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训斥大将:“可敢杀我?”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皇帝训斥大将:“可敢杀我?”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47 更新时间:2024/1/18 2:38:56

最可怜的帝王高喊“可敢杀我?”结果真的不意外

皇权下的斗争,权在人在,权亡人亡。作为胜利者,就算仁心大德,想放政敌一马,但最终也许就是身不由已,忍下杀手。偶尔会有极端幸运的,逃出生天后,夹起尾巴做人,想要东山再起的,难上加难。对于失败者来说,死亡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只是,看透政治,方能有此智慧。

只是,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杨侗来说,一切都让人不明白。

小的时候,他聪明俊美,仁德宽厚,作为太子杨昭的第二个儿子,他不需要多有谋略,按正常情况发展,皇位轮不到他头上。

可是意外还是有。先是杨昭年纪轻轻,三十不到就先杨广而去。按说得由杨暕

继位,可惜杨暕为人太过放纵,不得杨广心意。杨暕为了保证自己能顺利成为太子,不惜动用厌胜之术,也要把哥哥杨昭留下的三个儿子给整掉。对于杨侗来说,生在谁家,可不是他说了算,他虽然长得漂亮又宽厚,很得杨广心意,但是那不是他的错啊。他不明白叔叔为什么要整他。

几年他稍长大些,杨广出外巡幸的时候,就把他留在东都洛阳。反正杨广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准备去巡幸,所以杨侗也就一直留在东都。不过,因为他年龄太小,政事什么的,不需要懂,做个招牌而已。

大隋重臣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趁着隋炀帝杨广东征高丽时黎阳起兵,杨侗与民部尚书樊子盖一起抵抗叛军,叛乱终于被平定,他依然留守东都。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命杨侗及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留守后方。鉴于东都地位之重,影响之大,隋炀帝在临行前特地嘱咐,务必将洛阳守好,因为这是大本营啊。

杨侗虽然是个孩子,也明白洛阳的重要,但是到底有多重要呢?他未必清楚,他还只是个孩子。

大业十三年,李密翟让等人攻占兴洛仓,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等反攻。结果刘长恭派领的部队鲜衣怒马,光芒万丈的出城,回来的却只有十分之三四,被狠狠地打了耳光。

之后江南火起,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割了头,他的兄弟杨侑被人扶上了帝位,他的堂兄成了短命皇帝,他的叔叔及堂兄弟们都一一沦为宇文手下的冤魂,而他,杨侗,因为一直留在洛阳,身上流着皇室的血,于是,几乎在同一时段,也被人称为皇泰帝,开始了小傀儡的人生。

李密虽然做为曾经攻打洛阳的农民起义军,但相较于宇文化及这个仇人来讲,李密显得更容易亲近。于是,当李密请求投降时,杨侗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他让李密担任太尉,尚书令,魏国公,目的是为了让他来对抗宇文化及的小朝廷。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李密或许还有那么一丝天良未泯。王世充则是彻头彻尾的小人。

王世充鼓动部队造反,

要把元文都等一般文臣给撩倒、元文都虽然重任在肩,但明显是属于不过脑子的类型。他和卢楚等人商量,要趁王世充上朝时干掉他。事不机密,容易失去生存的机会。当王世充砍死卢楚等人,夺下含嘉门。他率大军前来敲宫门,杨侗登上此微观,问他:“带兵干什么?”王世充下马,声称自己是要扶持皇上投降李密的,但是元文都等人背叛了朝廷,要求诛杀元文都。

听得王世充的哭诉,杨侗认为这才是忠臣孝子该有的态度,于是让段达派人抓捕元文都,元文都哭喊自己和皇帝的性命息息相关,今天是他元文都,明日就轮到陛下了。元文都被乱刀砍死后,杨侗大哭。

这会儿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段达传杨侗令,大开宫门,迎接功臣王世充。王世充接管了所有重要岗卫后,晋见杨侗,杨侗对王世充说:“你专权擅断,擅自诛杀,可曾奏报?岂是做臣属的道理,你仗恃手握兵权,可敢杀我?”

你依着手上有兵权,滥杀无辜。只是,你敢杀我吗?我是常常帝胄,天子亲孙,有着天下人认可的道义,难道您敢吗?这话也只好对君子说一说,因为君子认可这东西。对于小人王世充来说,有奶便是娘,已经退居二线的没落皇室,不过是个烟雾弹而已,烟雾已放,使命终结,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娃娃而已,有什么不敢的?

杨侗真的不知道吗?或许他知道,但他没有料到会有那么快。

当他的外公云定兴,段达等人集体逼他禅位时,他无可奈何地按下大印。当王世充让他成为国公时,他也只能委屈地前往含凉殿,被幽禁起来。当王世充派人送来的毒酒握在手上时,杨侗对天祝祷,希望来生再也不要降生在帝王之家,仰头一喝毒酒,本来可以一了百了,悲催的是,毒酒一时未能发作,他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人用布帛缢杀一次,或许死不瞑目。

死了也好,他存在的世界未必如他想象的那般纯洁,礼义廉耻什么的,最终都败给了一个叫做权势的东西,眼不见为净:虽然大隋已终结,但是已经不关他的事了。(百家说史)

不一样的解读,一样的细腻!欢迎关注:秋雨轩读史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代宫廷艺术造像鉴赏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黄铜鎏金高30.5厘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释迦牟尼佛身着圆领通肩式大袍,双腿直立在圆莲座上,面容庄重,慈祥可亲。右手曲臂向上结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突出两只有力的大手,传达对佛陀精神的赞颂和崇敬。宽大衣袍紧贴佛的双肩和身体,胸前下垂形成u字形的密集衣纹呈水波纹状,衣袍至腋部随佛手

  • 徐庶、诸葛亮、庞统,刘备三大王牌军师到底谁最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徐庶、诸葛亮、庞统,刘备三大王牌军师到底谁最厉害?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象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在新野时期的徐庶、诸葛亮和赤壁之战的庞统。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先说徐庶

  •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妖人,却被后人奉为神,来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精通奇门遁甲,能掐会算,借东风,算天气,知人生死寿命,摆八阵图,甚至最后“向天借寿”,简直成了神。所以鲁迅才说《三国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为“妖”,并不是他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国群英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在少数,小说中诸葛亮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半

  • 出生在辽宁,祖父是日本人,曾在好莱坞走红,晚年因内疚离开政坛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日军的侵华战争,就不能不说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香兰,李香兰原名叫做山口淑子,而日军侵华的时代也正是她的李香兰时代。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出生在中国的辽宁省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实际上,李香兰的祖父也是一位日本人,他自幼就非常的喜欢中国文化,也非常的仰慕古老的中国文明,所以在李香兰出生

  • 刘备为什么敢称帝,他究竟是搅屎棍还是大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上一篇链接:《曹操为什么终生不敢称帝?“胆小”的英雄,原因竟然是这样!》)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废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汉朝灭亡,曹魏建立。仅仅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意思是继承汉统,历史上习惯将其称为“蜀”或“蜀汉”,地位约相当于割据军阀。那么作为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为

  • 她是帝王宠妃,异常美丽,因别国献给帝王这个礼物,愤恨成为间谍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说起前三代——夏商周的灭亡原因,在民间传闻里,基本都是一个套路——昏庸的末代君王,宠爱不像人类的美女,然后被贤明的君主代替,简直就是一出绝对正义对比绝对邪恶的样板戏啊,但是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人都知道,这种祸水红颜录是典型的脸谱化,一刀切,很大程度上在是胜利者对于失败者的污蔑,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 真实三国 刘备为什么不看好诸葛亮军事才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刘备之所以不信任诸葛亮,主要是由于刘备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看好。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出奇招、险招。刘备求功心切,不欣赏这样的谋士。所以刘备把他定位为相才,而不是帅才。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以后,刘备用兵打仗处处倚靠着这位神奇的军师而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诸葛亮也被认为是三

  • 乾隆南巡时为它豪掷黄金万两 如今它的去向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下江南,在这期间,他豪掷万两黄金,从一个商人的手中买下了一幅名画。返回京城后,乾隆将画悬挂于宫中,日夜观摩,爱不释手。这幅画就是明朝著名才子唐伯虎的巅峰之作——《金山胜迹图》。从此之后,这幅画作一直藏于宫中。时间一晃到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4个省相继宣布独立,当时

  • 唐僧乃佛子金蝉子转世,为什么要对区区山神磕头跪拜?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第46章、唐僧乃金蝉子转世,为何要对区区山神磕头跪拜?叶之秋唐僧见到的第一个神仙是观音菩萨。当观音显露本相时,唐僧、唐太宗等现场所有人齐齐跪拜。从长安出发,唐僧遇到的第一个神仙是太白金星。老太白从寅将军口中救出了唐僧,临别时留下帖子点明身份,唐僧立刻磕头拜谢。哈密国境内,落伽山山神送来鞍鞯,临走时挑

  • 三国最大冤案,忠肝义胆的吕布为什么落下“三姓家奴”的恶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吕布这个人,大家是很熟悉,吕布自姓吕,后来拜丁原作义父,改为姓丁,后来又从董卓,又改姓董。于是便有了“三姓家奴”这个称号来讽刺他的反复无常。《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