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王莽为什么被怀疑是穿越回去的人物?他做事太超前了

王莽为什么被怀疑是穿越回去的人物?他做事太超前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15 更新时间:2024/1/15 23:24:00

王莽虽然被视作是篡汉的贼人,但实际上他是被拥立上去的,西汉末年颓败的江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王莽正是这黑暗中的一道光

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因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在朝廷中颇有威望。在西汉后期贵族奢靡百姓困苦的现实中,王莽勤俭爱民的主张犹如黑暗中的一抹亮色,被那些良知尚存的朝廷大臣视为拯救大汉危局的不二人选。

王莽也不负众望,他顶着“周公再世”的光环,不费一兵一卒,就在万民拥戴下轻易夺取了200余年的汉家江山,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王莽继位后很快推行了各项改革措施,不过,他所做的8件事却让人大跌眼镜,甚至让现代人一度怀疑他是“穿越回去的”。那么,王莽究竟做了些什么事呢?

1.极力主张社会大同。

公元9年,也就是王莽称帝的第一年,即颁布了“王田”、“私属”的诏令,规定土地国有,奴婢不得买卖。为了实现一夫一妇分田百亩的理想,他要求家中“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必须将多余的土地分给九族邻里。

2.极端的民族主义。

王莽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节,他认为自己所建立的新朝是俯视周边政权的上国,将匈奴改称“降奴”,将匈奴单于改称为“服于”。对于东北的地方政权高句丽(并非后来朝鲜半岛的高丽)这个名字,王莽也感到极端不满,改称为“下句丽”。同时发兵数十万长期驻守边疆,与西域各国刀剑相向。

3.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财政管理能力。

在财政管理上,王莽推行“五均六管”,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大城市设置五均官,负责平抑物价,以较低的利息为百姓提供官营贷款业务,改善平民处境,稳定社会秩序。

4.发行虚值货币。

西汉官方货币为“五铢钱”,但五铢钱却有一大弊端:太重。如进行一两万钱的大额交易时,就需要200斤重的五铢钱,这对于交易双方来说是非常不便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莽推行了推出了3种新币,过去需要200斤五铢钱才能完成的交易,现在只需要带上三四枚“错刀”就能结算,简便易行。王莽创造的这一“虚值钱币”做法,直到今天仍是各国的一项重要的货币制度。

5.限制官员俸禄。

公元16年,王莽下令,如遇到灾年歉收,地方官的俸禄要根据收成情况相应减少。

6.“营改增”税制改革。

针对猎人、渔民、养蚕人、工匠、专业人员和商人的征税问题,王莽改变了过去以资产为基数的征税方式,转而根据收入来征税,这种改革颇有点像今天的“营改增”。

7.缩小贫富差距

除了给平民分田、平抑物价,抑制民间私人高利贷等举措外,王莽还在货币成色上动了心思。他降低了大面额货币的成色,以减少币值改革给低收入者带来的冲击。

8.人人平等的偏执狂。

王莽的次子王获曾杀死一奴奴婢,按当时的律法,王获是不需要抵命的,但王莽却强迫自己的儿子自杀偿命。随后,王莽的长子王宇、幼子王临以及侄子、孙子也先后因涉嫌违法,被王莽逼杀。或许在王莽的思想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已到了极端偏执的程度。

王莽所做的这些事,很多已经超出了当时时代的承载能力,胡适在评价王莽时,甚至称他为“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而王莽也被誉为最具穿越嫌疑的古人之一。

我们抛开“穿越”这种虚妄猜测不谈,仅就王莽的诸多改革措施而言,不仅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合理性,很多改革措施在今天也依然具有参考性。如“五均赊贷”政策始终贯穿着改善平民处境,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而其对工商业经营与物价的统制与管理措施,也是历史上的创举。

不过,王莽改革终究违背了当时的客观规律,甚至引发了社会混乱,造成了全国性的民变。公元23年,王莽被杀,他所倡导的理想国度也随之消逝。

标签:

更多文章

  • 通过清朝皇帝的书法作品,能看出这个皇帝的性格。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一个人的性格基调和心理活动,能够在他的笔迹上有很清楚的反映,通俗来讲,你能通过一个人的笔迹来大致判断这个人的性格。在国外,通过笔迹来分析人的心理,是很普遍的现象。中国也有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的说法。清代皇帝性格迥异,通过他们留下来的众多书法作品,也大致能看到不同的性格。顺治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

  • 一个少年为什么能操纵朝野,权倾天下,最终引来君王杀心?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一个人的性格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那些少年时候就展露帝王气质的人,往往最后也能成就大事,北齐高俨就是这样一位少年英才。北齐武成帝高湛育有多子,其中最年长的三个儿子是高绰、高纬、高俨,高绰是庶出的,所以并没受到重视,本事也不出众,所以风头戏就都落在高纬和高俨身上了。高纬,北齐末代皇帝,565至577

  • 抗倭名将戚继光为了维护军令,竟然亲手斩杀了违抗军令的亲生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上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战役,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赫赫有名的名将,明朝的戚继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打击倭寇的战争中,他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将、民

  • 秀恩爱死得快,盘点历史上光速打脸的秀恩爱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中国人好像能把每个节日都过成情人节,每当节假日的时候,面对浩浩荡荡的秀恩爱大军,单身狗们只能躲在家里瑟瑟发抖,尽量躲避着这个世界的恶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已经是人人必备的产物。网络,成为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产物。而正是因为网络的便捷,使一大堆社交网站的应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社交

  •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刘备才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衡量一个人是否为真英雄,很多时候要看他的功绩,就这一点来说,刘备显然是不合格的,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刘备才是真英雄。在三国时期,要说哪个英雄豪杰最厉害,曹操、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关羽、赵云等可能是备选答案。而如果有人要说刘备的话,可能总有人会跳起来反驳,一个靠哭哭啼啼获得江山的话人

  •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狐狸精”,她的下场非常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狐狸精在我国历史上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听的词,多用来形容放荡的女性,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这种误国的“狐狸精”。谈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狐狸精”——妺喜,那么就该先说说她丈夫、夏朝君主——夏桀;还要提念一下夏朝的“扫墓人”——韬光养晦、用心良苦的商汤。商汤曾经一度被夏桀扣押在京城里,后来,又鬼使神差地成功获释。

  • 细数明末张献忠起义军造下的杀孽。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明末除了李自成起义,还有张献忠的一支起义军,虽然没有直接消灭明朝,张献忠还是在西北地区建立了一个比较庞大的政权,并用残酷的手段统治着百姓。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中说,“讲张献忠祸蜀的书,其实不但四川人,而是凡有中国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蜀碧》,总可以说是够惨的了。”关于张献忠的残暴,历

  • 元朝时期的中国是否算是亡国?历史书上绝对不会告诉你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蒙古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尴尬的时期,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虽然有心与汉民族文化同化,但严重的贪腐还是让它从内部崩溃,正如蒙古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一样,掠夺完大量的财富之后又匆匆退场。元朝,是由蒙古族所建立的王朝。从1279年崖山之战起,至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享国时间为90年;如果从1271年忽必烈改国

  • 皇帝虽然有钱,但是不影响他吝啬,来看史上最“抠”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穿用度只需够用即可,对道光来说,节俭的身体力行简直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人们对中国历史上各代君王的印象是:坐拥世间富贵荣华。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坚持节俭,并能坚持一生的帝王,道光帝是比较突出的。节约不仅是他的人生乐趣,更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处事能力和行为品德

  • 几千人竟然能击退几万人的军队,这支神奇的军队多次救了刘备的命。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三国时期有很多特殊作用的兵种部队,他们很多都是特种兵,战斗力非凡,其中有的还数次救了刘备的命。这支部队长期以来不为人熟知,神秘到史上只留下只言片语,估计是怕蜀国怕给敌国留下资料。现在只能看到文献资料见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至蜀国中都护李严的书信中。翻阅《诸葛亮集》,在第一卷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