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末代皇后婉容 竟然因为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死去

末代皇后婉容 竟然因为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死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79 更新时间:2024/1/16 13:06:17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封建制度的国度,婉容作为末代最后一个皇后,新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旧道德的相互撕裂碰撞,夹在两种力量夹缝中的婉容,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牺牲品!

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究婉容悲剧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

第一、早年宫中生活的不幸:夫妻生活不和谐,精神极度空虚从而抽食鸦片。

婉容是正白旗郭布罗氏荣源家族之女,当年出名的美人,入宫时仅十六岁。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在瑾皇贵妃的坚持下,溥仪才勉强圈点的。因为皇帝溥仪第一个圈中者为文绣而非婉容,但当时的婉容美丽高贵,而且家世显赫,最后溥仪还是选了婉容当皇后。而文绣既被皇帝圈上了,也成为了妃子。

1911年,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帝制结束,国家从君主制走向共和。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给予清室的优待条件是“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为此,逊帝溥仪的婚礼还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礼仪。

大婚后,溥仪极少在储秀宫过夜。偶然间来一两次,倒成了稀罕事儿。晨起,皇上拍屁股就走,既无那种夫妻之间的卿卿我我,也没有丝毫别恨离怨。而婉容的神情更显得颓唐萎靡,薄施粉黛的脸上,却往往留下泪水的痕迹。

在这种畸形生活的旋涡中,溥仪与婉容的关系自然无法正常。如将婉容形容为一盆“烈火”,而溥仪确非“干柴”,他另有癖好,对她只是穷于应付。日久天长,她不可能没有察觉。她坠入了极度的无法解脱的苦恼,既羞对人言,内心又无法平衡,只好寻找自己的所谓乐趣。

在宫内,由于她几次肚子痛疼不止,无奈以鸦片止痛,居然上了瘾,一发不能自拔,终于陷入了吸食鸦片的泥潭。从某种角度看,这或许也是晚清宫廷腐朽生活中的必然。反之,倒可能有些奇怪了。

对于婉容的心态,不好妄测,无妨引证一下孙耀庭的追忆。“婉容也不是傻子,当然会怀疑溥仪正值年轻,怎么能有这种毛病?但难以与‘皇上’齿,也无法捅破这层窗户纸,那就只能在苦闷中熬着吧……”

平时,忧烦之中的婉容很少写字,倒喜欢阅读一些闲书。不过,那些书籍不仅无法消愁解闷儿,反而增添了许多苦恼。有时,她坐在那儿静静地发呆,许久也不开一句腔。宫内的太监谁都知道,她自小就住在帽儿胡同东口,但长于深闺,足未出户,来到宫里却极少回家一趟。爹娘见不着,“皇上”又极少“驾幸”,满腔愁苦向谁倾诉?

第二、政治的动荡使得婉容精神疲惫

1934年溥仪第三次登基做伪“满洲国”皇帝之后,日本秩父宫蕹仁亲代表天皇“访满”时,为了炫耀中日“亲善”而让婉容随溥仪参加了一次接见外,她在以后的近十年中再也没有以“皇后”身份公开露面。这对极好虚荣的婉容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

第三、生理和精神上的苦闷,婉容和侍卫私通,私生子被残忍杀害后倍受打击。

在长时期内受到溥仪冷淡对待的婉容,又不能丢开皇后的尊号而与溥仪离婚,于是就发生暖昧私通的行为,先后与二名溥仪的随侍李体育、祁继忠通奸而怀孕。在吸毒及私通的问题上,婉容受到她哥哥的鼓励。其实,早在她那次离津去大连的路上,她哥哥更为了换取某种利益,早已把自己的妹妹卖给一个日本军官。

1935年,直到婉容怀孕即将临产,溥仪才知道婉容与别人私通,之后婉容生下一个女婴。溥仪决定把婉容生下来的女儿扔进锅炉,之后却对婉容说把女儿交给她哥哥代养。导致婉容至死也不知道孩子早已死亡了。溥仪认为这是婉容不可饶恕的过错,从此将她打入冷宫,更因刺激过大而患上精神病。

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仅仅两年的时间,昔日如花似玉的婉容成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她已经不懂得梳洗打扮,整天喜怒无常。唯有一个习惯还保留着,就是每天还要吸鸦片。

第四、婉容晚年被溥仪囚禁,渐渐的精神失常,异常落魄。

婉容被关在屋子里与外界隔离起来,病得最严重时两腿已不能下地走路。由于长久关在房子里,本来就有目疾的婉容,眼睛更见不得光亮,要用扇子遮著从扇子骨的缝隙中看人。但她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每逢这时,她就哭着骂她的父亲荣源,骂他为了自己要当国丈而断送了女儿的一生。

1945年8月,苏联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迅速攻占满洲,婉容在11日随宫廷人员自新京撤至通化大栗子沟,后被占领当地的共产党游击队俘虏,随军在冰天雪地里行走了多日,饱受了辗转流离和冻馁之苦。

婉容自然也受了不少的罪。开始,还有一些八路军战士听说她就是“皇后”,好奇地悄悄来看她。可是,待看到她的一身破烂的衣着,异常肮脏的“尊容”,很少有人能将她与那个曾经是大清帝国的“皇后”形象联系起来。

她在路上时而烟瘾发作,鼻涕口水流淌一脸一身;时而累得不肯走路,被人们轮流背驮在肩上,随着队伍艰难地向前行进。当他们在枪炮声中到达敦化后,皇后婉容已经近似于痴呆了,而且变得更加脏了,身上还时时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

婉容被关在了敦化的监狱里。不久,就悲惨地死在了这个远离北京的狱中。

历史已经渐渐远去,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个神秘而意味深长的故事……

可是却有一个不幸的女人,活在我们触摸不到的时光里,一生几经波折,从高贵,到落魄……(原文来自名人轶事放大镜的头条号)

标签:

更多文章

  • 皇帝命他作文,他一夕爆款,鬓发皆白,千年后此文仍火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们小时候都接触过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背得下来,但是却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篇《千字文》就是出自下面这位大家之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篇作于萧梁时期、传颂千年的《千字文》,相信大家都能背得下来,

  • 唐朝有个“捡破烂的”成了土豪巨商,还当了副部级高官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从一介平民到商业巨贾,再到副部级干部,下面这位的人生经历称得上传奇,值得我们后来人学习。俗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只要精明强干,方法得当,总会有出人头地之时。唐朝人裴明礼就是一个典范。据《御史台记》记载:裴明礼,河东(今山西)人氏。山西人自古经商有道,裴明礼虽然也有经商头脑,“善

  • 秦灭巴蜀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惠文王当时为什么选择攻打巴蜀而非韩国?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蜀,占领秦岭外广大地区,达到了进一步“富国”、“广地”、“强兵”目的,战略上还形成对楚的侧翼包围,为尔后南进创造了有利态势。秦灭巴蜀之前,秦国内部有一次关于先攻韩,还是先攻占巴蜀的问题上的不同意见。秦惠文王为何选择攻打巴蜀而非韩国?战国时代是一个比拼综合

  • 夷陵之战中 陆逊火烧连营 大败来犯的蜀军 陆逊是如何以少胜多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东吴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斩杀关羽后,刘备卧薪尝胆准备两年,亲率数万精兵东征,要为关羽报仇雪恨,夺回荆州,却在夷陵之战被吴将陆逊大败。此战,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陆逊是如何完成军事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壮举?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

  • 红楼梦:王熙凤为什么想害死贾瑞,贾瑞之前怎么她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王熙凤的绰号叫“凤辣子”,确实名副其实。她心狠手辣,“至少有一万个心眼子”,什么样的坏事也敢想敢做,在小说《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就交代了她曾经害死了多条人命,其心机深重、阴险毒辣的行径,让无数读者发指!王熙凤每次害人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例如,她为了“坐享三千两银子”,让长安节度使云光逼死了张金哥一

  • 庞涓谋害孙膑使其膝盖骨被削 庞涓为什么迫害孙膑,而孙膑则逼得庞涓自刎 庞涓是如何被孙膑打败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孙膑和庞涓同为战国时期军事家,二人共同从师于鬼谷子。孙膑和庞涓本该是相亲相爱的师兄弟,却最终成为了相杀的政治敌人。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去膝盖骨,孙膑最终如何报复他?庞涓为什么会对孙膑下手?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想必很多人会想到“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他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地位十

  • 真实的唐宣宗李忱到底是一个如何的皇帝,唐宣宗被人称为小太宗 他真的能和唐太宗李世民能比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明清两代,官方会有选择性地对前代皇帝进行祭祀。其中,对于唐代皇帝,明朝祭祀4位,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唐宪宗和唐宣宗;清朝仅祭祀3位

  • 曹操笑话别人长得比他丑,结果白送刘备一座城和三个顶级间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天要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而傲慢无礼就是疯狂的体现,这个道理放置世人皆准,即使是一代枭雄曹操也不例外。很难想像,如果刘备占据不了益州,三国将会是个什么局面。可是攻占益州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旁边早已虎视眈眈的曹操、孙权,但就益州地势之险要,以刘备当时的实力,根本拿不下益州。所以当刘备准备对益

  • 他高中状元,随即被皇帝除名,只因考卷中有这么几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文人自古好像就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给人一种自视清高的感觉。许多人称之为气节,不过在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就顾不得什么气节不气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短歌行》,作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 未公开的秘闻:张学良对蒋介石有三大如山之恩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大美男子,张学良有着许多我们熟悉的头衔,但是抛开这些虚名,真实的少帅或许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张学良是一代风云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毁大誉,近代史上堪为独一无二。他“年少万兜鍪”,年仅27岁便接过父亲张作霖“东北王”的权力棒,以当时早已消亡的世袭方式拥有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