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南明实力不输大清,为什么不能与清朝形成南北对峙呢?

南明实力不输大清,为什么不能与清朝形成南北对峙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4/1/8 21:36:36

南明是明朝京师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历经四帝一监国。清军入主中原,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抵抗清兵,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及明郑时期。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崇祯皇帝殉国后,江南一带的政治体系依然在正常的运转,南京作为明朝早期的首都,一直预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所以南明政权建立后,是完全有实力抗击清朝,但是在南明政权成立的早期,在拥立哪位藩王的问题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所以即使在朱由崧即位后,南明的内部矛盾也是十分严重,爆发了激烈的党争,各地武将割据。

所以仅仅一年后,在史可法战死扬州后,在面对清军压境时,许多大臣直接选择了献出南京向清军投降,而弘光帝朱由崧也被俘获,送往北京。南京失陷后,南明几乎再也没有像样的军队,各地有野心的宗室成员也纷纷自立,南明四分五裂如一盘散沙,于是清军各个击破,政权也频繁更迭,逼得南明残存势力一路南退,最终退无可退,最后一任永历帝逃到缅甸,缅甸国王迫于清朝的压力,将永历帝送至昆明,南明就此灭亡,仅存在了18年。

南明为什么不能像东晋、南宋一样割据半壁江山呢?

从政治上讲,南明没有号召力。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尽管得国不正,但司马王室宗亲要么死于八王之乱,要么死于五胡南下。司马睿有晋愍帝封的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的称号,利于稳定局面对抗北朝。赵构和司马睿类似,北宋宗亲被金兵掳走,他本人有钦宗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称号,赵构即位合乎法统。

明朝亡国后有东晋和南宋的先例,按理说更容易出现割据半壁江山。但明朝亡的突然,崇祯自缢前甚至没有指定继承人。朱由校和朱由检都没有儿子或者离奇失踪,南京的机构十分健全,但就是差一个正统有号召力的皇帝人选。南方各地藩王不少,但却谁都不服谁,导致南明内部始终无法像东晋、南宋一样凝聚起来。

从外部对手上来讲,南明的对手更强。东晋立国之初非常虚弱,但汉人仍掌握了不少地盘,并州、幽州、凉州、汉中等,而且胡人占据中原和关中后内耗不断,没有南下灭东晋的能力。南宋建立时,金国内部对于灭宋存在争议,给了南宋喘息的机会。西夏的崛起、西辽和北方汉人的不稳定,使金国最终放弃了灭南宋。

而南明面对的情况完全不同,李自成、张献忠虽然有实力,却没有建立有效的统治。清朝则与蒙古达成联盟,并降服了朝鲜,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清军汉化的速度远超北魏、金、蒙,入关之后打出“天下取自于贼,而非明”的口号,李自成灭了明朝,清朝灭了李自成夺取天下,以此宣告明朝已亡,不承认南明的合法性。这样就削弱了南明朝廷的凝聚力以及北方文人和军人的南向力度,减少了抵抗力量,从舆论心理上占了优势。

从汉人士族以及内部民心来讲,五胡乱华与金灭北宋,都曾大肆屠杀无辜,汉族士绅望族乃至普通平民对其充满仇恨感,他们大量南逃,支撑了东晋和南宋政权。南明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清朝统治者策略比较隐晦和高明,尽管清军屠杀不亚于五胡,但没有出现衣冠南渡。此外华夷之辨逐渐淡薄,只要入主中原的异族人能够崇儒,士族和百姓都能够接受。

从军事上来说,东晋有不断南下的流民和南北士族武装,并建立了著名的北府兵。南宋有退入四川的陕西六路军,赵构召集的大量勤王军队,以及宗泽留下的东京留守司,自保是绰绰有余的。再看下南明,明军主力卢象升孙传庭战死,袁崇焕早就被杀,关宁铁骑跟随吴三桂降清。其他如大顺、大西的残部多是乌合之众,南明指挥不了的江南四镇,将领如高杰、左良玉等,大多志大才疏、拥兵自重,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明朝灭亡后,南明据有淮河以南半壁江山抵抗清兵,但南明已经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清军无后顾之忧,进军速度太快,南明猝不及防。南明经历了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以及明郑时期,最终为清所尽灭。南明的历史值得研究,清军进兵神速的时候,南明内部还在内讧,也是南明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挥泪斩马谡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深为器重,每次接见谈论,从白天到黑夜。建兴六年(228年),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撤军后被诸葛亮斩首。话

  • 一代战神霍去病为什么会英年早逝,他是怎么去世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我们都知道霍去病是一个打战非常厉害的人,是名将卫青的亲外甥,卫青也是名不虚传的大将军。他骁勇善战十分聪明并且善于使用兵法。而他更是被尊为"战神",但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英年早逝呢?他是怎么死的呢?霍去病的战绩惊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可以领兵打仗,首战便攻克了当时强大的匈奴骑兵。曾先后6次出兵塞

  •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的时候真的是因为魏延踢翻了一盏魂灯吗?事实并非如此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存在可以说就像神算一样,而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匡扶汉室的路程也是一马平川,他一直都是鞠躬尽瘁,导致后来病重,迫不得已,拿出七星灯准备续命。七星灯是一种可以延续施法者性命的神器,根据诸葛亮的说法,如果成功的话,那他就可以续命十几年。诸葛亮在占卜这方面的成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所以由他说

  • 唐玄宗为什么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却变成废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在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比较特别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一个时代,即开元盛世。那么为何他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却变成废人了呢?武则天在位期间,李隆基从小生活在宫廷之中,见惯了勾心斗角,所以他从小就懂得权力的重要性,长大后他就暗中组织直接的力量,等到奶奶武则天一死,他也准备好了自

  • 明朝国力强盛,为什么不收复西域地区?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西域到了后来演变为我国的西部地区的含义,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属于西域的范围。令人不解的是,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却一直没有收复汉唐时期

  • 当年蚩尤被皇帝打败是因为这“萌货”?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相信不少小伙伴也听过不少传闻,蚩尤的坐骑是食铁兽,而黄帝的坐骑便是应龙,刚开始黄帝被蚩尤打的节节败退,食铁兽很厉害吗?这是什么东西竟能能把一个骑龙的黄帝打败?先不查文献典籍,光看这个坐骑的名字,如果是蚩尤时代就叫食铁兽的话,那肯定是假的,蚩尤是在什么时代,那是在上古时代,也就是在尧之前,而中国最早的

  • 崇祯帝十分讲究避讳,可为什么不让袁崇焕避讳改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代皇帝有父母起的名字、年号、庙号、谥号等众多名字,因此光是名讳就有好多,都记住的话还是很麻烦的。明思宗朱由检,出生在1611年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朱由检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十六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大明王朝因小冰河

  • 明朝暴君最多,大臣因一个字而被这位皇帝处死,他的残暴无人能比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暴君是中央集权的特定产物,我国历史上有非常多臭名昭著的暴君,他们有的是单纯的变态残暴,有的是有功有过,不过大多数暴君给人民带来的都是弊大于利的。如果谈到暴君,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暴君数量是最多的,有记载指出,明朝的皇帝一共有二十位,而这二十位皇帝中有十七位都是暴君,在这些暴君中

  • 纵观郭子仪的一生 实在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异数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说起唐朝名将,郭子仪要算是最有名的一个,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将军,对大唐有着非常重大的贡献。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身长六尺有余,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他魁梧英俊,少年时期就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左卫长史,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亲郭敬之历任五个州的刺史

  • 揭秘:成吉思汗三道著名遗嘱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成吉思汗作为一代天骄,有着非凡的领导力和超强的军事素养,他统一了蒙古各部,给后来的蒙古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此英武之人自然非常重视自己死后的江山问题,因此他特意立了四道遗嘱。第一道遗嘱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