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鳌拜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他被捕了,还敢厉声反驳康熙,结果让皇帝哑口无言

鳌拜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他被捕了,还敢厉声反驳康熙,结果让皇帝哑口无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18 10:41:12

中国历史上不少的权臣,最后都是因为对权力贪恋而死的,清朝也有不少,其中鳌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甚至还拍成了影视剧,那么鳌拜当时有多厉害呢?为何他最后被捕时,还敢厉声反驳康熙,让皇帝哑口无言?

鳌拜有多厉害

皇太极还在位的时候,鳌拜就早早地跟随着皇太极四处征战,上战杀敌立功无数。等到皇太驾崩后,还联合正黄镶黄两旗,反抗多尔衮,可以说是三朝元老。后来,大清成功入关,各种反清势力又极力反抗,鳌拜带领着军队,将这些势力一一铲除,大清才得以稳坐江山。

可以说,鳌拜作为满清第一勇士的称号,是毫无疑问的,无数次出生入死,创下赫赫军功。这时候的鳌拜,对大清的忠心,可是有目共睹的,要不然皇帝也不会丧心病狂给鳌拜这么高的位置,以至于最终给他辅政大臣的权力。帝王对功臣的赏赐是有分寸的,不是胡乱赏赐的,足以见鳌拜起码在那个时候,是赢得了皇帝的信任的。

鳌拜也由于战功显著,获得了许多奖赏,手上大权在握。

权力,在男人身上可是一种好东西,一旦得到足够的权力,人就会膨胀,本性就会发生偏移。鳌拜同样如此。

鳌拜仗着军功显赫,心里也开始有了一点小九九,打起了自己的算盘。“老子出生入死,打了无数场战,凭什么就得将功劳让给那个高高在上的幼帝,就算是不能得到全部,我也要做到人臣之极。”鳌拜这时候的心里开始不平衡了,野心也逐渐大了起来。

顺治帝死后,传位给玄烨。由于皇帝年纪尚小,于是命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为四大辅臣。这四个人都是满清的功臣,其中又以索尼为首,大清让这四人一起,不仅可以互相牵制,以防一方独大,还可以继续利用他们辅佐幼主。四人之中最有想法的就是鳌拜了,他在四人之中排名最后,一直都很不满。

而首辅索尼因为年岁已高,本心只想熬到退休颐养天年;位于第二的苏克萨哈,早年追随多尔衮,多尔衮败了后,他又转投顺治,这个行为简直就是卖主求荣,十足十汉奸模样,被其他几人不屑入眼;遏必隆排名第三位,但事事都靠鳌拜撑腰,自然无法对鳌拜造成威胁。所以鳌拜一直在等待。

索尼病死之后,首辅的位置总算空了下来,鳌拜的机会来了。但是,排第二的苏克萨哈顺位成为首辅,这让鳌拜感到非常尴尬。于是,他打算除掉苏克萨哈。康熙力图阻止,但因手中无实权,无奈苏克萨哈最后还是被鳌拜处以绞刑。

因为这件事,孝庄太后着急了,立马决定跟索尼的孙女联姻,让玄烨早点结婚,然后开始准备亲政。

鳌拜在这时候,已经顺利铲除了路上的石头,成为辅臣之首。康熙帝亲政后,对鳌拜越来越不放心,因为年龄尚轻发言力不强,在朝中的大臣们压根都听不进去。而且,两人因为苏克萨哈一事,也有了矛盾,康熙已经察觉到鳌拜对他的威胁了。

康熙亲政后,大权在握的鳌拜却并不想将权力还给他。康熙面对鳌拜,敢怒不敢言,始终下不了决心。

由此可见当时鳌拜的权力有多大,可以让康熙敢怒不敢言,甚至他最后被捕后,还敢厉声反驳康熙。

事件经过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年仅24岁的顺治帝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他在临死前安排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来辅佐年幼的康熙帝。康熙帝六年,14岁的康熙帝亲政,但是辅政大臣仍负责处理朝政,特别是鳌拜专断跋扈。两年后,康熙帝在宫中召见鳌拜时,一举将其擒获。

康熙帝八年五月十二日,康熙帝发出了一道“满文口谕”,列举了鳌拜的十二条罪状,然后还列举鳌拜的党羽。之后,康熙帝命人将这道“满文口谕”发给了负责审问鳌拜的康亲王杰书。这道“满文口谕”是康熙帝钦定的,也是朝廷审问鳌拜的主要依据。上谕的内容主要是说鳌拜如何跋扈、专擅朝政、陷害忠良等。

其中还有一条,康熙帝指责鳌拜存在严重的贪赃行为,“今观之,(鳌拜)愈加贪取天下钱财,奸党恶行愈增”。康熙帝虽然指责鳌拜贪污,但却并没有举出具体的例子。在《清圣祖实录》中,列举了鳌拜的30条罪状,这一条被写成“聚货养奸”。既然皇帝有了指示,以康亲王为首的调查组,自然要查抄鳌拜的家产,调查贪污这件事。

后来,调查组认为“当日鳌拜获罪,查其赃私至两千金”。康熙帝在审讯鳌拜时,询问了许多问题,对于有的罪状,鳌拜承认了,但是也有他不承认,比如说贪赃这件事。当时鳌拜厉声反驳道:“我若贪赃至两千金,罪应伏诛!”众所周知,鳌拜出身行伍,身经百战,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之所以敢这么说,因为他确实没有贪赃。

经常一番仔细调查,人们到最后也没发现鳌拜贪赃的情况,康熙帝和文武百官哑口无言。如果鳌拜真的贪赃,皇帝钦定的罪状肯定不会为他遮掩,同时在同僚揭发的供词中,也没有鳌拜贪赃的记载。到了五月底,康熙帝在总结鳌拜一案时,并没有谈到贪赃这件事,原因很简单,查无实据。

康熙帝要除掉鳌拜,必须寻找借口,其实所谓“十二条罪状”非常牵强,有的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有的则属于替人受过。比如说所谓的“欺君轻慢圣母罪”,康熙帝的生母死后,没有配享太庙、奉先殿,这都是鳌拜的主意。其实不然,根据学者分析,这件事和孝庄皇太后有关,毕竟康熙帝生母身份低微,还是汉军旗人。

其实鳌拜原本有机会躲过这场灾难的,他在被捕前曾先后四次准备上书,辞去辅政大臣的职务。但他一直犹豫不决,不愿意失去权力,因此一直在奏折的语句上反复修改。鳌拜原定在五月初十奏,可是又改到了五月十八。年轻的康熙帝显然失去了耐心,在五月十二日将鳌拜擒拿治罪。

康熙五十二年,念其旧劳,恢复名爵。雍正时期,赐予祭葬,追封一等超武公,世袭罔替。

出于对权力的眷恋,最终害了鳌拜,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第一个被称“万岁”的皇帝是谁,“万岁”最初什么意思?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万岁爷”是对皇帝的尊称,这个称号反映了皇帝想长生不死的美好幻想,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能够永生的,这个称号在科技和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相当可笑,那么第一个使用这个称号的皇帝是谁呢?无论是读古典小说,还是看历史类电视剧,我们都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臣工和百姓们总是把至高无上的皇帝称作“万岁”或者

  • 王猛辅佐苻坚开疆扩土统一北方 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 他的才能青史可鉴为什么会默默无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王猛是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后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说起古代著名的丞相,可能大家都会想到许多人,一生为蜀鞠躬尽瘁的卧龙;春秋时的治国名相管仲。这些都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而他足以与

  • 咸丰帝当上皇帝与他母妃争宠特意使他早产有关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咸丰帝当上皇帝与他母妃争宠特意使他早产有关吗?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下这个历史的背后故事。清朝是一个出长寿皇帝的朝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皇帝扎堆的朝代。清朝前期,出现了康熙和乾隆两位长寿的皇帝,其中乾隆皇帝更是以89岁的高龄,登上了最长寿皇帝的宝座。然而,到了清朝的中后期,皇帝却一个个成了短命鬼——道光

  • 隆庆帝解除海禁 让明朝拥有全世界白银总量的一半 隆庆开关为什么能给明朝增加那么多收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公元1567年,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隆庆元年2月4日,明穆宗朱载垕登基不到一个月,就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福建巡抚

  • 明朝时期的中国版图究竟有多大,朱元璋和朱棣到底谁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更大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明朝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我们都知道明朝永乐年间国力是最强盛的,有人说永乐年间,明朝版图最大;但也有人说,朱元璋时期的版图才是最大。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朱元璋和朱棣到底谁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更大呢?看看两人是如何开疆拓土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是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王朝。清军铁骑入关

  • 这个皇帝怎么了,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最后成了绝户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如果一个皇帝不务正业,整天醉心于一些玩乐之事,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悲哀,对于依附于他的妃子和大臣来说,也是一种悲哀。下面这位皇帝不仅自己绝后,在位期间的朝政处理也是一塌糊涂。把皇位传给弟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死前膝下无子。没有子嗣,不代表他没生过儿子,而是三个儿子全部夭亡,没能活下来;没有子嗣,

  • 为什么提起晋朝很多人都不喜欢,为什么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为何说晋朝中国有史以来最黑暗的朝代?晋朝的统一为什么不长久?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

  • 云南王沐英为什么深受朱元璋的宠爱,沐氏一族为什么能坐镇云南近三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沐英士明朝开国名将,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军旅生涯。。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在云南有一个“黔国公府”,又叫“沐王府”,这个“沐王府”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镇守云南时的府邸,沐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流寇,满清?宦官?东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文/王逸风说起明朝的灭亡,原因大家都能分析出一些,而且都言之有据。宦官说。明朝后期政治的最大特点就是宦官专权。特别是明后期大太监魏忠贤,排斥异己,把握朝政,阉党得势而正人君子不能受到重用。明朝政治由此堕入黑暗。阉党后来虽然被崇祯帝扑灭,但由阉党与东林党之争引起的党争,却使明后期政治基本都处于内斗状态

  • 一代廉吏,毁于贪婪家人之手,成为中国最后一个被腰斩的官员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俞鸿图,清雍正年间官员,雍正十年出任河南学政。此人虽然不是名臣,却是个人品刚正、才德兼备的人物。当时,科场的总体风气不好,作弊之风甚盛,河南科场尤其败坏。一心要刷新吏治、整顿考风的雍正皇帝,正是看中了俞鸿图勤勉廉洁的品行和办事认真细致的才干才委他出任河南学政的,可想而知,雍正皇帝对他寄予了怎样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