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45 秦王灭六国

45 秦王灭六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57 更新时间:2024/1/15 23:12:40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

秦王政又向尉缭讨主意。尉缭说:“韩国已经被咱们兼并,赵国只剩下一座代城(今河北蔚县)燕王已逃到辽东,他们都快完了。目前天冷,不如先去收服南方的魏国和楚国。”秦王政听从尉缭的计策,就派王翦的儿子王贲(音bēn)带兵十万人先攻魏国。魏王派人向齐国求救,齐王建没有理他。公元前225年,王贲灭了魏国,把魏王和大臣都拿住,押到咸阳。

接着,秦王政就打算去打楚国。他召集将领们议论了一下,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打楚国要多少人马。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吧。”

他又问老将军王翦。王翦回答说:“楚国是个大国,用二十万人去打楚国是不够的。依臣的估计,非六十万不可。”

秦王政很不高兴,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小?我看还是李将军说得对。”就派李信带兵二十万往南方去。

王翦见秦王不听他的意见,就告病回老家去了。

李信带了二十万人马到了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个大败仗,兵士死伤无数,将领也死了七个,只好逃了回来。

秦王政大怒,把李信革了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乡,请他出来带兵,说:“上回是我错了,没听将军的话。李信果然误事。这回非请将军出马不可。”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我带兵,还是非六十万人不可。楚国地广人多,他们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难。我说我们要出兵六十万,还怕不大够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

秦王政赔笑说:“这回听将军的啦!”就给王翦六十万人马。出兵那天,还亲自到灞上给王翦摆酒送行。”

王翦大军浩浩荡荡向楚国进攻。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抵抗。

王翦到了前方,要兵士修筑壁垒,不让出战。楚国大将项燕一再挑战,他也不去理睬。

过了一段时间,项燕想:“王翦原来是上这儿驻防的。”他就不怎么把秦国的军队放在心上了。没想到在项燕不防备的时候,秦军突然发起攻势,六十万人马像排山倒海似地冲杀过去。楚国的将士好像在梦里被人家当头一棍子,晕头转向地抵抗了一阵,各自逃命。楚国的兵马越打越少,地方越失越多。秦军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俘虏了楚王负刍

项燕得知楚王被俘的消息,渡过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造了不少战船,训练了水军,渡江追击。项燕觉得大势已去,叹了口气,拔剑自杀。

王翦灭楚之后,回到咸阳。由他的儿子王贲接替做大将,再去收拾燕国。燕国本来已经十分虚弱,哪里抵挡得住秦军的进攻。公元前222年,王贲灭掉燕国,还攻占了赵国最后留下的代城。

到这时候,剩下的只有一个齐国啦。齐国大臣早已被秦国重金收买过去。齐王建向来是不敢得罪秦国的。每回逢到诸侯向他求救,他总是拒绝。他满以为齐国离秦国远,只要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就不用担心秦国的进攻。到了其他五国一一被秦国并吞掉,他才着急起来,派兵去守西面的边界。

可是已经晚了。

公元前221年,王贲带了几十万秦兵像泰山压顶一样,从燕国南部直扑临淄。这时候,齐王建才觉得自己势孤力单,可是其他诸侯国已经完了,往哪儿去讨救兵呢?没有几天,秦军就进了临淄,齐王建没说的,投降了。

六国诸侯只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彼此之间互相攻打,想拿别国的土地来补偿自己的损失,企图维持小规模割据的局面,给秦国以各个击破的机会。秦国当时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和军事上占了优势,更重要的是符合统一的历史趋势,所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六国一个一个灭掉了。

自从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起,各诸侯国经过二百五十多年的纷争,终于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王朝。

秦王

标签: 秦王

更多文章

  • 辜鸿铭:中国人的美妙特质,集成人智慧与孩子纯真一体,朴素精微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精微

    辜鸿铭:中国人的美妙特质,集成人智慧与孩子纯真一体,朴素精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梁漱溟曾经说:,「中国文化之伟大非他,只是人类理性之伟大。中国文化的缺欠,却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缺欠。」,对于这一番言论,辜鸿铭是认可的,但在这番言论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中国人

  • 青楼女子行事前要做什么事?效果好但后果可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什么事

    青楼女子行事前要做什么事?效果好但后果可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影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青楼里的妓女在开始工作之前,总会喝下一种汤药,说是这种药有避孕的作用,喝下之后也就不会怀孕了。在医学并不发达的古代,避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何青楼的女子们将避孕之事寄托于这一碗药上呢?这碗药究

  • 商朝皇帝太戊(商朝第九位君主)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朝

    商朝皇帝太戊(商朝第九位君主)简介太戊,亦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密,是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太戊在其兄雍己死后,继承君位,成为商朝第九任君主。太戊继位后,启用伊尹之子伊陟担任国相。太戊后任用巫咸辅佐朝政,巫咸治理王家政事很有成绩,于是写作《咸艾》和《太戊》。《咸艾》是总结巫咸辅

  • 明、清两朝的登基大典有什么区别?其繁琐程度很难想像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典

    明、清两朝的登基大典有什么区别?其繁琐程度很难想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无论在哪一个朝代,皇帝登基都是一个国家首当其冲的大事。登基又称即位,即:皇帝即位。《春秋左氏传》的编纂成书较晚,而《春秋》所据的鲁史原文年代较早,因此即位在《左传》中的用法不是指新君在新年的改元即位,而新君在旧君去世后被确

  • 关于野人的历史传说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野人

    神农架关于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至5世纪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山海经·中次九经》中提到“熊山”,即今鄂西北神农架中有一种身高一丈左右,浑身长毛,长发、健走、善笑的“赣巨人”或称为“枭阳”、“狒狒”的动物。西汉时期成书的《尔雅》中记载:“狒狒”人形长丈,面黑色,身有毛,若反

  • 日本战国时代的战功处理与对战行为称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日本

    ?在战国时代的日本,铁炮尚未大规模普及并武装大名军队之前,其交战模式大同小异。开战前,双方互射弓箭即象徵着一场战斗的开始。战斗的双方在开战伊始时,会各自派出一名射术精湛的武士高高射出一支箭矢越过对方队列。随后,双方将领,武士头目便互相大喝对方的姓名,寻找捉对射杀的机会。这种由来已久的交战模式早在《平

  • 中国文人软骨头?东汉士人都是道德圣人,这种高度一般人真学不来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都是

    西汉宗室刘秀,通过十几年的征战,再度统一国家,是为东汉。东汉历史近200年,各方政治势力相继登场,演出了一台极其丰富的大戏,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外戚、宦官和士人。在崇尚孝治的汉帝国,佔据文化制高点的士人,伴随着儒学的日渐兴盛而起,与帝国的兴衰沉浮紧密联繫在了一起。今天,我们就以东汉士人为切入点

  • 秦朝第三位君主子婴,在位仅46天、诛杀赵高、投降刘邦,身世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

    秦朝第三位君主子婴,在位仅46天、诛杀赵高、投降刘邦,身世成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第三位君主子婴,在位仅46天、诛杀赵高、投降刘邦,身世成谜?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秦国靠着几辈明君贤臣的前赴后继,才得以从偏于一偶的落后蛮夷之国与群雄比肩、立足于强国之

  • 丝绸之路与张骞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带。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西汉初年,有“三十六

  • 大发明家爱迪生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迪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