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晋为什么会发生了五胡之乱,为什么中国历史剧很少拍晋朝时期呢?

西晋为什么会发生了五胡之乱,为什么中国历史剧很少拍晋朝时期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32 更新时间:2024/1/18 16:18:43

我们大家肯定对三国非常的熟悉,但是可能大家对于三国之后的历史就感觉迷茫了,三国时代终结以后。司马懿后人建立的西晋,但是西晋在仅仅统一全国24年之后,就发生了五胡乱华,从而开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是为什么呢?

只因司马懿的后人做了四件事:

一、民族内迁。游牧民族内迁自曹操时期就开始了。因为汉末三国战乱,大量人口损失,曹操为了填补人口空缺,扩大税收来源和补充兵源,不得已将大批南匈奴内迁至山西省中北部,将羌族和氐族内迁至关中平原。曹魏和西晋延续曹操的做法,经过将近80年的迁徙和繁衍,内迁的游牧民族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到晋武帝时期,关中地区的汉族和游牧民族的人口比重甚至达到了五五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一旦西晋王朝发生内乱,后果可想而知。

二、大肆分封。西晋之所以能够取代曹魏,很重要的一点是,曹魏宗室的力量非常弱小,难以拱卫王室。曹丕禁锢宗亲权利,为防止宗亲和地方势力勾结,不断变更宗亲封地,而且配备的士兵非常少,还禁止宗亲相互交通联络。曹魏宗室的弱小,给司马氏夺取曹魏权利创造了便利。司马懿诛杀曹爽后,将曹魏王公全部囚禁在邺城,派专人监视。

司马炎建立西晋,吸取曹魏灭亡的教训,大肆分封司马宗亲,一共封了27个同姓王。不仅配之以重兵,还收回了地方的州郡兵,那些封王实际上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拥有和中央抗衡的军事和财政力量,成为威胁中央的最大隐患。

三、九品中正。门阀政治是魏晋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九品中正制度之下,士族门阀得以垄断出仕渠道。西晋是在士族的支持下建立的,这些门阀士族虽然崇信玄学,好清谈,但在生活之中却极度的腐化堕落。他们依靠占田制获取大量土地,又可以恩荫后代享受荣华富贵,可谓衣食无忧。王朗孙子王恺和石苞的儿子石崇斗富攀比,王恺用糖水洗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火,其腐化可见一斑。如此腐化的生活,必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这仅仅发生在西晋建立后的40年,这么一个政权其能长久?

四、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五胡乱华的导火线,而八王之乱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立嗣问题。司马衷是个白痴,司马炎却力排众议,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继位后,皇后贾南风把持朝政,杀掉了力主废除司马衷的卫瓘等人。后来贾南风又因为司马衷的立嗣问题被杀,西晋各藩王展开大规模内战,极大削弱了西晋实力。在内乱中,各藩王大肆从游牧民族中招募士兵,大批流民为躲避战乱涌入四川,揭竿而起,西晋王朝土崩瓦解。

为啥电视剧都不喜欢拍这个朝代呢?

一、晋朝寿命短

西晋从统一到灭亡,仅仅立朝37年。虽然有个东晋消耗了点时间,但是那早已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割据政权了。

看到这,你肯定心里好奇了,明明隋朝、秦朝时间也短啊,为啥隋、秦有人拍?其实还是应该从统治者看起,隋朝有谁,一个杨坚一个杨广,二位名声都不弱。一个开辟新朝代,一个富二代送葬国家,拍起来都十分好看。

再看秦朝,秦始皇可是著名的铁腕政治人物,还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光冲名号,隋朝和秦朝都随便秒杀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更何况,司马炎之后再也没啥能让人印象深刻的皇帝了。

二、晋朝没有过盛世之治

反观大家熟知的朝代,汉朝六次盛世,唐朝开元盛世,宋朝虽然没有盛世,但是大家都认可宋朝的经济文化实力,明朝永乐盛世,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都是当时封建朝代强盛的象征,是人们记忆深刻的点,而晋朝还没来得及盛世就已经快速消亡了。

晋朝是篡权王朝,无明君、无名士、无名将。晋朝除了司马炎还稍微算作明君,其他几位都是扶不起的烂泥,司马炎不仅是后续皇帝中活的最长的,还是能力最强的,想想,一个国家统治权从兄弟到大臣、皇后、太后轮流坐,就是没有皇帝的事,有多么可怕。

整个晋朝,大臣们都在努力想要控制朝政,一个能做顶梁柱的都没有,王羲之有名,但是他仅仅只是个书法家,陶渊明也只是个文人墨客,算不上名士。晋朝还没有名将,整个晋朝的武官,大家想想,能叫得出谁。

司马炎篡权得了天下,不值得大家赞扬,更可怕的是后人一代不如一代,倘若和宋朝一样偶尔出几个明君,晋朝的惨淡情况也不至于如此。

想想,谁愿意花投资去拍一个没什么谈资的朝代?哪怕拍出来,大家也不一定会认可。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的首富胡雪岩,胡雪岩又是因为什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清朝时期李鸿章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李鸿章代表清朝签订各种条约,作为官场的人物为什么会对一个商人胡雪岩动手呢?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他在洋务运动尹始建立了第一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西式海军——北洋水师。他曾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

  • 古人拿到银子真的都会咬一口吗,难道他们不嫌脏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诸多古装影视剧中一些商贩收到银子之后大部分都会拿牙咬一下来辨别真伪,那么古代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举动呢?难道不怕脏不怕硌牙吗?俗话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更何况是短暂地咬一下,按照科学原理来说,只要不是抱着银子舔、或者把银子含在嘴里吮,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如果要说咬银子的动作只是小说或者影视剧里

  • 鲁智深不好色只喜爱酒肉 那为什么他的绰号会被叫做花和尚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是非常讨人喜欢的,他是经常的行侠仗义、打不抱不平,让别人十分尊敬,但他的绰号花和尚却和他本人不相符,他为什么会被叫做花和尚呢?但凡读过《水浒传》的读者,无不为鲁智深那豪情万丈、义薄云天的行为所感动。与武松奢杀的性格不同,鲁智深是一位嫉恶如仇的好汉,堪称是《水浒传》中最为“仗义”的一位

  • 宋江一介小吏,出手如此大方,他从哪儿弄来那么多银子?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宋江能被众梁山好汉推举为首领,靠的是仗义疏财,为了兄弟两肋插刀。《水浒传》中有过详细描写,宋江常常资助江湖好汉,简直到了挥金如土的程度,那么当时只是一个小小官吏的宋江,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银子呢?宋江上梁山前,是宋朝郓城县的一个小吏,称为“押司”。官位不高的宋江之所以能够在“山东、河北闻名”,并且被人们

  • 一对半路夫妻缔造了一个王朝,唐朝皇帝认他们为祖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从秦国大将李信,到飞将军李广,再到西凉开国国君李暠,这一脉血统可谓是人才辈出,相对于前两位,最后一位的知名度要低很多,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人物。在历史上,与别的政权相比,十六国时期西凉的缔造者很特别,其一,它是由一对夫妻共同缔造的;其二,这对夫妻先前都结过婚,是一对半路夫妻,或者叫二手男女

  • 汉景帝刘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汉景帝刘启刻薄寡恩 冤杀恩师 逼死亲子 为什么被后世尊为仁君?​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 揭秘:影响王近山一生的三位元帅级老师都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王近山是我军著名的战斗英雄,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这样一位打仗不怕死敢打敢拼的勇猛战士,整个战斗生涯中受到三个人的影响最大,而且这三个人都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勇”如徐帅1930年,赤色风暴席卷大别山,年仅15岁的王近山(1915-1978年,湖北红安人,开国中将)参加了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丞相和最后一个丞相分别是谁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我们都知道丞相是封建王朝中最大的官职了,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每一个当官之人一生追求的目标。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丞相和最后一个丞相分别是谁呢?第一位丞相是李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才始立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而李斯是当时的丞相,也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位丞相。李斯(秦朝丞相),字通古。战国末

  • 郑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站出来称霸的诸侯,最后却沦为左右摇摆的墙头草 春秋时期称霸的国家最后都发展成了大国,为什么郑国没有?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郑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姬姓诸侯国,以经济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郑国名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雄才伟略的郑庄公经过苦心经营,终于奠定了郑国称霸中原的基础。尽管没有获得周天子的承认

  • 古代太监不允许识字为什么又能宣读圣旨,还有皇帝竟然没有拟旨的权利?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皇帝喊一声拟旨,然后便有太监拿出空白的圣旨,然后太监再携带着圣旨去传旨,但在实际中皇帝并没有拟旨的权利,传旨也绝对不会找太监去传旨。中国古代从很早开始,拟旨的权利就已经被从皇权中剥离出来了,秦汉时期由丞相代替,正因为丞相有此权利,所以一度对皇权构成威胁,如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