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唯独这一家族下场最好,后世出了20几位丞相

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唯独这一家族下场最好,后世出了20几位丞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42 更新时间:2024/1/16 8:49:45

中国历史上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在汉末三国时期除了个人的并起外,还有家族的并起,今天我们就说说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唯独这一家族下场最好,后世出了20几位丞相。

首先我们说说汉末时的家族。

一、汝南袁氏

袁家是毫无争议的汉末三国第一士族。东汉前期,袁家始祖袁安就已经官至三公。从袁安开始,连续四代,袁家都有人官至三公,官至九卿、太守的就更多了。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当时的士人,都非常愿意效忠袁绍。袁绍、袁术兄弟都想当皇帝,不是没有原因的。袁氏家族在东汉末年确实是鼎盛与世界的,无一个家族能正面跟袁氏抗衡的。不过在后来袁绍起兵谋反后,在官渡这个地方跟曹操打了一场大仗,最后曹操以少数兵马就战胜了大鼓军队的袁绍,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分割了袁绍的地方势力,最后也是被曹操一下子就打败了,而袁氏家族的袁绍弟弟袁术,最后因为盗取了皇帝玉玺,而遭到全世界的人围殴,最后袁氏家族也是灭亡了。

二、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同样是“四世三公”,与袁家地位相当。杨家始祖是西汉开国功臣杨喜,他参与分尸项羽,被封侯。东汉安帝时,名臣杨震官至太尉。汉末三国时,杨彪官至三公。由于忠心汉朝,杨彪备受曹操打压,几乎被杀。杨彪之子杨修,因为亲近曹植,又是袁绍外甥,被曹操因事杀害。曹丕代汉后,想任命杨彪为太尉。但杨彪选择为汉朝尽忠,推辞了。

三、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也是汉末三国时期最显赫的家族之一。荀氏是荀子之后。荀淑是汉末一代名士,他的八个儿子,号称“八龙”。荀淑之子荀爽,汉末时官至司空。

荀淑的侄子是荀彧。荀彧投奔曹操后,推荐了司马懿钟繇戏志才郭嘉陈群杜袭等谋士,可见荀家的人脉和影响力。曹营之中,荀彧坐镇许昌,总理朝廷政务;荀衍(荀彧之兄)坐镇邺城,负责河北军政;荀攸为曹操贴身谋士。荀家可谓是曹家的合伙人。虽然荀彧被曹操逼死,但荀家的地位却并没有受到影响。荀家到晋代时,依然非常显赫。

四、颍川陈氏

陈氏原是寒微之家。陈家始祖陈寔,依靠自己非比寻常的品德,逐渐积累起崇高的声望。陈寔参加了汉末的反宦官斗争,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名士之一。陈寔活了83岁,凭一己之力,把陈家从平民之家,拉到一流士族行列。

陈寔之孙陈群,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即出自陈群之手。曹丕继位后,陈群官至镇军大将军。曹丕去世后,陈群与司马懿、曹真一起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陈群之子陈泰,官至征西将军,多次击败蜀国大将姜维。陈家与司马家关系极好,为司马氏的兴起出了不少力。

乱世,就是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的过程,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杨氏、袁氏等顶级大家族,都渐渐没落,尤其是袁氏,几乎是从最顶级大家族没落到差点被灭族;而一些家族逐渐成长为新的大家族。

五、诸葛家族

说起诸葛家族,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诸葛亮,但在诸葛亮崛起之前,诸葛家族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家族而已;虽然司马家族是琅琊郡的望族,但其祖上并没有出现过大官,最高也不过先祖诸葛丰曾担任过司隶校尉一职而已,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也仅是袁术麾下的豫章太守,后又称为刘表的属官。

这样的家世,简直就是底层小家族了;但后来却出了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诞这三个人杰;诸葛亮后辅佐刘备成就霸业,官至丞相,权倾一时;诸葛瑾官至东吴大将军,也是数一数二的顶级大官了;诸葛诞在曹魏也是官至征东大将军,也是实权派。一门三人的崛起,让诸葛家族成为当时的顶级大家族。

但后来在蜀汉被灭之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都战死,仅剩一个诸葛京;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后成东吴权臣,可惜后来由于太过嚣张跋扈,被吴主孙亮和托孤大臣孙峻联手诛杀,并被灭三族;最后诸葛诞,由于起兵反对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派人所斩,并被夷灭三族;至此,诸葛家族又被打回原形,仅诸葛京在晋朝担任江州刺史而已。自从蜀国灭亡了之后,诸葛家族也就没落了,一直到现今,诸葛家族都没有什么能人经验世界了。

六、孙氏家族

孙氏家族据说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这孙氏家族世代在吴地作官,乃是吴郡首屈一指的望族,但终究只不过是地方家族而已,距离权力中枢距离太过遥远;直到孙坚出生后,孙氏家族才开始发迹。孙坚自幼便勇武不凡,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

孙坚带领孙氏家族走向辉煌的基石,但真正让孙氏家族名震天下的还是孙策,孙策在父亲孙坚战死后,征得袁术许可,东渡长江,进攻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并以曲阿为据点,与扬州刺史刘繇进行决战,大败刘繇,后又率兵进攻会稽王朗和吴郡严白虎;袁术僭越称帝后,孙策与袁术决裂,最终成为一方大诸侯,被朝廷任命为讨逆将军,并封为吴侯。

之后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及刘表部将黄祖,并夺取豫章郡,最终一统江东。但就在孙策想北伐曹操的时候,却被刺客刺杀,临终前让位于弟弟孙权。孙权得孙策的基业后也是不凡,先是赤壁之战打败曹操,后又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兵不血刃占领交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最终于公元229年登基称帝,孙氏家族权势达到极致。

七、曹氏家族

很多人都认为曹氏家族原本就是顶级大家族,其实不然,原本曹氏家族应该只是一个地方的普通家族而已,与夏侯家族关系匪浅。后曹嵩被大宦官曹腾收为养子,借助曹腾的权势,曹嵩官至九卿大鸿胪、大司农,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这曹嵩别的本事没有,敛财能力那是一流,曾给西园捐钱一亿万钱,买了个三公之首的太尉官职,但没当多久就被撤了……

这曹氏家族虽然普通,但人才却是出了不少,加上曹嵩多年的敛财,所以曹操起事就顺理成章了。曹操早年以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后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

再之后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代汉自立,建立了魏国。曹氏家族的人才储备量是刘备和孙权羡慕不已的,典型的有曹仁曹纯曹洪、曹真、曹休曹爽及夏侯家族的夏侯惇夏侯渊等等。

八、司马家族

据说司马家族高阳之子重黎(祝融)的后裔,远古至商朝世代袭承夏官这一职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称司马。周宣王时,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赐司马为族姓。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汉朝时成为河内郡,司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说去来也算是高官吧,但是和那些顶级豪门世家比起来,还真的不算什么,三公都没出一个;但是司马家族却出了司马懿这个绝世天才,司马懿被曹操强行征辟后,便开始了家族的逆袭。

前期的司马懿表现只能说很一般,备受压制,但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而后经过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的经营,彻底架空了魏国曹氏,在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掌权后,干脆直接代汉自立,建立了晋朝;所以魏国成了三国中第二个被灭掉的国家(第一个是蜀国),在十余年后,又灭掉了东吴,最终一统三国,建立了大一统的晋王朝。不过保持不了很久,就在晋国建立不久,司马炎继任了几十年而已,晋朝就被八国之乱而击破了,连司马炎都被俘获了,司马家族就这样没落了。

九、卢氏家族

这个家族想必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这个家族是四大家族里面下场最好的一个家族。其中代表人物是卢植。他可是公孙瓒和刘备的老师,能力也是世界所认可的,甚至是卢植死后,曹操也是亲自为他扫墓,虽然说卢氏家族在三国中并不出名,但是卢氏家族却能立足几千年,因为他们家族的教育观念中一直强调要忠心君主,不可以有争霸天下为己任的想法,所以这个家族在后代一共出了二十几位丞相,十分了得!

可以说这几大家族中唯独卢氏家族,它的最终下场最好,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对于马皇后如此之好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中国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喜欢杀人,那么他为何对马皇后如此之好,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明太祖朱元璋恐怕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了,朱元璋从小给地主家放牛,逐渐长大之后,朱元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元末时期,天下大乱,元朝的统治者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时候的天下大乱,百姓根本没有太平日子过。天

  • 张鲁雄踞汉中为什么却没有对外扩张,最后投降了曹操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张鲁是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张鲁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他雄据汉中近三十年,最后投降曹操。张鲁出生的环境就很不错,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有所作为的人物。张鲁的爷爷

  •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有巾帼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儿?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

  • 赵高和李思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 可为什么又要杀胡亥,刘邦在当时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秦始皇出巡病逝的时候下了一道诏书要立扶苏为帝,可惜被赵高和李思篡改立了胡亥为帝并且让扶苏自裁,也正是因为遗诏的事情怕败露出去担心胡亥对他动手他才先下手为强。嬴政在世的时候,赵高的官至中车府令,对于一个宦官来说,位居至此,那可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嬴政对赵高的抬爱使得他的内心越来越膨胀

  • 陈胜起义的三步计划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上几乎很少成功,即使声势再浩大,限于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也很难最终成功,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陈胜在决定谋划起义后,就找了征兵队伍中与他刚结识不久的好朋友吴广合作,两人共同策划了那次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两人的农民起义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分析形势,制定策略;

  • 兵马俑中的弓弩,射程竟然是现代火器的两倍?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就是马匹数量和弓弩强度了,在战国时期,秦国的这两项数据居各国榜首,因此它也成为了最强的国家直至最后统一全国。那么秦朝的弓弩到底有多强呢?2009年,秦陵博物院开始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每次成果的出现,都备受关注。近日,又一重大成果出现——最完整的弓弩亮相

  • 少林寺习武竟然还要交钱?探寻神秘的少林武僧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少林武僧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一直是很神秘而又强大的,但是武僧的日常修行却非常清苦,而且有关武僧的入门和出师,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据说在明清时代,到少林寺习武者,首先得预交一笔押金,规定是用这笔押金的利息,给付个人在学期间的置衣和饮食开销。自己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从庙后夹弄内走出。门上有一些装有机关的

  • 孙权死后,子女兵刃相向,皇室乱作一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孙权是东吴的最高领导,是江东优秀的人才,但是他的后代却并不是特别优秀,甚至在他死后出现了同室操戈的现象。“两宫之争”波及东吴整个高层,实际上,这也是孙权放出的烟幕弹,烟雾缭绕之下,一支支冷箭放出,瞄准的是江东大族。他要为继承人提供一个安稳的宝座。江东大族势力太大,脚一跺宝座必然晃动,他要把这些大族一

  • 兵马俑的发型为什么如此怪异?其中竟暗藏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兵马俑出土之后,全国上下十分惊喜,但是兵马俑人像的发型却让人十分疑惑,这种奇怪的发型不曾出现在任何朝代,为何人像都是这样的造型呢?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

  • 商朝纣王热衷于折腾,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商朝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也是一个很爱折腾的国王,商朝的国运,很可能就是在他不停迁都以及大兴土木的同时走到尽头的。商汤的名字挺奇怪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著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