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晚清经典的官僚主义思想:“宁赠友邦,毋与家奴”

晚清经典的官僚主义思想:“宁赠友邦,毋与家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1/17 9:21:41

封建老旧的思想是限制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进步的枷锁,清政府正史陷入了这种无可救药的老旧思想,盛行严重的官僚主义,才导致山河破碎丧权辱国。

刚毅(1837年-1900年),满洲镶黄旗人,笔帖式出身,累升至刑部郎中。1877年,因为参加平反杨乃武和小白菜案件,受到奖励,1880年,为广东惠潮嘉道。次年,升江西按察使,后为广东、云南布政使。1885年,升为山西巡抚,请设课吏馆,手辑牧令须知诸书,分讲习,诏饬行各省。治套外屯田,建分段、开渠、设官三策。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刚毅主张对日作战,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

刚毅是著名的顽固派,甲午战争后,坚决反对戊戌变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因坚持反对戊戌变法,甚至主张废黜光绪帝,升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成为慈禧亲信之一。

1899年,受清廷委派,以钦差身份到江南,广东等处,以筹饷练兵、清理财政等为名,替清廷大肆搜括财物,并散布著名的“宁赠友邦,毋与家奴”等论调,一时舆论哗然,称其为“搜刮大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进入北京时,刚毅等人出于极端的排外心理,主张招抚义和团,希望能利用义和团的“仙术”达到“扶清灭洋”的效果。

6月,刚毅和赵舒翘等前往良乡、涿州一带察看义和团虚实,回朝后报告“其术可用”,向慈禧太后保证义和团绝无他心,可借助以对付外人,主张围攻各国使馆,以实现废黜光绪帝。慈禧遂任命他和载勋为统率义和团大臣,率领义和团同八国联军开战。

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刚毅随同慈禧太后“西狩”(西逃),途中因腹泻死于山西侯马镇。义和团之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西方列强将刚毅列为主要战犯之一,要求清朝政府加以惩处。清政府以其先死,未加以追究,但为平复西方的呼声,追夺其原有全部官职。

英国人李提摩太在《亲历晚清四十五年》一书中,记载了他对刚毅的印象:“在我逗留北京的后期,2月2日那天,我如约去刚毅自己的家中拜访他。他是满族人,62岁了。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是在八十年代,那时他是山西巡抚,是那里最顽固的反对改革的官员。任何涉及到花钱的改革措施,都会被他立刻否决……在山西,他同那些将古老的天文学和占星术混杂在一起的术士们打得火热。在许多个夏夜,他一边观察星星,一边听他的那些朋友们讲述有关世界的过时了的认识,内容是天体对人类命运的影响。每当接到为士兵演习买子弹的申请书时,他的回复总是,铅子弹太昂贵了,并命令士兵用土块演习。”

刚毅对汉文化基本没有了解,认不得几个汉字。他只懂满文,是通过参加翻译科起家的。不过,由于晚清政府仍然坚持首崇满洲,所以提升得很快。

刚毅常常把“民不聊生”读成“民不耶生”;“瘐死狱中”读成“瘦死狱中”;把禹称作禹王爷,皋陶的皋读作“臬”,所以有人作诗嘲笑他:“帝降为王惊,臬陶掩尔怕闻名。一字谁能争瘦死,万民可惜不耶生。”

他还表示,“人皆谓我刚愎自用,我知刚直而已。”

后来因为他主张利用义和团来维护大清统治,结果身败名裂。所以又有人作诗嘲笑他:“帝降为王虞舜惊,臬陶掩尔怕闻名。荐贤曾举黄天霸,远佞思除翁叔平。一字谁能争瘦死,万民可惜不邪生。功名鼎盛黄金起,师弟师兄保大清。”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对刚遂有过刻画,认为他是可恨至极的官员的典型代表。

晚清的官场,由这样的人来把持,焉能不败。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执意要求李渊堆土建陵,是出于什么考量?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与父亲李渊之间素来不和,这一点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但是我们也能够通过日后李世民的一些行动,大概推断出他的心中所想。唐朝以山为陵的墓葬体制是众人皆知,但这种体制是从太宗世民的昭陵开始,由高宗李治和女皇则天的乾陵发扬光大,随后有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

  • 乾隆读完《红楼梦》,无视作者,却对一位大臣唏嘘不已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明珠是大清康熙年间的重臣,他们一家的遭遇,与《红楼梦》中贾府的遭遇颇为相像,连乾隆看了之后都忍不住长叹。一说到《红楼梦》,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很快就能联想到“曹雪芹,贾宝玉,林黛玉,名著,封建家族”这几个词。《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作者曹雪芹虽然不是文学大家,也没有其他

  • 野史和网文曲解历史,真实的唐朝其实是这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们了解历史要通过全方位的渠道,不能只通过影视作品和野史小说,这样了解的历史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1.唐朝人以胖为美?一说到唐朝,很人多会认为唐朝崇尚“丰颊肥体”,著名的杨贵妃就是个丰腴的人,但实际上这是对唐朝审美观的误读。盛唐时期,对额宽、脸圆、体胖的女性的确有特殊的偏爱,但事实上,唐朝的审美是

  • 经历过数次比较大的人口起伏,这个朝代是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实在历史上,我国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起伏时期,随着战争和和平的交替,人口数量也是起伏不定。除却远古时期,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少的应该是五胡乱华吧。在三国时期,那时人口已经减至数百万。并且三个政权战争不断到三分归晋后,又经过八王之乱,以及少数民族的屠杀。那时候应该中国历

  • 深入了解晚晴漂泊的怪才辜鸿铭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辜鸿铭是我国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学贯中西,曾经留学多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均有相当的建树。辜鸿铭故居在柏树胡同,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辜鸿铭故居在一条长长的胡同里面,这个胡同大约有500多米长。当时这个胡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椿树胡同,因为该地原种有一棵椿树,所以便得了这样一个名字。辜鸿铭故居拆迁前照

  • 百姓人家大门上都有门神,那么汉朝的门神是谁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门上贴门神是我国百姓家的传统习俗,现代人家的门神一般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那么在唐朝以前的汉代,百姓家的门神是谁呢?门神为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

  • 宋军到底有多“怂”?所谓70%的胜率不过谣言而已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宋朝虽说人民生活富足,在军事力量上却是最弱的,也可能是长期富足的生活麻痹了他们的神经,宋朝在面对外敌进犯时,几乎没有能与之一战的能力。要论历朝历代军事之弱,宋朝龙头老大的位置怕是难以撼动——至少在人们印象里是如此。宋初二代皇帝赵光义御驾亲征和辽军干仗,被流矢射中,要不是御前侍卫拼死救出,怕是做了对方

  • 古代有没有僵尸,如果男僵尸碰到女僵尸会发生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僵尸这种东西,娱乐一下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当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故事记载,不过也只是存在于野史当中。亲们看过《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书。早些时期,香港还流行过僵尸片,现在美国人也喜欢拍这一类的题材。那么,到底有没有僵尸呢?在一些志怪类的笔记里,倒是经常可以看到僵尸的记载。比如有一个叫《僵尸求食》的

  • 为什么说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或许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方才经过菩萨的安排,被路过的唐僧救了出来,不过他的人生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这条路真的对吗?这里说的结局是对取经前那个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扰乱天庭、天庭镇压、大闹天宫、如来降服、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除了五指山还有别的结局吗?有,死亡!为什么这么说,孙悟空上天是必

  • 赵武灵王:如何摆平反对派?我比商鞅高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现在看来无非就是换了套衣服打仗,然后装备了弓箭而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且看当时的改革家是如何处理的。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遭遇强大的反对派。“胡服骑射”尽管只是换套衣服,也未能幸免。如何摆平反对派,是改革家们非常头疼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最铁腕的当属商鞅,不管你赞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