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庞涓谋害孙膑使其膝盖骨被削 庞涓为什么迫害孙膑,而孙膑则逼得庞涓自刎 庞涓是如何被孙膑打败的?

庞涓谋害孙膑使其膝盖骨被削 庞涓为什么迫害孙膑,而孙膑则逼得庞涓自刎 庞涓是如何被孙膑打败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83 更新时间:2024/1/23 9:36:15

孙膑庞涓同为战国时期军事家,二人共同从师于鬼谷子。孙膑和庞涓本该是相亲相爱的师兄弟,却最终成为了相杀的政治敌人。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去膝盖骨,孙膑最终如何报复他?庞涓为什么会对孙膑下手?

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想必很多人会想到“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他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地位十分崇高。除了孙武,这一时期还有着先轸白起王翦李牧等鼎鼎大名的军事人才。不过,要说其故事最为津津乐道的,或许还是孙膑、庞涓这一对宿敌了。庞涓谋害孙膑,使其膝盖骨被削,而孙膑则逼其自刎。那么,一个断了双脚的孙膑,是如何打败当时的魏国第一名将庞涓的呢?

据《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意思是,孙膑为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阿地和鄄地之间。传说,孙膑和庞涓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庞涓学成后,便到魏惠王手下当了将军,而孙膑则没有急于求官。后来,庞涓认为自己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将他接到魏国。

不过,庞涓又害怕孙膑比自己贤能而更得到重用,于是"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孙膑被削去膝盖,脸上还被刺了字,几乎失去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堪称奇耻大辱。他趁着齐国使臣来大梁的机会前去拜见,并成功被引渡到了齐国。齐国名将田忌很欣赏他,让他在自己身边当了门客。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孙膑提出了著名的"田忌赛马"。即"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这一事件后,田忌便将孙膑推荐到了齐威王的面前。齐威王也被孙膑的智慧所折服,把他当作老师。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欣然同意,并想要任命孙膑为主将。不过,孙膑因自己脸上被刺的字和断掉的双足而感到羞耻,便推辞道:"刑余之人不可。"于是,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担任军师前去救援,因为孙膑无法行走,所以齐王让他"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想要直接前往魏、赵交战之地救援。但孙膑因为料到魏国大举攻赵,一定后方空虚而建议道:"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典故的由来。田忌按照孙膑的建议,直接向魏国首都大梁进军。而魏军主将庞涓也果然在魏惠王的紧急命令下从赵国都城邯郸撤军,赶回救援。孙膑算好庞涓的撤军路线,在他一定会经过的桂陵设下埋伏,并在魏军到达时以逸待劳,大胜了庞涓,据说,此战庞涓孤身一身逃脱,十分狼狈。

十三年后,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三家分晋"的另一家——韩国,齐国出兵救援。这次,田忌故伎重施,率军直取大梁,庞涓也只好再次回防。于就是在这次,孙膑提出"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的看法。他认为,魏国的士兵因为自身骁勇善战而素来轻视齐军,他们胆怯,而齐军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

孙膑安排齐军在刚进入魏地埋锅造饭时做十万人的灶,第二天削减至五万,第三天减少到三万。庞涓返回途中看到齐军的炉灶越来越少,便大喜过望,笑道:"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于是,认定齐军士气涣散,四散而逃的庞涓便决定抛弃笨重的步兵,只带上精锐部队追击齐军。

庞涓的行军速度完全在孙膑的掌控之中,他认定庞涓日暮时分会到达马陵。而马陵道路狭窄,两旁适合伏兵,于是"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和埋伏在路旁的弓弩手约定,看到大树旁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到了傍晚,庞涓果然到达了马陵。他看见树上刻着字,便上前观看。因为天色渐暗,他取火照明,但他还没读完树上的字,齐军的伏兵万弩齐发,射杀了大量魏军。庞涓看大势已去,便自刎而死。孙膑蒙受屈辱但能够寻找复仇时机,终于将仇敌杀死,成就了自己的名声。

古代最讲究的就是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了。那些职位位置高的人物,会更加重视道德问题以及伦理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代表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脸面,所以他更加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都已经当上皇帝了,李世民朱棣还是要尽自己全力地去扭曲事实,去制造假象掩盖自己的私人问题。

因为他们都知道,在他们的生前自己那么彪悍的情况之下,肯定是没有人敢乱嚼舌头的。但是在自己生后就不一定了,所以他们就必须的扭曲一下事实,让后人记住那些好的。而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有一对同门师兄弟。身为师兄的居然对师弟下手,只是因为嫉妒他的才华而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为什么身为同门师兄弟的庞涓会对孙膑下手呢?

其一,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高徒。鬼谷子在战国时期是一个特别有名的人物。他有名在成功地把当时战国时期比较有名的显学都学了一遍。显学也就是比较有名气的学问。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么聪明了。毕竟普通人要想学好一门学问都很难了,更何况是把七八门学问都学了一遍。而正是因为他聪明,所以他才能够开创一个新的门派——纵横派。总而言之,这个学派就是讲外交理论的。而他收下的每一个弟子一出现就能够把时代搅得天翻地覆。我们今天所说的庞涓和孙膑就是他的同期徒弟。

其二,孙膑作为兵圣的后代,在吸收了鬼谷子的知识以后,变得更加可怕。我们都知道兵圣孙武,正是由于他,我们才能够知道古人的战略以及战术到底是怎么样进行的。而孙膑正是这么一位天才人物的后代。所以年纪轻轻的孙膑就已经掌握了其他兵家所没有掌握到的知识。

他特别聪明,本来就对兵家的谋略有研究了,加上先人留下来的财富还有鬼谷子的细心提拔,就造就了一个兵家上的奇才了。然而虽然在兵法韬略上,他个人的天赋特别神奇,但是他还是没能够学会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看透人心了。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师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才会导致他后面吃亏了。

其三,同期拜入鬼谷子门下,但是庞涓入世心极重。作为孙膑的师兄,庞涓其实也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是在孙膑的光芒之下,他没办法展示出他个人的天分。所有人讨论到鬼谷子座下同一期的高徒的时候,总是会拿他们两个人做比较。一比较就是庞涓虽然聪明,但是就是比孙膑差一点。就是这么一点点,足以让一个天才心里冒火了。加上庞涓他特别看重功名利禄,入世心极重,所以在没有学好的情况下就已经告别师傅,出去闯天涯了。

其四,孙膑来魏国时,他就迷糊了,最后只能选择下手。鬼谷子的高徒果然不能小瞧,虽然还没有完成所有的学业,但是就目前所学的知识,也足以让庞涓在魏国拿下了一个不低的位置。就在庞涓拿下了那个位置之后,为了能够表达他自己的本事以及才华,他就写了一封信让他的师弟也来魏国一起发展。

但是孙膑不知道的是庞涓的这句话只是客气话而已。有时候客气话不能够当真。然而天真的孙膑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师兄。而这也就造就了后来的悲惨结局。因为妒忌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的考虑,所以庞涓下命令弄断了孙膑的脚。这对于一个想要当将军的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总而言之,为什么庞涓会对孙膑下手呢?就算有同门师兄弟的情谊在,但是在妒忌心以及还有未来的成就的引诱之下,庞涓还是做出了一个最错误的选择。

标签: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唐宣宗李忱到底是一个如何的皇帝,唐宣宗被人称为小太宗 他真的能和唐太宗李世民能比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他处理天下事务,明察果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其大中年间所施之政,直到唐亡,尤被入称颂,时称为“小太宗”。明清两代,官方会有选择性地对前代皇帝进行祭祀。其中,对于唐代皇帝,明朝祭祀4位,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唐宪宗和唐宣宗;清朝仅祭祀3位

  • 曹操笑话别人长得比他丑,结果白送刘备一座城和三个顶级间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天要让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而傲慢无礼就是疯狂的体现,这个道理放置世人皆准,即使是一代枭雄曹操也不例外。很难想像,如果刘备占据不了益州,三国将会是个什么局面。可是攻占益州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旁边早已虎视眈眈的曹操、孙权,但就益州地势之险要,以刘备当时的实力,根本拿不下益州。所以当刘备准备对益

  • 他高中状元,随即被皇帝除名,只因考卷中有这么几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文人自古好像就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给人一种自视清高的感觉。许多人称之为气节,不过在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也就顾不得什么气节不气节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短歌行》,作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 未公开的秘闻:张学良对蒋介石有三大如山之恩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民国四大美男子,张学良有着许多我们熟悉的头衔,但是抛开这些虚名,真实的少帅或许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张学良是一代风云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毁大誉,近代史上堪为独一无二。他“年少万兜鍪”,年仅27岁便接过父亲张作霖“东北王”的权力棒,以当时早已消亡的世袭方式拥有了许多

  • 项羽为什么宁可自刎也不肯过江,如果项羽乘船过了乌江 还有没有可能东山再起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了一场为期四年的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自刎于乌江。项羽为何宁可自刎也不肯过江?如果项羽乘船过了乌江,还有没有可能东山再起呢?秦朝末年,秦二世昏庸无能,赵高为虎作伥,把控朝局,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最终不堪重负,揭竿而起。秦朝建立不久

  • 为什么说雍正皇帝才是清朝历史上最强大的皇帝,雍正帝对大清朝的贡献有多大?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仅有13年,然而他却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到阻止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方能进入鼎盛时期,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其最高峰。这一为期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雍正帝所具有的承先启后作用,无可或缺。提起来雍正皇帝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

  • 朱元璋为什么在建国之初就能打败曾经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为什么朱元璋北伐能够成功 而洪秀全北伐以失败收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明朝建立后,虽然元朝失去了对中原的统治,但仍然统治着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区,为了进一步统一蒙古地区,稳定北部边疆,在洪武时期,多次出兵蒙古。先后八次北伐遁入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大明王朝为什么开国之初就能打败蒙古铁骑?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汉唐是被公认的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

  • 皇帝派他去查案,他竟遭歹人隐秘杀害,凶手很狡猾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清朝四大冤案之一的淮安奇案,最终因为被平反昭雪而迎来了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含冤而死的清官李毓昌却在壮年折戟,实在可惜。“被自杀”一词,是近年来风行于网络的新词语。其大意为:一个没有自杀动机的人,突然因某种变故而死亡;死亡现场呈现自杀的迹象,或被他人安排成自杀的样子。其实,这种致人“非正常死亡”的隐秘杀

  • 为什么不能挖绝户坟?比如他们挖了唐朝、明朝、清朝的帝陵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中国古代有一些现在看来很无法理解的规矩,在当时却是人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现在逐渐被抛弃则是由于时代发展造成的。老一辈的人有一个说法,有四大缺德事:不能踢寡妇门、不能骂哑巴、不能吃月子奶,不能挖绝户坟。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呢?其实就是二个字:厚道。我们做人要厚道。寡妇没男人,我们不能欺负她们。哑巴不

  • 他灭了唐朝,专睡儿媳妇,毛主席读到他,说他比曹操还要狡猾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毛主席读过很多书,尤其对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对于曹操这样一位枭雄,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的呢?亲们都知道,曹操是个很厉害的人,在三国这样一个英才辈出的时代,他对抗董卓、击败袁绍、击溃刘备,活捉吕布,一力对抗孙权刘备联军。也是这个时代牛人太多了,不然把曹操放到其它任何一个时代,可能早就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