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林冲火并掉王伦后,为什么不肯当梁山老大,连第二第三都不当?

林冲火并掉王伦后,为什么不肯当梁山老大,连第二第三都不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55 更新时间:2024/1/16 13:10:27

英雄想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个本事通天的能人可不行,但是如果气度太小,容不下这些能人,那就怪不得别人不跟你了。

1.

今天脑洞老师跟大家聊聊梁山上的第一位当家秀才王伦。

秀才造反,在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唐末的黄巢,清末的洪秀全都是这等人。而这个梁山上的王伦在历史上也是有真人的。

当时山东地界确有一个造反者叫王伦,他的起义军转战千里,从山东打到了淮南。

在《水浒传》里,这个王伦同样比较厉害的,晁盖没上山时,梁山泊已经初具规模,书里写有七八百人,前面的九华山,朱武们也不过二三百人,后面的桃花山规模就更小了。

这时候的梁山泊不但人多势众,而且分工更细,机构更完整。在山下有前哨站,有一个客栈。

王伦,一个不及第的秀才,能领着这么多人,拉起这么一个山头,说明他还是有相当领导才能的。

不过,这个王伦有一个短板,就是比较小气,不能容才。

林冲上山,王伦怕他太强,不愿收留他,故意让他去纳投名状。而且收了林冲,也是十分冷淡。这为他后面的仆街埋下了一个导火索。

单人上山的林冲受了冷遇,不久后,带着队伍的人上山了。这个就是天王晁盖跟他的生辰纲队伍。

2.

对于生辰纲队伍,王伦当然是不收留的。稍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不会收啊。

王伦容易嘛,本是一个秀才,要考取功名出身立万的,自幼读的是圣贤书,考了多少年还考不上,不得已弃文从匪,落草为寇。

我就想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山大王,过两天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好日子。怎么天下的英雄都不放过我?林冲要来入伙,我这里那里安得了这种强人?你要我怎么办?

人家是伴君如伴虎,我却是狼虎伴君啊。退一万步,一个林冲我受了,想他一人势单力薄。还搞不出大事来了。这下,晁盖组团来凑热闹。

我们算上林冲,才勉强五个头领,你一下来了个七条好汉。那要是搞民主投票,我这寨主的位也得让给您晁大爷坐啊?

可是退位也不是办法啊,要没坐这大哥位子,那被我得罪的林冲能放过我吗?这不是把我往绝路上逼?

王伦是打死也不想收留的,再一听这几位大爷的来头,心里更哇凉哇凉的。

3.

王伦听晁盖他们抢生辰纲,火烧官兵,心里面吓得半死。

为什么吓得半死?王伦小心眼是小心眼,但并不缺心眼。

晁盖抢了当朝最牛的蔡太师的东西,又杀了这么多官兵,晁盖这伙不是一群流窜犯那么简单,简直就是一堆祸水啊。眼下不是争座位的问题,而是引祸上山的问题。

梁山在此前与官府一直是两相无事,井水不犯河水的。前面书里也写了官府也不来管的。现在晁盖上了山,与当朝权贵结下了梁子。那就是摊上大事了,少不得朝延要发兵来清剿。

王伦的小日子还过不过了?

所以王伦心内踌躇,做声不得,自己沉吟,虚作应答。

王伦是吓的要死,有一个人是高兴得要死,那就是林冲。

4.

林冲是怎么上的梁山?

他是梁山上真正没有主动去犯事的头领,纯粹是被逼上梁山的。

王伦为什么落草?估计是在哪里犯了事,靠柴进搭救,然后纠合杜迁宋万们到梁山的。估计与朝廷没有什么太深的仇恨。

晁盖们则是自己没事找事,主动拼上官府,找朝廷权贵不痛快。抢赵家人的东西,烧了人家的兵船,杀了那么多官兵。

这里面只有林冲是朝廷的上层高俅给陷害的,他对官府的恨是最深的,也是解不开的,他后面对招安也是很反感的。

他上梁山,一是走投无路,但更多的是想报仇,杀尽朝廷的那些奸小们。

报仇这个想法,王伦没办法帮他实现。只有晁盖,只有晁盖他们才能与他政见一致。

在前面火烧军船时,阮小二阮小七引敌时唱的歌: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先斩何涛巡检首,京师献与赵王君!

这一句句都唱到林冲的心坎上了。所以说林冲是内心狂喜。

这下终于找到组织了。

5.

晁盖有时做事很心细,但有时却如孩童一般。大家都看出来王伦只是虚应他,他还不知道,还在那里心中欢喜,说王头领真客气,如此错爱,我们可以安下身了。

吴用冷笑。

吴用,阴书生也。一百零八将里,女将只有三个,我看吴用可以算半个。

吴用眼观心看,早已看出林冲有相助之意。说:小生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

其实,不用吴用片言,林冲已有火并之意,林冲甚至比晁盖们还着急,第二天一大清早就主动找上门来通气了。

且看吴用如何略用片言的。

他先是问林冲是谁引荐上山的,林冲说是柴大官人柴进。

吴用的片言来了。他说:“哇,是柴大官人啊,柴大官人在江湖上名气很大的,出身也是相当牛的。他引荐你上山,那说明林教头武艺高强,按理讲,这头把交椅王伦应该让给你坐啊。”

这不明摆着是挑拨关系嘛,果然林冲说:“唉,王伦心术不定。我们谈不到一起啊。”

吴用肠子里弯弯多,他要试林冲,激林冲。他说:“王伦要是不收,我们就自投他处,也不强留下来的。”

一听这话,林冲急了,说:“你们千万不要走。我已经心里有分数了。到时如果王伦还不肯收,全在林冲身上。”

林冲已经把事情一肩担下来。但吴用还不肯直接把话说明,要以退为进。他说:“这样不好,不能为了新兄弟得罪旧兄弟。若是可容即容;不可容时,小生等登时告退。”

最终逼的林冲拍胸保证。

众豪杰放心,此事全在我身上!

6.

梁山水泊三百里,不及王伦送人情。

王伦送人是送出名的。前面写了拿钱财打发林冲。这其后,或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好汉来投梁山,都被王伦一顿酒、一些银子给打发了。

便是没有上山的,听了王伦送人的名声,也不敢上山来投,阮家兄弟便是。

果然,王伦又要请吃饭,然后请晁盖们走人了。

喝到中午,王伦先出招了。

7.

王伦叫人拿来一个盘子,里面装五绽银子,说的话无非是庙小不容真神,让晁盖们另投大寨,日后王伦再来纳降。

哈哈,真是笑死财主。

人家七个好汉,另有家属,庄客,渔夫,怕也有五十人。这五绽银子也亏得王伦秀才拿得出手。

后面晁盖为了谢宋江,一出手就是十块金子。说明晁盖有的是钱。抢蔡太师的钱财是用担子挑的。

果然,晁盖看不上。说:要是不收留我们,我们自走,这钱我们是不要了。

银子事还没说完,林冲早就按捺不住了,双眉别起,两眼圆睁,大声斥问王伦为何不留人。

这时,火并之势已起,吴用还要再点把火,只说自己打扰,王伦已经很客气,我们这就走人。

王伦好坏也是一山之主,当着客人的面被林冲骂是很没面子的。就与林冲一言一语冲撞起来。

晁盖们说:“唉呀,不要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面皮。只今办了船只,便当告退。”

盖吴用只说自己要下山,屁股却坐在席上不动,就是想逼林冲动手。

扯了一阵,晁盖等七人起身,要下亭子。

注意,是要下,并不是已经下,只是站起身,做个样子,也是腾开地方,好让林冲动手。

林冲听吴用、晁盖一口一口说要下,真怕走了这好不容易寻着的组织,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

这时,本该说了四五回要走的人却还没走,吴用把胡子一抓,晁盖们抢上前来。

林冲怒发冲冠,手拿尖刀,指向王伦。晁盖,刘唐上前虚拦王伦。名为拦,实为架住,不让其逃脱。

吴用扯住林冲。

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阮家兄弟把这三人给控制住了。公孙胜居中策应,只说叫,休为我等坏了大义。哈哈,不如说,为了大义先灭了这小气鬼。旁边的小喽啰们目瞪口呆,不敢妄动。

而吴用,一个书生去扯林冲,那真的是想认真扯都扯不动啊。

于是乎,王伦心窝里只一刀,便乌乎哀哉,死掉了。

8.

杀了王伦,终于到了重新排座位的时候。

吴用从血里拖出一把椅子,要请林冲坐第一把交椅。好一个血泊里,正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沙场功勋血浇铸。

林冲杀了王伦。按功劳,是头功,坐第一把交椅也不是不可以的。按名望,他是禁军教头,也是不错。比功夫,现今这山上,估计没有人比得了林冲。

但按势力论,眼下这实力对比,当然是晁盖的实力最强。

所以林冲不但勇而且智,他坚持不肯做头把交椅,一定要晁盖来坐。

这也是个明智的选择。不然,林冲坐了,晁盖服,阮家兄弟服,刘唐服,公孙胜服。只怕吴用要打算盘吧。

林冲让位,不但不坐头把,还把第二让给了吴用,第三让给了公孙胜。第四还要让,让给谁呢?

赤发鬼刘唐。

这下,不要说生辰帮们自己觉得不好意思,就是我们读者也是坚决不同意吧。

刘唐功夫是有的,但长的有损市容,办事粗心。怎么算,怎么看,怎么论,也不应该在林冲之上啊。好在林冲没有再让,坐了第四位。

晁盖要让宋、杜二头领来坐五六位。杜迁、宋万那里肯坐,那里敢坐。

不是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要去坐。前面王伦已是血的教训,所以是苦苦请刘唐,阮家兄弟坐了前位。

最后,杜迁坐了第九位;宋万坐了第十位;老好人朱贵反正是送一位英雄上山,自己就往后挪一位的。所以他往后坐了第十一位。

这一下,梁山十一位头领都归位。这时的梁山应该是江湖气息最浓的梁山,因为宋江宋大哥还没来啊。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威名远播的丹阳兵,是如何成为陶谦的头号打手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东汉末年的军阀很多,其中陶谦是很有势力的一支,他手下并无能征善战的大将,也没有万夫不敌的猛将,那么他所仰仗的是什么呢?东汉末年,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陶谦作为东汉末年的老牌军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

  • 吴克善是谁,他与孝庄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着如此高的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说起清朝,除了后期的昏庸腐朽,前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的,孝庄太后身边的大臣吴克善就是其中一位,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如此高的地位呢?在清朝的历史上吴克善是一个比较有地位的人物,他原本只是一个蒙古的亲王却有着不一般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吴克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和清朝的太后孝庄之间是什么关系?吴克善能

  • 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八百年来其家族后代长盛不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知识分子似乎就与穷酸形成了词汇绑定,这虽然是管中窥豹,却也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么文人将心中理想和美好的精神世界作为寄托,却不看重物质生活,这种风气是谁发扬的呢?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也古往今来无数知识分子的座右铭。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极穷

  • 王承恩是谁,他死后又葬在什么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羞愤自缢身亡,他自缢时,身边只有一位太监服侍,而这个甘愿陪皇帝赴死的太监,就是王承恩。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王承恩,太监

  • 董鄂妃的妹妹是谁,她为什么要为顺治帝陪葬?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但这只是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而已,历史上顺治在董鄂妃病死后的第二年就驾崩了,但是有一个奇怪之处,就是的顺治为什么要拿董鄂妃的妹妹来殉葬呢?顺治在痛失董鄂妃那年患天花,不久之后就驾崩了。驾崩之前,王熙大学时奉命来到顺治床边写遗诏。按王熙自己话说“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

  • 他是西晋的开国功臣,也是灭吴过程中功勋最高的将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蜀汉灭亡后,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西晋,与南方的东吴分庭抗礼,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吴数代人经营,一时间很难拿下,国家统一变得遥遥无期。公元265年,在洛阳的一处宫殿里,新皇帝正以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几乎一样的仪式接受着魏帝曹奂的禅位,这个皇帝就是晋王朝的开创者、西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即位之初

  • 康熙的这个妃子,身份低贱,难道只是因为出身的原因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少个妃子,这个我们暂时不去考证,但是受乾隆宠爱的妃子就那么几个,其中良妃就是乾隆最为宠爱的妃子之一。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成为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

  • 同为大唐开国功臣的他们二位,为什么结局天差地别?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一个人处在社会之中,必然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因此与人交流的高情商就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招致灾祸,我们从初唐的两位开国功臣身上,就能够看到这个道理。做人的智慧在于韬光养晦,全身远祸。刘文静和李靖都是唐朝开国元勋,一文一武,首屈一指的大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惨

  • 宦官专权不止明朝特有,唐朝宦官更加猖獗,竟敢命令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说起宦官乱政,我们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明朝,其实宦官每个朝代都有,只不过明朝比较严重,其实唐朝晚期,昏庸的皇帝和腐朽的政治也诞生了很多宦官乱政的现象。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主观印象,那就是强大的唐王朝不存在宦官专权。其实不然,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也非常严重,丝毫不落后于其他朝代。这篇小文的主角鱼朝恩便是唐

  • 他是北宋第一书呆子,做所搞笑糗事一箩筐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书呆子这个词虽然是现代人发明的,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古来有之,在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呆子,他们闹出过很多搞笑的事情,北宋的这个著名书呆子,甚至糗事被编成了书,还一度销量很好。假若真有“时光隧道”,你不妨穿越至九百多年前,漫步于北宋时期繁华的汴梁街头,随便找个读书人打听:“本朝首屈一指的书呆子是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