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皇帝用妃子殉葬时是先杀后埋还是直接活埋,各朝各代有什么不同之处?

古代皇帝用妃子殉葬时是先杀后埋还是直接活埋,各朝各代有什么不同之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73 更新时间:2024/1/9 17:11:29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一些达官显贵或者当朝皇帝去世的时候都会有着一个可怕的制度,那就是殉葬;那殉葬的时候是先将人杀死还是直接活埋?

商王朝之后的两周时期,对于嫔妃殉葬制度都曾有过大量的记载,秦国曾经一度废止嫔妃殉葬,但是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曾经命令始皇帝的众多嫔妃殉葬,秦朝之后,两汉时期也曾经有过嫔妃殉葬的情况出现,但是当时嫔妃殉葬实际上已经不作为皇帝死后殉葬的重点了,因为与嫔妃共同殉葬的有很多的车马珠宝、古董书籍和珍贵字画以及皇帝生前喜爱的物品,由此可见,所谓的殉葬的嫔妃,其意义等同于随葬物品,历朝历代的皇帝实际上把嫔妃当做一种个人的玩物来对待,而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嫔妃殉葬的现象一度大量出现,最典型的就是北魏皇室的嫔妃殉葬,之后的隋唐两朝,嫔妃殉葬现象再度归于沉寂,宋朝时期,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建立政权,殉葬制度再次大量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中。

明朝建立之初也曾出现了嫔妃殉葬的现象,较之以往的朝代,明朝的嫔妃殉葬现象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明朝规定皇帝死后所有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必须全部殉葬。大量没有生育的嫔妃在皇帝死后被迫殉葬,朱元璋去世后共有多达46位嫔妃为其殉葬,朱棣驾崩之后也有近40人为其殉葬,就连老实巴交的在位仅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后也有10位嫔妃被殉葬,明朝的嫔妃殉葬制度最终在天顺八年被明英宗朱祁镇废除,至此,明朝直至灭亡都再没有出现过嫔妃殉葬的现象。

清朝建立之初也曾有过嫔妃殉葬的现象,这种现象持续到顺治的皇帝晚期,最终在康熙初年被彻底废除,至此中国历史再未出现过有嫔妃殉葬制度。

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妃子,在先帝驾崩后,都会用来殉葬的。只有那些没有为先帝生儿育女的人,才会被选来用做殉葬。有了儿女的人,基本上在先帝驾崩之后,就跟着自己的儿女去过日子去了。没有儿女的人,直接随着先帝,到地下然后在直接去伺候先帝。

唐宋的时候,不是不实行殉葬吗?

那时候没有为先帝生育儿女的人,会被送到尼姑庵当尼姑,正如武则天,在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后,去感业寺当尼姑一样。一般为先帝殉葬的妃子,是先被处死,然后在殉葬,还是选择直接活埋呢?这个一般是分几种方式的,当然了每种方式,都是很残忍的。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先帝临死前,把那些要带走的女人,列好名单。待自己归西之后,太监就会拿着名单,把所有要殉葬的妃子,给集结到一个屋子里,然后让他们上吊。这些人都去世之后,就和先帝埋在一起了,这种殉葬似乎还是不那么痛苦的一种。

有的朝代皇帝去世后,太监们会赐给殉葬的妃子们一杯剧毒的酒,她们喝下之后就会立马毙命。因为妃子们是去阴间伺候已故的皇帝的,可以说是有功之臣,所以会尽量减少她们的痛苦。这是一种比较有尊严的死法,死相不会太过于难看。

残忍的活埋,大家都知道帝王的陵寝是十分奢华的,里面的空间很大,帝王下葬的时候,整个墓室里会长上长明灯的。那些要被活埋的人,就是被赶到墓室里,他们被埋之后,不会立刻死亡,而是等墓室里,没有了氧气,长明灯也灭了,里面的人才会死去的。传说活埋而死的人怨气会非常重,她们的鬼魂会震慑盗墓贼,进而保证皇陵免受侵扰。活人殉葬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黑暗的一面,值得我们好好铭记。

不过以上几种,还都不是最为残忍的,最残忍的是,在殉葬的妃子,还活着的时候,他们为了让妃子保持容貌不变,会从妃子的头上,钻一个深洞,然后从洞口往下灌水银,直到水银流满人的全身。想想种办法就凶残的很,等皇帝下葬的时候,这些被水银灌溉的妃子,也就一起被埋葬在地下了。你说如此多的殉葬方式,可怕不可怕?

在漫长的古代嫔妃殉葬史中,出现了无数起嫔妃殉葬事件。这其中有过多起著名的嫔妃殉葬事件,汉武帝去世之前,有感于太子生母钩弋夫人将在自己死后干预朝政,于是在自己即将归西之时将钩弋夫人赐死,这实际上也是殉葬的一种,较之以往,这种殉葬是在皇帝死之前授意的。另外明朝时期的几次殉葬也非常有名,明代宗去世后,明英宗强令代宗生前宠爱的唐贵妃李贤妃殉葬,此时,明代宗的皇帝尊号已经被褫夺,其葬礼和身后之事都是以郕王之礼进行的。

清朝最为著名的一次殉葬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四大贝勒逼迫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殉葬,与阿巴亥共同殉葬的还有努尔哈赤的十余名侧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嫔妃殉葬,被殉葬的是顺治皇帝的贞妃董鄂氏,董鄂氏在顺治帝驾崩之后选择了用殉夫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而当时她的身份只是顺治皇帝的一名没有位号的庶妃,贞妃的尊号是在董鄂氏殉葬之后为了表彰她的贞烈而追谥的。贞妃董鄂氏殉葬之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嫔妃殉葬的记录,贞妃董鄂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死于殉葬制度的嫔妃。

不得不说,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就是一种折磨。还好那个时代造就结束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时期,也就永久的被尘封了起来。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豪强军阀却被外国人尊为先祖,这是为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军队。像刘备,曹操他们已经被我们熟知,可是其实还有一个英雄人物却被人们给忘记了,他就是士燮,而士燮在历史上好像并不太出名,但是在越难的历史上却是非常有名的,甚至被越南人供奉,这是为什么呢?士燮的先祖是鲁国汶阳人,当时为了躲避战争霍乱就来到交州,慢慢的也就成为

  • 大唐王朝强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

  • 刘彻的四任皇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汉朝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明君,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但是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他的先后四任皇后,无一人得到善终。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她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童话故事“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阿娇一家对于刘彻登上皇位有着很大的功劳,她能成为皇后就是因为这个,丢掉

  • 皇帝禁军之羽林军和御林军他们之间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看过宫廷剧的我们都知道,在皇宫里有一直都有一支军队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他们称之为羽林军和御林军。那你知道其实他们的关系吗?我们千万不要被搞糊涂了。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他们既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又担任皇家仪仗的任务,在整个皇城的警戒系统中是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号称是一支很古老

  • 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高粱河之战是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公元979年),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

  • 奇人韦鼎,预测了陈霸先称王,杨坚当皇帝,陈叔宝亡国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奇人奇事,例如袁天罡的推背图预测了唐朝的命运,甚至到近代战争,可是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外,更多的是名声不显的,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奇人韦鼎,预测了陈霸先称王,杨坚当皇帝,陈叔宝亡国。说起来,韦鼎的出身可谓显贵,父亲是南梁名将韦睿。据史料记载,韦鼎年少之时就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曾被祖父夸奖

  • 晋国“不败战神”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旅,却故意战死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位“不败战神”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旅,作用远在孙武之上,最后却故意战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名将就是春秋时期战神先轸(zhěn)!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

  • 白素贞只是个蛇妖 但假扮观音的时候观音却没有出手这是为什么?只因白素贞的背景太过于强大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白蛇传中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但这其中并没有过多的提起白素贞的背景,只是说是青城山下的一条蛇修炼了千年才化为人形,那么,白素贞的身世真的这么简单吗?还有什么记载吗?白素贞是一条修行了上千年的蛇妖,因得到黎山老母和观音菩萨的指点而化为人形。后来,白素贞在报恩途中悬壶济世,屡次救苏杭一带的

  • 南陈相术大师,预言国运,料事如神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不缺算命大师,看相大师,如著名的袁天罡,李淳风,诸葛亮、刘伯温等,但是除了他们还有许多没有他们名声显赫的,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南陈相术大师,他预言国运,料事如神。他就是南北朝至隋朝年间的神人——韦鼎。韦鼎,京兆杜陵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对历史、阴阳、方术方面

  • 三国时期名将:吕蒙如何从一个从小兵到大都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能人文士众多的一个年代,而吴国最著名的名将非吕蒙莫属了,他是如何从一个从小兵到大都督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分析一下。从小兵中脱颖而出起初吕蒙只是一个小兵,跟着姐夫做事的无名小卒,虽然是在孙策的手下,但他还未露出锋芒,所以并未得到重用,不过即使是这段无名日子,也定然是为他以后的传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