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吴三桂为什么投清之后又叛清?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之后又叛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4/1/17 4:10:11

在宋佩等编著的《大清王朝历史之谜》中的〈吴三桂投清之谜〉。该文开首给吴三桂的定性是:“吴三桂一生,身经两朝,历事三主,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野心家,阴谋家,他的一切行动和策略都是为了卑鄙的小我。在他投降清朝这个重大问题上,尽管还存在很大争论,但视吴三桂为民族败类的定性还是比较清楚的。”

明朝自朱元璋开国起,轮换了16个皇帝,由盛面衰,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崇祯帝思宗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结束了明朝276年的统治。

李自成灭了朱家皇朝后,在北京建起了大顺国。当时,作为明朝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还驻守在山海关。和伺机南下的清军对峙着。此时京城陷落,明朝覆亡,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已无后方可侍,成为了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之前不久,他在与南下清军的对决中战败,成为明朝带罪之臣,全靠他会走后门,向崇祯帝求情,才免受军法制裁,仍让他驻守宁远山海关一带。此时明朝既亡,李自成义军威逼其后,欲南下的清军雄峙当前,虎视耽耽。然而此时的吴三桂,却不知“江山为谁守?”正让他进退两难,

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吴三桂的父母家室都还在北京,尽管明朝国亡,但他还有个家在。所以他思来想去,以当时的民族观念来衡量利弊,朱家皇朝与李自成的大顺国之间,总还是兄弟倪于墙,谁胜谁败总还是汉人的天下。从民族利益,个人的利益的角度考虑,应当回北京投靠大顺国,那是情理之中。这时恰好李自成派人带着他父亲的亲笔信,并且还给他带来了军饷。于是他安顿好山海关的防务,便带部分兵马准备回北京投靠李自成的大顺国。但是,当他们在回北京的路上,到达永平一带时,却又忽然反悔,带着人马掉头回山海关去,向清军投降。

这其中的原因一直成为中国的一段历史之谜。过去,在历史上作为正史记载的,都说是吴三桂回北京途中,得知李自成的部将刘宗敏抢了他的小三陈圆圆,促使他愤而改变初衷,返回山海关投靠清军。

而据宋佩等人编著的《大清王朝历史之谜》一书披露:在他决意回北京投大顺国的路上,遇上从北京逃出来的家人告诉他,农民起义军进北京后,实行了追赃助饷的政策,把他父亲吴襄抓去拷打勒索,要他交出二十万两银子充助军饷。而他父亲只拿得出5000两,农民军嫌少,就把他关进大牢里去,逼他一定要交出银两来才肯罢休。

连吴三桂的母亲和弟弟也都被农民军抓了起来。他知道这一消息后,认为他的一家最终必是难以生还的了。所以,在愤怒和绝望之下,立志要报这国恨家仇,于是就反而决定回山海关投靠清军。此时正带着清朝大军南下中原的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求降信,真是大喜若狂,立即改道从山海关入关南下,并写信向吴三桂许诺,若是他能率领他的部下归顺清朝,就封他到他的家乡当藩王,帮他报了国仇,而且还可保证他的身家性命安全。

得到这样的许诺,吴三桂更加坚定了投清的决心。即刻打开山海关,配合多尔衮的清军,夹击已经打到山海关边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农民军力寡不敌,倾刻败逃西去。吴三桂充当了清军追剿李自成农民军的先锋。带着清军消灭了农民起义军以及其他反清的势力。为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也算是报了他自己的国仇家恨。

如果说吴三桂当初因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祸害了他的家人,玩了他的小三,而明朝又已灭亡,在他无路可走的时候,愤而利用清朝的力量,报了国仇家恨,从道义上还讲得过去。给他戴上民族败类的帽子,似乎有点冤案。虽然从民族属性来讲,明朝与李自成同属大汉民族,相对的,满清就是外族。但李自成则不光灭了明朝,而且还祸害了他吴三桂的父母家人,还抢了他心爱的女人,抢了他家的财产。这可是他个人的私仇了。

他借用清朝势力来报仇雪恨,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以现在的民族观标准衡量,把他斥之为民族败类,也是牵强附会的政治大帽子。如果说他借用满人势力来对付自己同民族的敌人,是民族败类,那么其后他又叛清,不正好说明他当初降清只是权宜之计。是情非得已的了。就不能怪他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了。中国人用兵历来就善于使“兵不厌诈”之计。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也是政治家惯用的谋略?指责吴三桂为野心家,阴谋家,似乎也不恰当。

但是,到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他又奉命进军云贵,把盘据在那里的南明桂王永历政权的残余势力彻底消灭,并还远征到缅甸,最后把明王朝仅剩的朱家后人桂王给杀了。为清朝彻底根除了后患。硬是做到了斩尽杀绝。不留一点情份,不念一点旧情。就实在做得太没有人性了。凭这一点,指责他的道德人性的卑劣了还是恰如其份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狄仁杰遇到困难问元芳,清朝县令遇到难题,就问神仙,真的如此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这是电视剧里,狄仁杰的查案方式。那几年,竟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颇火了一段。狄仁杰有事难决问元芳,如今的人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搜索引擎,那清朝的,有人断案难决,问的是谁呢?居然是神仙!清朝进士汪辉祖著有数本书,皆言当师爷也就是幕僚——放在春秋战国,那就是门客——

  • 搞不懂,纳粹的袖标为什么不直接缝在衣服上,多方便?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看多了纳粹德国的图,很多人都说他们的军服好看。我审美能力有限,好不好看不知道,只是觉得很多纳粹着装时,会戴卐字袖标,为何他们不直接把它缝在衣袖上呢?这样多方便啊……毕竟,也不是所有人记性都好,要是不一小心忘记戴了,不是很糗?欢迎关注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

  • 毛主席为什么非要赶走亲密友人司徒雷登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司徒雷登,因为毛泽东的一篇雄文《别了,司徒雷登》而名闻天下。1949年他以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离开大陆,也象征着美国与中共的关系开始陷入僵局。那么,毛泽东当年为什么一定要赶走司徒雷登,进而与美国政府交恶呢?美国总统特使,经济合作总署署长保罗·霍夫曼、蒋介石和司徒雷登在晚餐招待会上。也许,历史上很少有这

  • 他是历史上最傲娇的名人,竟然嘲讽除了自己的一切事和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的傲娇的名人,他们傲娇起来,那个嘴脸,让人看了真是恨不得上去狂揍一顿,仿佛是天生的嘲讽相。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段子手王尔德!他的傲娇不是一般的人能比的上的。王尔德出生在19世纪的爱尔兰,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家之一,是19世纪80年代的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

  • 宁死不降清的史可法,只有这两点值得后人学习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读顾诚《南明史》,到《扬州失守》一节,作者给史可法下了个断语,言其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且说,他作为南明统帅,亲自所守的扬州,数日之内即告失陷,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史可法作为高官,身系社稷,但在

  • 她出演了历史上第一次裸戏,满腔报国热情,却被美军泼了冷水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世界上有很多传奇女人,海蒂·拉玛,便是其中最漂亮的一位。她是奥地利犹太人,本名叫海德维希·爱娃·玛丽亚·基斯勒,与希特勒的妻子爱娃同名,不过,她生于1914年11月9日,比爱娃小了两岁多。她的传奇,咱只述两件。她童年的照片,也算很普通,一点也不是那种美人胚子。但女大十三四就变,成了少女之后,她青春靓

  • 三国最悲剧的一段婚姻,孙尚香有没有真心爱过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刘备的众多老婆中,孙尚香是网友们最愿意聊的一位。想当年孙尚香是个妙龄少女,神采奕奕,婀娜多姿,而刘玄德年过半百,发须斑白,而且是三婚了,长的虽然也可以,但毕竟人老珠黄,英姿已逊当年不少。诸位,如果你是孙尚香,你会真心爱上这么一个人吗?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结合后的爱情指数:1年龄悬殊过大(这一条比较重要

  • 曹操pk刘备到底谁才是值得推崇的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看三国演义时,最为吸引我们的两个主角无疑是曹操和刘备,因为他两作为当时两大集团的首脑,真可谓是斗智斗勇,虽然对于这两个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虽然刘备是最后的输家,可我有不同的看法。要是讲势力与战绩,那非曹操莫属,但要是讲到吸纳人才,我觉得刘备更胜一筹。虽然曹操的大帐里是猛将如云,谋士如海。再看看刘

  • 内衣外穿,居然是明末读书人发明的,他们还喜欢男扮女装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有一首诗,咱读小学时即在课文里,不知现在还有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此诗是宋朝人张俞写的。未料几百年后,到了明朝中后期,被改了——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啥意思?此处讲的是明末江南之事,那时的读书人,都喜欢男扮女装穿女人的衣服呢。咱们晓得,女扮男装

  • 两队日本人,为争着从明朝捞钱,在宁波打了个天昏地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大明朱厚熜嘉靖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宁波出大事了。咱历史教科书上并没说过这事。但与之相关的,有讲过,明朝的海外贸易,设有三个市舶司,分别是广州、泉州、宁波,分别掌管与不同地区的国家进行朝贡贸易。日本的朝贡船,就是在宁波上岸的。说起朝贡,其实就是我天朝上国,啥都不缺,但你们那些国家缺这缺那啊,那你就送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