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妖人,却被后人奉为神,来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妖人,却被后人奉为神,来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7 更新时间:2024/1/29 7:35:54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精通奇门遁甲,能掐会算,借东风,算天气,知人生死寿命,摆八阵图,甚至最后“向天借寿”,简直成了神。

所以鲁迅才说《三国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为“妖”,并不是他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国群英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在少数,小说中诸葛亮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半仙”一般的预测能力。

晓天文、知地理、几乎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他这能力有种“开挂”的感觉,所以才被称为“妖人。”

也正是因此,不少人质疑诸葛亮的真实能力,认为这些都是小说胡编乱造的故事,也由此开始质疑历史上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建树,这些方面大家见仁见智,本文不做探讨。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有没有神奇的“算命”能力呢?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中,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刘)玄德设宴管待彭羕,忽报:“荆州诸葛亮军师特遣马良奉书至此。”玄德召入问之,马良礼毕曰:“荆州平安,不劳主公忧念。”遂呈上军师书信。玄德拆书观之,略云:

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刘备率领庞统等人进攻益州刘璋,攻打雒城。诸葛亮根据“太乙算法”预测出来雒城方向的攻方将帅凶多吉少,便写信告诫刘备小心。

但庞统认为这封信是诸葛亮怕他打下雒城抢了风头,而故意写给刘备的,故此,庞统执意要进攻。

结果诚如诸葛所料,庞统挂于“落凤坡。”

于是,诸葛亮“夜观太乙”成了民间的一个传奇。

其实《三国演义》这个记载还真不是空穴理来风,在历史上,还真有关于诸葛亮“夜算太乙”的记载。请看:

《诸葛亮集》载《上先帝书》:

“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于将帅,多凶少吉。”

“太乙”,预测术的一种,与奇门、六壬并称“三式。”说通俗点,这就是三种占卜术,属于古代高等数学范畴,是由精密计算得出一种预测结果,能预知未来。

有一种说法,太乙主算国事,奇门主算家事,而六壬算人事。

诸葛亮给刘备上的这个书说的是什么事情呢?说的就是庞统战死于雒城的事。

建安十九年,刘备率庞统等人攻打刘璋的军事要塞雒城。结果刘备的大谋士庞统被箭矢射中阵亡,终年三十六岁,刘备为此十分痛心。

而诸葛亮给刘备的这封信,说的这就是这个事情。

按照书信所说,诸葛亮是“夜算太乙”算出来了攻打雒城的时候,刘备军会有将帅遭遇不测,请刘备加以提防。

这个事情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基本一致。

诚然,《三国演义》为了突出诸葛亮天下第一智慧,确实做了很多的夸张和虚构。

但是,有些事情恐怕真的不是我们今人的常识可以判断的。

就拿这个《上先帝书》的记载来说,假如这个记载是真实可信的,那么诸葛孔明超人的预见能力也就有了解释:算出来的嘛。

对于这个“夜算太乙”的记载,历来有争论,有人认为是确有其事,有人认为是后人杜撰。

那么诸葛亮这个“神奇”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呢?

对于诸葛亮这个“夜算太乙”的记载,不见《三国志》正文,他是出自明末学者张溥的《百三家集》,而清代学者学者严可均则称,这个记载出自《太乙飞钤》。

另一位清代学者张澍则注释这个内容是出自《蜀记》。张澍一生致力于整理遗失残缺的古籍,颇有成绩,连“较真”的鲁迅都深受其影响。

但也有不少人考证关于诸葛亮“夜算太乙”的这个记载是后人伪造。

因为张澍所注引的《蜀记》称:“帝自涪攻雒,亮遣马良上帝书云云,已而军师庞统中流矢死。”

中华书局的注解就认为:根据《三国志@马良传》,马良并没有跟随刘备入川,后来诸葛亮入川,马良仍在荆州,所以不可能存在马良为诸葛亮带给刘备书信的事情。

笔者以为,这个说法虽有道理,但是却未必严密。

刘备攻雒城,前后一年有余,诸葛亮入川前,完全有时间命马良带书信见刘备,然后再带着刘备的回信回到荆州。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纵观马良一生最擅长的业务,就是出使和外交。

马良先是奉命出使东吴,深受孙权赞赏。后又替刘备招降武陵蛮夷兵。

“及东征吴,遣(马)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

善于交际和沟通的马良,在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充当一个信使,一点也不奇怪。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而小说中能有诸葛亮“夜算太乙”的情节,想必作者是看到了《蜀记》的原文。(该书大部已经遗失,无从考证,这个记载唯有清代张澍所注的部分内容可供参阅)这一点明末的张溥的著作可以作为佐证。

既然记载并无解释不通的地方,那么诸葛亮到底有可能实现“夜算太乙”吗?

是有的。

《三国志》已经明确的说:

“(诸葛)亮性长於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八阵图就是运用奇门、遁甲之类的高级数学演算摆出的军阵。诸葛亮既然精通此道,那么他利用这种预测术“夜算太乙”也就是一点不奇怪了。

其实,在三国时代,“太乙预测术”已经十分成熟。

《三国志@吴书》记载:

刘惇字子仁,……以明天官达占数显於南土。……孙权在豫章,时有星变,以问惇,惇曰:“灾在丹杨。”权曰:“何如?”曰:“客胜主人,到某日当得问。”是时边鸿作乱,卒如惇言。

(刘)惇於诸术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穷尽要妙,著书百馀篇,名儒刁玄称以为奇。

这个记载是说:东吴有个叫刘惇的算命先生,因为算的准而闻名于江南。吴主孙权请他算国运,他说“丹杨有灾。”孙权问:“什么灾?”他回到说:“客胜主人,该知道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结果不久,边鸿叛乱,如刘惇所预测情况一样。

刘惇擅长很多占卜术,尤其擅长的就是“太乙”算法。

《三国志》作者陈寿做书取材严谨,《搜神记》记载孙策于吉吓死,陈寿摒弃不用,认为不可信,那么颇具“唯物主义”精神的陈寿如今将“算命先生”刘惇的事迹详细记载,说明是确有其事。

我们回头看,既然当时“太乙算法”已经流行并风靡,那么“有巧思”的三国超级高人诸葛亮,会“夜算太乙”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司马懿后来赞叹诸葛亮是“天下奇才”,钟会伐蜀路过诸葛亮墓亲自祭奠,晋朝高官在司马氏死敌诸葛亮的老家建立“博物馆”,亲自瞻仰。

所有这一切,无不表明诸葛亮的能力和影响。

诸葛孔明“夜算太乙”八成是真实可信的。

(本文为“老不看三国”头条原创首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疑问和出版合作意向,请联系qq:2059507522。)

标签:

更多文章

  • 出生在辽宁,祖父是日本人,曾在好莱坞走红,晚年因内疚离开政坛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日军的侵华战争,就不能不说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香兰,李香兰原名叫做山口淑子,而日军侵华的时代也正是她的李香兰时代。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出生在中国的辽宁省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实际上,李香兰的祖父也是一位日本人,他自幼就非常的喜欢中国文化,也非常的仰慕古老的中国文明,所以在李香兰出生

  • 刘备为什么敢称帝,他究竟是搅屎棍还是大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上一篇链接:《曹操为什么终生不敢称帝?“胆小”的英雄,原因竟然是这样!》)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汉朝灭亡,曹魏建立。仅仅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意思是继承汉统,历史上习惯将其称为“蜀”或“蜀汉”,地位约相当于割据军阀。那么作为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为

  • 她是帝王宠妃,异常美丽,因别国献给帝王这个礼物,愤恨成为间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说起前三代——夏商周的灭亡原因,在民间传闻里,基本都是一个套路——昏庸的末代君王,宠爱不像人类的美女,然后被贤明的君主代替,简直就是一出绝对正义对比绝对邪恶的样板戏啊,但是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都知道,这种祸水红颜录是典型的脸谱化,一刀切,很大程度上在是胜利者对于失败者的污蔑,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 真实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看好诸葛亮军事才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

  • 乾隆南巡时为它豪掷黄金万两 如今它的去向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下江南,在这期间,他豪掷万两黄金,从一个商人的手中买下了一幅名画。返回京城后,乾隆将画悬挂于宫中,日夜观摩,爱不释手。这幅画就是明朝著名才子唐伯虎的巅峰之作——《金山胜迹图》。从此之后,这幅画作一直藏于宫中。时间一晃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4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当时

  • 唐僧乃佛子金蝉子转世,为什么要对区区山神磕头跪拜?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第46章、唐僧乃金蝉子转世,为何要对区区山神磕头跪拜?叶之秋唐僧见到的第一个神仙是观音菩萨。当观音显露本相时,唐僧、唐太宗等现场所有人齐齐跪拜。从长安出发,唐僧遇到的第一个神仙是太白金星。老太白从寅将军口中救出了唐僧,临别时留下帖子点明身份,唐僧立刻磕头拜谢。哈密国境内,落伽山山神送来鞍鞯,临走时挑

  • 三国最大冤案,忠肝义胆的吕布为什么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吕布这个人,大家是很熟悉,吕布自姓吕,后来拜丁原作义父,改为姓丁,后来又从董卓,又改姓董。于是便有了“三姓家奴”这个称号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书中,

  • 盘点中国历史上属龙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人们说中国是龙的故乡,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说中国文化是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而在封建王朝,皇帝更是一向自诩是龙的化身,自命为“真龙天子”,历史上也不乏属相为龙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968-1022)赵恒原名赵德昌,后又改名元休、元侃。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李

  • 此人是忠于清朝的著名实业家,最后一个决定埋葬了这个帝国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庚子国难之后,在八国联军的残酷镇压下,义和团以及“反洋”势力被联军砍杀殆尽,至此清朝完全沦为“洋人家的政府”。但是这些洋人也并不是坏事做绝的,庚子年后,他们重新修筑了被义和团破坏的铁路、电厂、制造厂等等,重新的组建了被破坏的学校、教堂、医院等,著名的清华大学就是美国利用一部分庚子赔款成立的。在洋人的

  • 清官海瑞竟然多次行贿,他哪儿来的钱?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说清官海瑞也行贿,许多人可能不认同,但历史的真假是不以大众意识为转移的。最为直接的证据,是他在淳安知县任上,朝觐之年科派二百四十两银子作为行贿之用,其中九十两给了府衙及布按二司。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