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史上最抠门皇帝,坐拥国库却被抑郁症折磨

他是史上最抠门皇帝,坐拥国库却被抑郁症折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63 更新时间:2023/12/29 21:03:46

皇帝在我们印象中是封建朝权利的顶点,应该是享受国家最高的资源待遇,生活条件也是最好的,当然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如此,但却有一个皇帝是个例外,他就是以勤俭著称的道光

面对银子花得像流水似的,道光帝心痛不已。这个以节俭著称,号称“史上第一抠门皇帝”的道光早餐连鸡蛋都舍不得吃,中餐也只限于四菜,还没达到现在领导干部“四菜一”工作餐的标准。

国库被盗终于案发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库丁诚保之兄张亨智想为其子张利鸿报捐知州。农历十一月初二,张家人将银子共11474两分装11袋送至户部。由于捐官的人太多,直到傍晚才轮到张家交银。张诚保在银子上秤、验色等过程中,先是将第2袋误报成了第3袋,见没其他人注意,便继续蒙混。

在收第7袋时,他便报为第10袋。等全部手续完成后,便少收了4袋银子。当张家人想将银子悄悄带出库门时被库丁们发现,大家先是上前索分,继而哄抢。当天没上班的库丁以及银号相关人等便到张亨智处,以举报相要挟,但被张喝骂而出。这帮人联名到衙门控告,最终引发了道光年间国库被盗大案(或称户部亏空大案)的导火线。

案情重大,直接上报了道光皇帝。道光帝不笨,立马想到“此等积惯舞弊之人恐盗用已不止此一次”,于是“钦派大臣将库项全数盘查”,多年捂着的盖子终于被揭开,史载“道光二十三年,库吏分银不均,内自攻讦,其事不能复蔽,达于天庭”。

经查对户部送来的账簿,以及到实地盘点清查,发现银库亏空严重。账面结应为1218万余两,但实存白银却不足293万两,即是说短少或被盗之银达925万两以上。

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差点把道光皇帝击晕。血淋淋的事实就差没把他整出个抑郁症来。此时的道光帝已经62岁高龄。他执政面临的最大内忧就是财政问题。原本鸦片战争用尽了国库3000万两白银,战后赔款对大清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在洋鬼子开战的同时,黄河也不争气,连年决口。堵决口,赈灾民,道光帝又把2300万两白银扔到了水里。

面对银子花得像流水,道光帝很是心痛。这个以节俭著称,号称“史上第一抠门皇帝”的道光早餐连鸡蛋都舍不得吃,中餐也只限于四菜,还没达到现在领导干部“四菜一汤”工作餐的标准。

皇后生日庆宴,他只准宰猪两头,竟然用打卤面招待群臣。而且他带头反对奢靡之风,龙袍都打了补丁,以至于下面的大臣为了忽悠他,也争相将自己的新朝服打上补丁来上朝。

道光帝深知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4000万两,国库也就积存1200万两。可是当他听到那点国库积蓄也不过是个账面数据,实际300万两银子都没有时,其心情可想而知。

库兵作案手段花样百出

库兵如盗银?要知道银库每逢搬库,无论寒暑,库兵都要脱得一丝不挂,裸体从堂官前鱼而入,入库后穿上预先准备好的工作服。搬运完毕,脱下工作服再光溜溜而出,至大堂前再次接受检查。检查时,库兵要平伸两臂,露出两肋,两腿微蹲,并跳起来张嘴学鹅叫,以防止他们有所夹带。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库兵偷银子的办法花样百出,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谷道藏银”。就是将银子包上猪油通过肛门塞入体内,如果用点儿松骨药,一次最多能塞80两,能忍受30分钟。这招是要吃苦头的,而且要练习。

第二个办法是“茶壶带银”。冬天,壶里装上茶水,把银子放在茶壶里,出库时打开茶壶盖,将茶壶往下一倒就过去了。实际上,银子冻在茶壶里,自然倒不出来。

此外,还有“猕猴盗银”,这个奇招值得一提。银库为了避免偷窃,曾经驯养了几只猕猴看守内库。库兵观察一段时间之后,见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教猕猴吸食鸦片,等到猕猴上瘾之后,再教它去偷银子换鸦片。于是,每当猕猴的烟瘾来了,就会去为库兵偷银子。猕猴动作敏捷,小巧玲珑,钻蹦跳跃,事半功倍,成为库兵盗窃库银的得力帮手和帮凶。

标签:

更多文章

  • 萧道成是谁?南齐皇帝萧道成生平简介,萧道成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继刘宋之后的第二个政权,萧道成是这个政权的开国皇帝,他作为开国皇帝,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萧道成(427年―482年),字绍伯,小名斗将,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属山东省兰陵县),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萧道成年少在名儒雷次宗处接受教育,钻

  • 这位皇帝终身不立皇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唐宪宗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明君,唐朝最受好评的三位皇帝太宗、玄宗、宪宗其中就有唐宪宗的名字,不过奇怪的是,唐宪宗一生没有立皇后,这是什么原因呢?唐朝传二十一帝(不含武则天),在这些众多李姓皇帝中,能够得到后人较高评价的,仅太宗、玄宗和宪宗三人。唐太宗打造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宪宗能

  • 宋朝官场复杂的“名”价值观,被贬求实名的现象普遍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宋朝时期的文人对于“名”有一种特殊的追求,士人追求高尚的情操和名节,整个社会风气有很好的改观,宋仁宗时期尤为显著。宋仁宗朝谏院成为独立机构,谏官由皇帝亲自除授,职能从规谏君主扩大到监督百官。仁宗朝谏官因此成为具有较高地位、广泛参与国事的要职,在士人心中其地位甚至已与宰相相提并论。同时,仁宗朝任谏职成

  • 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宋朝是怎么喝茶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茶道在我国也是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并在茶叶传入其他国家之后,都在当地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历史上的宋朝时期,人们是怎么喝茶的呢?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砖碾碎,碾成粉面状的茶末,再用茶罗把茶末过滤一下,然后把茶末投放到滚水里,像煮饺子一样煮上三滚,最后喝那一锅茶汤。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进

  • 蔡伦堪称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太监,因为改进造纸术 让全世界受惠至今 蔡伦是如何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蔡伦是东汉宦官,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然而蔡伦为何最终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各项技术当中,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无疑最为重要。正是因为纸

  • 朱元璋给朱允炆一支30万人的军队,为什么最后没用呢?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大明的统治者特别崇信儒家,认为“长幼有序”,所以朱棣即使再有才能,碍于儒家的礼教,朱元璋也不能将皇位传承给他,所以才有靖难之役的发生。朱元璋给朱允炆一支30万人的军队,为什么最后没用呢?当朱棣在北平就藩的时候,他才20岁,是个非常年轻的皇子,他也很有军事才能,在他镇守期间,参与了北方的一些军事活动,

  • 樗里疾究竟做了什么 深受三代秦王器重 被秦国人称为智囊 樗里疾为什么又叫赢疾,最后又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樗里疾是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绰号“智囊”,擅长外交、军事。推动大规模对外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根基。樗里疾在史册中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比如嬴疾,因为他姓赢,名疾,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他的母亲是韩国人,所以他才会比较袒护韩国。他这个人口才

  • 成语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中说到的庆父都干了哪些坏事,孔子为什么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庆父是春秋时期鲁国上卿,作为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之祖,鲁庄公去世后,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逃亡莒国。莒国国君接受贿赂,遣送庆父回国,途中自缢而死。“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只要庆父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结束。那么庆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都干了哪些坏事

  • 秦朝的士兵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没有是靠什么统一的六国,难道当时的士兵都是傻子吗?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都知道秦朝统一六国靠的是犹如虎狼一般的秦军,能够让当时候士兵那么卖命的杀敌相比待遇一定很好,但实际上当时的秦军就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没有,那众多的秦军怎么还能那么卖命的杀敌呢?虽然当时的秦国非常贫困,但是士兵都非常英勇,每次打仗都是豁出命去,最后回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因此,商鞅当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

  • 日本A级战犯,东条英机罪恶的一生,死前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中国近代历史上,二战时期可谓是全世界都参与的战争,而作为侵略者的日本,有许多罪行,其中有些激进的将领人物,其罪行更是罄竹难书,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位日本A级战犯,东条英机罪恶的一生,他死前在断头台上竟大小便失禁。东条英机,1884年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曾发动过甲午中日战争,东条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