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第一个身披黄袍的皇帝是谁?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后来的事

第一个身披黄袍的皇帝是谁?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后来的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09 更新时间:2024/1/17 18:46:19

提起“黄袍加身”,很多人都会想到宋太祖赵匡胤,会想到发生在公元960年的那次著名的“陈桥兵变”。一件象征皇权的黄袍,一次精心策划的政变,使赵匡胤从后周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据《说岳全传》记载:“(宋太祖)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黄袍是事先准备好的,赵匡胤此举显然是在效仿前朝皇帝的装扮。因此,赵匡胤虽是“黄袍加身”典故的原型,但不是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身披黄袍的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中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那么,李渊为什么喜欢穿黄色的袍服呢?笔者认为有三点。一者,隋唐时期盛行袍服。二者,李渊是马上皇帝,身披战袍,更显威武英姿。三者,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遵循“终始五德说”,为自己建立的唐王朝寻找统治根据。

“终始五德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一种历史观点。邹衍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交替统治,周而复始。李渊曾受爵唐国公,后建立大唐,这与曾封于唐,故称“”的千古明君尧帝,有着如出一辙之巧,异曲同工之妙。按“终始五德说”,唐尧属于“土德”,李渊有意效仿尧帝,便推当时的五行为“土德”,服色尚黄,戴黄冕,着黄袍。

自李渊首穿黄袍起,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也称作“龙袍”。唐高宗时,重申“一切不许着黄”。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更是禁止任何人穿黄袍,否则以谋反论处。宋仁宗时又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这种制度,为后来的历朝历代所沿袭,一直到清朝灭亡。

标签:

更多文章

  • 看到一地韭菜,大隋高僧气得扭头要走!和尚为什么不吃韭菜?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出家人是禁食用荤腥的,这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告诉你出家人也不能吃某些特定的植物农作物,你是不是会感到很吃惊呢。灵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高僧。他原籍巨鹿曲阳(今属河北保定),俗姓赵,生于北魏熙平三年(518年),自幼向佛,七岁时就想出家,被父母拦下;十五岁时,背着父母,偷偷到河北邯郸应觉寺

  • 于谦在危难时刻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却惨遭杀害 为什么说纵使于谦是救国功臣照杀不误?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于谦是明朝名臣,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最后守住了北京城。最后却在英宗复辟后惨遭杀害。明英宗为什么要处死于谦?为何说于谦必须死?公元1449年6月,北京紫禁城中后宫皇后嫔妃哭声一片,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在争着

  • 宋朝的军队为什么打仗非常弱,宋朝军队和秦朝都是用赏罚制度 为什么实力差距非常之大?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如果说到哪一个是最弱的话,那么大家或许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是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却也是军事力量最弱的朝代。宋朝的军队为什么不能打仗?宋朝军队和秦朝都是用赏罚制度,为何实力差距非常之大?稍知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是非常“尚文轻武”的朝代,也是武备极弱的

  • 仅为了能做个正常男人,咸丰赖在圆明园不走,当皇帝真悲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关于皇帝生儿子,以及为了生儿子不择手段的事情,历史上闹了不少笑话,有的皇帝因为皇子太多,死后皇子们打得不可开交,偏偏有的皇帝就是为了生儿子煞费苦心,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如果要排一个清朝皇帝倒霉排行榜,咸丰皇帝肯定入列。英法联军进北京、太平天国起义这些事情就不说了,单就家庭生活而言咸丰就绝对是个苦孩

  • 两朝天子一朝臣 吴三桂一生三叛 在山海关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两倍之多 为什么最终选择投靠清朝?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明清之际,吴三桂手握雄兵,权衡于各方势力之间,待价而沽。可半生戎马,到头来,却既做了大明的贰臣,又做了大清的反贼。在山海关吴三桂兵力是清军的2倍之多,为何最终选择投靠清朝?公元1644年,按我国传统历法是甲申年,同时是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

  • 清朝温柔外交:优待外人,苛待自己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现代中国人的崇洋媚外之风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凡事只要是外国的就都是好的,只要是跟外国人有关系的就都是高端有面子的,这种风气并不是一两代人造成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但是自清朝以来近代中国的软弱落后,无疑是最大的最主要的原因。马戛尔尼使团成员在热河朝见觐乾隆帝资料图“中国是天朝上国,天下中心。”这样的观念

  • 他是“飞将”的后代,“拯救”两个王朝,最后被灭族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功高盖主的开国将领往往势力太大,是皇帝的眼中钉,因此历史上帝王才会做出这么多卸磨杀驴的事情,为了稳固政权,这也是迫不得已。538年八月,邙山。西魏权臣宇文泰正率军进攻东魏大军。原来高欢大将侯景、高敖曹率军包围洛阳金墉城,一把火将洛阳烧个干净。当时宇文泰已带着西魏文帝元宝炬回洛阳祭扫北魏先帝陵庙,获悉

  • 刘备临终前多了一个心眼,不仅托孤给了诸葛亮,还叫来了另一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刘备临死白帝城托孤这个典故我们都知道,这段佳话被当做历史上君臣之纲,一直被后世美化到现在,其实当时白帝城托孤还有另一人。刘备为给关羽报仇,不料中计,经历火烧连营损兵折将后,在永安白帝城一病不起,临死前将自己的江山和孩子刘禅交给了丞相诸葛亮这我们都熟知,但事实是除了诸葛亮,刘备还对一个人委以重任,他就

  • 慈禧为什么要称为“老佛爷”,这背后有什么玄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太后作为皇上的生母,在后宫有着至高的地位,很多时候,太后也会干政,将最高权利从后宫扩展到朝廷,因此历史上许多女性统治者才有这么大的权利和地位。看清宫戏,我们常常会看到李连英一口一句称呼慈禧太后为“老佛爷”,而慈禧太后则称呼李连英为“小李子”。这里插一句,李连英是慈禧的心腹太监,很多书把“李连英”写成

  • 皇帝很孤独:唐太宗的“轻骑冲锋”情结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帝王总是孤独的,周围的人不是在提醒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是在奉承你英明神武,在李世民登基二十年后,他身边已经没有能说话的人了。当李世民决定,借助石头,来使得昔日的六匹爱马永驻昭陵的时候,他正面临着越来越孤独的帝王生涯。贞观十年(636年),李世民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结发二十多年的长孙皇后弃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