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杜甫一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 为什么他不去考取一个功名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杜甫一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 为什么他不去考取一个功名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3/12/24 7:39:40

历史上又过很多的诗人,一些文学大家会被冠上仙圣的称号,杜甫这位诗人就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

作为如此一个才气逼人的伟大诗人,杜甫为何不去考取功名搏得富贵而过着颠沛流离、困苦潦倒的生活呢?下面笔者就两方面对这个原因进行剖析。

一方面是社会原因。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世代为官,但到他这一系家道中落。恰逢此时的唐王朝已由盛向衰,“安史之乱”把原来隐藏的各种社会矛盾充分展示在人们面前。杜甫作为一介文人,只能在政治的暴风雨中独自飘零。

杜甫考取过功名。正经考过两次,但都不第。

第一次,23岁时。

杜甫早慧,七岁即能作诗,十四五岁就在诗歌江湖略有薄名,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好几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第二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落第后去看望父亲,他父亲当时在兖州任司马,完了后在齐鲁大地上又游玩了好几年,期间遇了李白,相约游玩,成为至交,30岁时,顺便成了个家。

第二次,35岁时。

天宝六载(747),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由于权相李林甫作梗,应试者全部落选。

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奔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但毫无结果。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九载(750)冬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集贤院,等候分配。但直到十四载(755),才得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明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逃往成都。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闻肃宗即位,即于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途中为叛军俘虏,押送长安。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险由长安奔赴凤翔行在。五月,被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宰相张镐救免。乾元元年(758)六月,贬华州司功参军,从此永远离开朝廷。

“安史之乱”后,他过着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家国不幸诗人幸,因为深知民间疾苦,所以留下了,众多不朽的篇章,他注定不属于朝廷,而属于人民。

第二方面是个人原因。笔者觉得个人原因是导致杜甫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主要原因。

从杜甫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内向、木讷,不擅长人际交往,骨子里还有文人的清高不羁

。其实杜甫是有机会通过做官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但从种种事实表明他没有做官的能力和基本素养。他过于理想化,不能面对现实。杜甫性格懒散不愿做实事,朝廷任命他为河西县尉,他嫌那里离京城远、条件艰苦,拒不上任,而宁愿在京城当一个管仓库的小官。这样不仅工作清闲,还可以留在京城有大量的时间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杜甫自己倒坦率,他在诗里直言,不去河西就是怕吃苦。杜甫一旦做具体的工作,就会变得十分情绪化,满腹牢骚。他后来借有病辞职,尽管他身体确实不太好,但这远远不是他坚决请辞的真实原因。笔者觉得真实的原因应该有两个:第一是他和同事处不好关系。第二是他觉得在过去的朋友严武手下做事很没面子。于是,他只有辞职。杜甫在工作中没有原则,还对对工作极其不负责任。当然,除了这些文人的通病,杜甫弃官应该还有我们未知的原因。主流思想上,杜甫本人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心里怀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现,他不愿意溜须拍马奉承别人,这也是导致他在仕途上不得志在人生道路上屡次栽跟头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动荡不安的社会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造成了杜甫悲剧性的命运,使得他过着颠沛流离的一生。也正是如此,让杜甫适合写忧伤离乱的思绪,他的诗就是一部史,见证兴到衰,成就了他“诗史”的美名。

标签:

更多文章

  • 汉初三杰两人遭到刘邦和吕后的毒手 为什么唯独张良能够全身而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古代皇帝权势稳定之后便开始对功臣动手,正所谓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汉朝时期的汉初三杰中也是如此,韩信和萧何都没有躲过刘邦和吕后的毒手,那为什么只有张良一个人能够全身而退呢?张良的结局是他自己选择的,并不是吕后和刘邦给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张良知进退,他懂得什么时期,做什么样的事情。在刘邦需要他

  •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那么在古代的时候为什么这一项也会出现在刑罚中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一直有一句话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一般孩子犯了错都会被打屁股,而这一项在刑罚中也是存在的,在影视剧中这项也是经常出现的,那么为什么古时候会那么热衷于这一项刑罚呢?屁股,生理学上称为“臀”。对于臀,明代宁一玉在《析骨分经》中的“臀”条称:“尻上横骨为腰,挟腰髋骨两旁为机,机后为臀,属足太阳膀

  • 张作霖被炸身故 大帅府是如何将消息滴水不漏地瞒了十多天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1928年的一天伴随着一声巨响,东北王张作霖称作的火车被炸的脱了轨,随行的军官尽数被炸死,张作霖也是被炸的奄奄一息,但这时候日军不确定张作霖是否被炸死,就派人监视着大帅府的一举一动,然而张作霖死后的十几天这次传出消息,在这件事情中大帅府是怎么隐瞒这么久的呢?张作霖的五夫人,张寿懿,她出身名门,自由读

  • 杨贵妃和安禄山,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奸情?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说起唐朝美女,我们就不得不说下杨贵妃了,她是我们中国古代曾经家喻户晓的四大美女。既当过唐玄宗儿媳妇的,也当过唐玄宗老婆。节度使安禄山还拜她为干娘,今天我们来说说杨贵妃和安禄山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奸情?回首我国著名诗人——李白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歌,即:“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 为什么除了王昭君之外另外三人都没有生育子女?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大美女是被全国人民公认的,这四人每一位都是有着很惊艳的外表,但这四人中除了王昭君之外其他三人都没有留下子嗣,这是为什么?王昭君其实并非公主,而是平民女子,后来参加选秀进入了后宫。因为后宫佳丽太多,王昭君并未得到皇帝宠幸。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觐见汉元帝时,想认汉元帝为老丈人。汉元帝很

  • 抗战名将白崇禧,生了个私生子,原配夫人的做法,让他感激涕零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抗战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说的白崇禧就是其中一位,可是他有个私生子,而他原配夫人的做法,让他感激涕零,这是怎么回事呢?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

  • 荒坟比古庙更可怕 但古人在野外留宿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荒坟也不选择古庙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古装影视剧中一些晚间出行的人一般都是会选择荒废的古庙来留宿,但在历史中却截然相反,那时候都说宁宿荒坟,不住古庙,那这种说法有什么讲究呢?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受到科举制的影响,很多的读书人为了要考取功名,便会纷纷进京赶考。但是大部分的考生由于路途比较远,所以有时候会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开始赶路,一般是一个

  • 夏天的时候天气那么炎热 古代的时候女子都是怎么避暑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每天夏天的时候天气都是最为炎热,随着工业的发展在现代有了空调能够很轻松的度过夏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衣服都是穿的非常严实,那么古人都是怎么避暑呢?然而我们看到的却并非真相,古人也并没有总是把自己给包裹得满满的,我们在电视看到的,只不过是故意这样穿,增添一下古装色彩罢了。事实上,古人在家里头的衣着和我们

  • 诸葛亮为什么不劝说长兄诸葛瑾效忠蜀汉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诸葛家在三国时期是一个很有名的家族,家族中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都是当时的名士,但是诸葛瑾在东吴,诸葛亮却在蜀汉,那么兄弟二人为何不共事一主呢?诸葛亮为何不劝诸葛瑾辅佐刘备?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

  • 清朝中兴四名臣之一的他,却常常会忘记自己下的命令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张之洞是晚清名臣,但是历史记载他也有几件十分窘迫尴尬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张之洞在京时,有次逛琉璃厂,看见一个古董店前摆着一个巨瓮,颜色陈旧,形状古怪,上面还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古老文字。张之洞左看右看,频频点头,于是问店家这东西卖多少钱,店家说那是某位大臣家里的物品,是借来陈列,装装门面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