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时期赵云作为一名强悍的武将当时为什么要投靠一无所有的刘备而不是袁绍或者曹操呢?

三国时期赵云作为一名强悍的武将当时为什么要投靠一无所有的刘备而不是袁绍或者曹操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17 7:35:27

三国时期赵云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武将,在长坂坡一战成名,为刘备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赵云最初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备可以说是一无所有,那赵云为什么非要投靠他呢?

说到跟随刘备最久的人,除关羽张飞外,赵云应该算是一位,其跟随刘备有30多年,一起经历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赵云是在刘备被曹操打败依附在袁绍之时,赵云前往邺城与其相见,据说两人当晚同床而眠,后赵云一直跟随刘备至荆州。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之战表现最为精彩,曹操都起了爱才之心,赵云在百万曹军中是杀了个七进七出,单骑独战到天黑这才救出了蜀汉后主刘禅,估计没那么牛,或许就像罗贯中说的,曹操是惜才要不早万箭齐发了。

公元191年,赵云率领常山郡人马投奔公孙瓒,自此跟着公孙瓒南征北战。而在那时候刘备时运不济,也投奔了公孙瓒,也就是在这里,赵云结识了刘备。当时刘备为公孙瓒的别部司马,赵云则受命为其掌兵。此时二人都是公孙瓒的属下。后来公孙瓒骄纵跋扈起来,赵云借口兄长去世,便向公孙瓒请辞。

公元199年,公孙瓒兵败死亡。

公元200年,刘备兵败投降袁绍,赵云去找刘备,双方彻夜长谈,赵云加入刘备。

那么赵云为什么不选择袁绍或者曹操,而是选择弱小的刘备呢?

第一,赵云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他想要的是创造太平盛世

赵云刚刚出山的时候加入了公孙瓒,公孙瓒也就问了,别人都投奔袁绍,你为什么不去呢?这赵云就回答说啦,天下虽然乱,但是我们要选择明主,老百姓要一个能够实行仁政的君主,所以我们才选择了,你还没有转到袁绍。这就说明赵云起兵并不是为了建功立业,也不是为了帮助谁去征伐,而是想为老百姓创造一个比较和谐的生活环境。(当然后来公孙瓒也并不是一位明主,这是后话了。)如果不是这个目的,凭借赵云的才识,去哪里都能得到重用,何必委屈自己加入公孙瓒呢?明代钟惺《史怀十七卷》评价赵云: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可以看出赵云是又治世能臣风范的。

第二,赵云跟刘备惺惺相惜

当初赵云在公孙瓒麾下效力的时候,曹操曾经围困徐州,刘备为了帮助徐州,就跟公孙瓒借兵,而当时其他诸侯害怕曹操,除了刘备都不敢出头,赵云便很钦佩刘备的仁义之心。双方一见如故,十分投缘,后来赵云请辞公孙瓒的时候,刘备还含泪相送,不舍分别。是的刘备就是这么爱哭。

第三,刘备是正统汉室,也比较善于收买人心

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管真假,反正是得到了皇室的认可,他又到处宣传要以匡扶汉室江山为己任,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比其他诸侯更具有正统性,而赵云忠于的汉室,因此他选择刘备也是情理之中。其次刘备一向标榜忠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更是天下皆知,赵云作为忠义之人,自然是心有所向。更不用说后来的单骑救主了。元代郝经在后汉书《续后汉书》评价赵云: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辄中几会。从这也可以看出,赵云一辈子都是忠于汉室的。

刘备这个人在各种影视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仁德了,可以说他对百姓和士兵的爱护要超过了公孙瓒。因此当刘备见到赵云这个别人家的小将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他的地位低下而有什么不敬的举动,反倒是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士兵那样爱护。小编估计赵云这个时候的心态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碍于对刘备不是很了解以及公孙瓒本人还没出事,不好走而已。

随着后面刘备借赵云次数的增多,两者之间的了解也相互加深,都觉得对方是适合自己的。再到后来,公孙瓒为了与袁绍争夺翼州,抽走了幽州的大部分兵力而不管幽北百姓的死活,这个时候赵云对公孙瓒的敬仰之情差不多就已经没了。再然后,公孙瓒在作战的过程中暴露他了不听良言,只按照自己想法作死的本质,并在界桥之战中大败,损失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葬送了几乎全部的白马义从。因此在这之后,赵云就离开了公孙瓒,而是选择追随了刘备。

总之,虽然刘备弱小,但是比较符合赵云的期望,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再加上士为知己者死,赵云投靠刘备也是意料之中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用妃子殉葬时是先杀后埋还是直接活埋,各朝各代有什么不同之处?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一些达官显贵或者当朝皇帝去世的时候都会有着一个可怕的制度,那就是殉葬;那殉葬的时候是先将人杀死还是直接活埋?商王朝之后的两周时期,对于嫔妃殉葬制度都曾有过大量的记载,秦国曾经一度废止嫔妃殉葬,但是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曾经命令始皇帝的众多嫔妃殉葬,秦朝之后,两汉时期也曾经有过嫔妃殉葬

  • 三国豪强军阀却被外国人尊为先祖,这是为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军队。像刘备,曹操他们已经被我们熟知,可是其实还有一个英雄人物却被人们给忘记了,他就是士燮,而士燮在历史上好像并不太出名,但是在越难的历史上却是非常有名的,甚至被越南人供奉,这是为什么呢?士燮的先祖是鲁国汶阳人,当时为了躲避战争霍乱就来到交州,慢慢的也就成为

  • 大唐王朝强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

  • 刘彻的四任皇后,没有一个得到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汉朝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明君,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但是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丈夫,他的先后四任皇后,无一人得到善终。第一位皇后,陈阿娇。她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童话故事“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阿娇一家对于刘彻登上皇位有着很大的功劳,她能成为皇后就是因为这个,丢掉

  • 皇帝禁军之羽林军和御林军他们之间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看过宫廷剧的我们都知道,在皇宫里有一直都有一支军队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他们称之为羽林军和御林军。那你知道其实他们的关系吗?我们千万不要被搞糊涂了。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他们既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又担任皇家仪仗的任务,在整个皇城的警戒系统中是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号称是一支很古老

  • 高梁河之战宋太宗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高粱河之战是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保宁十一年,公元979年),宋军为夺取幽州(今北京,辽称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被辽军击败的一次作战。宋太宗为夺回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平北汉后,未经休整和准备,即转兵攻辽,企图乘其不备,一举夺取幽州。

  • 奇人韦鼎,预测了陈霸先称王,杨坚当皇帝,陈叔宝亡国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奇人奇事,例如袁天罡的推背图预测了唐朝的命运,甚至到近代战争,可是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外,更多的是名声不显的,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奇人韦鼎,预测了陈霸先称王,杨坚当皇帝,陈叔宝亡国。说起来,韦鼎的出身可谓显贵,父亲是南梁名将韦睿。据史料记载,韦鼎年少之时就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曾被祖父夸奖

  • 晋国“不败战神”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旅,却故意战死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位“不败战神”全歼秦国大军,战胜楚国劲旅,作用远在孙武之上,最后却故意战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名将就是春秋时期战神先轸(zhěn)!先轸,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

  • 白素贞只是个蛇妖 但假扮观音的时候观音却没有出手这是为什么?只因白素贞的背景太过于强大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白蛇传中许仙和白素贞的爱情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但这其中并没有过多的提起白素贞的背景,只是说是青城山下的一条蛇修炼了千年才化为人形,那么,白素贞的身世真的这么简单吗?还有什么记载吗?白素贞是一条修行了上千年的蛇妖,因得到黎山老母和观音菩萨的指点而化为人形。后来,白素贞在报恩途中悬壶济世,屡次救苏杭一带的

  • 南陈相术大师,预言国运,料事如神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不缺算命大师,看相大师,如著名的袁天罡,李淳风,诸葛亮、刘伯温等,但是除了他们还有许多没有他们名声显赫的,如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南陈相术大师,他预言国运,料事如神。他就是南北朝至隋朝年间的神人——韦鼎。韦鼎,京兆杜陵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人。他喜欢看书,尤其是对历史、阴阳、方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