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董福祥如何从匪首变身国家栋梁,到八国联军点名处死,却被清廷力保!

董福祥如何从匪首变身国家栋梁,到八国联军点名处死,却被清廷力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4/1/17 4:16:05

中国历史上晚清是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提出了一份“祸首”名单,指名道姓地要求清廷杀掉他们。清廷,几乎没有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的本钱,只能按照这份“祸首”名单,一一进行严惩。可是唯独有一人被力保,他就是董福祥。

董福祥,字星五,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生于1840年。

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轰开时,董福祥出生在甘肃固原的一户农家中。父亲与哥老会交往密切,又加之董福祥身材魁伟,性情强悍,因此成了哥老会的龙头大哥。

1862年,受太平军和捻军的影响,陕甘百姓也举起了反清的大旗。作为乡间豪强,董福祥“奉命练团,保卫桑梓”。

1864年,20万陕西回民义军在清军的围剿下进入甘肃,而甘督熙麟却望风而逃。由于清军正集中兵力克复南京,被迫对义军妥协,因此遣散了团练。

随着陕西的义军和官军大量涌入甘肃,于是出现了官匪共同压榨百姓的情况,正如《征西计略》中所说:“甘肃之民,初困于贼,继困于兵,居不能安,逃无可入”。

在这种情况下,董福祥则联络兄弟数十人“收集逃亡,持械御贼,昼则鏖战,夜则捣营”。他们以花马池为根据地,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往来陕甘数十县。

1867年2月,面对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前几任陕甘总督不是“以病求代”就是“陈情乞养”,朝廷只得派干将左宗棠率老湘军进陕甘平乱。

当时甘肃的形势是董福祥的数十万部众盘踞在东北,以镇靖堡为大本营。以白彦虎为首的十八大营占据东南的董志原;实力最强劲的马化龙在北面的金积堡;西面的河州义军也经常联络四方,袭击官府。

左宗棠刚一上任就意识到陕甘之乱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有莫大的关系。他曾说:

“陕甘用兵颇多,为时又久,乱后荒瘠殊甚,购粮不易。各军每于人烟稍密、种植稍多的地方,安扎营垒。始犹藉称保护庄稼,给钱办粮。继则捐派民间,不给价值,甚且搜掠殆尽,民不敢争,以致转徙流离,变而为匪”。

所以在左宗棠的眼中,董福祥部皆为流民,志在掠食自保,而不是反清,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在左宗棠的授意下,湘军北路统帅刘松山顺利招降董福祥。

董福祥投降左宗棠后,调转枪口参与平息陕甘之乱,他表现得非常英勇,为平息陕甘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让左宗棠、刘松山很满意。董福祥的职务也节节升高,到1874年,以官至提督。

1875年,左宗棠吹响收复新疆之役的号角,董福祥依然是清军的主力部队。在攻取南疆时,董福祥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翻越天山,急行军1200多里,一举攻破南疆的门户达坂城、托克逊城,杀得古柏、白彦虎狼狈逃窜。阿古柏在逃跑时被杀,白彦虎则被赶到边境一带。

新疆收复后,董福祥以乌鲁木齐提督的身份,奉命镇守在漫长的西北边境线上,长达近20年之久。期间,他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占领朝鲜后,从鸭绿江跨越边境线,入侵辽东半岛。为防止日军南下威胁京师,清廷紧急调动董福祥前往京师,驻扎在蓟州一带,拱卫京师的安全。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太后再次调集董福祥所部进京。董福祥率部与义和团并肩作战,抗击八国联军,并参与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

后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匆忙逃出京城,辗转前往陕西西安。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护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行。

八国联军将董福祥列为“祸首”,清廷坚决没有答应,一方面,是因为董福祥两次进京护驾,功劳很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董福祥手下有一支军队。清廷投鼠忌器。经过综合考虑,清廷最终没有按照八国联军的意见杀掉董福祥,而是革除职务,永不叙用。

董福祥其实也不满清廷的处理,他准备回到陕西自行招募一支军队,打算与八国联军决一死战。

慈禧太后担忧董福祥此举会破坏和谈,便与光绪皇帝一起接见他,对他进行安抚。光绪皇帝还给他写了一份手书,最后是“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勉励他等候时机。董福祥这才作罢,回到家乡。

1908年,董福祥病死于甘肃金积堡,享年70岁。

历史评价

光绪帝:“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

载漪:“汝真好汉,各大帅能尽如尔胆量,洋人不足平矣!”

马元章:“君是丈夫身,位泰山而立;我有英雄泪,向黄河以洒之。”

对此你对于这位晚清时期的国家栋梁,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哪些好汉只是打酱油的角色?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我们说到《水浒传》一百零八好汉,相信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鲁智深、武松、卢俊义等人,他们洒脱不羁豪迈的印象深入人心,不过我们今天不讲那些武艺高强的英雄人物,来盘点下水浒里的那些打酱油的角色。金眼彪——施恩施恩,《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金眼彪”,在小说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

  • 萧何不懂打仗,韩信又从未打过仗,萧何是如何知道韩信有才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萧何和韩信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刚开始韩信追随的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在韩信投奔刘邦之前从未打过仗,萧何也从未带兵打过仗,不怎么懂军事,那么,萧何究竟是怎样知道韩信有将才的呢?若要追溯起萧何与韩信的渊源,那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夏侯婴。起初,韩信本来投靠的是项羽的阵营,但他多次向项羽提建议却不被采纳,深感

  • 一代名臣左宗棠去世前,留下一道36字遗嘱,字字扎心让人哽咽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时期的清政府可谓是腐败到了极点,都说时势造英雄,左宗棠就是时代造就的英雄,他一生都在为了国家尽力而为,即使是去世前,他也留下了一道36字遗嘱,但是内容却字字扎心让人哽咽,这是怎么回事呢?生平经过左宗棠的妻子出身名门,从小家庭条件就十分优越,在与左宗棠结婚之后,她

  • 为什么项羽宁愿自刎乌江,都不愿东山再起?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乱世造英雄,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说到项羽,大家都会想到他的英雄事迹,同时也会想到一句话: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发生在项羽身上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一曲《霸王别姬》不知道湿润了千百年来多少人的眼睛,面对四面楚歌,项羽的乌江自刎也是令不少人惋惜。明明是一个心怀雄才伟业

  • 当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后 专家在塔底究竟发现了什么东西?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影视剧中雷峰塔中镇压着白蛇,当然这只是艺术创作,雷峰塔在1924年的时候坍塌之后在塔底发现了两样东西,那究竟都是什么呢?雷峰塔位于浙江杭州西湖夕照山的雷峰上,故名叫雷峰塔。《白蛇传》中,白蛇白素贞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小青后来打败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从而获救。雷峰塔经过三次灾难,第一次是北宋时

  • 秦王赢政并没有下令吕不韦自尽 只是让他迁到巴蜀为什么他就自尽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在秦朝时期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之间有些关系,而秦始皇也是想除掉他,吕不韦在接到秦王政的一封信后选择了自杀。但这封信中并有提到让吕不韦自杀的句子,那吕不韦为什么会自杀呢?如果可以生,谁会选择死?吕不韦从一名商人摇身一变成为秦国的丞相和万户侯,这期间他付出了多少心血?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生命的,

  • 宋代文艺界最大的大神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要说宋代的文艺界大神,最大的大神一定是苏东坡,这恐怕争议不大,书法人家是“宋四家”之一,文章人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地位既如此,当然牛得不能行,因此我说他宋代文艺界最大的大神!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眉

  • 第74军为什么被誉为第一王牌军,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前几天客栈介绍过“青天白日勋章”和“国光勋章”(详见:————),都是抗战时期“保家卫国、抵御外辱”的至高荣誉。不过,这两枚勋章都是授予个人的,在抗战时期,还有一种集体最高荣誉,即“飞虎旗”。飞虎旗始于1935年,“凡部队、舰艇、航空队或要塞,于战时特著忠勇之战功者颁给之”。到1949年国民政府退出

  • 揭秘邓小平到底有没有参加遵义会议?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会议之后,干部进行了调整,邓小平由《红星》报主编调任中央秘书长,接替邓颖超的工作。他的职责是整理会议记录和文件,收发信件和起草命令等。从此,邓小平经常参加中央重要会议,并兼管中央军委纵队警卫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1935年1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秘书

  • 武则天给儿子李弘举办了史无前例的帝王之礼!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咱们发现,在唐代的墓葬建设中,“号墓为陵”的皇室丧葬准则尽管历时时间短,可它把帝王操纵全国时杂乱奇妙的心态表现得酣畅淋漓。唐恭陵即是高宗李治给太子李弘的帝王之荣。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652年秋天生于长安感业寺,第二年随母亲入宫,被封为代王。656年,年仅四岁的李弘被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