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文人软骨头?东汉士人都是道德圣人,这种高度一般人真学不来

中国文人软骨头?东汉士人都是道德圣人,这种高度一般人真学不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4/1/1 9:37:25

西汉宗室刘秀,通过十几年的征战,再度统一国家,是为东汉。东汉历史近200年,各方政治势力相继登场,演出了一台极其丰富的大戏,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外戚、宦官和士人。在崇尚孝治的汉帝国,佔据文化制高点的士人,伴随着儒学的日渐兴盛而起,与帝国的兴衰沉浮紧密联繫在了一起。今天,我们就以东汉士人为切入点,一窥那个东汉的面貌。

一、士人的崛起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遂渐渐获得在政治上一稳步上升的地位。等到东汉建立,儒学更是在官方的大力倡导下,成为指导帝国的最高学说,正所谓「风化最美,儒学最盛」。

儒学能够愈加兴盛,与东汉统治者的打call是分不开的。在王莽统治时期,光武帝刘秀就曾前往长安学习《尚书》,略通大义,他即位之后对儒学自然十分推崇,东汉一朝的功臣也大多通儒学。光武帝之后的明帝、章帝,也是自小深受儒学熏染,言行举止颇有大儒风範。在最高统治者的带头学习之下,上至王室外戚,下到侍卫臣子,莫不受学,东汉帝国隐然兴起了学习儒学的风尚。

东汉政府还正式确立和扩充了有利于儒学的人才招揽计划,打开了士人通向政治舞台的大门。主要的便是地方察举和公府徵辟。察举制给了全国士人参与政治的机会,至于公府徵辟,就是由政府或公卿来举荐选拔人才,更是对拥有卓越声名的在野之士的青睐。

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之下,儒学在东汉逐渐兴盛起来,士人也渐渐在政治上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士人的行为也便愈加惹人注目。

二、东汉士人的style

若说士人势力在政治上的抬头,与之前的功臣、宗室、外戚有何不同,那便是他们拥有一种不同的价值观,他们所相信的那套价值体系,预示着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将扮演崭新的角色。东汉士人的风尚,一直为后代追羡,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崇高德行的深处隐藏着什么?

汉代士人有守孝三年的传统。这在西汉虽然早有案例,但在东汉却成为常事,而且不止为父母守孝三年,对于举主、故将也行孝三年。东汉历史上,屡有加倍服丧的人,甚至有人守丧达20多年的。

守丧之制的沿袭和流变,反映出一个推崇孝治的帝国的生动面貌。至于避让本应继承的爵位,推让本应该继承的财产,顾念亲属而拒绝做官,都是「孝」在兄弟亲属间的衍生,本质上是相通的。

汉代士人还会为亲属及朋友报仇,为举主、业师等报恩。报仇的,比如东汉着名学者崔瑗,他的兄弟崔章被州人所杀,崔瑗便亲手杀死仇人,然后逃亡,后来赶上大赦才得以回到家中。

报恩的,则比如廉范,身为陇西太守的邓融曾準备礼物请廉范担任功曹,正赶上邓融被州吏检举,廉范知道此事难以解决,便想找办法帮助他,于是推脱没有答应邓融的徵聘,邓融不明白他的意思,心里十分恨他。廉范到了洛阳,改名换姓,成为廷尉的狱卒。不久,邓融果然下狱,廉范便尽心侍候在他身边。邓融觉得这个狱卒很像廉范,便问:「你怎么长得像廉范啊?」廉范说:「你是受了灾祸眼睛看不清了。」邓融便不再说话。廉范侍候邓融,直至他染病去世,始终没有说话,后来又亲自驾车到南阳送丧,把邓融安葬后才离去。

东汉士人高节自持。如廉范,父亲客死蜀汉,他和母亲流亡客居于西州,等到他15岁的时候,便辞别母亲,西行迎接父亲的棺柩。蜀郡太守张穆,是他祖父时的官吏,于是送巨资给廉范,廉范没有接受,而是背负棺柩步行回去。途中运载他们的船只触礁沉没,廉范抱着棺柩,一同沉入水中。众人为他的孝义所感动,把他打捞上来,抢救得生。张穆听说此事后,又命人快马加鞭把之前的巨资再度送上,廉范仍然坚持不要。

东汉士人的高节异行还有很多,但统论全部,都是孝文化的流变。从孝顺父母,到推及兄弟亲戚,再到朋友恩人,都是以孝为核心的梯次顺延。站在我们今天的立场上,这些行为有些可能难以理解,有些或许显得绝情和不通融,但在当时浓厚的孝治氛围中,这些行为都深受追捧和称讚,我想这便是那个时代的某种特色吧。

三、东汉士人的命运

东汉士人十分注重道德,甚至过度,而且他们注重的道德较为偏狭。道德固然需要注重,但是如果只讲道德,将道德变为评价人物和选拔人才的不二标準,那么不免会有人为道德而道德,也难免有人固守道德而不知变通。

东汉士人的命运,其实从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其特点了。当儒学成为官方显学,当儒士纷纷得以入仕做官,当士人成为政治上一个可观的群体,那么他们的清议便可影响朝局,便可与宦官、外戚势力斗争,他们的长期存在便可造就影响深远的门第。

着名的「党锢之祸」便是朝士与宦官势力的斗争,大批名士遭到打压和惩罚,腥风血雨之中,但见帝国疲态尽显,飘摇易坠。等到黄巾之乱起,再解除对党人的禁锢,不免为时已晚。当家族「四世三公」的袁绍刬除宦官势力之后,董卓的军队已要开进东汉的京城了,大一统的国家即将陷入混乱和分裂,士人又将如何继续存在下去?他们的学说风尚又将如何改变?答案将写在那乱世之中。

文史君说

东汉士人的事迹被后世传颂,人们对那个複杂矛盾的朝代也充满着兴趣和好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拥有很多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去看待士人的兴衰与荣辱、风度与偏激、形式与内容。合上史书,往事了然于胸,又随风飘散,在此过程中,我们总会体味到历史的智慧,而有所收穫。

参考资料

范晔:《后汉书》,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路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繫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都是

更多文章

  • 秦朝第三位君主子婴,在位仅46天、诛杀赵高、投降刘邦,身世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

    秦朝第三位君主子婴,在位仅46天、诛杀赵高、投降刘邦,身世成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第三位君主子婴,在位仅46天、诛杀赵高、投降刘邦,身世成谜?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秦国靠着几辈明君贤臣的前赴后继,才得以从偏于一偶的落后蛮夷之国与群雄比肩、立足于强国之

  • 丝绸之路与张骞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丝绸之路

    西汉时期,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今甘肃敦煌西)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细亚、罗马帝国等地,包括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至地中海沿岸一带。西域以天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百姓大都居住在塔里木盆地周围。西汉初年,有“三十六

  • 大发明家爱迪生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迪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爱迪生

  • 老头家发现一块脏抹布,专家鑒定后眼眶都湿润了,后花160块买走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抹布

    近代中流失出去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文物则流落到了民间老百姓手中,而且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家居然有文物,有些百姓可能一直都将文物误认为是一件废品,为此这样而伤害掉的文物也是非常多的,有的村民不是给毁了,要么就是当废品卖掉,真的是暴殄天物啊!,当年溥仪退位之后就没有了安

  • 刘邦临终前,才明白当年项羽为何宁可自杀,也不过江保存实力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也不

    刘邦临终前,才明白当年项羽为何宁可自杀,也不过江保存实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羽和刘邦之间,曾有过一场热闹的楚汉之争,而最终刘邦凭藉人才与人心的双方面压制战胜了项羽。刘邦项羽两人均为当世豪杰,只不过项羽的性格缺点和过于凶暴使得他在最终决战之中失利。在两人刚刚交手的时候,双方兵力并不成正比,霸

  • 此人才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要不是英年早逝,就连郭嘉也不会有出头之日?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也不

    此人才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要不是英年早逝,就连郭嘉也不会有出头之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此人才是曹操最为器重的谋士,要不是英年早逝,就连郭嘉也不会有出头之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郭嘉毫无疑问是三国最负盛誉的谋士之一,在各大谋士排名榜中,通常能够在前茅处见到他的名字,以至于许

  • 中国历史上「智囊」「丞相」第一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丞相

    中国历史上「智囊」「丞相」第一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智囊」,古人对聪明智慧之士的称呼;「丞相」,中国古代官名,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智囊」的是樗里疾,第一位当上「丞相」的还是樗里疾。樗里疾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牛?樗里疾,也称樗里子,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王同父异母的

  • 屈原诗歌的节奏特点:抑扬起伏、参差错落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屈原

    诗歌的节奏是指诗歌语言在音响上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而言,是使诗歌达到优美、和谐的艺术途径。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产生的作品又有不同的倾向。屈原的作品同《诗经》一样运用了许多锤炼节奏的艺术手法,但所产生的节奏效果却不相同,从整体说,《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则倾向于参差错落。《诗》三百篇,

  • 李世民的皇后生几个亲生子 共有三个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几个

    李世民的皇后生几个亲生子,在历史中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共有着三个儿子和四个女人,而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对此大家是否都了解清楚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孩子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网络配图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女儿: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

  •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提纲怎么写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手工业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的提纲怎么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2)石器锄耕(耒耜)(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农业的精耕细作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