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沐英:朱元璋杀诸多功臣唯独不动他,即使是朱棣实行削藩政策,也不动他的后人?

沐英:朱元璋杀诸多功臣唯独不动他,即使是朱棣实行削藩政策,也不动他的后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65 更新时间:2024/1/10 11:22:54

中国历史上明朝皇帝朱元璋,晚年时期大肆杀害,明朝的开国功臣,却唯独不动沐英,即使是朱棣登基后,实行削藩政策,也始终不动他的后人,那这是为什么呢?

生平经历

沐英在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收为养子,12岁的时候就跟随养父朱元璋南征北战,骁勇善战的沐英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他擅长使用火铳,还发明了一个三行战法,在他发明了三行战法之后,火铳就成了朱元璋打败蒙古骑兵建立大明王朝的重要武器,在平定天下之后,沐英就留滇镇守,安定边疆,在得知沐英去世之后,朱元璋还特别下旨追封其为黔宁王,并下令将沐英的遗体运回南京下葬,赏赐陪葬珍宝无数,中就包括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但是朱元璋杀了很多开国功臣,为什么沐英就能逃过这一劫呢,就比如说韩国公李善长,也是跟随他南征北战功劳颇高,最后被朱元璋以知谋逆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的名义,其实不就是我怀疑你谋反,但是你可能没有,但是我怀疑那你就是有,将77岁的李善长及全家七十余人全部初死。颖国公傅友德也是一员猛将,投奔朱元璋之后平巴蜀、征西塞、伐云南战功赫赫,后来朱元璋对他产生了猜忌,最终在一个宴会上,傅友德被逼着看下自己的二儿子的首级,之后当众自尽,一代宗臣良将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像沐英这样又有个人的能力,又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按说朱元璋应该不会留他,但是他却做到了明哲保身,在南京市博物馆有一件圆形的金牌,名为黔宁王遗记金牌,直径13厘米,上部为花叶形,边刻有叶脉纹,顶部的正中间有一圆形穿孔,方便系绳子,牌身的正中间刻有“黔宁王遗记”五个字,两边还各刻有四个字,右边是此牌须用,左边是印绶带之,金牌的背面还刻了五行字,是凡我子孙要精忠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这块金牌是迄今为止,我国古代墓葬当中发现的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之物,他告诫子孙后代为人臣子要忠君报国,跟上级相处要小心做人,勤恳为官,跟同僚相处要虚心谦恭,这样才能够安享时代荣华,想必这也是沐英一生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所以朱元璋才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沐英也才得一善终。

据说沐英在临终之前要求他的子孙把这块金牌悬挂在门楣之上,好时刻提醒后人,而沐氏后人也一直谨遵沐英的遗训,谦卑做人,忠君爱国,从明初到清初,沐氏家族延续了将近三百年。

那么为何朱棣登基后,实行削藩政策,却始终不动他的后人呢?

小编认为其原因有三点:

1、朱棣对沐英的尊重

沐英大朱棣十几岁,两人也没有过多的接触,加上太子朱标为人宽厚,朱棣虽然对朱元璋不满,但他对朱标是比较敬重的。而他崇尚武力,对一个有军事才能的的沐英也多了份尊重,所以就遵从了先帝让沐英后代镇守云南的旨意。

2、云南情况复杂

云南易守难攻,当地情况复杂。当年沐英、蓝玉等人平定云南就费了很大的劲,而后通过沐英的治理,终于让云南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发展。而朱棣不敢轻易动沐英后人,也是由于沐家在云南已经根深蒂固,如果拔掉后,担心影响云南的稳定,到时候还要再次派兵来镇压,刚刚才结束战争的朱棣自然不想。而又有谁会愿意来到偏僻之地,会比沐家治理的更好吗?因此朱棣没有办法下决定。

3、沐英的后人忠心耿耿

沐英的后人虽然比不上沐英那么有治理之才,但是并没有出现任何过错,为明朝维护了西南边疆的安全,朱棣自然喜闻乐见,也不能平白无故的找沐府的麻烦。

纵观沐英的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对此你对于这位明朝名将有何不同见解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就被李渊恶心了一把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据史书记载,大明宫建筑规模相当于5个紫禁城,有着“千年之宫”的美称,其修建原因还得从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退位,提出来的一个要求说起了。众所周知,李家的天下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打下的,李渊则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世民则是李渊的次子。唐朝建立后,长子李建成被册封为太子,如果按照正常的剧情发展下去,李

  • 春秋时期的传奇君主郑庄公,遭母亲和弟弟算计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为了权力与地位,兄弟反目成仇事件不在少数,而我们今天说的主人公郑庄公,就是这样遭母亲和弟弟算计,那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郑庄公的出生非常悲催,因为母亲武姜生他时,难产而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这让武姜差点送了命,所以她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这个让差点送了命的儿子身上。为了时刻记住当时所忍受的痛苦,为了

  • 清朝颁布剃发令,这竟然是一位汉人的主意!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的时候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古代人们对于头发是很重视的,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当时这条剃发令实施的时候,有多少的人被杀害,而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一位汉人的主意。清朝颁布剃发令事件1645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廿二),清朝颁发剃发令。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没有被司马懿识破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大家都非常的了解。它是以三国的历史为基础编写的一部小说。罗贯中老师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书中的一个非常让人吃惊的片段——空城计。当初的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骗到了么?在三国里面,有段故事,我们非常了解,耳熟能详,那就是空城计,可以说这是三国最精彩的一段。当时诸葛亮因错

  • 戴复古:对于妻子竟然如此无情?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都说现代的社会有许多的渣男,但是在古代也有这么一位渣男,他是著名的诗人戴复古,官场发迹后,竟对妻子说只能做妾,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得不说说这首《木兰花慢》词了。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

  • 为什么美国大兵头盔上都会有个网罩,这个网罩有何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美国大兵的头盔上都罩着一个网,这样一个头盔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军容,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给头盔罩个网呢?那么薄的网有什么用呢?我们先说一下头盔网罩的起源,在一战的时候,士兵带的是光亮的钢盔,结果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成为攻击目标,士兵们对此抱怨不已,后来法国的士兵开始使用各种布条来包

  • 在古代为什么无人仿造圣旨?只因防伪技术太牛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普天之大,莫非王土,整个国家都处在皇帝的管辖之下,在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王朝》中,在鳌拜计划废掉康熙的前一天,他命人传递的圣旨,就是伪造的,可是,在古代,圣旨真的能够伪造吗?首先,真正的圣旨有特定的“防伪标志”,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宣读的。如果你认为圣旨就是一个块黄布上绣着几条龙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圣旨

  • 朱元璋用了30年来修建祖坟 为什么后来在水中泡了三百余年?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起点最低的一位皇帝,他的祖上往上数个几代也都是穷人;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家祖坟拥有龙脉一事便被大家流传开来,刚开始只有洪泽湖附近的百姓知道,后来就传遍了全国。朱元璋也将自家祖坟扩建,建造了相当气派的明祖陵。著名的明祖陵为何会浸泡在水里呢?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一生都没有过过好日子,年

  • 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雍正,是怎么处置和自己争皇位的兄弟们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都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死后由于没有做好立储的相关事宜,导致了后来的九子夺嫡事件。关于雍正皇帝是如何上台的,一直是清代的著名疑案之一,目前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不过,当上皇帝后的雍正帝,对待自己的亲兄弟的手法,却是历史上极为少有的。雍正继位时,康熙皇帝年满20岁的皇子有15

  • 细数三国中的著名坐骑,第一当之无愧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就像现代人对名车的喜爱一样,古时候人对于骏马的喜爱也是很常见的,一匹威武的骏马不仅能震慑敌人,还能体现主人的尊贵身份和财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流传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而就三国时期来说,武将交战不仅比拼的是力量、武器,坐骑也是影响交战结果的因素之一。如同好马配好鞍一样,三国时期的英雄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