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伐吴真的是为二弟关羽报仇吗,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没攻打东吴替刘备报仇呢?

刘备伐吴真的是为二弟关羽报仇吗,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没攻打东吴替刘备报仇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4/1/15 21:29:03

刘备建国称帝后,为报二弟关羽被杀之仇,决定起兵伐吴。刚开始东吴节节败退,可在夷陵之战中却被陆逊大败,火烧七百里连营,最后病逝于白帝城。刘备为什么要伐吴,真的只是为二弟关羽报仇吗?刘备死后,诸葛亮掌管蜀国大权长达十一年,为何却没攻打东吴替刘备报仇呢?

刘备在建立西蜀政权的时候,是关羽在襄樊大战中失败的第二年,距离他这位义弟离世已经有一年办了,在这一年半中,刘皇叔的白发可是一天比一天的多,身边的人都在劝他不要伐吴,连最了解他的诸葛亮和赵云都各种进谏,但是刘皇叔还是铁了心要伐吴,为了结义兄弟关羽报仇,那么刘备是真的只想为二弟报仇吗?

虽然最后的时候,刘备输掉了这场断送他终身理想的战争,但是我们是从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的。我们设身处地的为刘皇叔想想,他出兵伐吴的原因!

刘备作为前半生都是戎马生涯的大统领,也是黑暗森林法则下在东汉末年乱世中活下来的最后的游戏者了,作为一个帝王,所看到的视界和诸葛亮赵云这样的臣子还是不相同的,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带领的团队的定位,蜀汉在刘备的带领下,已经变成了一个强势的军事帝国,在前期打荆州三郡,后来得到黄忠魏延之后转战西川,留上将关羽做了荆州军事集团的总司令,自己则带领大部队于曹操在汉中大决战,在汉中打败了这个折磨他半辈子的老对手,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完全对账了隆中对上的话,汉室复兴指日可待。

荆州这边,关羽大破魏国,威震华夏,孙权看不下去了,一定要打败关羽,所以尽了全国的力量,派出吕蒙来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导致关二当家败走了麦城,可以说荆州的失利,让刘备集团全部都窝在西川这种地方,隆中对就不存在了,刘备的梦想就破碎了,失去了荆州,刘备集团可以说是一场重创,对于一代枭雄来说,这口气是万万咽不下的。

蜀汉可以说是一台战争机器,不管前朝还是后世,以战争为主的国家差不多都是靠着不断战胜敌人来维持政权的稳定,在荆州失陷后,刘备集团可以说是经历了一场大败,大量的荆州势力人员来到益州,与原来的益州官僚势力相互之间会爆发矛盾,只有一致对外的战争,才能让国内的两股势力平衡。刘备这个时候肯定渴望一场胜利,还是大胜,也为自己称帝之后打下一个威望!

曹魏和东吴,这个时候就必须选择一个进行征讨,曹魏在曹操的经营下早就兵强马壮,而且作为南方势力,北伐难度也是很高,关中这个地方,后期诸葛亮几十年都没有拿下,可以说只有东吴好下手了,蜀国在东吴的西边,可以顺流而下对东吴开刀,其次刘备在荆州经营多年,当地群众基础良好,再者吕蒙死后,东吴并没有抗大旗的人才,孙权孙十万这种人在刘备这样的老领导面前简直没有战斗力,所以,要不是陆逊的横空出世,从刘备的视角来说,东吴确实没有一个能打的。

蜀汉政权对世家之间不是很友好,所以当家的很多人都是草莽出生,刘备也是靠着个人的魅力吸引他们投靠自己,作为最早跟随自己的二弟关羽被偷袭,三弟张飞被叛徒割了脑袋,作为领导者,不想个理由来为两位兄弟报仇,恐怕难以对蜀汉集团的所有属下交代,团队很有可能就会散,所以刘备是铁了心要打东吴!

当刘备真正出征后,也就是收回荆州,只有这样,当年的隆中对才有可能继续,自己或者自己的傻儿子才有可能复兴汉室,刘备的这一举动,是完全符合帝王之家的思维的,对于赵云等人,终究还是当将领的,刘皇叔的智慧和领导才华,在伐吴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可惜最后过于自大,输在了一个自己最看不起的黄毛书生手上。

对于这么多理由,我还是更喜欢他为兄弟报仇这一条,因为这是很多人的正常想法,也正是这种人之常情,让刘备这位孤高的领导者拥有了英雄气概,义气十足,这也就是三国演义最有意思的点了

刘备伐吴死后,诸葛亮为何没攻打东吴替刘备报仇呢?

一、刘备的死与东吴并无直接关系

首先,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是刘备,他是主动方,而东吴只是被动应战,所以不管战胜战败,刘备自己必须承受,其次,刘备的死与东吴并无直接关系,他是夷陵之战大败后,损失了不少将领,自己气病了,在战争中刘备自身并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刘备去世是在退兵之后,双方已经和解半年多了。

所以他的死并不能怪罪到东吴身上,如果诸葛亮再以为刘备报仇发动战争,攻打东吴,这个理由就太过牵强了,站不住理,所以诸葛亮不能这么做。

二、蜀汉元气大伤,内部叛乱不断

就算诸葛亮不在乎名声,可刘备称帝后,就忙于攻打东吴,但一个国家刚建立,肯定政务诸多,根基未稳,因此刘备病逝后,南方诸郡好多叛乱了,诸葛亮这时首先要解决的肯定是内部矛盾,再加上夷陵之战的损失导致蜀汉兵力不足,光是平定南方叛乱诸葛亮就用了好几年,根本没时间没精力也没实力去攻打东吴,更何况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曹魏在等着他们呢。

三、诸葛亮的政治策略

诸葛亮从始至终的政治策略都是联合东吴,共同抗击曹魏,驱除逆贼,北定中原,所以他一直都极力维护孙刘联盟,在他眼里,曹魏才是乱臣贼子,才是他们的敌人,而且这个敌人还很强大,所以他们应该先团结一致,共同驱贼。

刘备要攻打东吴时,诸葛亮就极力劝阻他,可惜刘备不听他的,这才导致蜀汉战败,不仅失了荆州,折损了诸多名将,还直接成为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过,现在他掌了大权,肯定不会让这个错误再继续下去,所以他掌权后还派人去修复两国关系。再说自从刘备退兵永安后,东吴一直对蜀汉有所防备,想要攻打也不是件易事。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墉真的是一个驼背罗锅吗?历史上的刘墉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完全相反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宰相刘罗锅》这部影视剧中刘墉的形象是一位小老头,并且还是驼背,这才被叫做罗锅,但在历史中真正的刘墉并不是此番形象,和影视剧中的形象完全相反。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

  • 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很长一算时间处于落后状态,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最终一统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国一统天下之前并不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的?在战国中期,由于地处西部偏远地区,生存环境

  • 清朝时期官员拜见皇帝的时候为什么要拍一拍袖子,嫔妃走路又为什么要让人扶着?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官员拜见皇帝的时候都要拍一拍袖子,或者是嫔妃走路时有宫女在一旁搀着,这两种做法都是有什么说法?在古代早期的时候,并没有发明凳椅,举国自上而下都是采取“席地而坐”。不过到了汉朝的时候,逐渐出现了凳椅,先前的“跪坐”就慢慢取代了。但跪拜礼依然存在,不过这时候却演变成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

  • 南宋时期的一些士兵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肯吃小米,这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经常会缺兵少粮,人在饿极了的时候什么能吃的不能吃的都会拿来果腹可为什么宋军中的江浙、福建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小米呢?这不是很奇怪吗?《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记载:”是时,黾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独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当

  • 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么,为什么无人敢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众所周知曹操是东汉末年时期势力最大的诸侯之一,关于他的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其实还有下半句,那么这下半句为什么一直以来无人敢说呢?这是因为这段话描述的事情对于曹操十分的屈辱,所以并没有人提起。曹操和夏侯渊,夏侯惇两兄弟属于表亲关系,原本也应该是夏侯一族的人,只不过由于他的父亲被过继给当了时的大太监曹腾

  • 商鞅的死对秦国的影响有哪些呢?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从战国初期在“七雄”中垫底的最落后国家到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强国,秦国迅速崛起,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可好景不长,秦帝国的大厦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短十几年就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轰然倒塌。秦国的崛起绕不开一个名字——商鞅,正是他的变法图强使秦国面貌焕然一新,在战国七雄的纷争中脱颖

  •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魏国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吴起训练的精锐步兵,在吴起的率领下,以超出时代的训练体系、选拔标准、精良装备,屡次以少胜多,甚至达成以一敌十的巨大成就。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奇功伟绩。魏武卒是战国时期一支有着赫赫威名的军队,战国初期,魏国就是靠着这支强军,攻秦,败齐,破

  • 明宣宗朱瞻基不仅杀老师 杀叔叔 还被传弑父 为什么还说明宣宗是明朝难得的好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任皇帝,朱瞻基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现了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任皇帝,也就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出生的那年,正是他

  • 晋楚争霸是春秋中期的主旋律 晋楚长达数百年的争霸 为什么楚国会屡屡败于晋国?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春秋时代,周天子的威望下降,因此拉开了诸侯国争霸的大序幕,春秋五大战争,三次都发生在晋楚两国之间。另外,晋齐两国之所以发生鞌之战,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晋国担心齐国会与楚国联合。可以说,春秋中期的主旋律,是晋楚争霸。春秋时代,晋楚争霸持续了近百年,在漫长的争霸过程中,晋国与楚国发生了多次重大战役,这些战役

  • 三国时期曹操势力是如何“突然崛起”的,曹操势力这么大为什么他没有篡汉称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三国时期是最乱的时候,出现了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局面,今天我们来说说其中的曹操,他是如何突然崛起的,当权之后势力这么大为什么他没有篡汉称帝呢?曹操原本是谯郡的大家族,与夏侯氏有亲戚关系,部曲家兵众多,本身就能拉起一支可观的队伍。曹操在朝廷上又有一定势力,其父曹腾投靠宦官,当到了太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