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牙刷的发明比西方早800多年,看一支牙刷的进化史

中国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牙刷的发明比西方早800多年,看一支牙刷的进化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72 更新时间:2024/1/17 14:06:55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他们的诸多发明至今都被广泛的运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不仅仅只有四大发明,牙刷的发明比西方早800多年,看一支牙刷的进化史。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美观有很大影响。从生命诞生之际,牙齿便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科技给牙齿以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以保障人们更好的生存质量。那么在古代,是如理牙呢?

《诗经·卫风·硕人》是一首描写齐国女子庄姜出嫁的诗,第八句“齿如瓠犀”说庄姜的牙齿像葫芦籽一样白洁细密。如果没有基本的牙齿养护手段,庄姜不可能在出嫁年龄还能保持一口健康白洁的牙齿。

虽然中医对牙科分类较晚,但古人一早就发现,不对牙齿进行必要的保养,必然会出现各种症状的牙科疾病。

除了医术中有记载之外,我们在象形字中也能寻得一些蛛丝马迹。比如“龃龉”一词的意思是意见不一,相互抵触,本意指的却是牙齿参差不齐。上下齿咬合不齐者被称为龊,排列不齐者被称为龇,不平整者被称为龋,均视之为病态。类似的字和词有不少,可见古人很早就开始关注牙齿和口腔健康了。

但像现代人一样刷牙却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周朝礼仪认为刷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最初的牙齿清洁方式是漱口法。《史记·仓公传》记载说“食而不漱”是造成龋齿的直接原因,饭后漱口成为当时人们每餐之后必备的功课,漱口水的材料是现在常见的盐水。聪明的古人在食盐的过程中发现盐有消炎杀菌的作用,易溶于水的盐粒成为漱口水的首选。《礼记》中有:“鸡初鸣,咸盥嗽”,的记载,说明那时候的人已经将盐水漱口作为牙齿保健的生活习惯。

盐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是一种奢侈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的,日常食用都稍显珍贵,更不要说用来漱口刷牙了。于是,酒、醋、药汤、茶水便成为漱口水的替代品。尤其是茶水这种便宜又易得的东西,成为普通人家刷牙漱口的首选。

茶水中含有的一种特殊酶可以分解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渣,防止酸性物质产生,造成龋齿;而茶叶内含有的氟元素和更是能与钙质产生亲和作用,附着在牙齿表面,进一步防止龋齿产生,稳固牙齿。虽然古人不能像现代人一样知晓茶水中含有的特殊化学成分是保护牙齿的关键,但实践足以证明茶水是一种完美的漱口水。

还有一种方法叫叩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中记载:“吾尝患齿,动摇欲落。饮食热。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

可见,这也是古人刷牙的一种方法吧。那么,牙刷到底是何时才有的?

唐朝。这是有考古学证据的。

公元1984年,成都指挥街发掘唐宋遗址时,从唐代灰坑中出土了4把牙刷,其中2把保存完整,其中一把保存在成都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目前为国家级文物。这把牙刷头部略宽,有12个植孔,分为两排。刷柄从中后部逐渐缩窄、加厚。

这个发掘有力证明了,古代植毛牙刷是中国最先发明的,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这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牙刷了。”

到晚唐的时期,人们还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蘸药水揩齿。唐医焘在《外台秘要》描述以升麻、白芷、沉香等为药,碾碎成散,将杨柳枝头咬扁,点药擦洗牙齿。

唐朝之后的辽国也发掘出了牙刷。

公元1953年,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赤峰大营子发掘了辽国附马卫国王墓,从陪葬品中发现两把骨制刷柄。根据考古报告的描述,骨柄长约19.50厘米,一端有8个穿透的植毛孔,分为两排,每排4孔,小孔有植毛痕迹,植毛面的孔径略大于背面的孔径,骨柄呈长条状,植毛部则为扁平长方体,“制法极似现代的标准牙刷”。

与大辽同时代的宋朝,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的宋朝有牙刷,答案当然不言而喻。

首先,牙刷走进千家万户。到了宋朝,在大都市中,牙刷已经作为日用品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其次,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和经营牙刷的店铺。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诸色杂货”记载有:铙子、木梳、篦子、刷子、刷牙子、减装、墨洗、漱盂子、冠梳、领抹、针线等等,还提到“凌家刷牙铺”、“傅官人刷牙铺”等专门销售牙刷的店铺。由此可见,到南宋的时候,牙刷已经成为了很常见的生活用品。

再次,从牙刷的形制看,宋朝时期的牙刷出现了“明穿”与“暗穿”两种植毛法。明穿法是指植毛孔洞穿,正面孔径略大,背面孔径略小并有凹槽,毛发植入小孔后在凹槽处用金属丝加固。暗穿法则是植毛孔只钻一半深,孔与孔之间有小洞相通,利用两个植毛孔固定毛发,植毛的技术难度显然更大,但牙刷背面是光滑的,显得更为美观。可见,当时牙刷的技术已经很先进。

更为关键的是,宋朝人刷牙不但用上了牙刷,而且还有牙膏。在北宋末年的《香谱》中,收录了十几个揩齿药配方,其中提到的配料包括沉香、檀香、龙脑香、麝香、青盐等,最后还需以熟蜜调成糊。可见其同样有清新口气的作用,且制作讲究之极。

最后,宋代牙刷也是有考古学证据。2007年,河南杞县发现一处宋代灰坑,从里面发掘出一些骨制品(半成品)、古铜钱,其中有三件骨质刷柄残品,较完整的一支刷柄残品长为7.90厘米,宽1.14厘米,厚约0.40厘米,一端有48个植毛孔。经过专家研究得出结论:这就是宋代的牙刷,虽然是残品,但至少有考古学证据。

那么,宋代牙刷价格如何?目前没有文献记载,但是从成书于元朝的《朴通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物价信息。宋朝的牙刷跟当时一支蜡烛的价格差不多,不算特别贵,一般市民也买得起。

所以说,宋朝牙刷应该是很普及的。

宋之后,牙刷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牙刷、牙膏虽然是小发明,但每日刷牙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今更是人人都要用。

而相比较西方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1770年(清乾隆年间)英国人威廉·阿迪斯在监狱里发明的。

英国皮匠威廉·阿迪斯不知犯了什么罪,被抓进了监狱。在监狱中的他不甘寂寞,整天胡思乱想。有一天,他突然有一个想法:他把骨头磨成一根细棒,在上面钻些小孔,然后将猪鬃一束束地插进小孔,并将它们修剪整齐,于是就这样世界上的第一把牙刷在监狱里诞生了。

我国历史上的牙刷相比较要早800多年,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死前为什么放心让长孙无忌辅政呢,李世民为防止长孙无忌大权独揽做了哪些准备?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作出了许多贡献。李世民死前为什么放心让长孙无忌辅政呢?长孙无忌是李世民非常器重的一个大臣,他被誉为是凌烟阁功臣之首,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长孙无忌就一直跟着李世民了,玄武门之

  • 秦国著名大将李信究竟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李信为什么史书鲜有记载?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李信是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然而这么一位非常受秦始皇信任的将军,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战国时期是一个英才名将辈出的年代,尤其以统一六国的秦国为例,文有张仪、范雎,武有白起、王翦。但同时,一位年少有为的将领却因为一次失败,

  • 吕文焕投降是压垮南宋的最后一根稻草 吕文焕死守襄阳城六年之久,为什么最后还是向蒙古军投降?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吕文焕是南宋后期将领,在宋蒙襄樊之战后期任宋朝守将,与蒙元相持达6年之久,最终因兵尽粮绝投降蒙元。投降之后,他自请为元军先锋,带领蒙古人一路攻城略地,灭亡大宋。吕文焕的家世非常的好,所以从小受到的教育很好,不仅如此,因为家里同门的哥哥,也是非常有名气的抗蒙的将军,所以他从小的志向就以他为榜样,希望以

  • 清初开国诸王身经百战 权势赫赫 左右朝政 为什么他们的后代却一代不如一代?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后金是原明朝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兴起的过程中,一大批爱新觉罗氏宗室王公成了开国功臣,即所谓的“开国诸王”。这些王爷、贝勒们个个身经百战,叱咤风云,都是问鼎中原诸战中的主帅。关外的后金、清初时期,开国诸王们拥有很大的权势,他们各领一旗或数旗,在政治、军事、经

  •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周瑜到底有多好呢?周瑜气量不小 也并非被气死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到底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周瑜是汉末时期东吴名将,很多人得知周瑜,是被罗贯中的演义小说所吸引,如“既生瑜何生亮”。现在基于影视的传播,周瑜这个“被气死”的“气量狭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人们所熟知的这个人物却与历史上真真正正的周瑜有着天壤之别。三国小说中的周瑜是广大人所熟知的形象,周瑜是一个风流潇洒,才华横溢,但胸怀却极

  • 刘备有着隆中对这样的战略构想 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诸葛亮隆中对看起来相当完美 却不适合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诸葛亮在对策中,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相当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蜀、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可是有着隆中对的蜀汉政权为何却最先灭亡?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愿意出山。接下来他们

  • 令中统、军统差点灭顶的大汉奸,他干了什么让日本人非杀了他不可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你听说过最无耻的汉奸言论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为汪精卫和侵华日军做事的汉奸,他的言论可以说是相当无耻了,不过最终他没有被我们正法,却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一抗战时期,国民党的锄奸团在沦陷区大开杀戒,汉奸们都把他们当作魔鬼一般的存在。直到一个小人物的出现,他让中统、军统差点蒙受灭顶之灾。李

  • 一介书生​虞允文 出将入相二十年 从未领兵打仗的他是如何力挽狂澜拯救南宋 名垂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虞允文是南宋初年名臣,姿貌雄伟,慷慨磊落。早年以文章致身台阁,后遭逢危局,挺身而出,在采石矶一战成名。虞允文是坚定的主战派,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出将入相近二十年,史称其“战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义勇,为南宋第一”。在采石之战的一年前,虞允文与完颜亮有过一面之缘。那是绍兴三十年,南宋官员虞允文出使金国

  • 穰侯魏冉 战功赫赫 一生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功高震主的魏冉为什么没有被昭襄王迫害 全身而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魏冉是战国时期秦国重臣,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曾保举白起为将,东向攻城略地,击败“三晋”和强楚,战绩卓著,威震诸侯。公元前306年,年仅19岁的公子稷在秦都咸阳登基,史称秦昭襄王。他在母亲宣太后与舅舅魏冉的支持

  • 他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靠奸诈当了皇帝,嗜血成瘾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貌似越靠近北极的位置,人们的战斗属性就会越发的强悍,下面这位人物可谓人中之狼,自小目睹父亲被杀,年幼的他独自摆脱追兵,长大后卧薪尝胆,终于复仇成功,可谓真男人。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以其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血称霸于草原。当然,这些词语不光是用来解释狼的,也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尤其是那些曾经不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