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皇帝的年号虽然用尽了好词,但也没能保证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清朝皇帝的年号虽然用尽了好词,但也没能保证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4/1/17 2:50:44

皇权是至高无少的,好词必须全给他们用上。

努尔哈赤(1616-1626)的年号为“天命”,意思是他的上位是“天命所归”,自己是在“替天行道”。《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另外,《左传·宣公三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刘琨《劝进表》:“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歷数有归”韩愈《请迁玄宗庙议》:“太祖景皇帝始为唐公,肇基天命。”

皇太极在称帝之前,年号为“天聪”(1627-1635)。白居易在《贺雨》诗中称:“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可见天聪是表示皇帝耳聪目明,虚心纳谏。

皇太极称帝之后,改年号为“崇德”(1636-1643),意思是“崇上德化”,封拜赏赐有德有功的人。《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杨炯《唐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考於周典,崇德报功;稽於《春秋》,策勋舍爵。”唐甄《潜书·善任》:“古者列爵惟五,所以崇德报功。”可见会加封有功之人,从而得到大臣们的全力辅佐。

福临在沈阳和北京两登帝位,年号“顺治”(1644-1661),顺从而大治,指社会秩序井然而安定。《礼记·聘义》:“用之於战胜则无敌,用之於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贾谊《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正符合当时一统天下、普天求治的需要。

玄烨年号“康熙”(1662-1722),康为安宁,熙为兴盛,乃“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之意。杨柔胜《玉环记·延赏庆寿》称:“民熙物阜岁时丰,三边烽火息,四海受恩隆。”与康熙时完成全国统一、国富民强的愿望相吻合。

胤禛年号“雍正”(1723-1735),雍正二字在古代是宫中掌筵席的长官。《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视牲告充,雍正作豕。”可见雍正,乃官名也。雍正上台之前为雍亲王,故得此年号。

弘历年号“乾隆”(1736-1795),乾天坤地,天道昌隆,可见乾隆是希望盛世太平。

顒琰年号“嘉庆”(1796-1820),吉祥喜庆之意。焦赣《易林·萃之夬》:“千懽万悦,举事为决,获受嘉庆,动作有得。”晏殊《诉衷情》词:“世间荣贵月中人,嘉庆在今辰。”吴承恩《元寿颂》:“蒙公殊遇,垂二十年,謁选来都,又出公之敦喻,值兹嘉庆,良有愜於中也。”嘉庆受乾隆太上皇禅让而继,以示吉祥。

旻宁年号“道光”(1821-1850),大道光扬之意。《晋书·汝南王亮等传论》:“分茅锡瑞,道光恒典。”孟祺《贺平宋表》:“钦惟皇帝陛下,道光五叶。”冯梦龙《新灌园·骑劫代将》:“故此特宽二城,以示恩信,将使莒州、即墨之人,反讎其上,我泽如春,民应如草,道光宇宙,四海延颈。”

奕詝年号“咸丰”(1851-1861),咸为普遍,丰为富贵,希望天下能够人寿年丰,安康吉祥。

载淳最初年号为“祺祥”,幸福吉祥之意。曾巩《与北京韩侍中》之一:“属高秋之在序,惟坐镇之多餘,必有祺祥,来寧动履。”《宋史·乐志十三》:“羣分非一,祺祥绍登。”

后慈禧联手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改为“同治”(1862-1874)。表明上是说沿续旧有的治理方法,《通典·刑六》:“禹承舜禪,与同治,必不释二圣而远则兇顽,固可知矣。”暗含的意思是两宫同治,两宫与大臣同治之意。

载湉年号“光绪”(1875-1908),光大未竟之功业,既暗含要继承同治帝早死之遗憾,又表示能重振清朝国威,重现盛世辉煌。

溥仪年号“宣统”(1909-1911),宣为大,统为正统,可见宣统是为平息反清浪潮,以正自己的正统性。

总而言之,这些年号的本意都是极好的。

可惜年号虽好,但若失掉民心,最终也不可能做到千秋万代,江山永固。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崇祯皇帝并非昏君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他一定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才会导致明朝的覆灭,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崇祯皇帝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勤政的并且年轻有为的皇帝。崇祯皇帝叫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他在1627年正式即位,当时的朱由检正好是1

  • 古代有那么好吗,若没出现吃人场面,就算太平盛世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山西夏县和洪洞县曾出土过一种汉砖,砖文长达十六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砖文很有名,其中的“饥”字,在学术界争论很大。根据砖文的字形,应该是“飤”字,也就是“食”的较古写法。但“道无食人”,这样的说法显得太可怕了,一个王朝难道仅仅做到路上看不到人吃人的景象,就可以被认为了不起吗

  • 这才是古代真正的银两,亮瞎你的眼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常看古装剧里百姓都使用银两(银锭)作为交易货币,有些影视剧甚于连唐代时期都使用银两来交易,只能说导演要补补习了,唐宋金时期是以银铤作为古代的流通货币,银铤因其形状类似猪的肾脏,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银两(银锭)是在明代才开始实行使。一起来看下古代真正的银锭和银铤是什么样的,“学堂”君已经被亮瞎眼了

  • 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坚城,固若金汤牢不可破,多次影响重大战役的进程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历史上有一座城市,它是交通要道,有着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曾经被水淹过被火烧过,却依旧屹立不倒,影响了历史上很多重大战役的进程。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一百场战争:晋阳保卫战战争概述:公元前453年,晋国的四卿智氏、赵氏、韩氏、魏氏灭掉了范氏、中行氏,瓜分了他们的土地。四卿分赃不均,智氏(智瑶子)向赵、韩、魏三

  • 细数诸葛四兄弟与刘关张三兄弟恩怨,错综复杂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诸葛家族是一个名门望族,其中出了很多著名的才俊,最出名的要算是诸葛亮了。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关、张三位同国异姓的兄弟之外,还对应存在诸葛四位能力更强大,思想更先进的同姓异国兄弟,他们分别是孙吴的诸葛瑾、刘蜀的诸葛亮、曹魏的诸葛诞(族弟)和躬耕中立的诸葛钧。本文着重解析诸葛兄弟与刘备兄弟,以及诸

  • 日本的野心——《五天竺图》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日本由于狭窄的土地和贫瘠的生存资源,一直在谋求强大和对外扩张的道路,通过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五天竺图》为日本贞治三年(1346年)手绘地图,日本法隆寺收藏。这是唐代以来,借五天竺理论,东震旦,日本建立了去“中国化”和“三国”论,想与中国平起平坐,此世界地图即是日本这种世界观在当时的具体反映。

  •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彧,为什么最终舍弃曹操而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时期曹操唯才是举,广揽天下英才,荀彧就是早期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谋士,而且二人配合完美珠联璧合,那么为何二人最后分道扬镳了呢?曹操这个人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反而对于三国迷曹操就是偶像级的人物存在,一生功成名就,儿女成群,本身外貌不差,身高八尺,英俊潇洒,夫人也都是美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人生赢家

  • 慈禧让人称呼她为“老佛爷”、“亲爸爸”,竟然是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老佛爷这个词我们最初应该是从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听来的,但其实这个称呼是慈禧专用的,关于这个称呼还有一个小故事。慈禧太后最喜欢别人叫她“老佛爷”,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让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尊佛。建好之后,他对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

  • 明清军队铠甲装备一览,威风凛凛却注定被淘汰。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威风凛凛的盔甲是古代作战的必备,精良的盔甲不仅能够保护全身,还能够对敌人进行威慑。明朝战盔,明万历皇帝御用,从上到下依次为盔缨、真武大帝像及六甲神。清朝战盔,清乾隆皇帝御用,从上到下依次为盔缨、东珠、金蟠龙纹。明朝将军盔。清朝八旗将军盔。身着铠甲的明朝将军。清朝八旗军铠甲。明朝锁子甲。清朝锁子甲。

  • 皇帝箭法奇准无比,数次御驾亲征射杀敌军统帅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李世民不只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带兵打仗也是很擅长的,另外他自己的武艺也是非常了得,尤其射术相当厉害。作为历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之一,李世民,恐怕也是最会射箭的一位皇帝了,即使与古代各位名将相比也毫不逊色。论领兵打仗能力,也可列入优秀军事将领的行列,最叫人佩服的是,他的个人武艺也实在不错,就算单挑也未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