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越南人多地少还能出口水稻给中国?

为什么越南人多地少还能出口水稻给中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65 更新时间:2023/12/21 21:50:32

越南领土不大,还不如云南省面积大,人口却有9千多万,将近一亿。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贫穷国家,竟然没有吃不饱饭的问题,甚至他们还能出口大米到中国,地主家粮很多啊!

其实,这并不稀奇,河南省一个省的小麦产量就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平均下来,河南省的小麦就要供应全国14亿人口中的三分之一,近4亿人使用,比越南供一亿人的大米要厉害得多。

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大米不仅出口到中国,还出口到欧洲国家。很多人怀疑,越南人靠什么种植这么多稻米的?其实这越南的地理环境和政策有关。

越南的粮食作物相对单一,水稻的播种面积占到了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三左右。

越南的耕地面积不大,但是水稻的播种面积却很大。90年代的时候,经把四分之三的耕地用来播种水稻。其实越南的农作物很丰富,橡胶、菠萝等,但它们把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都压低,专一发展一种农作物,就是看重水稻的出口价值。集中全力种植大米,提高产量是没有任问题的。

我们虽然耕地面积比越南要多,但实际上农业大省主要是指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整个河南的小麦产量一度占到全国的28%,将近三分之一。而东北地区的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也占了很大一个部分。就以河南为例,平均下来种植的小麦要供4亿人,一个省养活四亿人,比越南要强多了吧。所以,我们国家完全能做到用一个省的耕地养活几亿人口,只是大家平时没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是制造业大国,所以不可能把所有资源都去发展农业。

我们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国家,而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不可能把全部资源投入到农业上面去。比如,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肯定主要发展商业和高科技产业,而不会发展农业。同样,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也不适合大量的发展农业,因为当地的气候不适合农业发展。

越南的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但是农业人口占比很大,劳动力充足。

而越南就不一样了,在十年前,越南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化国家,全国近一亿人,有将近一半人都是农民或者从事跟农业有关的行业,5千万人养活一亿人,再出口点大米,没问题吧。而我们呢?实际上绝大多数农民都不再单纯的种地了,而是外出打工,或者做一些小生意,纯粹的农业生产者其实并不多。而我们同样养活了14亿人。

越南地处热带,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这也是它的优势。

越南地处热带附近,气温比较高,降水比较充足。加上湄公河流域的土地十分肥沃,非适合种植水稻。而且当地的水稻可以一年收获三季,换句话说,同样土地,越南大米产量就要翻几倍。这是气候问题,南方温度高,适合水稻生长,而北方气温低,只能收获一季。这一点不用羡慕,只是气候决定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在我们国家,基本上就是几个省的农业养活了全国。现在有的地方发展制造业、有的地方发展金融,有的省份发展农业。虽然大家的分工不同,但其实大家都在给国家作贡献。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乾隆的宠臣和珅和福康安,他们谁更厉害?谁更有钱一些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皇帝在位60年,真正宠信的大臣有两个,一是和珅,二是福康安。他们一文一武,在朝廷里地位显耀,权倾一时,格外引人注目。和珅和福康安,他们谁更厉害?首先来看出身。“龙生龙,凤生凤。”清朝是一个很讲究出身的朝代。如果你运气好,投胎到满洲八旗人家,一定会比汉人子弟少奋斗很多年。如果像

  • 西夏能抗衡北宋140多年,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西夏能抗衡北宋140多年,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宋太宗失去了统一夏州的千载良机881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因为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为李,册封为定难军节度使,治夏州,统辖夏、绥(绥德)、银(榆林)、宥(靖边)、静(米脂)五州地区,从此西夏割据政权的基础就已经奠定

  • 隋末的农民起义开始于什么时候,第一个揭竿起义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因为过度消耗国力,而引发了民变和贵族的叛变。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是个典型的昏君,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连年战争,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农民大起义,并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我们对瓦岗军很熟悉,也知道农民起

  • 成语人鼠之叹是什么意思,这个典故是何来源?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人鼠之叹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那“人鼠之叹”的典故出自哪里呢?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说的主人公是谁呢?“人鼠之叹”出自《史记·李斯列传》,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在处耳。”在李斯年轻的时候,他曾做

  • 三国时期的战斗规模为何比不上战国时期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战乱年代,但是,同样是诸侯争霸时期,为什么说三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要比战国时期的要小?这其中有什么变化?战国之名实至名归,整个国家都是战争机器,从不断退步以致灭亡的吴越,前期好学生韩魏,到后来富二代齐国,以及虚胖的楚国,还有后进生赵国燕国,以及最后持之以恒大学

  • 为什么电视剧里明朝读书人都爱习武?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从武侠小说到武侠电影、电视剧,我们总会看到许多将背景时代设定在明朝,在明代江湖上大显身手的主角们,与明朝的社会风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朝,并不是只有政治气氛肃杀的东厂、锦衣卫,在士大夫与平民阶层中所展现的,又是不同的风景。明朝直到灭亡,都一直有着蒙古人、满洲人、日本人和流寇这四大外患隐忧,可说整个明

  • 明朝的文字狱事件有多严重,带来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封建社会时期,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在清朝时期最为严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间尤烈,其实在明朝时期也曾出现过严重的文字狱事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个统治者文化水平的高低,在征战沙场、夺取天下的战场上,或许看不出差别,不过,打天下和治天下虽然只有

  • 明朝的乌纱帽比清朝的顶戴花翎还贵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明朝的乌纱帽比清朝的顶戴花翎还贵重?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众多古装影视剧中,经常能够听见犯错误的官员这样说:完了完了,这下我头顶上的乌纱帽保不住了。直至现在,人们对于那些贪官大老虎,依然习惯用“乌纱帽”来指代。那么这么乌纱帽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探索一下。乌纱帽原来

  • 古代上朝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臣要一直跪着皇帝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上朝的时候,大臣们真的是一直跪着的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大臣上朝,我们看到的清宫剧就是皇帝高高在上,大臣一直在下面跪着,有的好一点就是站着。那么,古代上朝的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封建社会建立之前是奴隶社会,在这之前是原始社会。

  • 古代官员品级多少才能上朝 朝堂站位又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几品官能上朝堂议事?又是按照什么顺序站立的?,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古代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见在皇宫内文武百官们和皇帝一起上朝,向皇帝禀告自己的工作情况或者某地发生了什么事需要皇帝定夺等等类似的场面。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有哪些品级的官员有资格参与朝会呢?而他们又是按照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