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朝皇帝数他痴情,终生寻找最爱,与爱妃僵尸相伴三年

唐朝皇帝数他痴情,终生寻找最爱,与爱妃僵尸相伴三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02 更新时间:2024/1/15 8:59:40

忠贞不渝的爱情自古就受到人们的敬佩,如果这种爱情发生在后宫佳丽三千人的皇帝身上,那就更加让人肃然起敬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忽闻平叛捷报时的欣喜若狂和兴致勃发,一向被人称作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该诗意境风驰电掣,结构行云流水,既是爱国诗人喜极而泣的真情涌动,也是对唐代宗力挽狂澜的由衷赞颂。叛乱平息了,愁闷多年的杜甫可以轻松地和妻子放歌纵酒;而唐代宗却因战乱期间两次“弃妻”,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苦楚之中。

在历史上,唐代宗李豫不仅是安史之乱的终结者,同时也是一位鲜有的痴情皇帝。李豫(726年—779年),原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九任皇帝。李豫十五岁时,封广平王。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做主把秘书监沈易直之女沈氏赐给李豫做侍女。沈氏的母亲是李豫的乳母,沈氏与李豫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由于出身微贱,李豫无法将沈氏立为王妃。成为李豫女人的次年,沈氏生下长子李适(即唐德宗)。沈氏虽非嫡妻,但李豫对她却宠爱有加,二人相濡以沫十五载,感情甚笃。然而,安史之乱却把他们拆散开来。

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告危,唐玄宗仓皇西逃时,李亨、李豫父子随行,“诸王妃、主从幸不及者,多陷于贼,后(按:沈氏)被拘于东都掖庭”。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在洛阳,李豫找到了失散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沈氏。当时,李豫“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仍将沈氏安置在洛阳。乾元二年(759年),叛将史思明再次攻占洛阳,沈氏又陷贼手。闻此噩耗,李豫悲痛万分。宝应元年(762年)冬,也就是“官军收河南河北”后,洛阳收复,叛军溃败,李豫再次跑进洛阳寻找沈氏,但“失后(按:沈氏)所在,莫测存亡”。(《旧唐书·后妃传》)

沈氏两次被弃,一次身陷囹圄,一次飘渺无踪。李豫不是薄情汉,两次被迫“弃妻”,均是由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笔者翻阅大量史籍,结合当时的情况分析认为,李豫第一次“弃妻”,是出于无奈;第二次“弃妻”,则另有苦衷。唐玄宗决定幸蜀时,事发仓促,时间紧迫,不可能顾及到一个“良家子”出身的孙媳妇;再者,李豫当时只是一个皇孙,身轻言微,也没办法决定谁去谁留。等到李豫再次见到沈氏时,虽成为皇太子,但张皇后却一心要除掉李豫,好让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李豫身处险恶,也决不敢把沈氏送到长安这个政治漩涡。史籍中的“从幸不及”和“未暇迎归长安”,显然是史官的春秋笔法。

天涯两茫茫,不见归路,一片痴心向谁诉?沈氏的失踪,让李豫愁闷一生,苦楚一生。没有心上人与他温馨相拥相伴,没有心上人跟他分享成功喜悦,李豫即使登上了帝位,站在了世界的顶端,也未免终日唉声叹气,寂寥缠身。沈氏虽然无觅处,但李豫对她的思念却没有停歇。安史之乱平定后,李豫多方“遣使求访”沈氏的下落,但杳无音讯。当时,李豫已经有好几个儿子,而他却把德才并不十分出众的李适立为接班人,这不能不说是出于对沈氏的思念,不能不说是爱屋及乌。思念是个怪东西,总让人一生揪心。时间越长,他对沈氏的思念就越深。沈氏一天找不到,李豫的身心就一天找不到栖息的港湾。

后来,李豫又纳独孤氏。独孤氏“美丽”,且生性宽仁惠达,娴雅贤淑。在独孤氏的身上,李豫仿佛又找到了沈氏的影子,这让李豫对沈氏的痴情,终于有了一个寄托的着落。尽管如此,但李豫始终没有放弃对沈氏的找寻,结果“十余年寂无所闻”(《旧唐书·后妃传》)。李豫即位后,皇后的位子一直虚悬着,因为李豫相信沈氏一定能够找到。再者,他毫不犹豫地把李适立为皇太子,也是想让沈氏“母以子贵”入主中宫。独孤氏虽然宠冠后宫,甚至“嬖幸专房”,但她始终无缘皇后桂冠,李豫最后只是将她册封为贵妃。在李豫的心目中,沈氏的地位是谁都无法取代的,独孤氏永远是沈氏的替身。

独孤氏陪伴了李豫十余年,先后生下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天生聪慧,十分乖巧,能够看李豫的脸色说话做事,“上之所赏,则因而美之;上之所恶,则曲以全之”(《旧唐书·后妃传》)。李豫与华阳公主在一起,总能开怀大笑,把愁事暂抛。独孤氏受宠,在很大程度上也沾了女儿的光。爱女病重之际,李豫竟然“啮伤上指”,可见他对华阳公主疼爱之深。华阳公主离世,独孤氏哀伤过度,一年后香消玉殒。独孤氏死后,李豫追谥其为贞懿皇后,并将其“殡于内殿,累年不忍出宫”,朝夕相伴。李豫此举,应该说是因为对生命中第一个女人沈氏的不能忘怀,而在情感和名分上对独孤氏的某种愧疚和补偿。

沈氏始终找不回来,爱女和爱妃又相继离去,李豫身边没有了知己,凄凉瞬间袭来。加上执政后期,藩镇割据之势已成,国家经济每况愈下,朝政更是紊乱不堪,李豫焦头烂额,难以应对。爱情和政治的双重打击,让李豫精神恍惚,形容憔悴,身体迅速垮塌下来。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李豫在对沈氏的思念中崩于紫宸内殿,享年五十四岁。李豫执政十七年,沈氏始终没有找到,所以他一直没立皇后。为了一个侍女,李豫苦苦找寻了十七年;为了一个替身,李豫和僵尸相伴了三年。李豫的痴情指数和这种另类的痴情方式,在唐朝皇帝中堪称第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极其罕见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明朝没能彻底征服蒙古,为什么明朝死活都打不下的蒙古 清朝却能让蒙古彻底臣服?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蒙古人曾是整个欧亚大陆的噩梦,即便在元帝国灭亡之后,蒙古人仍然控制着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还曾经给明王朝带来过巨大的威胁。然而,中国几百年都征服不了的蒙古人,为什么最终被满清给彻底降服了?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缠绕了几千年的大难题,那就是中原王朝经常会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其中,在南宋末年,北方的蒙

  • 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权倾朝野 为什么在十七岁的崇祯帝面前不堪一击,崇祯为什么一上台就要杀魏忠贤?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宦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势力强大,为什么还是被崇祯帝轻松干掉?公元1627年,崇祯即皇帝位,年仅十七岁,随后崇祯着手除掉阉党,在

  • 土木堡之变时朱见深已经是太子 为什么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朱见深上台后为什么要为朱祁钰平反?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明英宗被俘后,朱见深已经是太子,为何于谦却要拥立朱祁钰?朱见深上台后,为何还给朱祁钰平反?明宣宗生前只有两个儿子,一个为贵妃孙氏之子朱祁镇,一个是贤妃吴氏之子朱祁钰,也就是日后的明英宗和明代宗。原本兄友弟恭的二人,却因为土木堡之变而翻

  • 谁造成了靖康之变?靖康之耻罪魁祸首竟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靖康之难,一个极其富强的宋王朝,突然崩盘,绝大多数人尚未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迅速跌落至谷底。这其中既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靖康之难到底是谁造成的祸害,这个话题在南宋以后一直都很热门。汉式帝国结构发展到宋代日趋完善,组织能力更加强大,所以宋朝创造出汉唐都远远不能望其项背的文明高峰,但仍

  • 他是齐国崛起的关键人物,将周朝皇族当做棋子使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臣子多如繁星,但是能够像管仲一样让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就少很多了,齐国能成为春秋最早的霸主,与管仲的才能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列国并峙、征战不休的春秋时代,管仲不仅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令齐国兵强马壮,更以极其出色的手腕发动“货币战争”,起到了内安百姓,外伐诸侯的作用。齐桓公曾经问管仲说:

  • 郑成功后人竟如此落魄,变卖厦门家族祖业维生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郑成功是我国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的登场处在一个尴尬的历史时期,明末清初,他由于忠于明朝,拒绝投降清朝,但是他的父亲和子孙却都投降了,那么他的后人们在清朝过得如何呢?郑成功拒不降清,可子孙不仅降了,日子过得也不咋样。最近,一份落款为“正黄旗汉军公胞弟郑克圻”画押并加盖“佐领郑府”印章的三件卖地契

  • 吴越争霸的后话,细数越国的心酸兴衰史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吴越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主要矛盾,两国相互争战多年,最终越王勾践灭吴国。但是越国后来的发展却不很顺利,经历了数次灭国复国后,最终消失在了历史舞台上。越,被灭四次,第一次被吴王夫差所灭,后复国。第二次被楚威王所灭,后残余势力在广东福建建立百越。第三次被秦始皇所灭,后部分族人又复国,建立东越。第四次

  • 他是历代帝王中最长寿者,原因竟然是戒烟?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在我国古代科技和医疗水平并不发达的时候,人能活到70就算很少见的了,因此才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但是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竟然活到了89岁寿终正寝,这与他常年的养生习惯很有关系。清代皇帝比较重视医学,例如康熙就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他在《庭训格言》中这样说道:“因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今边外四十九

  • 盘点三国时期的十位能力不容忽视的著名将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三国时期是我国一段连年征战,豪杰并起的时代,各路英雄好汉在这时期悉数登场,其实并非只有演义小说中那些著名的将领才有才能,很多名气不大的将领也是很有能力的。提到三国将领,人们往往只记得关张赵马黄、张辽、徐晃、甘宁、邓艾等演义中精彩描写的人物,实际上,三国时代以下这些将军的本领绝对不该被忽略:一、贾诩贾

  • 唐朝的这二位作家因为写作成为富豪,韩愈擅写墓志铭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唐朝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民间百姓有更多的资本去完成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诗词写作蓬勃发展。很多当时的著名文人因此成为大富豪。以平庸时代人的眼光去打量,伟大的时代总是会有许多奇怪现象的。在我看来,唐朝就有不少令人感到奇怪的现象。单以文学方面而论,唐朝至少有这样两个怪现象:一个是,唐代诗歌堪称中国文学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