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真实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看好诸葛亮军事才能

真实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看好诸葛亮军事才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32 更新时间:2024/1/17 6:49:51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会打仗的人。然而,历史的真相却是:刘备在打仗方面不信任诸葛亮,诸葛亮在刘备在世之时,仅仅是负责打仗的后援工作。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战功大部分是抢了别人的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最后借来东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战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其实,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创作,放火的是东吴的周瑜黄盖,诸葛亮此时连官职都没有,只是在完成了联吴抗曹的外交任务后,便返回了刘备的身边。真实的历史中,刘备所倚重的参谋是法正。直到要了刘备老命的吴蜀夷陵之战,诸葛亮也是被安排留在后方。

刘备不看好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正如《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刘备担心诸葛亮和东吴交往太密

至于刘备不信任诸葛亮的第二个原因就比较隐晦了,大约是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吴官居要职有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孙权派诸葛瑾到成都来讨荆州,从此以后,直到刘备逝世,刘备就再也没有给诸葛亮布置过军事方面的任务,使他远离了战场。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就有这样一篇论述来说明这个问题,摘要译述如下:“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而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诸葛亮兄长诸葛瑾的字)相勾结……”(摘编自《清算品三国》)

标签:

更多文章

  • 乾隆南巡时为它豪掷黄金万两 如今它的去向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下江南,在这期间,他豪掷万两黄金,从一个商人的手中买下了一幅名画。返回京城后,乾隆将画悬挂于宫中,日夜观摩,爱不释手。这幅画就是明朝著名才子唐伯虎的巅峰之作——《金山胜迹图》。从此之后,这幅画作一直藏于宫中。时间一晃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4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当时

  • 唐僧乃佛子金蝉子转世,为什么要对区区山神磕头跪拜?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第46章、唐僧乃金蝉子转世,为何要对区区山神磕头跪拜?叶之秋唐僧见到的第一个神仙是观音菩萨。当观音显露本相时,唐僧、唐太宗等现场所有人齐齐跪拜。从长安出发,唐僧遇到的第一个神仙是太白金星。老太白从寅将军口中救出了唐僧,临别时留下帖子点明身份,唐僧立刻磕头拜谢。哈密国境内,落伽山山神送来鞍鞯,临走时挑

  • 三国最大冤案,忠肝义胆的吕布为什么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吕布这个人,大家是很熟悉,吕布自姓吕,后来拜丁原作义父,改为姓丁,后来又从董卓,又改姓董。于是便有了“三姓家奴”这个称号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书中,

  • 盘点中国历史上属龙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人们说中国是龙的故乡,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说中国文化是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而在封建王朝,皇帝更是一向自诩是龙的化身,自命为“真龙天子”,历史上也不乏属相为龙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968-1022)赵恒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李

  • 此人是忠于清朝的著名实业家,最后一个决定埋葬了这个帝国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庚子国难之后,在八国联军的残酷镇压下,义和团以及“反洋”势力被联军砍杀殆尽,至此清朝完全沦为“洋人家的政府”。但是这些洋人也并不是坏事做绝的,庚子年后,他们重新修筑了被义和团破坏的铁路、电厂、制造厂等等,重新的组建了被破坏的学校、教堂、医院等,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是美国利用一部分庚子赔款成立的。在洋人的

  • 清官海瑞竟然多次行贿,他哪儿来的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说清官海瑞也行贿,许多人可能不认同,但历史的真假是不以大众意识为转移的。最为直接的证据,是他在淳安知县任上,朝觐之年科派二百四十两银子作为行贿之用,其中九十两给了府衙及布按二司。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

  • 原创首发:皇帝眼瞎被人笑,心理变态害人多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网络图)南北朝梁代出了一个不应该是暴君的暴君,说他不应该是因为他知书达礼,读书达十四万卷,明理如此,又是帝王,不应该;但是他的确是暴君,前四十年,他养尊处优做帝子,晚年时梁代有侯景之乱,他有实力平乱却坐观国祸,置父亲梁武帝生死于不顾,暗藏私心,残忍地将兄弟子侄逐个消灭,上位后不断横挑强邻,终至亡国

  • 大明杀鬼双将星:一个上面有人,一个自身很硬,都是大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本文为百家说史专栏作者叶之秋原创首发说道抗倭名将,大家都知道戚继光。戚继光作战勇猛,敢打敢拼,杀了不少倭寇。戚继光的功绩已经深入人心,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本文主要讲讲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俞大猷出生于一个军官世家,可他绝非一介武夫。他五岁开始读书,十五岁竟然就考中了秀才。不过17岁时父亲去世,养家

  • 内君子、外小人,曹操pk刘备:到底谁更像逆臣贼子?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这几年为曹操翻案的文章特别多。虽然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道理,但是被骂的还是占多数。其实说起为曹操翻案,大家想到的就是毛泽东。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点评是最多的。毛泽东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

  • 三国时代也有“天子守国门”,中国两千年历史定都的由来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从南京前往北京,他迁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北方敌情紧张,蒙古时刻袭扰边境,因此皇帝应该就近镇守,保证国家的安全。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而在公元211年,三国时代,也有一个人主导了一次“天子守国门”的事件,而这次事件,则为中国两千年历史定都奠定了一个基调,从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