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崇祯皇帝并非昏君

明朝崇祯皇帝并非昏君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7 更新时间:2024/1/16 1:51:37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他一定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才会导致明朝的覆灭,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崇祯皇帝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勤政的并且年轻有为的皇帝。

崇祯皇帝叫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他在1627年正式即位,当时的朱由检正好是18岁。即位后的朱由检每天勤于政事,有一次他因为身体不适临时说不用早朝,结果遭到了辅佐他的大臣的训斥,结果朱由检急忙进行自我检讨,他在位期间,曾六次下罪己诏,而且生活十分节俭,与此同时,朱由检实行一系列的措施,大力铲除阉党干政的现象,打击魏忠贤等人,除此之外,朱由检还平反一系列的先前的冤假错案,用有能力的大臣委以重任,例如让名将袁崇焕担任了收复全辽的重任。就是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使明朝有了能够中兴的可能性。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泛滥。就在崇祯皇帝即位的那一年,民间就开始大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只能吃树皮草根,饿死的饥民众多。除了大面积的干旱,由于饿死的人太多了,民间瘟疫流行,这更加是雪上加霜,导致了民众怨声载道,民变也是此起彼伏。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反抗明朝统治。

为了围剿各地的起义军,崇祯皇帝不可谓没有花心思,他最大的问题是疑心太重。他在围剿起义军的时候,十三年中频繁更换领军的将领,导致围剿的效果并不好,甚至功亏一篑。李自成因此能够大难不死,在之后的发展中日益壮大。

除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外患也是接踵而至。北方的后金不断骚扰入侵,北方的大面积领土丧失。由于内有起义军,外有后金皇太极,使得明军出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国家财政再这样的情况下难以支撑,这就导致了没有办法为士兵发放军饷,这又导致了明军自身内部的变乱。多疑的崇祯皇帝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焦虑,他中了后金的反间计,错杀了明朝的最后一个救命稻草袁崇焕,这等于自毁长城,无奈于这样的形式,崇祯皇帝开始私下和大臣商量向后金议和。

但是朝中大臣有很多将领都希望与后金一战。崇祯皇帝面对这种状况左右为难,在表面上又同意了明将卢象升主战的建议。不过之后卢象升战死沙场。崇祯皇帝就这样一直处于战与和的两难境地。随着后金实力的逐渐壮大,东北很多地方相继失守,明将洪承畴也投降了后金,明朝覆灭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

朱由检曾有过迁都南京的想法,但是却遭到了一众大臣的反对,朱由检曾在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最后仍然未能下决心迁都南京。

1644年,李自成围困北京,明朝面临着灭顶之灾。朱由检先后赐死了周皇后和袁贵妃,随后有亲自杀死了15岁的长平公主和年仅六岁的女儿昭仁公主,之后又砍死妃嫔数人,朱由检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的时候还光着左脚,右脚也只穿着一只红鞋,非常落魄,那时的朱由检也不过33岁。

原本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崇祯皇帝,最终却沦落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感慨不已。。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有那么好吗,若没出现吃人场面,就算太平盛世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山西夏县和洪洞县曾出土过一种汉砖,砖文长达十六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砖文很有名,其中的“饥”字,在学术界争论很大。根据砖文的字形,应该是“飤”字,也就是“食”的较古写法。但“道无食人”,这样的说法显得太可怕了,一个王朝难道仅仅做到路上看不到人吃人的景象,就可以被认为了不起吗

  • 这才是古代真正的银两,亮瞎你的眼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常看古装剧里百姓都使用银两(银锭)作为交易货币,有些影视剧甚于连唐代时期都使用银两来交易,只能说导演要补补习了,唐宋金时期是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银铤因其形状类似猪的肾脏,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银两(银锭)是在明代才开始实行使。一起来看下古代真正的银锭和银铤是什么样的,“学堂”君已经被亮瞎眼了

  • 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坚城,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多次影响重大战役的进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历史上有一座城市,它是交通要道,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曾经被水淹过被火烧过,却依旧屹立不倒,影响了历史上很多重大战役的进程。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一百场战争:晋阳保卫战战争概述:公元前453年,晋国的四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灭掉了范氏、中行氏,瓜分了他们的土地。四卿分赃不均,智氏(智瑶子)向赵、韩、魏三

  • 细数诸葛四兄弟与刘关张三兄弟恩怨,错综复杂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诸葛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其中出了很多著名的才俊,最出名的要算是诸葛亮了。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对应存在诸葛四位能力更强大,思想更先进的同姓异国兄弟,他们分别是孙吴的诸葛瑾、刘蜀的诸葛亮、曹魏的诸葛诞(族弟)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本文着重解析诸葛兄弟与刘备兄弟,以及诸

  • 日本的野心——《五天竺图》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日本由于狭窄的土地和贫瘠的生存资源,一直在谋求强大和对外扩张的道路,通过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五天竺图》为日本贞治三年(1346年)手绘地图,日本法隆寺收藏。这是唐代以来,借五天竺理论,东震旦,日本建立了去“中国化”和“三国”论,想与中国平起平坐,此世界地图即是日本这种世界观在当时的具体反映。

  •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彧,为什么最终舍弃曹操而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英才,荀彧就是早期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谋士,而且二人配合完美珠联璧合,那么为何二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呢?曹操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反而对于三国迷曹操就是偶像级的人物存在,一生功成名就,儿女成群,本身外貌不差,身高八尺,英俊潇洒,夫人也都是美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人生赢家

  • 慈禧让人称呼她为“老佛爷”、“亲爸爸”,竟然是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老佛爷这个词我们最初应该是从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听来的,但其实这个称呼是慈禧专用的,关于这个称呼还有一个小故事。慈禧太后最喜欢别人叫她“老佛爷”,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让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尊佛。建好之后,他对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

  • 明清军队铠甲装备一览,威风凛凛却注定被淘汰。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威风凛凛的盔甲是古代作战的必备,精良的盔甲不仅能够保护全身,还能够对敌人进行威慑。明朝战盔,明万历皇帝御用,从上到下依次为盔缨、真武大帝像及六甲神。清朝战盔,清乾隆皇帝御用,从上到下依次为盔缨、东珠、金蟠龙纹。明朝将军盔。清朝八旗将军盔。身着铠甲的明朝将军。清朝八旗军铠甲。明朝锁子甲。清朝锁子甲。

  • 皇帝箭法奇准无比,数次御驾亲征射杀敌军统帅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李世民不只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带兵打仗也是很擅长的,另外他自己的武艺也是非常了得,尤其射术相当厉害。作为历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之一,李世民,恐怕也是最会射箭的一位皇帝了,即使与古代各位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论领兵打仗能力,也可列入优秀军事将领的行列,最叫人佩服的是,他的个人武艺也实在不错,就算单挑也未必会

  • 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此话怎讲?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自由发展下去,富庶的大宋很可能发展出工业革命,进而实现人类的科技变革,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宋朝的灭亡再也不可能出现了。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