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太宗有“贞观之治”,但在哪一点上不如隋炀帝?

唐太宗有“贞观之治”,但在哪一点上不如隋炀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95 更新时间:2024/1/16 13:54:13

唐太宗是千古明君这我们都知道,但是在李世民即位之初,全国人口远远低于隋朝时期的人口数,这与他为了争夺皇位不断招兵买马发动战争有着直接关系。

唐太宗即位之初,全国户口是多少呢?不到300万户。他去世那年,全国人口增至19000000。看似很了不起,但与前朝一比较就“露陷”了。隋代人口在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发展到顶峰,全国有家庭8907536个,人口46019956。也就是说,在两人的巅峰时期,隋炀帝统治的人口是唐太宗的2.4倍。

李世民亲手射杀了大哥李建成,从肉体上消灭了皇位竞争者。他这个人雄心万丈,不会满足于继承隋朝过去的地盘,而是不断进取。可是,当他把老爹赶下台,自己坐上龙椅,准备大展宏图时,却发现一个要命的问题——民不够多,兵不足用。

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李世民形象(图注)

怎么会这样?

尽管李世民创造了贞观之治,但有人很不客气地指出,此乃“虚假繁荣”,并提供了有力证据——户口。按照中国古代盛世的一般规律,不打仗了,能挣钱了,大家就有意愿也有条件生更多的孩子,必然迎来户口增长的高峰。因此,户口是衡量盛世含金量的重要指标。唐太宗即位之初,全国户口是多少呢?不到300万户。①他去世那年,全国人口增至19000000。看似很了不起,但与前朝一比较就“露陷”了。隋代人口在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发展到顶峰,全国有家庭8907536个,人口46019956。(见尾注②)也就是说,在两人的巅峰时期,隋炀帝统治的人口是唐太宗的2.4倍。

有人说,由于隋末天下大乱,总人口的2/3死于战争。果如此,的确恐怖,但这种说法其实不太靠谱。打仗死很多人是肯定的,但死到总人口2/3的程度,太夸张了。已经有学者考证,人口锐减,除了战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新朝对户口重新统计造册时,因前朝户册丢失,往往登记不全。③有了户册这宝贝,才有依据去收税,才能保证国库充盈。可是打天下时,一般人想不到户册的重要性,包括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所以,刘邦打下咸阳后,只顾跑去宫里睡美女。还好萧何是行家,很有心,第一时间把秦宫里的户册弄到手。李唐建国时,也不知道是隋朝官员把户册毁了,还是新的统治者没经验,反正重新造册登记时,漏掉的人不少,没能统计到全部人口。

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的隋炀帝形象(图注)

原因可以继续争论,结果却毋庸置疑——李世民上台后,子民不够多。就300万户这点可怜的家底,加上国库的银子也不够花,不可能搞一支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需要吃皇粮的职业常备军,只能选择寓兵于民——府兵制。可见,李世民搞兵民合一的府兵制,很大程度上是无奈之举。

府兵制下,21-60岁的男子基本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在基层,负责征兵的衙门唤作折冲府,相当于今天各地的武装部。府兵怎么个“亦兵亦民”法呢?农忙时拿锄头,农闲时拿刀剑。按照杜牧的说法,一年四季“三时耕稼”,“一时治武”。④

府兵制并非李世民首创,早在北魏时期就开始了,他不过将其推向顶峰。李世民治下,全国折冲府约630个⑤,共有府兵60多万,按照1200、1000、800人的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等。府兵数量最多的是京畿一代的关中地区,占全国府兵的41%。地方府兵则被碎片化,即使想对抗中央也有心无力。不妨理解为李世民在大唐公司占了41%的股份,能够对集团实施有效控制。

唐代武士形象(图注)

府兵制还从根本上决定了“兵无常将,将无常兵”。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打仗了,不可能把一个折冲府所有的府兵都弄到前线吧,总得留下一些人维持治安和种地吧。所以,一般是从各地抽调一些府兵组成大军,统帅也临时指定。战争结束后,将帅回朝,府兵归农。

搞府兵制,唐太宗是轻松了,可府兵就很烦了。别的不说,要打仗了,光准备一身乱七八糟的行头,就够费事的。多少东西呢?加起来居然有29样之多……

尾注:

①(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7),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8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7),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7页。

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08页。

④(唐)杜牧:《樊川文集》(卷5·原十六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9页。

⑤《新唐书》载634个,《中国军事通史》载627个,《剑桥中国隋唐史》载633个,此居中取约数。

标签:

更多文章

  • 谁动了雍正的脑袋,吕四娘、宫女还是春药?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雍正真正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团,平日身体一直正常的皇帝突然发病,三天之后就暴毙而亡,关于他真正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坊间流传的版本也是很多,野史讲述的更是离奇。在讲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个人:曾静。这个人是湖南郴州永兴县人。跟后面大热的曾国藩可能同族。这个人当然没有曾国藩这么牛了,冲天也就一个读

  • 林冲火并掉王伦后,为什么不肯当梁山老大,连第二第三都不当?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英雄想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个本事通天的能人可不行,但是如果气度太小,容不下这些能人,那就怪不得别人不跟你了。1.今天脑洞老师跟大家聊聊梁山上的第一位当家秀才王伦。秀才造反,在我国是有悠久历史的,唐末的黄巢,清末的洪秀全都是这等人。而这个梁山上的王伦在历史上也是有真人的。当时山东地界确有一个造反

  • 三国时期威名远播的丹阳兵,是如何成为陶谦的头号打手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东汉末年的军阀很多,其中陶谦是很有势力的一支,他手下并无能征善战的大将,也没有万夫不敌的猛将,那么他所仰仗的是什么呢?东汉末年,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年代。陶谦作为东汉末年的老牌军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

  • 吴克善是谁,他与孝庄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着如此高的地位?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说起清朝,除了后期的昏庸腐朽,前期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的,孝庄太后身边的大臣吴克善就是其中一位,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如此高的地位呢?在清朝的历史上吴克善是一个比较有地位的人物,他原本只是一个蒙古的亲王却有着不一般的地位。这是为什么呢,吴克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和清朝的太后孝庄之间是什么关系?吴克善能

  • 他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八百年来其家族后代长盛不衰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知识分子似乎就与穷酸形成了词汇绑定,这虽然是管中窥豹,却也很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么文人将心中理想和美好的精神世界作为寄托,却不看重物质生活,这种风气是谁发扬的呢?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名言,也古往今来无数知识分子的座右铭。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极穷

  • 王承恩是谁,他死后又葬在什么地方?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羞愤自缢身亡,他自缢时,身边只有一位太监服侍,而这个甘愿陪皇帝赴死的太监,就是王承恩。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王承恩,太监

  • 董鄂妃的妹妹是谁,她为什么要为顺治帝陪葬?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但这只是个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而已,历史上顺治在董鄂妃病死后的第二年就驾崩了,但是有一个奇怪之处,就是的顺治为什么要拿董鄂妃的妹妹来殉葬呢?顺治在痛失董鄂妃那年患天花,不久之后就驾崩了。驾崩之前,王熙大学时奉命来到顺治床边写遗诏。按王熙自己话说“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

  • 他是西晋的开国功臣,也是灭吴过程中功勋最高的将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蜀汉灭亡后,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西晋,与南方的东吴分庭抗礼,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东吴数代人经营,一时间很难拿下,国家统一变得遥遥无期。公元265年,在洛阳的一处宫殿里,新皇帝正以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位几乎一样的仪式接受着魏帝曹奂的禅位,这个皇帝就是晋王朝的开创者、西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即位之初

  • 康熙的这个妃子,身份低贱,难道只是因为出身的原因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少个妃子,这个我们暂时不去考证,但是受乾隆宠爱的妃子就那么几个,其中良妃就是乾隆最为宠爱的妃子之一。卫氏,内管领阿布鼐女,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未几晋良妃。成为历史上母家身份最低的妃子。《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里说她“美艳冠一宫,宠

  • 同为大唐开国功臣的他们二位,为什么结局天差地别?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一个人处在社会之中,必然要与其他人打交道,因此与人交流的高情商就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招致灾祸,我们从初唐的两位开国功臣身上,就能够看到这个道理。做人的智慧在于韬光养晦,全身远祸。刘文静和李靖都是唐朝开国元勋,一文一武,首屈一指的大功臣,但二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