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这位开国上将有条毛毯一直不敢用,22年后送给儿子,儿子也从来不用

这位开国上将有条毛毯一直不敢用,22年后送给儿子,儿子也从来不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3/12/25 14:13:45

我国的开国上将都有许多传奇的事迹,今天我们说的这位有条毯一直不敢用,22年后送给儿子,儿子也从来不用。

洪学智,1913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时候放过牛,读完小学后即学徒做工。1928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地下党领导的农民武装联庄队,1929年3月,参加赤城游击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副师长、军区副司令、军区司令、纵队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身经百战、战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解放军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洪学智将军的夫人是张,她是1919年出生于四川通江,1933年参加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供给部被服厂班长。1935年2月入党,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6月经宏坤、冯明英夫妇等人介绍认识,她与洪学智在四川瞻化县城结婚。后来,还担任过抗大大队医务所护士、第四野战军纵队家属学校副校长、志愿军留守处幼儿园主任、轻工业专科学校副校长、解放军304医院和后勤部管理局顾问,1983年离休。他们总共生育了8个子女。

事件经过

开国上将洪学智曾任我军总后勤部部长,掌管着军队的财政大权,但就是这样一位“财神爷”,对自己和家人却非常抠门儿,谁也不能占便宜。

1968年,洪学智的长子洪虎结婚了。按理说,儿子结婚,当父亲的总该给孩子送点礼物,可洪学智太穷了,不知道该送什么好。最后,洪学智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把一条明显有些年头的旧毛毯送给了洪虎。

有人不解,说你这么大的官,就不能买点能拿出手的礼物?洪学智说:“谁说这条旧毛毯拿不出手?这是我们洪家的传家宝!”

说起这条毛毯,还要追溯到1946年。当时,洪学智刚到齐齐哈尔,与黄克诚、陶铸等人见面,然后率部队去黑河剿匪,这事儿咱以前讲过。黑河纬度高,天寒地冻,陶铸担心洪学智受不了寒的天气,就送给他一条自己的毛毯。

洪学智知道陶铸这是关心自己,盛情难却,就收了下来。但一转身,洪学智就把这条毛毯珍藏了起来,即使是东北气温零下几十度,也从来不用这条毛毯。

至于为什么不用,洪学智说了两点:“第一,这是陶铸送给我的珍贵礼物,我舍不得用;第二,我军讲究官兵一致,普通战士没有毛毯盖,我也不能搞特殊。”

洪学智还对夫人张文说:“我不能搞特殊,你也不能搞特殊,洪家人都别想搞特殊。”洪学智把这条珍贵的毛毯送给洪虎后,洪虎也没舍得用,而是精心保存了起来。晚年时,洪虎说:“父亲让我不能搞特殊,这句话我牢记了一辈子,这条毛毯就是证明。”

洪学智收了陶铸的毛毯,却拒绝收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衫厂的羊绒衫。

有一次,洪学智到内蒙古视察工作,这家羊绒衫厂就托人把几件羊绒衫送给洪学智,说:“请洪将军帮我们厂打打广告,这几件羊绒衫是给您的劳务费。”

洪学智却说:“做广告可以,但东西不能收。如果我收了你的羊绒衫,那么酒厂做广告送我酒,烟厂做广告送我烟,电视机厂做广告送我电视机,我收还是不收?收了,我岂不成了贪官,几十年革命白干了?要一视同仁,谁的礼物我也不收,但能帮忙的我一定帮!”

洪学智有个女婿,叫金元,是解放军301医院的科训处处长。由于金元人品正直,业务优异,总后勤部就推荐他出任301医院副院长。

金元一开始对这事并不知情,还是洪学智把他找来谈话,他才知道的。

洪学智说:“我知道你的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当副院长的标准,但是,谁让你是我洪学智的女婿呢?你当副院长,即使我没有任表态,对外也说不清楚,别人会说金元有个好岳父才当上副院长的,对你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金元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理解岳父的苦衷,就同意了,主动退出了副院长的候选名单。

医院领导名单出来后,还有人打听,说金元表现这么好,又是洪部长的女婿,怎么没当上副院长?金元对这样的疑问,每次都是坦然地笑笑,从来不做解释。

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传奇的事迹。

如1959年,时任解放军后勤部部长的洪学智参加庐山会议。

在批彭的声浪中,他却站了出来,替遭受冤屈的彭德怀说话:“彭总百团大战至多不过是命令请示得晚,打鬼子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抗美援朝是毛主席的指示,彭总执行得很好,总不能也说错吧?一个人有功有过,不能一说过就把功给抹杀了。”

有人好心劝他说:“彭是一方面军的,你是四方面军的,彭是八路军,你是新四军,你在里面掺和什么?你不参与,人家都怀疑你,你一参与,就危险了。”

洪学智说:“我不管他是什么一方面军还是八路军,我就是要把事实说清楚,开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应该整人。”

确实,洪学智本来与彭德怀无缘,只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两人才走到一起。当时彭老总要他兼任后勤司令员,一贯是指挥打仗他本能地服从了,但还是忍不住提出了一个条件:“回国后不再干后勤。”谁知彭老总却把他批了一通,说:“共产党员还讲条件?回国后如果我当参谋长,跑不了你还得干后勤。”为此弄得洪学智面红耳赤。

但是,就是在朝鲜战场的血与火的战斗岁月中,洪学智真正了解和懂得了彭德怀。但是,回国后,铁面无私的彭德怀还真的让洪学智继续干后勤,先是当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两年后升任部长。

这一次洪学智在庐山会议上为彭德怀直言,很快,就被好心人说中,被戴上“划不清界限”的帽子,被调到吉林省农业机械厅当厅长。

尽管这样,洪学智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有人曾问他:“你从总后勤部部长到一个省的厅长,你不觉得亏吗?”

他说:“我参加革命不是为当官,有利于革命工作我就干。战争年代,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每个人都时刻准备为祖国光荣献身,哪里还有心思想将来做什么官?即使到了和平时期,不论做什么官,干什么工作,还不是为了把国家建设好,让祖国强大起来,使人民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虽然被降职了,但只要有工作干,能为党和人民继续做事情就别无所求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洪学智被打成“彭德怀的黑干将”,被造反派批斗。当造反派让他揭发彭德怀,他不干,不说违心的话,依然坚持说彭德怀没问题。造反派骂他是“三反分子”。他说:“我是三反分子,一反封建压迫,二反帝国主义,三反国民党反动派。”

后来,洪学智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专案组让他写思想汇报,交代自己的错误。洪学智倔强地说:“没什么好写的。你们说我是三反分子,我到底反了什么?我一不反对毛主席,二不反对毛泽东思想,三不反对党,要我写什么思想汇报?现在不写,以后也不写!你们看着办!我不是‘三反分子’,我是‘三忠于分子’我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党的。以后历史会证明的。”

专案组组长不甘心,气愤地说:“你这段时间的劳动态度怎么样?”

洪学智拍着桌子说:“你别问我!我在这里怎么样你去问军管会,你去问这里的群众,以后再不要再来问我!”

洪学智就是这样一个硬汉,谁都拿他没有办法。

那么对于这位开国上将,你还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建文帝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为什么敌不过燕王朱棣而最终丢了皇位?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朝朱元璋临终之际把皇位传给了孙辈朱允炆,但朱允炆却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输给了朱棣,把皇位也给丢了,那当时朱允炆为什么打不过朱棣呢?朱元璋生前为了朱家江山万世永系,大肆屠杀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从胡惟庸到李善长,从蓝玉到傅友德,几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朱元璋屠杀殆尽。同时,朱元璋又大肆分封朱氏宗室,

  • 咸丰死后时隔四年方才下葬 在此期间他的尸身难道不会腐烂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861年的时候咸丰突然去世在避暑山庄,关于咸丰的死因也是诸多谜团,但他死后尸身却耽搁了很久才下葬,那时候难道不会腐烂吗?咸丰一生悲崔,10岁丧母,小时候骑马把腿摔折,成了瘸子,得过天花,满脸麻子。道光晚年立储之时,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䜣之间摇摆不定,后奕詝老师杜受田面授“藏拙示仁”、“藏拙示孝”二个

  • 张飞、关羽的死亡及对刘备政权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公元219-223年,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失败和死亡,从桃园三结义到关张的死亡,肯定对刘备的蜀汉政权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的,从不同的角度肯定可以看到不同的答案,这里简单分析一下关羽、张飞死亡对刘备政权的影响。公元219年关羽失守麦城,被东吴潘璋马忠抓住,被孙权斩首;公元221年,张飞准备与刘备从阆中合作

  • 西汉张释之:既是治国良师,又是执法先锋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官员,但是要谈论道西汉时期的著名执法的官员,那么非张释之莫属了。张释之,是河南南阳人。早年间张释之和兄长张仲一起生活,张家比较有钱,所以张仲花钱给弟弟捐了一个官。于是张释之做了骑郎,可是十年的时间,他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得到升迁。张释之感到很愧疚,毕竟花了兄长不少钱,于是他打算辞

  • 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手中为什么会举着一块板子,这块板子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大臣商朝的时候手中拿着一块板子举在胸前,这块板子有什么用呢?在当时这块板子又叫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先讲一下什么是朝会,在古代君见臣为朝,臣见君为会,朝会也就由此而诞生了,朝会有两种,一种是大朝,为了庆贺的,在每年的冬至,元旦和重大的节庆之日(皇帝生日)举行,另外一类是日常的朝会

  • 古代走夜路时人们为什么宁肯睡坟头也不去庙里?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们出远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些有钱人可能会雇辆马车,而一些穷人只能步行,那时候晚上的时候露宿荒郊野外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有这么一句话是说宁宿荒坟,不住破庙,这是为什么呢?现代人出门在外的住宿条件非常好,只要兜里有钱,想住什么样的酒店宾馆都有,再不济也不至于夜宿街头吧!首先,古

  • 历史上第一位活着坐上太上皇的刘太公 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开创了我国古代重要的朝代汉朝,并为其奠基,使它存续了数百年,也为如今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赋予了姓名。刘邦的父亲则是史上第一位生前就当上太上皇的人,那么,刘邦的父亲的结局是什么呢?周赧王三十三年(前282),一说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刘邦的父亲刘煓出生在沛郡丰邑,

  • 县令和知县两个官职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官职比较大一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影视剧中一个地方官有的叫县令,有的叫知县,直接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是相差甚远,那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又是哪一个官职比较大?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道光皇帝素来节俭 为什么要给自己修建豪华陵墓,他的节俭是装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历史中皇帝一般都是比较奢侈的,毕竟身为一国之主,自然可以支配最好的资源,在皇帝中很少能遇到节俭的,在清朝时期便有一位非常节俭的皇帝,这位皇帝便是道光,但道光的一个举动很令人费解,他一生都在节俭,但最后的时候却修建了一座豪华陵墓,这是为什么?倘若说起皇帝,世人都会觉得他们十分幸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 此人是盗墓祖师爷,为了防止自己的墓穴被盗,他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现代许多小说都对盗墓这个古老的行业有精彩的描写,让人不得不对这一神秘的职业心生向往。古往今来,封建王朝的帝王陵墓中埋藏着大量的财富任何人看了都会心动,但是碍于道德层面的压力和恐怖的机关陷阱,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在我国盗墓是一个古老的行当,而盗墓的人都信奉祖师爷,他们的祖师爷就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