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于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孙策之死与他有什么关系?

于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孙策之死与他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08 更新时间:2023/12/15 12:21:46

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能人异士,他们来自各个阶层,其中不乏道家高人,于吉就是一名修为高深的道士,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声望。

于吉是谁

于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史书有两种说法:(1)认为其即《太平经》作者。《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2)认为其乃三国时道士,《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后为孙策所杀。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枫桥镇有干溪、干溪村、干溪道、干溪滩等古地名,据说与于吉有关。

在《三国演义》中,把孙策的死归罪于于吉,其实不然。在正史上明确记载孙策是被刺客淬毒武器刺伤,最后身亡。在《三国志》中还专门保留了一段郭嘉对于孙策的一段评论: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这段评论就像是一段谶语,似乎郭嘉早就料到了孙策的下场。

当然,于吉和孙策之间确实有些纠葛。在《三国志》裴松之引《江表传》中曾经记载了孙策和于吉的这段恩怨。

当孙策刚刚平定江东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于吉在老百姓之间非常有名望。这位于吉经常往来吴郡、会稽之间,建立了许多道场,聚集众人,在一起烧香、诵经,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并且制作一些符水为百姓看病,效果都很灵验,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吴郡、会稽很多百姓都信奉于吉。孙策早就听说过于吉的名字,起初并不在意。汉末天下大乱,百姓贫苦,一些穷人更是缺医少药,于吉以制作符水,为百姓治病的面貌出现,对于孙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当有一次孙策在城门楼上聚集众将,大宴宾客的时候,于吉穿着道袍经过城门,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未经过请示孙策,就自动离开座位去追随于吉,即便是一些保安人员大声阻止也不管用。孙策很生气,大家对于吉的尊崇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孙策的敬畏,孙策怎么能够容忍对自己权位构成威胁的于吉存在呢。于是,孙策下令抓了于吉。

此时的于吉,罪不至死,可是一些民众看到于神仙被抓了,都非常激动,一些贵妇人更跑到吴太夫人那里,请求出面救救于吉。吴太夫人也是于吉的信徒,根本没有考虑很多,直接自己的意思告诉了孙策。吴太夫人没想到自己一番话反而让孙策动了杀机。孙策也毫不隐瞒,对吴太夫人说:“于吉乃是妖道,擅长蛊惑人心。军中法纪森严,可一些将领见到于吉之后竟然不在顾念君臣礼仪,抛下儿子去拜谒于吉。像这样的人,怎能不杀?”孙策一点不怕丑,把自己心底深处的尴尬和恐惧都告诉了母亲。后来,那些信奉于吉的将领又联名上书,请求赦免于吉,他们没想到孙策看了这份联名信之后更加火大。这些将领好不懂事,竟然威胁起孙策来了。孙策对诸位将领就没有把心底的隐私相告了,而是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比如当年那个交州刺史张津,放弃前代圣人的训诫,废弃汉朝的律法,而去信奉道教,自称说能够帮助教化百姓,结果却被少数民族给杀了。孙策告诉将领们,于吉这人一点帮助没有,自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杀他,谁劝也没用。孙策对于将领们,更多是用权势来压迫,有点耍横了。

于吉就这么被杀了,当然有信奉的人就说,于吉没有死,而是脱下皮囊成仙了。裴松之还引用了几家相关史料,大都是说于吉如何有神通,却依旧被孙策斩杀。

其实在汉末,还有几位有名的道士,比如发动黄巾起义张角,比如戏弄曹操左慈,还有割据一方的张鲁。这四位道教的大宗师选择了不同的布道方式,结局也各不相同。

于吉选择了是以符水治病为幌子,聚集人气,然后修道诵经,;在布道的时候,尤其注重走上层路线,争取了孙策帐下许多重要将领。这些对于道法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可是于吉却忽略了世俗权势对宗教的影响,结果死于非命。一旦宗教撼动了世俗的权势,那统治者必将全力反扑,由默许,支持,转变成剿杀。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宫女口述回忆录:光绪皇帝如何临幸宠妃珍妃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皇帝有非常多的妃子,如何让这么多的妃子雨露均沾就是一个问题了,在清朝时期皇帝宠幸妃子有一个规定的流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从宫女口中流出来的版本吧。在皇宫之中,有些是能记述的,但又不能确切指实。譬如“背宫和走宫”。老宫女很风趣地对我们说:“大概都愿意听听宫里召幸妃子的事吧。相传皇帝晚上召幸妃子的时候,

  • 皇帝这么爽的差事也有人会放弃?细数宋朝的退位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宋金之间的战争,牵扯了宋朝的多位皇帝,软弱的宋朝在面对金的进军时候,竟然连皇帝都被掳走了,这也导致了宋朝皇权政治的动荡。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从建康起驾返回临安城,一路上,他的心里并不是大难后的平静如水。万万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又重新体会了一遍那种熟悉的感觉,什么感觉呢?就是金兵大军压境,自己时刻有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听了谁的建议实行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创立了各种思想流派,后来经过了秦朝的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治国,汉武帝又实行儒学治国,如繁星般灿烂辉煌的众多学派便除了儒家外都逐渐销声匿迹。那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是谁提出来的呢?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汉武帝最终采纳了建议。它提出的这一观点正好符合了当

  • 宋朝的东京跟日本东京有何关系,宋朝的东京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五鼠闹东京是根据宋朝历史改编的一部小说,现代则拍成了电视剧,其中东京这个城市让很多观众比较陌生,东京不是在日本吗,怎么跑到宋朝去了?五鼠闹东京是指北宋东京开封府,而非日本东京。北宋东京在今天的河南开封市。北宋有四京,东京开封府,现在的河南开封地区,西京河南府,现在的河南洛阳地区,北京大名府,现在的河

  • 他是隋唐演义小说中靠山王杨林的原型,是历史著名美男子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熟悉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靠山王杨林出身皇族,武艺高强,同时文韬武略带兵有方,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但是他毕竟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呢?杨雄(542年-612年3月19日),本名惠,隋文帝杨坚族子,北周刺史、傥城县公杨绍之子。杨雄长相漂亮,有器度,雍容典雅,举止有度。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时,

  • 商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商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商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商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汤伐桀,商革夏命之后,并没有对夏后氏赶尽杀绝。商部落留下许多人在夏朝故都开始战后重建,而

  • 同是开国皇帝,唯独此人是唯一没有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他立下两条密令,子孙后代无一敢违背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而每个朝代都有位功绩斐然的开国皇帝,可是几乎所有看过皇帝都有杀过功臣,但也有例外此人是唯一没有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他立下两条密令,子孙后代无一敢违背。首先我们说说最著名的两位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刘邦和朱元璋除了同样是草根出身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杀功臣。刘

  • 古代的守宫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的能够由此来验明正身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项很神奇的发明,这个发明就是守宫砂,这个东西可惜证明女子的清白之身,一旦行房之后身体上点缀的那个红点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个守宫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根据守宫砂标明自己是否是清白之身了,不过我们却常能听到一个名词"守宫",提到这个词时,人们一般是指一种蜥蜴。其实,守宫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刃了自己的兄弟 为什么没有当场将李渊也杀掉?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刃自己的亲兄弟逼迫李渊禅位,那为什么在当时李世民没有直接将李渊给一起杀掉直接做皇帝呢?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公元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帝都长安城玄武门附

  • 李世民能力出众 为什么李渊不立其为太子?其实原因很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历史上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皇帝屈指可数,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一,李世民的能力自然不可忽视的,在当时李渊不可能不知道李世民的能力,但为什么李渊却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呢?首先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权一直秉持着,要立嫡长子为储君的规定,几乎唐朝之前,所有的废长立幼,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三国时期的袁绍和刘表,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