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抗战名将白崇禧,生了个私生子,原配夫人的做法,让他感激涕零

抗战名将白崇禧,生了个私生子,原配夫人的做法,让他感激涕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3/12/24 1:51:01

抗战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领,今天我们说的白崇禧就是其中一位,可是他有个私生子,而他原配夫人的做法,让他感激涕零,这是怎么回事呢?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回族,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勋章。

北伐中,白崇禧的指挥才能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龙潭战役。龙潭战役是北伐中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次战役,是一次血战。压迫敌人丧失战斗意志。此役基本上消灭孙传芳的部队。行政院长谭延闿写了一副对联送给白崇禧:指挥能事回天地,学语小儿知姓名。

林彪曾评价道:白崇禧是国民党军将领中最有才干的一个。

白崇禧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女人,就是他的妻子马佩璋。

二人结婚时,白崇禧32岁,马佩璋22岁,相差10岁。按照马佩璋的年龄,在那个时候也是晚婚了,那么,她为什么这么晚才嫁人呢?

本来,马佩璋也是一名大家闺秀,号称“桂林第一美人”,家庭条件非常好,登门求亲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可是,她们家是回族,家里非让找本族内人才能结婚,所以合适的人并不多。

正巧,白崇禧率兵攻占桂林,赶走了旧军阀沈鸿英,成为桂林的名人,马佩璋的父亲看他一表人才,而且也是正经八百的回族人,便亲自找人说媒。白崇禧也久闻马佩璋的闺名,两人一见之下,更是钟情,不久就结了婚。

马佩璋结婚后,甘当贤内助,相夫教子持家,二人堪称模范夫妻。但值得一提的是,马佩璋与白崇禧一生共有10个子女,但是,大儿子白先道却不是她亲生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白先道是白崇禧婚外情所生。

1930年,白崇禧率部队进入南宁,将滇军赶出了广西。而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送往了香港,以确保不受牵连。战战告捷而又春秋正胜的白崇禧,在南宁陆氏花园的熏风中,感到了胸怀寂寞。

鸾孤凤只,辗转难眠的他,有时甚至会在半夜三更把警卫人员叫醒,陪自己下棋。但是三天两头如此,警卫和侍从们也大呼吃不消。

一位叫许辉生的副官看出了白崇禧的不对劲,于是就到南宁的风月场中,找到了几个驰名已久的佳丽。然而白崇禧很是不喜,嫌弃她们身份不明,前尘不清。许辉生也不是没给他找过良家女子,然而白崇禧坚持不肯纳妾。

最后,一筹莫展的许辉生,居然想到了和自己许婚的氏。小家碧玉的王氏,身家干净,眉眼和顺。想必白崇禧也会接受。

许辉生是如何说服未婚妻为自己的未来前程“献身”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悲哀而又低调的王氏,却真的有效地宽慰了白崇禧的雄心与孤胆。白崇禧还特意为王氏在陆氏花园附近找了一栋小别墅,夜夜留宿。

用女人换前程的许辉生,很快就被白崇禧安排去做广西边城的警备司令官。一是作为答谢,一是再将许留在身边,藏娇的白崇禧也未免尴尬。

承欢日久,珠胎暗结。王氏在陪伴白崇禧一段时间后,竟然为其诞下了一个儿子。彼时膝下只有两个女儿的白崇禧,在感到棘手之际也是真心欢喜,连连夸王氏立了大功。

闻知消息的马佩璋,感觉一刻都坐不住,急急地赶到了南宁。本应夫妇久别,恩爱更盛。而马佩璋要面对的,却是丈夫的新欢与一个新生子。白崇禧也知道自己理亏,便将这个女人和儿子交由马佩璋处理。

这在常人看来,马佩璋为了出这口气,肯定要大闹一场,好好折磨一下这对母子,把白崇禧搞臭。但马佩璋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知道如果把白崇禧搞垮了,她的日子也就垮了。

最后,马佩璋给了这个女人一笔钱,让她走得越远越好,而这个儿子,马佩璋要求白崇禧对任何人都说是自己生的大儿子。就这样,看似剑拔弩张的一场风波,被马佩璋给轻松化解了。

而白崇禧见马佩璋留下了自己的儿子,更加对马佩璋佩服得五体投地,家里的大小事务干脆全部交由马佩璋管理。

在白氏家族中,马佩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她对于整个家族都是有恩的。

在北伐时期和抗战时期,白崇禧一直在前线打仗,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正是马佩璋带着整个家族老老小小80多口人,颠沛流离,不停地向安全地方转移,其中大的奶奶90多岁,小的孩子才刚刚出生,每次转移大家都是有惊无险,毫发无损,都是靠马佩璋一个人周密细致的安排。

有一次,马佩璋带着一大家子84人转移到了重庆,找好了房子安顿下来,没有惊动任何人。宋美龄知道后,对马佩璋十分佩服,专门在官邸宴请了她,并准备任命她为广西妇女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不过,马佩璋直接婉拒了,说自己对做官不感兴趣。

在北伐时期,有一次前方传来消息,说白崇禧在与孙传芳激战时阵亡了,马佩璋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就带上自己的两个外甥和几把枪,直接驱车到前线找人。一路上,她们遇上了许多兵匪,只要有围车,她就毫不犹豫地下令开枪,结果,一路700多公里,发生小型战斗21次,终于到达了前线,找到了白崇禧。

但是,为了不影响白崇禧打仗,第二天她便径直回了家,骨子里透着一股英气。

白崇禧到了晚年时,仕途不顺,对马佩璋更加依赖,什么事都要跟她商量再做决定,了解他们家的人都知道,其实马佩璋才是白家的主心骨。

1962年,马佩璋病逝。按照习俗,下葬后,家人要连续49天到坟前祈祷,当时,白崇禧已经69岁高龄,仍然带着子孙们每天都亲自去祈祷,风雨无阻,一天不落。

马佩璋去世后,白崇禧像是丢了魂,每天神不守舍,最终于4年后也跟着她去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荒坟比古庙更可怕 但古人在野外留宿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荒坟也不选择古庙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古装影视剧中一些晚间出行的人一般都是会选择荒废的古庙来留宿,但在历史中却截然相反,那时候都说宁宿荒坟,不住古庙,那这种说法有什么讲究呢?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受到科举制的影响,很多的读书人为了要考取功名,便会纷纷进京赶考。但是大部分的考生由于路途比较远,所以有时候会提前很长一段时间开始赶路,一般是一个

  • 夏天的时候天气那么炎热 古代的时候女子都是怎么避暑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每天夏天的时候天气都是最为炎热,随着工业的发展在现代有了空调能够很轻松的度过夏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衣服都是穿的非常严实,那么古人都是怎么避暑呢?然而我们看到的却并非真相,古人也并没有总是把自己给包裹得满满的,我们在电视看到的,只不过是故意这样穿,增添一下古装色彩罢了。事实上,古人在家里头的衣着和我们

  • 诸葛亮为什么不劝说长兄诸葛瑾效忠蜀汉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诸葛家在三国时期是一个很有名的家族,家族中诸葛瑾、诸葛亮两兄弟都是当时的名士,但是诸葛瑾在东吴,诸葛亮却在蜀汉,那么兄弟二人为何不共事一主呢?诸葛亮为何不劝诸葛瑾辅佐刘备?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

  • 清朝中兴四名臣之一的他,却常常会忘记自己下的命令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张之洞是晚清名臣,但是历史记载他也有几件十分窘迫尴尬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张之洞在京时,有次逛琉璃厂,看见一个古董店前摆着一个巨瓮,颜色陈旧,形状古怪,上面还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古老文字。张之洞左看右看,频频点头,于是问店家这东西卖多少钱,店家说那是某位大臣家里的物品,是借来陈列,装装门面的,属

  • 身为清朝重臣的曾国藩,为什么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轿子在我国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使用八抬大轿,必然是非富即贵,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风光的,那么作为清朝重臣的曾国藩,为什么不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呢?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人也要增加两人,而且乘轿是需要配备引路官和护卫的。但令

  • 瑾妃生平简介,光绪帝的瑾妃最后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瑾妃是光绪帝的妃子,与珍妃是亲姐妹,她有着怎样的经历呢?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瑾妃生平简介瑾妃,端康皇贵妃,光绪帝妃嫔,他他拉氏,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满洲正红旗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珍妃是其妹妹,两人同父异母,在家族中瑾妃排行第四。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但相貌性格却大不相同。瑾妃进

  • 中国也有油画吗,清朝的“玻璃画”代表的是极度的奢华和权贵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中国古代画作基本都是水墨画,油画从清朝时期才由郎世宁传入中国,当时的油画可谓是中西结合的艺术巅峰。那么在清朝的玻璃画都是被谁收藏了呢?中国油画界有史以来最重量级的展览——“历史的温度: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将于10月25日在金陵美术馆正式开幕,展期两个月。昨天上午,该展览的前期新闻发

  • 安乐公主的墓碑上,清楚地记载着她毒杀父皇的谋反计划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唐中宗有很多女儿,其中最漂亮的当属安乐公主,她被称为唐朝第一美人,因此备受宠爱,但是她却骄奢淫逸,并对权利有着极大的欲望,甚至还曾经策划过毒杀父皇某图篡位的事情。唐朝有名的女性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外,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其故事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剧之中。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李冰冰就饰演

  • 东吴忠臣老将黄盖是如何死的,黄盖墓现如今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黄盖是我们熟知的东吴老将,他一生为东吴立功无数,非常值得我们敬佩,但是这位传奇将领的墓却被毁,至今无法修复。黄盖墓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许镇镇(原黄墓镇),墓围十余米,碑曰“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黄盖墓重修于清康熙年间(1721年),文革惨遭劫难,亭子被毁,墓碑遗失,旧年逢清明冬至年节,有众多村民

  • 末代皇帝溥仪的复辟梦,一生登基皇位三次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三次登基三次退位,历史上好像没有一个皇帝有过这样的经历,溥仪做到了,但是过程,却充满了屈辱和荒谬。1918年的北京,在各色人物尽情表演的大舞台上,有一个小孩子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他时常骑着自行车,在锯掉门槛的巨大庭院里转来转去。他就是躲在紫禁城里的清逊帝溥仪。溥仪的确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不仅是中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