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世民执意要求李渊堆土建陵,是出于什么考量?

李世民执意要求李渊堆土建陵,是出于什么考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4/1/16 16:51:18

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与父亲李渊之间素来不和,这一点历史上并未详细记载,但是我们也能够通过日后李世民的一些行动,大概推断出他的心中所想。

唐朝以山为陵的墓葬体制是众人皆知,但这种体制是从太宗世民的昭陵开始,由高宗李治和女皇则天的乾陵发扬光大,随后有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纯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文宗李昂的章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漼的简陵等十四陵都是如此。那么这种李唐世代沿袭的葬制没有从李渊开呢,按理说也应该新王朝新气象的嘛。

这还得从李渊和李世民的各种恩怨说起。话说隋末之时“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揭竿而起,李渊曾被隋炀帝召至江都议事,李渊有疾在身无法前去。隋炀帝便心生疑虑问道:可得死否?其实当时炀帝早已被叛军弄得火烧眉毛,疑神疑鬼,“猜忌杀戮大臣”之事不在少数。当此时,这一问闹得李家上下纠结一团,李世民苦劝父亲起义,父亲优柔不决。然而李世民岂非等闲之辈,《资治通鉴》说:“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他与裴寂密谋在晋阳行宫招待父亲,并使裴寂启用宫人私待李渊。李渊与裴寂也是老熟人老相识,话语多起来,愁苦之事烦恼之事也尽上酒席,不知不觉便醉去,而裴寂则使宫人侍奉。就这样李渊不知不觉中睡了皇上的床,还睡了皇上的女人,在这紧要关头,死罪是绝对有了。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听二儿子的话太原起兵弄翻他杨隋自己称王称帝。

李唐王朝怎么弄死杨隋摆平各路反王烟尘的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单说李唐王朝事成之后,李渊登基称帝,秉承隋朝优秀制度,并建立了新的王朝秩序,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即将到来。谁曾想打江山容易管理儿子难。老二李世民在李唐王朝兴建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李渊反隋,没有李世民更没有李唐王朝,不能不说李世民做的这一切也是奔着皇帝的位子去的,然而基业已成,长子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战功赫赫的李世民虽然被封秦王、册封天策将军,可江山跟他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了。李世民集团显然很不满意。再加上裴寂和刘文静争斗中,李渊借故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刘文静,李世民更不能干了。

他借着在东都洛阳开天策府的名义以及自己的威名迅速建立了五十人的政治军事集团,许多人都是隋末唐初的杰出人物,如杜如晦、候君集、柴绍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敬德等五十人集团。当然太子也不是吃素的,身处长安的他身边亦有魏征、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人相助。两个集团一经成立便暗自剑拔弩张。身处皇宫的李渊无计可施,他的优柔寡断再次体现出来,一度曾想将东都洛阳送于李世民了事,但又恐天下分裂。就这样他一面安抚李世民一面稳定李建成,一时间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

武德七年六月初四这天一切担心都被一场兄弟厮杀摆平。这便是天下尽人皆知的玄武门之变,也是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终极一战。他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并迫使父亲李渊退位。胡戟、胡乐在《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中说:“玄武门那场唐太宗一生中最艰危的苦斗,对他本人来说,绝不是可以夸耀后世的愉快记忆……李世民和他父亲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伤的心上摘脱干净!”其实,在李世民的眼中他才是李唐王朝真正的开国皇帝。

李渊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而李世民对自己开国之功的论证并没有结束。贞观九年农历五月,李渊因病驾崩于垂拱前殿,虞世南等人极力主张将李渊依霸陵的形制以山为陵而葬。然而,李世民确认为国事甫平,仍沿汉制,按东汉光武帝制,坟高六丈,建献陵。个人认为这只是李世民的推诿之词,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危而亡,葬于昭陵,同时太宗也决定将自己也葬于此处。看吧,仅隔了一年国事就已经不“甫”平了?(甫,才、初、刚的意思。)既然在阳间李世民不是开唐第一皇那么在阴间他李世民也得成为第一。

这个思想当然不止此事。到了李世民晚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李世民搞这个的目的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以及自己对李唐王朝的功勋。这个做法比起陵制事件而言,他做得非常成功,毕竟后世一提到凌烟阁都会提到二十四功臣像,而这二十四功臣大都是他亲王府的亲信之人,换句话说,这一行为一直在谆谆告诉大家:我才是李唐王朝第一人!

民间文学也对于太宗对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进行过描绘。敦煌出土的市井文学《太宗入冥记》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李世民到了阴曹地府判官问他:去武德九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满头大汗而无言,崔子玉代为回答:大圣灭族安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抽空再谈。

李世民固然创造了中国最伟大的贞观之治,但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这也是唐太宗心中最大的郁结。李渊驾崩后,李世民找到了第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于是将其堆土为陵,却让自己开创李唐王朝以山为陵的形制。

标签:

更多文章

  • 乾隆读完《红楼梦》,无视作者,却对一位大臣唏嘘不已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明珠是大清康熙年间的重臣,他们一家的遭遇,与《红楼梦》中贾府的遭遇颇为相像,连乾隆看了之后都忍不住长叹。一说到《红楼梦》,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很快就能联想到“曹雪芹,贾宝玉,林黛玉,名著,封建家族”这几个词。《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作者曹雪芹虽然不是文学大家,也没有其他

  • 野史和网文曲解历史,真实的唐朝其实是这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们了解历史要通过全方位的渠道,不能只通过影视作品和野史小说,这样了解的历史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1.唐朝人以胖为美?一说到唐朝,很人多会认为唐朝崇尚“丰颊肥体”,著名的杨贵妃就是个丰腴的人,但实际上这是对唐朝审美观的误读。盛唐时期,对额宽、脸圆、体胖的女性的确有特殊的偏爱,但事实上,唐朝的审美是

  • 经历过数次比较大的人口起伏,这个朝代是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中国是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实在历史上,我国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起伏时期,随着战争和和平的交替,人口数量也是起伏不定。除却远古时期,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少的应该是五胡乱华吧。在三国时期,那时人口已经减至数百万。并且三个政权战争不断到三分归晋后,又经过八王之乱,以及少数民族的屠杀。那时候应该中国历

  • 深入了解晚晴漂泊的怪才辜鸿铭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辜鸿铭是我国晚清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他学贯中西,曾经留学多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均有相当的建树。辜鸿铭故居在柏树胡同,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辜鸿铭故居在一条长长的胡同里面,这个胡同大约有500多米长。当时这个胡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椿树胡同,因为该地原种有一棵椿树,所以便得了这样一个名字。辜鸿铭故居拆迁前照

  • 百姓人家大门上都有门神,那么汉朝的门神是谁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门上贴门神是我国百姓家的传统习俗,现代人家的门神一般是唐朝的秦琼和尉迟恭,那么在唐朝以前的汉代,百姓家的门神是谁呢?门神为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

  • 宋军到底有多“怂”?所谓70%的胜率不过谣言而已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宋朝虽说人民生活富足,在军事力量上却是最弱的,也可能是长期富足的生活麻痹了他们的神经,宋朝在面对外敌进犯时,几乎没有能与之一战的能力。要论历朝历代军事之弱,宋朝龙头老大的位置怕是难以撼动——至少在人们印象里是如此。宋初二代皇帝赵光义御驾亲征和辽军干仗,被流矢射中,要不是御前侍卫拼死救出,怕是做了对方

  • 古代有没有僵尸,如果男僵尸碰到女僵尸会发生什么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僵尸这种东西,娱乐一下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当真,中国古代有类似的故事记载,不过也只是存在于野史当中。亲们看过《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些书。早些时期,香港还流行过僵尸片,现在美国人也喜欢拍这一类的题材。那么,到底有没有僵尸呢?在一些志怪类的笔记里,倒是经常可以看到僵尸的记载。比如有一个叫《僵尸求食》的

  • 为什么说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或许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方才经过菩萨的安排,被路过的唐僧救了出来,不过他的人生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这条路真的对吗?这里说的结局是对取经前那个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扰乱天庭、天庭镇压、大闹天宫、如来降服、五指山。对孙悟空来说,除了五指山还有别的结局吗?有,死亡!为什么这么说,孙悟空上天是必

  • 赵武灵王:如何摆平反对派?我比商鞅高明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现在看来无非就是换了套衣服打仗,然后装备了弓箭而已,但在当时却受到了很大的阻挠,且看当时的改革家是如何处理的。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遭遇强大的反对派。“胡服骑射”尽管只是换套衣服,也未能幸免。如何摆平反对派,是改革家们非常头疼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最铁腕的当属商鞅,不管你赞成还是

  • 历史上最能睡的人,皇帝竟赐给他3个美女,号称睡仙呀!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自从中学时期起,面对沉重的学业,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好好睡一觉睡到天荒地老,不过比起下面这位神仙来说,我们的睡觉就显得非常小儿科了。五代宋初时期著名道教学者陈抟应该是历史上最能睡的人,他字图南,自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他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