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抠门大臣只提供瘦马给皇帝打猎,问清楚缘由后皇帝大加赏赐

抠门大臣只提供瘦马给皇帝打猎,问清楚缘由后皇帝大加赏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74 更新时间:2024/1/2 19:51:11

皇帝出行,各级官员提心吊胆,生怕哪个地方招待不周,自己的乌纱帽不保,但是下面这位官员却秉公办事,受到了皇帝的赞赏。

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一位刚直之辈,做事很有原则,甚至敢顶撞拓跋焘。

据《北史》记载,某年,拓跋焘在西河狩猎,下令主管官吏提供狩猎的马匹,古弼居然上了一匹比较瘦弱的战马,这分明是跟皇上抠门。拓跋焘极其恼怒,威胁说:“尖头奴,你居然敢跟我计较,回到宫里再砍你的头。”古弼脑袋比较尖,像一支笔,因此拓跋焘骂他为“尖头”,而古弼的外号就是“笔头”。古弼倒是不怕,他回答说:“如果让皇上打猎打得不开心,那罪过还小;如果让国家陷入没有充足战备的窘境,那我的罪就大了。现在我们南北两边都有强大的敌人,敌人窥视我们的边境和国土,这才是我最大的忧虑;我选择比较肥壮的马作为战马,将较次的马用来狩猎,如果利于国家,我死又何惜。您是明主,可以跟我说道理,如果有罪,就算在我古弼身上,与其他人无关。”

古弼讲清楚了道理,认为战备资源不能用来狩猎,我这样做是为国家利益,不是为满足你一时之快,然后又有所担当

拓跋焘毕竟是明理的皇帝,听完后,笑着说:“有臣如此,国之宝也。”他不仅没有治古弼的罪,还奖赏给他一袭衣服、两匹马、十头鹿。

还有一位对皇帝抠门的大臣,是后唐时期的张承业,他是主管国库的官员。某年,后唐庄宗李存勖举行宴会,李存勖要儿子专门为张承业跳了一段舞。舞毕,张承业拿出宝带和马作为打赏,李存勖面子上挂不住了,直接说:“老张,我儿子缺的是钱,你还是赏钱吧。”没想到张承业不答应,说:“我掌管的是国家的钱,不能私自动用。”李存勖很恼火,数落了张承业几句,张承业也不相让,说:“我守着国库,是为了国家能成大业。如果你觉得我碍事,把我撤职算了。到时候,财散了,兵也散伙了,承担后果的恐怕不止我一个。”一番话让李存勖清醒了。

古弼和张承业坚持自己的财政权,哪怕是皇帝的命令,只要不符合国家原则,也不会松手乱开国库,看似抠门,其实是为国家省钱,为朝廷节流,要让钱用到刀口上。他们是合格的管家。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古董大多是假货?细数那些赝品古董泛滥成灾的现象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古董收藏和名人字画是我国收藏家最喜爱的藏品,但是自明朝以来,大量赝品的流入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下面是有关古董收藏的一则趣闻,博诸位一笑。假文物、假名家书画这些玩意,自古以来就有,不算奇事。在明朝万历年间,吴中一带古董赝品更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里就有详实记载。沈德符在其著作

  • 魏国皇帝曹芳简介,曹魏第三代国君曹芳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曹芳是魏国的第三代皇帝,在他的时代,曹家的权利基本已经被架空,整个国家司马家族只手遮天,积弱的曹芳并没有体现出能够力挽狂澜的能力。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254年,司马师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否有史书可证?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并非只有现代人喜欢编故事,古代人们也喜欢将前朝人物的事迹编成故事,对本朝人有着很好的激励作用,其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一提起成语“卧薪尝胆”,按照惯性思维,人们就会联想到越王勾践。其实,历史上的“卧薪尝胆”事件,并非真的存在。直到唐朝,勾践还没卧过薪按传统说法,“卧薪尝胆”应该

  • 他是宋朝臭名昭著的卖国贼,历史是否冤枉他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靖康之耻发生在我国宋朝时期,金攻破北宋首都,北宋灭亡,整个国家被外族劫掠一空,连皇帝都被掳走了,这时金立了一个傀儡皇帝,他就是张邦昌。张邦昌(1081年-1127年),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

  • 明朝这个马屁精大臣,最终死在了另一个马屁精的手上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马屁精往往在官场和职场上能混的风生水起,但是马屁精也分段位,如果拍马屁的水平不如别人高,或者遇到猪队友,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有时还会搭上性命。低调的冯道73岁无疾而终,而高调的解缙却只活了47岁,且是“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条奇怪的逆淘游戏规则。拍马者也优汰劣胜。解缙,一个明代奇才,一步步变

  • 汉朝的和亲政策是什么,是在什么时期和亲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汉朝建立初期,国家疲弱百废待兴,面对着北方匈奴的威胁,大汉选择了最稳妥的和亲政策,借此为国家休养生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给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打下了基础。西汉时,汉朝统治者曾长期实行“和亲”之策以缓和与匈奴族紧张对峙的关系。汉匈和亲,实际上可以分为“兄弟”式和亲与“臣服”式和亲两种不同模式。在这两种

  • 物极必反,他因为过于激进爱国而被宋高宗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宋朝的皇帝们面对外族的侵略表现出了最大程度上的懦弱,割地赔款求和不说,还一个劲的处死爱国的主战派将领,今天我们要聊的陈东就是其中一个。有必要先简单说说《上高宗第一书》的第一读者,宋高宗赵构在此之前的人生轨迹。这厮运气奇好,活到八十一岁才死那是后话。其实皇帝这职位本来没他什么事儿,他只是北宋最后一任老

  • 他是五代历史上的最佳谋士,传闻还是个妻管严?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敬翔五代时期后梁大臣,他是朱温手下的头号谋士,也是五代中最优秀的谋士。朱温临死前曾将他招致病榻前叮嘱后事,可见对其信任有加。看《新五代史》梁朝故事,好像无法不与女人联系起来。今读到梁太祖朱温头号大谋士敬翔。三页多记叙里,唯他与老婆的故事,比较值得一说。为何说他是头号大谋士呢?说句实话,其实咱还没有读

  • 吕布命丧白门楼的原因,刘备为什么暗示曹操吕布非杀不可?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历史上吕布命丧白门楼是我们都知道的典故,对于这样一个强悍的猛将,但却是个随时会叛变的不忠不义之人,爱才的曹操本想收归麾下却又犹豫不决,此时刘备的一句话确立了曹操杀吕布的决心。曹操一生爱才,对于投降的将军一般不杀,而且是立即授官封爵,予以重用。如张辽、张郃、徐晃、文聘、庞德等,最初都是曹操敌对阵营中的

  • 朱仝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排名在鲁智深之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朱仝被称为梁山的美髯公,他与关胜二人都与关羽有联系,因此在崇尚义气的梁山很受欢迎。当然如果实力不济的话,他也不会排在鲁智深的前面。因为群雄来自不同的山头与派系,隶属不同的利益小集团,因此,在梁山的一团和气之下,处在大发展之中,还是有碰撞,有摩擦,其中尤以三类仇视现象为主要特征。此外,因为是江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