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华文明一次强力的扩张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华文明一次强力的扩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70 更新时间:2024/1/4 4:05:45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它不仅实现了各国之间的自由通商,还是中华化的一次强势输出,而完成这一壮举的,就是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张骞

张骞,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家,探险家,生于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对古代中亚西亚进行实地勘察的人,他对当时西域地理,人文,风俗,社会等领域的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传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公元前140年,汉武汉刘彻为攻打匈奴,计划联合受匈奴奴役的,位于匈奴西边的大月氏国,一起共同消灭匈奴,为此全朝发榜,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应召,当时他担任的汉朝的一个小官史,素有名声,为人忠正信义,坚忍不拔,这样的人非常适合出使西域这样艰难困苦的事。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在匈奴人甘父的向导下,率领100多人,历时13年之久,开始了漫长,艰难的西域之行。

在西出长安不久的,他们在匈奴的控制区域里,不幸被匈奴人抓获,张骞被押往匈奴首领军臣单于的帐前,军臣单于没有杀掉他们,他想软化张骞,为匈奴所用,给他在匈奴娶妻,安家立业,并一直监视他,张骞就这样在匈奴被拘押了漫长的10年。

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和甘父逃出了匈奴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国,穿越沙漠,忍受饥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再西迁的大月氏国,却大失所望,大月氏国在新的国土上已经安居乐业,并没有打算东还,张骞这一隆重的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泡汤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经过一年的游说无望后,张骞返回,虽然没有联合大月氏国合击匈奴成功,却给当时的汉朝带回了丰富翔实的古代西域诸国的地理社会人文风俗等信息,走出一条震惊世界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张骞,做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是功绩,即使在今天也是举世无双的。

从公元前139年开始的西域之行,途中历经磨难,被匈奴扣押达10年之久,在异邦忍辱负重,艰难求生,如此绝境下,张骞心中依然没有忘记大汉皇帝的嘱托,要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即使已在匈奴娶妻生子,也没有让张骞归化,在找到逃跑机会后,张骞和甘父还有随从一起又向寻找大月氏的路程进发。在一路上,他历经了西域诸国,领略到了各个国家的人文风情,他熟记于心,以备日后汉朝征服西域做参考。将大宛,康居,安息,身毒,条支,大夏,乌孙等散布在广阔无垠的西域的诸国信息,地理位置,人口,社会,特产,兵力等情况如实记录,这些内容后来被记载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里。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虽然没有达成,带回的这些西域诸国的实地考察记录,却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次对这些地方进行的科学考察,至今仍是世界研究这些地方的古代地理人文的重要珍贵资料。

张骞的西域之行,把东方的汉朝文明传播到了西方诸国,并带去了汉朝的友谊,为东西方的互通交流提供的路线。而且在第二次西域之行后,双方建立起了稳定长久的交流,极大的丰富了当时汉朝的物质生活,并积极的扩大了汉朝文明的影响力。

标签:

更多文章

  • 宇宙已知的最寒冷之地,你根本无法想象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温度的最高上限理论上是无限的,那么最低温度呢?在目前人类已知的认知中,温度的最低极限应该是零下273.15度,在这个温度下,一切原子分子的活动都呈现静止状态,但是这个温度只是理论值,因为能够达到这个温度的条件极为苛刻,不过在宇宙深处,最低温度已经十分接近这个温度了。地球中的最冷地方目前已被曝光到零下

  • 这个神秘预言,揭示了刘邦称帝的先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古时候人们对于一些神秘的预言总是深信无比,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很多著名的预言,就比如刘邦最终赢得天下,就早早有预言进行预示了。《宋书•符瑞志》曾经记载这样一个神秘的预言:“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子禾子,天下服。”这是什么意思呢?他预言着什么?一起看看吧。这个故事的出处是汉代的一部名叫《孝经钩命

  •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有多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航海技术和远洋航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是彰显一个国家财富地位的最好方式,因此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在当时世界是一项壮举,那么当时郑和的船队有多大的规模呢?公元1405年,郑和在明成祖朱棣的示意下,开始西洋之旅。通过史料记载得知,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七下西洋。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郑和下西洋规模

  • 封建王朝历史上腐败之最,王莽新朝的腐败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王莽其人要评价其实难度很大,因为他的想法虽然不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根本没有人能够接受这种想法,一意孤行的结果就是得罪了所有利益集团,这也就造成了后世对他评价的争议性。何为腐败?腐败分为思想腐败和行为腐败,一般多指官员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由作风不正进而产生的结党营私、

  • 董卓的女婿是谁,吕布杀董卓跟他有没有联系?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董卓残暴无度风评极差,女婿同样也是平庸之辈,相传他帐下谋士李儒就是他的女婿,这一点是否有历史依据?吕布杀董卓又是否与他有关系?三国历史上对董卓的女婿皆有所提及,不少说词称董卓有两个女婿,一个是牛辅,另一个李儒,但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以及这之后的汉书记载中并未明确指出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仅仅提到牛

  • 宫女谋杀皇帝的大案,竟然隐藏在清明上河图中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代书画名家张择端的代表作,这幅长卷中描绘了宋朝时期民间的风土人情,但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中暗藏的很多彩蛋。每个能够称之为经典的题材都是历朝历代艺术家反复演绎、不断完善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即为典型一例。仅仇英版本在全世界就有三十余卷存世。除《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中列为“次等”的

  • 元朝的四等人制度是真的吗,汉人排在最后一位?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现在的印度种姓制度将整个国家的人分为四等,等级阶层严格划分导致人民内部割裂严重,歧视和敌对几乎无处不在,底层的贱民地位与牲畜无异,其实在我国元朝统治时期,采用的也是这样的制度,只不过汉人排在了最后的几位。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实现“大一统”,对于我国疆域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李广之子李敢,真的是死于霍去病之手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古代朝中官员往往会因为政见和理念不合而深陷复杂的派系斗争,而这种现象出现在武将身上,则就更简单粗暴,直接诛杀,霍去病对李广的儿子李敢就是这么做的。李敢是西汉著名的将领,飞将军李广的幼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后来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一职,并封关内侯。后因击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杀。李敢以英勇着称,也

  • 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在我们印象中是蜀汉的栋梁,刘备应该对他十分信任才对,但是事实上,刘备虽然在其他方面信任诸葛亮,但是却在军事方面并不看好他,这是为什么呢?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

  • 华国锋如何从县委书记跃升为党政军一把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新中国成立这一年,28岁的华国锋同志南下湖南。从这时到1971年,他长期在湖南工作。那时年轻的他怎么都想不到,今后的自己会在初生的共和国内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1951年6月,当华国锋被从湘阴县调到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湘潭县委书记特殊的重要性——毛泽东正是湘潭县人!1949年8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