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康熙下令撤藩时吴三桂已经六十一岁了 为什么还要起兵造反呢,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 倍 造反为什么还会失败?

康熙下令撤藩时吴三桂已经六十一岁了 为什么还要起兵造反呢,吴三桂的兵力是大清的 倍 造反为什么还会失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34 更新时间:2024/1/8 19:27:43

公元1673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当时已经六十一岁了,为何还会选择起兵造反?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关键人物,更是有名的三姓家奴。今天说起吴三桂,他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谓是使人津津乐道,但吴三桂晚年偏要以61岁的高龄造反,更是使很多人疑惑不已。

因为当时康熙只是撤藩,并非是要杀吴三桂。根据史料记载,对于以辽东为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三藩的养老之地,清庭也是认认真真做了准备的,吴三桂明明可以颐养天年,却选择了造反,不只是在当时有些出乎意料,现在也有不少人感觉有点费解,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会造反呢?

以今天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撤藩也没什么,正好可以颐养天年,如果以吴三桂来看呢,吴三桂是肯定会一口老血吐出来的,吴三桂心想当年本王身为明朝大将,手握五万大军,投降你清朝,帮多尔衮打败李自成,又带领清军入关进入北京,然后又南征北战的去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旧部。

最后又故意忘掉曾经说过“不忍一矢相加遗”南明势力的话,又大老远从北方跑到南方镇压南明永历政权,彻底成为汉奸不说,为了彻底使清庭承认自己,又跑到缅甸抓住了永历帝,迫不及待在昆明绞杀了永历帝,免得永历帝前往北京途中被人救走,以这份投名状使清庭信任自己,但代价是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

我吴三桂做这么多事是图个啥?还不是舍得一身剐,哪怕遗臭万年,也要把吴家成为明朝沐家的那般存在,使吴家可以成为世守云南的土皇帝!结果是康熙这个小屁孩登基亲政以后,就要撤藩,就要将我这么多年的心血,就要将我的辛苦付出,直接给全部否定,让我顶着大汉奸帽子,辛苦大半辈子奋斗的一切都要交回去,可能吗,别说我61岁,我就是71岁,81岁多要反你丫的,不图什么,就图我当年付出这么多,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好不容易打下一片基业,结果你说收走就收走,简直是侮辱我!

现在大家看明白吴三桂为什么要造反的原因了吧?其实抛开吴三桂三姓家奴不三姓家奴的问题,康熙帝的撤藩的确属于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因为吴三桂当年付出那么多,想要的回报很简单,就是想成为明朝沐家那种存在,成为一方土皇帝。而清庭也聪明,知道吴三桂想要什么,所以清庭让吴三桂实际控制了云贵两省,当时是两省督抚皆受其节制,用人则是吏部和兵部不得掣肘,用财则户部不能延误,其西选官员遍布云贵两省,甚至以云贵两省为中心,可以辐射影响到全国。

可以说云贵两省的民政、军权、财政等大权,都归于吴三桂,吴三桂就是土皇帝,这是清庭都默许认可的事情。清庭如此表示,吴三桂自然也知道投桃报李,比如说绞杀永历帝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可以说没有撤藩之前,就是清庭与吴三桂的蜜月期,清庭是利用吴三桂绞杀了多股反对势力,加之对于南方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干脆将云贵之地交给吴三桂,吴三桂呢,梦想当一方土皇帝,自然是求之不得,所以也更卖力的效忠于清庭。

但等到康熙亲政以后,开始撤藩的时候,很明显这时候清庭就是卸磨杀驴了,不只是要剥夺吴三桂的一切,更是打破了吴三桂要将吴家成为明朝沐家那般世守云南的梦想,所以早已过了知天命,已是花甲之年的吴三桂,放弃了清庭给他看似宽容的颐养天年的待遇,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造反的高风险之路。

正所谓以史为鉴,吴三桂的下场,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便是选择当汉奸那一刻起,就不要想太多,你只是清庭的棋子或者说鹰犬罢了,还幻想着自己一族成为世代镇守一方土皇帝,多么可笑呢,所以当什么样的人,都不要成为吴三桂这种人。

吴三桂起兵造反后,兵力达到了大清朝的两倍,有雄兵如此,为何吴三桂最后造反以失败告终,让大清大获全胜呢?

第一点,吴三桂所占之地乃是云贵一带,人烟稀少,产粮薄弱,而满清所占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无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满清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人口和粮食的优势。

第二点,三藩以及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勾心斗角,没法合力进攻满清不说,还相互拖后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后,一面跟满清打仗,一面还要跟郑经在福建抢地盘,最后两面夹击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点、吴三桂以“兴明讨虏”出兵,师出无名。吴三桂出兵师出无名,古人讲究名正言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吴三桂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起兵造反的理由是“兴明讨虏”。可是当年就是他放清军入关,也是他亲手杀死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这样的污点,是他喊再多口号也无法抹去的,天下人自然不买账。

吴三桂之所以愿意背负投敌卖国的罪名,是因为当年摄政王多尔衮对他承诺过:“今日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以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山河之永矣!”当初吴三桂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卖主求荣,是远近皆知的汉奸。所以吴三桂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实在是师出无名。

第四点、吴三桂战略失策,给大清喘息之机。吴三桂在举兵造反的时候,用的是精兵良将,个个骁勇善战。反观清兵此时的战斗力,早已不复当年入关时的勇猛了。何况吴三桂的兵力还是清朝的两倍,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当时吴三桂打到长江时,和清朝已经有过六次战斗了,总的来说清朝胜二败四,结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按道理说,吴三桂胜的几率要比清朝大,吴三桂要是继续势如破竹的行军下去,很可能会改写历史,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但是不知吴三桂是不是真的英雄迟暮了,要知道两军交战贵在把握战机,而吴三桂居然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在大军正在势如破竹之时,并没有一鼓作气顺江而下,拿武昌,夺安庆,下南京。他这一停就错过了北上灭清的最佳时机,给了大清喘息的机会,他也由此为自己兵败埋下了种子。在吴三桂与清军的作战中,吴军比清军的兵力多出两倍,吴军也比清军更加骁勇善战,可惜天意弄人。吴三桂起兵造反时已经到了花甲之年,难道真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第五点,根源上的东西,其实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连最具有战略目光的吴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划江而治,并没有想着东进沿河阻断漕运,不然满清北地绝对会出现缺粮的状况。就连康熙自己也曾说过“幸赖上天眷佑,祖宗威灵,及满洲兵士之力,逆渠授首,奸党悉除,地方平靖”,可见清军可以战胜吴三桂实属祖宗保佑。

标签:

更多文章

  • 燕王朱棣不地道,蓝玉送他名马,他却敢当面斥责人家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燕王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皇子,奈何根据立长不立贤的规矩,朱棣始终无法坐上太子之位。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命令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和蓝玉为副将,出征蒙古纳哈出部。副将蓝玉趁着天降大雪,率领轻骑兵长途奔袭,大破元军大营,迫使纳哈出向明军投降。史料记载明军缴获驼马牛羊绵延数百里,军械辎重

  • 阎锡山执掌山西38年,始终屹立不倒,离不开这位小妾的功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民国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军阀,其中执掌山西38年的阎锡山,可以说驰名全国。生平经历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清末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的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

  • 在古代的时候我国为什么会禁止外国女人入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国家之间相互有来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那是时候来往最多的还商人居多,但在商人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女子,而我国古代的时候却禁止外国女子入境,这是为什么呢?古代时期,在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会被中国称为“番”或“夷”,言外之意就是未开化的意思,这些少数民族被称为是番国”,“番邦”,从这些字眼中发现的

  • 在民国时期的时候为什么要废除旧历春节,最初是谁提出这个想法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春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1929年1月1日民国政府北伐胜利后以革命的名义再次颁布政令,废除旧历禁止过旧历春节,那么民国为何要废除春节?民国时期之所以要废除春节也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过于复杂,中西文化的碰撞,使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也出现了过激的思想。民国时期的思想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关键

  • 三国时期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没有用箭把诸葛亮给射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战司马懿的时候使用了一招空城计便把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吓得撤退,在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门大开,诸葛亮城上抚琴,甚至不派人打探虚实的情况下就仓促退兵。这个桥段不得不说太精彩了,但却往往忽略了其中的细节问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由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带兵连拔数座城池,直接攻到

  • 同为“毒士”,陈平平生三次施毒计,均令对手土崩瓦解,贾诩又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杰出的谋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同为“毒士”,陈平平生三次施毒计,均令对手土崩瓦解,贾诩又如何呢?陈平(?-前178年),汉族,阳武户牖乡(今河南省原阳县)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史记》称之为陈丞相。陈平这一生为刘邦献计无数,解决了刘邦无数的麻烦,但笔者认为陈平曾为刘邦献过

  • 安禄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后来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唐朝时期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一直有着不清不楚的绯闻,这两人还是母子关系;那后来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和杨贵妃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安史之乱和杨贵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主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责任。李隆基给予了安禄山太大的权力,让安禄山野心大大膨胀。再加上唐玄宗没控制好,导致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

  •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是怎么对待投降的战俘的?残忍的程度令人发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清末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非常强大的农民起义,这个组织就是太平天国,虽说太平天国在短时间内崛起又在短时间内灭亡,但他对清朝的打击是不小的,并且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这次运动的领导人是都一些农民,眼界不高,从开始到结束都有内斗,而且对待普通群众手段残忍,不是臣服他们的就是全部格杀勿论。听说他们路过一个村庄因为村

  • 和珅的钱比清朝十五年总收入还多 为什么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清朝时期的一位贪官可以说是用贪污的事件留下了响亮的名号,这个人就是乾隆时期的和珅,俗话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被抄家时的资产足够抵得上整个清朝十五年的收入,但这么钱嘉庆为什么会用了一年就花完了?和珅是个巨贪,他抄没的家产自然十分令人关注。据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记载:“籍没家产,所得凡值八百兆有奇,

  • 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成功登基称帝 当时李世民为什么没有杀掉手握重兵的大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开国皇帝登基之后就会处理那些手握重兵对他能产生威胁的人,像宋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明朝朱元璋是直接动手杀了,相比之下赵匡胤的手段还是相对温和的,但在唐朝李世民登基之后却没有对这些手握重兵的大臣动手,反而还表彰了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当皇帝后,没有杀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功臣,从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