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隋唐时期的安南

隋唐时期的安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473 更新时间:2024/1/10 7:43:42

隋朝平定交州,越南进入隋唐统治时期,越南也成为第三次北属时期。621年,唐朝在交州设立都护府(曾称作交州总管府、交州都督府、安南都护府、镇南都护府等)及节度使等军政官署,管辖当地。在隋唐期间,该地曾爆发多起民变,并受环王国(位于现今越南中、南部)、阇婆(位于爪哇)、南诏国(位于中国西南)的侵扰。到唐末五代时期,曲承裕成为静海节度使,其后,越南人士逐渐取得自主权力,标志着隋唐(第三次北属)时期结束。

金楼白象制图

隋朝的统治

隋在当地,设置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地方军政机构,加强控制越地及防止林邑国(即占婆)的北犯,务求巩固边防。早在李佛子降后,身为交州道行军总管的刘方便立刻在当地实行统治。604年,隋设立总管。隋炀帝时,605年,林邑国出兵北犯,刘方随即受任为驩州道行军总管,领兵击败林邑。此外,隋朝把以往的州、郡、县地方三级制,改为郡、县二级制,精简了地方行政架构,以免叠床架屋。在越地,亦实行了此一模式,设置了六郡(包括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和平定林邑后,一度设置了比景郡、海阳郡及林邑郡)、三十六县。

金楼白象制图

隋炀帝末年,中国全境陷入群雄割据之局,其中之一的萧铣据有荆州越之地,并与交趾太守丘和(原为隋廷派任)发生冲突。丘和曾致力加以抵抗,后来得知炀帝被杀,便归附萧铣。及至唐政权于621年消灭萧铣,丘和再归附唐。唐朝遂展开对越地的统治。

唐朝的统治

唐朝的军政建置——621年,唐朝接管越地。次年(622年),唐在当地设“交州总管府”,管治越地军政,任丘和为大总管。其后又改总管府为“都督府”,总管改为都督。628年,唐太宗对全国实行地区改制,把交州都督府划归岭南道。到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命刘延祐任“安南都护”,兼任“经略招讨使”。其后,安南都护府曾有更名。757年,安南都护府改为镇南都护府。758年,升安南经略使为节度使。768年,再改为安南都护府。791年,唐朝在安南都护府设置“柔远军”。

在唐朝晚期的唐宣宗、唐懿宗时,中国西南地区的南诏曾向安南都护府发动进攻,唐廷多次遣军与南诏交锋。到866年,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高骈成功击退南诏军队,唐廷随即在越地设立藩镇静海军,由高骈任节度使。其后,又曾称为“安南节度使”。一直到唐朝灭亡,静海军节度使仍在越地进行统治。

隋唐时期的社会文化

宗教发展——佛教在越南地区,渐成重要信仰。中国唐朝时期,禅宗中的毋言通一派,于9世纪传入越南,其中心地区在现时河内城郊扶董一带的建初寺(另有毗尼多流支派,在6世纪后期,即第二次北属末期传入越南)。当时安南都护府更大力鼓励佛教,在各地兴建寺院。

越南北部出土的隋代青梅社钟

此外,据越南出土的唐代文物青梅社钟铭文所显示,越地佛教在中唐时期,与中国一样,传统的“社”与“法社”渐相结合,形成一种融合式的“民间社”。此外,该钟的铭文上记载的人物名字,既有佛教信众,也有道士,他们均是铸造社钟时的捐施者,此一情况,与今日越南儒释道三教融合,大概有一定程度的关连。

货币经济的发展——唐代铸行的“开元通宝”在第三次北属时期,隋、唐政府所铸行的货币,亦在越南地区流通使用,有的甚至在后世出土。南北朝时,中原铜钱短缺,当地市场长期采取以物易物的贸易模式,隋朝时铸的“开皇五铢”流入交州郡县,当地遂使用金属货币。隋代货币,在唐朝大历年间(766年─779年)以前,仍在越地流通。

唐代时期,中原技术及文化的传入,铁制农具获广泛应用,唐人修建防洪堤和灌溉用的河渠,当地民众种植双季稻,并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经济更为进步。唐朝铸行的货币亦流入越南地区。唐朝政府于621年起铸行“开元通宝”,后来曾改铸钱面上的文字格式,而不同钱文的“开元通宝”都有在越南出土。758年铸行的“乾元重宝”,亦流通越南。“会昌开元”在845年铸行,流入越地的是在桂州铸造,钱背上有一“桂”字。“会昌开元”制作不精,但流传亦广。唐朝中叶以后推行两税法,越地亦有推行,人人要用钱纳税,因此出现货币供不应求的现象。有出土文物显示,当地曾铸造“开元通宝”,以解燃眉之急。

中国文风的南传——中国的唐代为文化发展蓬勃的时期,在文学上取得突出的成就。越南地区在此时期,亦受到唐代文风的薰陶。在该时期,中国内地文人,因事被贬到越地,或受命到当地任官的有不少。被贬到当地的有王勃杜审言、沈佺期等等,到当地任官而精通诗文的则有晚唐时的高骈,他们都留下关于在当地生活及工作的作品。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不少人士,与越地朋友以诗文互赠,如杨巨源的《供奉定法师归安南》、贾岛的《送安南惟鉴法师》等等。由此可见中国内地和越地文人之间,有频繁的文化交往,并从而带动越地文风发展。

在越地亦有凭著文才,入仕唐廷的文人。较著名的是爱州人姜公辅。公辅在唐德宗时参加科举,登进士第,因而入仕,曾官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为德宗一朝的重要历史人物,并与朝中名臣陆贽友好。他的作品《白云照春海赋》及《对直言极谏策》,在后世被收录到《全唐文》,反映他为具有文才及见识的安南文士。

更多越南历史请搜索关注weixin号:越南历史研究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他想要名正言顺的做皇帝,还得先厕所走一圈?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公元146年,年仅9岁的汉质帝刘缵被大司马梁冀毒死,在梁家人的安排下,本家王爷刘志登上了地位,刘志本是汉章帝刘炟的孙子,而今登基也算名正言顺。新帝之所以能够登基,梁家人自然出了大功劳,尤其是梁冀,比起原来是更加的飞扬跋扈。汉桓帝刘志登基的时候不过才14岁,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全都由梁冀管理,汉桓帝心里很

  • 杨贵妃为啥不生孩子?因为她得了这种妇科病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内容梗概:杨贵妃前后经历两个男人,夫妻生活长达二十年之久,可是没有为那个男人生下一男半女。无论是年轻力强的寿王李瑁,还是老当益壮的明皇李隆基。其间蹊跷不麻烦元芳,风月君完全可以为你解读。今天咱们说说杨贵妃为啥不生孩子。杨贵妃,你为啥没有孩子?一个女人生不生孩子,取决于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女人的问题,

  • 快认清你的孩子是不是个讨债鬼?!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当生了一个孩子,是来败坏家财,甚至让一个家分崩离析,倾家荡产,习俗的说法,会说这种人生来就是要来讨债的。也有些地方年幼的儿童死了就会被称作“讨债鬼”,意指父母欠了前世他人的债,他人投胎于此,以早夭为讨债手段。究其根源,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佛教里因果报应的影子。先来看个故事,《聊斋志异》新城王大司马家有个

  • 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色?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本命年最初为五行数命回归之年,即60年一本命年,目前主要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即个人出生时的属相,恰好是和当年属相相同,这一年就被称作本命年。本命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汉族民间已经深入广大群众之心,在中国

  • 锦衣卫在明朝权利和势力到底有多大,有人甚至说明朝亡于厂卫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明朝的锦衣卫,我们从电视剧中多少有些了解,他们就是当年的特工,充满种种神秘,今天就介绍一下这个特务机构到底有多牛。1,来历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是由朱元璋成立的。后来又改为亲军都尉府,主要的职能相当于皇帝的侍卫和皇帝的仪仗队。在洪武十五年,撤掉这一机构,改为锦衣卫。这个机构完全就是中央集权的产物,朱

  • 南宋明明有前车之鉴,为什么还仍然与蒙古灭金,走向灭亡之路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场第26战:三峰山之战战争概述: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由拖雷率四万蒙古铁骑,借道于宋,经宝鸡破大散关,攻入汉中,目标直指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军由大将完颜陈和尚、剌蒲阿率兵二十万,阻击蒙古军,双方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南)展开激战。金军大败,丧失了最

  • 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后,都是如何处置叛军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从龙入关人员以及入关后的归附者外,考察八旗汉军还必须要关注这支军队中的一股特殊势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顺王及续顺公”所部人员的编制变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所谓“三顺王”及“续顺公”,是指清太宗皇太极天聪、崇德年间先后降附清朝后金的明朝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和沈志

  • 古代皇帝的老婆那么多 她们为什么大多数都无法生育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还不了解:古代妃嫔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古代很多嫔妃都无法生育?我们不论是在电视剧还是在历史资料上得知,在古代,皇宫里的皇帝大都是只有十几个孩子或者有的才几个。都说古代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虽然现实中没有那么夸张,但是毫无疑问皇帝的老婆是最多的,所以孩子不应

  • 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朝是怎么苟且偷生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对东汉王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巾起义之后,东汉王朝是如何苟且偷生的?古人说,成功无谓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满足三个要素想不成功都难,满足一个也可能成功,但一个都不满足,就很难成功了。如今,成功依然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中国人的成功学已经经历了几千年了,是经

  • 古代人们都是怎么花银子 都跟电视的一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将纷繁复杂的仿形货币统一为黄金和半两方孔圆钱,在这一阶段开始铸币,并得到了较大推广,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采用银制币的国家。在此后的几千年中,白银一直作为流通货币被中国的历朝历代所采用。直到1935年,白银才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废止流通而成为历史。我们在很多古装影视剧中也能经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