去了洛阳。

这次唐军的溃败主要原因是唐肃宗对将领们的不信任,宠信太监造成的。不过这一战后,史思明诱杀了安庆绪和他的主要将领,自己成了老大。

758年史思明为了麻痹唐朝政府,假意归降,暗地里却在收拢溃散的安庆绪部队,积攒力量。唐朝对史思明也是不放心,暗地里也在积极谋划消灭史思明部队。史思明觉察到了唐军的计划后,与安庆绪相互为援,邺城之战后,诱杀安庆绪以及他的主要将领,自己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

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尽归史朝义。唐军在回纥的帮助下,在洛阳大破史军,763年,随着部下纷纷降唐,走投无路的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被平定。安史之乱打了七年多,其实,如果唐军上下齐心,统帅得力,是有机会提前结束这场叛乱的。

第一个机会是潼关保卫战。当时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采坚守潼关不出,叛军攻打不下,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诌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起用哥舒翰后,又逼哥舒翰出战,结果潼关丢失,长安不保。当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接边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只要守住潼关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叛军必溃。

762年,唐肃宗因为太监李辅国、程元振处理了张皇后,自己也被吓死了。唐代宗即位,用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统帅,联合回鹘军队,合击叛军于洛阳,打败了史朝义的固有部队和主要援军,史朝义败。史朝义的残部被原来叛军的其他将领所不容,最后自缢在范阳城外的树林中。

这次,唐代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大赦投降的叛军,叛军投降的主要将领被封为节度使。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

从此开始了宦官专权和范镇割据的时代,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真的是在劫富济贫?别开玩笑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说起揭竿而起,替天行道,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热血的水浒传了。但是仔细想来,打着劫富济贫旗号的梁山好汉们,劫富是真的,济贫呢?一部《水浒》传载千秋,一群好汉聚于梁山,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演义,让后人品评不休。其中说到替天行道,讲了快意恩仇,有不屈反抗,也有血腥嗜杀,有伸张正义,也有欺负弱小,这些就是

  • 康熙皇帝的公主有哪些,最喜欢的是蓝齐儿还是她们?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康熙皇帝儿女成群,一生中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儿子多也直接造成了后来的九子夺嫡之乱,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皇子们,而是康熙的女儿们,在其中谁最受康熙宠爱呢?封建社会里,皇帝是一国之主,是高高在上的真命天子。但其实,皇帝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拥有特殊身份的普通人。因而,皇帝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

  • 《西游记》中都有哪些人说过十分犯贱欠扁的话?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西游记》不仅是我国小说艺术的瑰宝,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数欢乐,不过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就比如说许多角色就是因为一句话而招人厌恶,让人听了恨不得给他一巴掌。1、今有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许旌阳真人(见原著第五回)入选理由:无中

  • 这个皇帝竟把自己后宫改成这个?你一定想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爱妃虐我千百遍,我带爱妃如初恋,饱享虐恋之乐的皇帝历史上可不多见,尤其是那种喜欢被人呼来喝去当奴才使唤的,没事让妃子拿小皮鞭抽自己几下的,下面这位可谓独一户。自古以来,做皇帝的都是由三宫六院的美女精心伺候的,小心取悦他。哪个嫔妃若是稍加不小心,就会失去皇帝的宠爱,届时就算这个美人没有被打入冷宫,在宫

  • 明朝“朝天女”殉葬,后宫嫔妃宫女悲惨的生命终途,灭绝人性啊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古代由于人们的未开化,愚昧和无知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许多恐怖的陋习也是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陪葬制度就是其中最为恶劣的之一。让活人殉葬死者,在奴隶社会时代曾经很盛行,比如夏商周三代君王死后常会让一些女人和奴隶陪葬,这一制度在汉朝曾被废止,但到了明朝的时候,竟然又一度盛行起来。这一制度开始于朱元

  • 为什么长城这么矮,根本拦不住大军,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长城在中国人心中有着超越其历史意义的地位,在我们心目中长城是一道不可跨越的天险,它在先秦之后的时代保卫着我国不受北方匈奴的侵扰,但是我们能看到现在的长城许多地方都比较低矮,有的甚至用力一跨就能跨过去,这样的长城真的能抵御外敌入侵吗?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在抵御外敌

  • 有一个版本的梁山好汉,晁盖当尚书,宋江成大学士,武松当御史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大家都看过《水浒传》,知道里面有个超牛的造反团队,一百零八将,个个有不明觉历的外号,比如及时雨宋江。不看名著的小青年,看到及时雨这三个字,搞不好还以为是宋朝萧敬腾。又比如浪里白条张顺,反应不过来的,还以为是现在专门打白条的p2p金融。还有小霸王周通,可能以为又是一个开着跑车在三环彪车把妹的主。而这些

  • 相比较于和珅,他才是大清首富,但是他的钱都是自己赚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清朝在我们的印象中往往是窝囊落后愚昧的代表,但其实,清朝年间曾经出现过一位世界首富,他的财富远超第二名的美国商人三倍之多,他就是广东商业巨头伍秉鉴。大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鉴:世界从来都不缺少富豪,尤其是古代,富豪更甚。早在清朝的时候,广州就出了位“世界首富”,他叫伍秉鉴。在当时他的资产总共有260

  • 他是堂堂大汉皇帝,虽然聪慧过人但却毫无主见,窝囊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对于皇帝来说,刚毅的性格和强硬的手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两样品质,很容易就会因为心慈手软而大权旁落。明朝君臣曾恶搞元惠宗,因其不战而弃大都,特赐谥号为“顺”,此为笑谈,不够严肃。东汉倒真有个顺溜皇帝,大名刘保,在位21年,死后礼官们非常严肃地抠字眼,选了两字,庙号曰敬,谥号曰顺,史称汉顺帝。对

  • 他身为一方霸主,却被迫娶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竟然会被迫娶了自己的侄媳妇为妻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初晋献公派寺人披攻打公子重耳驻守的蒲城时,重耳不肯迎战,逃往翟国。随从重耳一起逃亡的家臣有:狐偃、赵衰、颠颉、先轸、魏武子、司空季予、狐毛、贾伦、介子推等数十人,都是晋国的贤俊人才。翟国伐廧咎如族,获其二女:叔隗、季隗。以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