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曾国藩始终得不到重用的原因,清朝皇帝真的这么提防汉臣吗?

曾国藩始终得不到重用的原因,清朝皇帝真的这么提防汉臣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19 更新时间:2024/1/13 5:22:12

清政府晚期虽然昏庸腐朽,但是却有几位老臣忠心为国,才让清王朝不至于轰然崩塌,其中曾国藩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曾国藩是著名的“中兴大臣”,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于风雨飘摇之中挽救大清王朝于既倒。

但即便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人物,满清的皇帝却始终以满汉分野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他,小心地提防着他,不想让他尾大不掉、独居大功。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随即,曾国藩上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结果咸丰帝气得将奏折掷于地上。

随即曾国藩生母去世,他丁忧回籍。咸丰二年底,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圣旨。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他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湖南同乡为主,按照戚继光的办法,组成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为湘军。

咸丰四年九月,曾国藩一举攻克太平军占据的湖北省会武昌,名声大震,咸丰帝闻讯极为高兴,打算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并谓“不意曾某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

不料首席军机大臣祁寯藻(也是汉人)却在一旁小心提醒咸丰皇帝:“曾某以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其实是想说,曾国藩居然能一呼百应对付太平军,万一他要造反怎么办?

果然,咸丰帝立即醒悟过来,默然变色,随即把任命曾国藩为署理湖北巡抚的谕令收回来,仅赏给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空头虚衔。

此后的六、七年时间,曾国藩皆“不获大行其志”,没有办法直接出任某一省份的总督或者巡抚,从而也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稳固的大后方。

直到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苏州、常州,两江总督何桂清被革职,经过大臣肃顺的大力推荐,曾国藩才得以出任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

对于清廷在这个事情上的反复,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得极为清楚:“迨文宗(指咸丰皇帝)末造,江左覆亡,始有督帅之授。受任危难之间,盖朝廷四顾无人,不得已而用之。”也就是说,但凡有一点其他的办法可想,有稍微合适一点的人可以用,曾国藩就不可能受到重用。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对平民展开屠杀,当时的南京城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咸恨湘军,称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随后,朝廷仅加封曾国藩为一等侯爵,他的弟弟曾国荃为一等伯爵。试想,如果换成了满族人有此等功劳,即使不封王,至少也会加封公爵的。

即便如此,清廷还是对曾国藩小心提防。为了打击曾国藩的势力,清廷人为制造了他与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人的矛盾,并达到了离间关系,让他们这些汉人官僚彼此监督制衡。

曾国藩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清楚,他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故而他很早就表示,“万一金陵克复,拟即引退,避贤者路,非爱惜微名,而求自全也。”

不过,当他打下南京后,就因功劳居首,受到满族正白旗出身的湖广总督官文攻击,曾国藩被迫迅速裁撤湘军25000人。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也受到连累。曾国荃因为得罪了官文,一个月内几次受到慈禧太后的严厉斥责,当时京城大小官员的舆论也出奇一致,都认为曾国荃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所谓“打狗还须看主人”,对曾国荃的攻击,背后的真正目标是谁一目了然。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被调离了他的势力大本营江南地区。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命曾国藩处理非常棘手的“天津教案”。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已患重病,但朝廷仍然坚持。曾国藩收到命令后十分惊恐,甚至出发前立下遗嘱。

曾国藩在交涉时,对西方列强做出了很多让步,导致全国舆论大哗,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自京师及各省皆斥为谬论,坚不肯信”。所以有人认为:“曾国藩实际上死于处理天津教案导致的精神打击。在如履薄冰的对外关系处理中,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

通过曾国藩的遭遇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的满汉一体、各民族平等都是骗人的鬼话,可千万不要相信,不然一定上当。

标签: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最后是什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战国时期的名将,李牧应该是最为值得唏嘘的一位了,他是赵国的大将,对赵国有着决定性的保障作用,但是却最后死于奸臣离间,实在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纵观李牧的一生,他的确有太多遗憾了,又有太多的光辉,爱国惜民,在他的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了,他是率领二十万赵军击退强秦的将军,也是在军中与士

  • 一百多年前的日本妓院什么样?老照片告诉你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日本的色情业是世界闻名的人家的历史也很悠久,在平安时代之前,歌舞伎跟妓女是混合的,也就是说,既卖艺也卖身平安时代之后,歌舞伎跟妓女分开了。歌舞伎卖艺不卖身。当然,要是合眼缘,客串一下也是有的。非常有名的yoshiwara妓院,有点类似中国的丽春院,看到下面男人瞻仰的目光了吗?简直就日本的天上人间。可

  • 这个皇帝太牛了,他学历最高,别人骑马打天下,他骑牛建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刘秀是一位才干远远大于名气的皇帝,不仅文武双全,在政治方面也很有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以柔为主,寓刚于柔,以柔克刚这样的处世哲学,从先秦时期开始,柔弱胜刚强就是中国人处世的理想境界,也是治国治民的最佳方法。在我国历史上,而能将这种“柔道”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人,当数东汉的光武帝刘秀。他是一位以柔开

  • 最受清代文人追捧的女性,居然不见正史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人物,正史不见记载,却在民间小说和其他文化载体中广为流传,其中就有一位传奇女子,她美艳无双却武艺高强,让清朝无数青年才俊为之倾倒。提起林四娘,我们或许并不陌生,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第七十八回中曾写到的这个“姽婳将军”,曹雪芹花了很长的篇幅描述这位巾帼英雄,称林四娘故事是“风流隽逸、忠

  • 开封有个包青天,皇帝风流他断案,看包拯智断宋仁宗风流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皇帝的风流债如果能拍成电视剧,那一定会是一部充满荷尔蒙气息的长篇大制作。包拯还曾经帮皇帝断过此类案件,说来也是一桩美谈。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是在北宋可称盛世的时代。但他有个烦心事,就是当了二十八年皇帝的他,却一直没有一个健康的儿子,早先曾有过三个儿子都是早夭。为了保证自己的皇

  • 他是大明最后状元,崇祯让他去打仗,他走了几百里后竟回家拿麻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两军交战之后,前方传令兵十万火急赶回后方,在满朝文武和皇帝的注视下,带回来前线将军的什么命令能让你最无语?我估计以各位的想象力都无法想得到。一个传令兵拿着大军的旗牌,手持周延儒的令箭,快马加鞭回到了京城。当时崇祯刚跟众臣开完早晨例会,便惊闻传报!当时主事非常震惊问道,“是不是周首相已经出战告捷?”

  • 不造反,他也会是个成功的商人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李渊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无兵可用,便四处借兵,他也曾向突厥可汗借兵,突厥和中原向来难以融合,这次更是大发战争财,也传下来了一个小故事,间接说明了李渊的精明能干。“我要领兵南下,奉迎皇帝回来长安。我主政之后,仍然要与大突厥国恢复和亲关系,就像文帝时那样,大隋与大突厥仍是兄弟友邦!如果可汗愿意发兵与我一同

  • 李斯为什么最后关头反叛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秦始皇的死,千古以来一直都是个谜团,史料记载的也仅仅是“暴毙”二字,站在厚黑学的角度看,秦始皇的死完全有可能是赵高和秦二世胡亥的阴谋,可怜的李斯,只不过是权倾朝野的赵高的一把刀罢了。死亡,像癌细胞,一动就扩散了,可谁动了这一下呢?当然是李斯!胡亥有意,赵高建议,执行下笔的当然是李斯。这个刀笔吏头子,

  • 细思不蠢的问题:为什么孙悟空有尾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不知道朋友们在观看西游记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孙悟空如果是猴子的话,他为什么没有尾巴呢?那他如果是猿的话,他为什么长得又那么像猴子呢?《西游记》剧照孙悟空为什么有尾巴?有朋友说:怎么还有这么弱智的问题!孙悟空是猴子,猴子当然有尾巴了!然而贫道又要婆婆嘴了,《西游记》是一部复杂的作品,我们看事情,可不要

  • 这个时期日本人的生活 与同时期清朝的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日本的明治时期大致是我国的清朝,那么在那一时期,日本普通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呢?下面一组珍贵的老照片能够告诉我们答案。这组照片反映的是明治时期日本人的生活,当时刚刚打开国门的日本,几乎比同一时期的清朝还要贫穷。图为当时的乡村。图为明治时期一家日本人。图为明治时期日本的两个村妇。一个母亲和她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