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作为唐宋时期最受欢迎的餐饮部门,酒肆是如何促销的

作为唐宋时期最受欢迎的餐饮部门,酒肆是如何促销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3/12/29 13:22:42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酒文化,唐宋时期的文人墨客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饮酒作诗,这也间接带动了酒文化的发展,那么在唐宋时期的酒肆是如何营销的呢?

酒肆又称酒坊、酒店、酒家、旗亭等。酒肆是唐宋时期饮食行业中最为突出的部门,是当时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又为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唐代酒肆

唐代中期以前,由于实行比较严格的坊市制度,居住区的“坊”和商业区的“市”彼此分离,各项交易多被限制在“市”内,和其他店肆一样,城内的酒肆也多分布在“市”内。也有少量的酒肆分布于“坊”内,不过,由于唐代前期坊市制度实行得较为严格,坊中出现酒肆只是极个别的现象。直到唐代中后期,随着坊市制度的逐渐衰落,坊中的酒肆才逐渐多起来。对此,文献中亦有反映,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36载:唐顺宗时,王叔文、王伾当权,来求他们办事的人很多,“于是叔文及其党十余家之门,昼夜车马如市。客候见叔文、伾者,至宿其坊中饼肆、酒垆下,一人得千钱,乃容之”。虽然如此,唐代中后期坊中出现的这些酒肆与当时“市”内的酒肆相比仍属少数。可以说,唐一代酒肆基本局限于作为商业区的“市”内。

唐代酒肆在经营时间上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唐代实行的坊市管理制度,禁止店肆夜间营业。夜间卖酒被视为非法,要受到官府的纠察。唐代中后期,随着坊市制度开始崩溃,商业经营在打破空间限制的同时,也打破了时间限制,夜市逐渐发展起来了。其中,酒肆经营更是起到了带头和先锋作用,酒肆业是唐代夜市的中心和主干,围绕着它而开展着其他商品的夜市交易。晚唐诗歌对酒肆的夜间经营也多有反映,如张籍《寄元员外》云:“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静坊中有酒沽。”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称:“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唐代后期,酒肆虽然已经突破了夜禁的限制,出现了夜间经营的情况,但这种现象还不太普遍。

虽然在经营上受到诸多限制,唐代的酒肆业还是呈现出不少新的气象。

首先,酒肆业极为繁盛。从繁华的城镇到乡村僻野,大大小小的酒肆星罗棋布,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这是前代所不曾有的。都城长安的酒肆业居全国之首,城内酒肆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市和东门、华清宫外阙津阳门等交通要道一带。长安城外的灞陵、虾蟆陵、新丰、渭城、冯翊、扶风等地也有众多酒肆。其中,长安西郊的渭城,是通往西域和巴蜀的必经之地。唐人西送故人,多在渭城酒肆中进行,留下了许多渭城酒肆饯别的名句,如王维《渭城曲》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安以外,洛阳、扬州、益州等通都大邑和州郡治所都有酒肆。大中城市和州郡治所以下的县邑和乡村也有酒肆,只不过规模往往较小罢了。

其次,胡人酒肆众多。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胡人开始大量涌入中原内地,不少胡人以经营酒肆为生,当时人称他们为“酒家胡”。长安的东西两市和城东面的青绮门(简称“青门”)是酒家胡的集中之地。在胡人酒肆中,当垆售酒的多是胡族女子,她们被称为“胡姬”。在胡人酒肆中,由年轻美貌的胡姬服侍饮酒,富有异国情调和浪漫色彩,受到了唐人的广泛欢迎,成为一代风尚,因此酒家胡的生意往往十分兴隆。唐代许多诗人写有到胡人酒肆饮酒的诗句,如李白《少年行》二首之二云:“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第三,酒楼开始兴起。唐代以前,酒肆的规模一般较小,多为平面建筑。唐代时,规模宏大的酒楼开始兴起,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唐诗中有不少提到酒楼的诗句,仅以诗仙李白的诗为例,《猛虎行》云:“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云:“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寄东鲁二稚子》云:“南风吹归心,飞坠酒楼前。”《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云:“揺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在唐代,酒楼逐渐成为大型酒肆的代称,他们的生意也往往十分火爆。由于唐代的大多数建筑仍为低矮的单层房屋,因此高高耸立的酒楼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四,全方位的促销手段。为了招揽酒徒,唐代酒肆利用各种手段促销,如酒旗招牌的炫耀,美丽少女的当垆,音乐歌舞的助兴,美貌酒妓的佐饮等。其中,酒旗一般悬挂于酒肆门口,人们一望见酒旗,便知下有酒肆。以年轻貌美的女子当垆是唐代酒肆通用的促销手段,如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云:“软美仇家酒,幽闲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当垆。”音乐歌舞的助兴也是唐代酒肆惯用的促销手段,唐代酒肆中的音乐气氛相当浓烈,客人饮酒之际,酒肆雇用的专业乐师临场献技,美妙的乐曲歌声将酒客带入了亦醉亦仙的境界。酒妓佐饮则是唐代酒肆新出现的促销手段,酒妓与普通的当垆女子不同,要陪顾客饮酒,这是以美貌女性服务来吸引顾客的手段之一。

第五,多样化的交易方式。除了现钱交易为主外,唐代的酒肆还接受以物换酒,以物品抵押质酒,凭信用赊酒等。以物换酒,唐诗中多有反映,最著名的要数李白《将进酒》所咏:“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以物质酒与以物换酒不同。以物换酒是以货易货,而以物质酒只是以物作抵押,日后还可赎回。据《杜阳编》所记,公主的步辇夫曾把宫中锦衣质在了广化坊的一个酒肆中。凭信用赊酒,古亦有之,唐诗中诗人们也屡屡吟咏,如王绩《过酒家五首》之五云:“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宋代酒肆

宋代时,酒肆业仍相当繁盛。由于唐宋两代的时代背景不同,宋代酒肆业也呈现出与唐代不同的景象来。

首先,宋代基本上已无外族人在内地开办酒肆的记载了,胡姬当垆的情景成为一种遥远的历史记忆。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是由于中原王朝失去了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控制,中西陆路交通断绝,中原与中亚、西亚诸国的交流大为减少,来华经商的胡人较少。二是宋朝国势衰落,屡受外族欺凌的宋政权远不能和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同日而语,中原内地对外族的吸引力也大为减弱。三是始终面临外族威胁的宋代,开始强化了汉族中国的认同意识,人们对外族文化的警惕性很高。所以,与唐代对外族文化采取积极吸收的态度不同,宋代对外族文化有较强的排斥情绪。在这种排斥情绪下,“酒家胡”自然没有生存的余地,到胡姬酒肆饮酒作乐之风也难以在宋代刮起。

其次,随着坊市制度的彻底崩溃,与其他饮食店肆一样,宋代酒肆突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大小酒肆分布于城内的大街小巷,同民居官署交相混杂。与唐代不同,宋代酒肆和现代一样都朝着大街开门户,二层三层的酒楼临大街而屹立,这些情形都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的。在营业时间上,宋代酒肆也不再像唐代那样受到限制。同现代一样,宋代酒肆实行的多是全天候营业,人们到酒肆饮酒,可以随到随饮。对此,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

第三,宋代的酒楼更加兴盛。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的崩溃使饮食业非常繁荣,出现了一些规模宏大的饮食店肆,最突出的当属酒楼了。北宋都城汴京的酒楼尤其繁盛,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载,北宋东京城内共有72家大酒楼,称为“在京正店七十二户”。为了吸引顾客,宋代酒楼十分讲究以特色取胜。以北宋东京的酒楼为例,在建筑设计上,各大酒楼的风格不尽相同。东京72家酒楼正店,有的正店前有楼后有台;有的正店,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里相通;有的正店,入其门,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类似今天酒店内的雅间,使酒客饮酒互不干扰;还有些正店具有园林宅院风格,这从它们的名称上可以看出,如中山园子正店、蛮王园子正店、朱宅园子正店、邵宅园子正店等。

在经营方式上,宋代酒楼也是各显其能,讲究特色。如北宋东京的任店以特色服务来吸引酒徒;白矾楼酒店,开张时采用先到者赏金旗的办法吸引顾客。也有一些酒楼以美肴佳馔吸引顾客,如东京的白厨、州西安州巷张秀、保康门李庆家、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厨、曹门砖筒李家、寺东骰子李家、黄胖家等。州桥炭张家、乳酪张家则用上佳腌菜、一色好酒来吸引顾客。更多的酒楼是用本店酿制的特色美酒来吸引酒徒。

宋代酒楼非常讲究门面装潢和店内装饰。当时酒楼的门首一般都扎缚彩楼欢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遇到节日时,酒楼更是极尽装饰之能事。为了吸引顾客,宋代的酒楼还很注重店内的装饰。像北宋东京的酒楼多是窗明几净,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往往还装饰有只有皇家贵胄才可以享用的藻井。

大酒楼只有那些资本雄厚者才能经营得起,它们的分布也仅限于京城及诸州军府和较为发达的城镇,是那些腰缠万贯的上层人物消费娱乐的场所。而广大的下层百姓是无钱光顾酒楼的,他们多去规模较小的中小酒肆买醉消遣。宋代的中小酒肆又称脚店或拍户,它们数量众多,无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都可见到它们的踪影。

宋代城镇中的脚店和拍户是没有资格酿酒的,它们零售给顾客的酒是从大酒楼批发来的。由于资本不多,中小酒肆的门面装潢远不如大酒楼华丽,其标志多为传统的酒旗。宋代时,酒旗又多称酒望、望子。宋代时,酒肆收起酒旗则意味着酒已卖完,不再营业。

宋代乡村的酒肆则可以自酿自销。与城镇酒肆相比,乡村酒肆的规模普遍较小,也不太重视内外的装潢。同城镇酒肆一样,乡村酒肆也多悬挂酒旗,如宋人刘过《村店》二首之一云:“一坞闹红春欲动,酒帘正在杏花西。”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初唐名将,消灭西梁的残余势力多亏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长安皇宫的凌烟阁内,排列着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一众功臣的画像,其中排名第二位的,就是李孝恭。李孝恭(591年-640年),唐高祖李渊从侄,曾祖父李虎(第三子李昞即高祖之父,第七子李蔚即李孝恭祖父),北周八柱国之一;父亲李安,隋领军大将军。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李孝恭为山南道

  • 西汉时期的王爷刘去,是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恶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西汉王朝时期的刘去是我国民间野史中著名的盗墓王爷,但是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夫人阳成昭信,这位善妒的夫人对待情敌的做法,比吕后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去,西汉皇族成员,被封为广川王,阳成昭信(阳成是姓氏,昭信是名字)是刘去的王后。刘去在名师的教育下,对儒家经典《论语》、《周易》、《孝经》全部精

  • “江湖”到底指的什么,为什么古时候将社会称为“江湖”?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江湖这个词随着各种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已经相当熟悉了,但是细说的话,好像又说不出来这是个什么意思,那么在古代,“江湖”二字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江湖”是相对于“朝廷”而言。朝廷:指官府也就是政界。当官人的圈,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

  • 唐朝时期的日本为什么大量委派遣唐使,除了学习还有其他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强大的国家总是会受到其他人的敬仰,像唐朝这样的强盛帝国,没有向外大肆扩张吞并其他国家,对于周边小国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幸运,于是纷纷向唐朝称臣并派遣留学生团队,史称遣唐使。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唐灭隋后,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

  • 鄂邑长公主死因是什么,死后又葬在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地位,那么他的后代是否优秀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的长公主鄂邑盖长公主。鄂邑盖长公主(?―前80年),刘氏,汉武帝刘彻之女,武帝朝身份为帝女鄂邑公主,昭帝朝封为长公主。汉昭帝刘弗陵异母姐,因其封地在鄂邑,故称鄂邑公主,因嫁盖侯为妻,或其生母姓盖,又称盖主

  • 他是明朝最奇怪的官员,竟然用粗茶淡饭招待上司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如果一个人太过于刚正不阿,一点都不懂得变通,且锋芒毕露,那么这个人或许并不会有太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也可能会处处碰壁。但是明朝时期的清官海瑞虽然是这样的人,却成为了百姓交口称赞的好官。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到海瑞,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古怪的模范官僚”,这话粗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细细琢磨,并不尽

  • 揭秘清朝最大的文字狱案,曾静吕留良案的前因后果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文字狱并不是清朝发明的,在明朱元璋时期就曾大兴文字狱,到了清朝,文字狱的恐怖更是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程度,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清朝最恐怖的文字狱案。清朝是中国文字狱最泛滥的一个朝代。产生文字狱的根源是因为一个不具备文化优势的民族统治着据有文化优势的民族,统治者面对被统治者的蔑视而作出的反抗与镇压。作为

  • 他为什么能成为大宋宰相?揭秘宋朝名臣卢多逊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宋朝时期的宰相卢多逊,是一个深谙为官之道的老臣,在他为官的时期,整个国家有着大批优秀的人才,那么他是怎么做到被皇帝发现,又是凭借什么得到重用的呢?江湖之上排排坐吃果果,不仅仅是福利,更是事关生死荣辱、前途命运的大事。座位靠前,果子就大,孔融让梨只是传说。想吃又大又甜的果子,知道前后座位的出身、想法很

  • 岳母刺字只是个美好的故事吗?宋朝文身技术并没有普及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将领,也是一位心怀天下的民族英雄,岳母刺字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就听过了,但是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因为经过推论,宋朝时期的文身技术远没有这么发达。岳母刺字是在民间流传已久,且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据一位先生在电话里谈及,说岳飞前妻刘氏改嫁,岳飞的後裔们尚能接受,说没有岳母刺字,他们就不

  • 康熙帝的童年竟然如此凄惨,只因其母受到顺治冷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功绩颇丰的皇帝之一,生于帝王之家的皇子,从小就吃穿不愁,但是身为皇子的小玄烨,其实从小就多灾多难,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