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古董大多是假货?细数那些赝品古董泛滥成灾的现象

明朝古董大多是假货?细数那些赝品古董泛滥成灾的现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34 更新时间:2024/1/8 8:40:18

古董收藏和名人字画是我国收藏家最喜爱的藏品,但是自明朝以来,大量赝品的流入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下面是有关古董收藏的一则趣闻,博诸位一笑。

假文物、假名家书画这些玩意,自古以来就有,不算奇事。在明朝万历年间,吴中一带古董赝品更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里就有详实记载。沈德符在其著作《万历野获编》第26卷中,放了一句狠话:“骨董(古董)自来多赝。”自古以来古董就多赝品,而“吴中尤甚”。接着,沈德符就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吴中一带,很多文人都靠贩卖假古董过日子。有位前辈叫伯谷,家里就藏着许多假古董。有一回,沈德符上王伯谷家拜访,王老前辈指着墙壁上一个破旧不堪的斗笠说:“知道吗?这斗笠可有来历了,是当年我朝明太祖御赐给高僧的,我从姚道衍大人那儿得来,可珍贵了。”随便拿个破斗笠就说是皇上恩赐的,这可忽悠不了见多识广的沈德符。沈德符扑哧一声笑了,说:“前辈,你就别忽悠我了,这种手法我见得多了。”王伯谷的戏法被后辈戳破,哑口无言。德高望重的前辈因为捞钱而碎了节操,不值得。

王伯谷自己倒是爱收藏真文物。娄江曹孝廉家的仆人范某喜欢收藏古董书画,手里有唐朝阎立本的真迹《醉道士图》,王伯谷看中了,以此画有破损为由,要求千两金子买下来,后来减到几百两。范某答应了,王伯谷乐不可支地买下。谁知范某是个老滑头,他给王伯谷看了真迹,在出手前,请当地的画家张元举临摹了一幅,给酬金十两黄金,把临摹本以几百两黄金的价钱卖给王伯谷,之后又将真迹以更高价格卖给别人。

这事没想到后来穿帮了。穿帮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个叫张元举的人,瞎了一只眼睛,王伯谷有一次拿这个嘲笑张元举。张元举也是个花鸟画名家,哪里受得了这个侮辱,于是就捅出了真相,说你王伯谷买的那副《醉道士图》是我临摹的,你笑我张元举瞎了一只眼睛,你王伯谷两只眼睛虽然都好好的,却不会鉴古,跟瞎了一样,“谓若双目盲于鉴古”,结果此事传为笑话,“此语传播合城,传为笑端”。王伯谷虽然是受骗者,但他自己贪便宜、眼光不老到也是受骗缘由之一。沈德符说,《醉道士图》的真本伪本他都见过的。

沈德符还记载了自己参与的一次鉴古活动。某年盛夏,沈德符有一天在一条停泊在虎丘附近的游船上和几位高大上的朋友品古,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箱底货炫耀。在座的董太史拿出朋友陈眉公珍藏的“颜清臣书朱巨川告身一卷”。所谓“告身”,就是委任状,是书法大家颜真卿的手迹,大家都叹为神物。正在得瑟的时候,沈德符却提出质疑,说上面有一行细楷写着“中书侍郎开播”,而唐朝根本就没有姓开的,这个姓氏到宋朝才开始有,而且中书侍郎是个执政大臣,怎么史书上没有记载开播这个人呢?沈德符当下判断,这个开播是笔误,其实是唐朝的关播,临摹的人读书不多,将关误写成开(繁体字的关字和开字很接近)。就这么一个笔误露出马脚。

假货被揭穿,董太史着急了,慌忙说,大家给陈眉公留点面子,别吱声了,“然为眉公所秘爱,姑勿广言”,看来面子比真伪重要。这个秘密有没有被保守住呢?都写到《万历野获编》了,可想而知。沈德符又说后悔当年自己揭穿真相,估计后来收藏主人也知道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魏国皇帝曹芳简介,曹魏第三代国君曹芳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曹芳是魏国的第三代皇帝,在他的时代,曹家的权利基本已经被架空,整个国家司马家族只手遮天,积弱的曹芳并没有体现出能够力挽狂澜的能力。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254年,司马师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否有史书可证?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并非只有现代人喜欢编故事,古代人们也喜欢将前朝人物的事迹编成故事,对本朝人有着很好的激励作用,其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一提起成语“卧薪尝胆”,按照惯性思维,人们就会联想到越王勾践。其实,历史上的“卧薪尝胆”事件,并非真的存在。直到唐朝,勾践还没卧过薪按传统说法,“卧薪尝胆”应该

  • 他是宋朝臭名昭著的卖国贼,历史是否冤枉他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靖康之耻发生在我国宋朝时期,金攻破北宋首都,北宋灭亡,整个国家被外族劫掠一空,连皇帝都被掳走了,这时金立了一个傀儡皇帝,他就是张邦昌。张邦昌(1081年-1127年),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

  • 明朝这个马屁精大臣,最终死在了另一个马屁精的手上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马屁精往往在官场和职场上能混的风生水起,但是马屁精也分段位,如果拍马屁的水平不如别人高,或者遇到猪队友,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有时还会搭上性命。低调的冯道73岁无疾而终,而高调的解缙却只活了47岁,且是“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条奇怪的逆淘游戏规则。拍马者也优汰劣胜。解缙,一个明代奇才,一步步变

  • 汉朝的和亲政策是什么,是在什么时期和亲的?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汉朝建立初期,国家疲弱百废待兴,面对着北方匈奴的威胁,大汉选择了最稳妥的和亲政策,借此为国家休养生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给后来汉武帝时期的强盛打下了基础。西汉时,汉朝统治者曾长期实行“和亲”之策以缓和与匈奴族紧张对峙的关系。汉匈和亲,实际上可以分为“兄弟”式和亲与“臣服”式和亲两种不同模式。在这两种

  • 物极必反,他因为过于激进爱国而被宋高宗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宋朝的皇帝们面对外族的侵略表现出了最大程度上的懦弱,割地赔款求和不说,还一个劲的处死爱国的主战派将领,今天我们要聊的陈东就是其中一个。有必要先简单说说《上高宗第一书》的第一读者,宋高宗赵构在此之前的人生轨迹。这厮运气奇好,活到八十一岁才死那是后话。其实皇帝这职位本来没他什么事儿,他只是北宋最后一任老

  • 他是五代历史上的最佳谋士,传闻还是个妻管严?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敬翔五代时期后梁大臣,他是朱温手下的头号谋士,也是五代中最优秀的谋士。朱温临死前曾将他招致病榻前叮嘱后事,可见对其信任有加。看《新五代史》梁朝故事,好像无法不与女人联系起来。今读到梁太祖朱温头号大谋士敬翔。三页多记叙里,唯他与老婆的故事,比较值得一说。为何说他是头号大谋士呢?说句实话,其实咱还没有读

  • 吕布命丧白门楼的原因,刘备为什么暗示曹操吕布非杀不可?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历史上吕布命丧白门楼是我们都知道的典故,对于这样一个强悍的猛将,但却是个随时会叛变的不忠不义之人,爱才的曹操本想收归麾下却又犹豫不决,此时刘备的一句话确立了曹操杀吕布的决心。曹操一生爱才,对于投降的将军一般不杀,而且是立即授官封爵,予以重用。如张辽、张郃、徐晃、文聘、庞德等,最初都是曹操敌对阵营中的

  • 朱仝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为什么排名在鲁智深之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朱仝被称为梁山的美髯公,他与关胜二人都与关羽有联系,因此在崇尚义气的梁山很受欢迎。当然如果实力不济的话,他也不会排在鲁智深的前面。因为群雄来自不同的山头与派系,隶属不同的利益小集团,因此,在梁山的一团和气之下,处在大发展之中,还是有碰撞,有摩擦,其中尤以三类仇视现象为主要特征。此外,因为是江湖组织,

  • 背负了千古骂名的刘禅,昏庸竟是因为丞相掌权?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历史上,优秀的帝王往往都有巨大的功绩,而如果没有重视对自己继承人的教育培养,自己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刘禅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但是刘禅无能的原因,并不仅仅这么简单。有一句话叫做“扶不起的阿斗”,是说一个人怯懦、没主见、没骨气、没作为,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不值得人们寄予希望,更没有必要把心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