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被封为“义皇帝”的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会被掘墓鞭尸?

被封为“义皇帝”的摄政王多尔衮,为什么会被掘墓鞭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17 更新时间:2023/12/29 2:20:23

清王朝初期内部的权利斗争十分残酷,甚至人死之后都不得安宁,顺治帝年幼时期,摄政王多尔衮就曾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却在顺治亲政后,落了个被掘墓鞭尸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

顺治七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据说是膝盖受了伤,他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为了调治疾病,也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领诸王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猎行乐。塞北寒冷的气候和行猎时过度的劳累,使多尔衮此行再也没能回到北京。十二月初九日,他病死在喀喇城,时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死后,在他摄政时期用强权压制下去的各种矛盾一下子暴露出来。首先是皇帝本人与摄政王的矛盾。多尔衮摄政时,顺治帝福临尚小,而到顺治七年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了。身为皇帝却无权力,这对福临来说,当然是件无法长期容忍之事。摄政王一死,福临必然要真正操起皇帝的权力。其次是以济尔哈朗为首的一批在摄政期受压的诸王与多尔衮的矛盾。那时他们慑于多尔衮的威望和权力,不敢有所表现,然而却从没有放弃他们那种保守落后的政见。多尔衮之死无疑是他们聚集起来,夺回失去的权力的绝好机会。另外,深受多尔衮信任与重用的一些大臣,此时也会为保住自己在摄政期间得到的权力而拼搏。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相互冲突,相互利用,清王朝的政局在多尔衮死后一个多月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多尔衮一死,他的亲信罗什等人,即利用他的葬事大做文章。先是安排了隆重的迎灵仪式。十二月十七日,多尔衮的灵车运回京城。顺治帝与诸王大臣身着丧服到东直门五里以外迎候。从东直门到玉河桥,凡是灵车经过的地方,都有跪着哭丧的官员。公主福晋以下的命妇,则身着丧服聚集在睿王府大门内跪哭。灵车到达东直门外,顺治帝亲执玉爵为灵车敬酒,奠祭摄政王。这天夜里,满朝文武又都受命到睿王府中去守灵。接着,罗什等人又要求以皇帝的葬礼安葬了多尔衮。即使这样,他们还怕多尔衮死后的地位不牢,十二月二十五日,又通过顺治帝之口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其元妃为“义皇后”,并把他们的牌位供在太庙。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就能使多尔衮这个护身符永远存在了。

与此同时,保守派的济尔哈朗等人,利用顺治帝要亲掌大权的迫切心情,也开始了一连串的活动。他们首先命大学士刚林等到摄政王府收回了象征权力的印符、赏功册,接着就开始削减多尔衮的军事实力。摄政时期,多尔衮将清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交给了自己的亲信、同母兄弟英亲王阿济格与豫亲王多铎。他们是多尔衮推行其政策的重要军事支柱。当时多铎已先多尔衮一年病死,对济尔哈朗等人威胁最大的,就只有阿济格。阿济格是一个妄自尊大的莽夫,摄政时期,自恃有战功,曾向多尔衮提出封自己为“叔王”的要求,但被拒绝。多尔衮死后,阿济格又想扩充自己的势力与诸王抗衡。

在济尔哈朗等人的奏折中,为多尔衮拟了下述主要罪名。一、顺治帝即位时,诸王立下誓言,由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联合摄政。但多尔衮“背誓肆行,妄自尊大”,剥夺了济尔哈朗摄政的权力,反立自己的同母兄弟为“辅政叔王”。二、多尔衮所用仪仗、音乐、侍从,与皇帝无异,所盖王府形同皇宫,并私用皇帝御用八补黄袍、大东珠数珠及黑貂褂等殉葬。三、散布皇太极称帝是违背太祖本意而系夺位的流言。四、逼死肃亲王豪格,迎纳豪格之妃。

标签:

更多文章

  • 晚清的这个商界巨富,在世界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晚清时期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虽然国家开启了屈辱的历史,但极少数人却走出了国门,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富商巨富,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著名商人陈芳就是其中之一当他24岁那年离开家乡时,大概没想到会有这样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主人公的歌舞剧,在美国百老汇上演了30年;美国建国200周年评选百位

  • 明朝这个骗子达到了骗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弄假成真骗过所有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骗子历来受到人们的厌恶,然而从古至今却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骗子,明朝时期的这位,竟然弄假成真,最后做到了中书的官职。明朝时官员拜访要先“具帖”,帖子上写着名字和官衔,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名片。一天,浙江省江宁县的高翰林收到一个名帖,说是从京师回来的内阁中书万里要来拜访,他不敢怠慢,赶紧请江宁县居家的施御史和

  • 杨素是谁,他在什么朝代任什么官职?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杨素是隋朝重臣,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或者以他为原型设计的人物,他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又担任了多大的官职呢?杨素一开始是北周的车骑将军,然后灭陈升为越国公,杨广继位后升为司徒公。“杨素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

  • 这位日本女皇,竟然如此沉迷男色淫乱至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我国古代只有寥寥几位女性领导者,但在日本历史上,女性天皇则有八位之多,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孝谦天皇了,她作为最为美艳的一代天皇,其淫乱的私生活也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孝谦天皇是日本八位女天王之一。后人对待孝谦天皇,总以一种猎奇和耻笑的姿态,孝谦天皇的美艳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今天,我们从日本的孝谦天皇出

  • 清朝流放犯人,为什么挑选这两个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流放是古时候一个比较严酷的刑罚了,犯人要发配到不毛之地,远离自己的家人和奋斗的一切,面对各种恶劣的条件,遭受精神上无尽的折磨。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

  • 唐太宗李世民和隋炀帝杨广,在针对起义动乱的方面见解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作为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最高既得利益者,皇帝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自然是国家的安定和自己政权的稳固,但是对于如何平乱,每一代帝王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下面我们就对比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来看一看二位的平乱观有何不同。国家的治乱振兴,从来都是最高统治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即使是那些制造动乱,趁乱夺权的乱臣贼子

  • 开皇之治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胡人入华导致封建礼教的崩坏,人口断崖式下跌,整个国家一片混乱。在经历了长久的分裂之后,隋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决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史称开皇之治。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

  • 宋仁宗赵祯为什么能创造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时代,为什么说宋仁宗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仁义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赵祯不事奢华,能够约束自己。“为人君,止于仁”,“仁”就是对他的最高评价。有的人,当年还活着,却已经死了,虽然竭尽所能地美化和包装自己,在人民的心中,坏事做尽的人,虽

  • 同为权臣 曹操与司马懿相比到底谁厉害,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不臣之心 为什么到死也没除掉司马懿?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三国时期,曹操和司马懿都是非常有名的人物,曹操更是少有的枭雄。曹操和司马懿分别作为魏国和晋朝的奠基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其独到的眼光。可是人们却更加的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马懿,历史上的曹操与司马懿差距有多大?魏武曹操,晋宣司马懿。虽然生前皆非帝王,但实有开国之伟绩。都是枭雄,连评价都有很多类似:深谋

  • 袁崇焕和毛文龙有什么恩怨,袁崇焕为什么一定要斩杀毛文龙?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借阅兵为名,渡海来到皮岛,毛文龙前往迎接。毛文龙见了袁崇焕,语多傲慢。袁崇焕便以邀毛文龙观看将士骑马射箭为名,将其擒获,数他十二大罪,取出尚方宝剑,将其斩首。袁崇焕为何要杀毛文龙?毛文龙,生于1576年,钱塘人。年轻时善于骑射、晓畅兵法。后来他的舅舅沈光祚担任兵部主事,推荐他到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