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时候是真的摔还是故意做给身边人看的?

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时候是真的摔还是故意做给身边人看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364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3:25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情节很多人都知道,当时刘备说了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当时刘备是真的要摔阿斗还是故意做给旁人看的?

黄巾起义爆发之时,刘备开了逐鹿中原的生涯,带着少得可怜的人马东奔西跑,被人打得东躲西藏,没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尝尽了失败的滋味,这对于心怀大志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刘备比不得袁绍孙权曹操这些人,本身没有什么有用的背景,更没有强大的家族作为支持,他本来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小摊贩,所以出来打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强力的核心集团,手下的人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

乱世要存活,要壮大,人才是首要的,而赵云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才,作战勇猛、浑身是胆,更关键的是对刘备忠心耿耿。那是的刘备,手下的大将除了关羽张飞,就数赵云了,所以刘备能不视之如珍宝?

再加上,刚来了的卧龙先生,终于文武相济了,此时若是手下的几个大将出了什么事,那刘备想要成就大业就更加不可能了。

反之刘禅的重要性,就根本没有这么重要。夫人死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又不是不能再生,但忠心耿耿的良将没了就是没了,很难再找到这么一位得力的帮手。

所以,在赵云冒死救出阿斗后,刘备想到自己刚刚有点起色的事业,很有可能因为阿斗而遭遇重大挫折——损失一员勇猛又忠心的大将,那么摔阿斗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这次摔阿斗中,我们就先假设刘备是真的要摔阿斗,也就是说阿斗是比不上刘备自己所看重的手下的。那么,为什么刘备又要看重自己的妻子呢?

我们都知道,刘备对于自己的妻子是非常在意的,每次让保护自己妻子的都是像关羽、赵云这样的神勇之辈。而对于阿斗,刘备要是真的不在乎的话,也就是说阿斗其实对于自己来说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但是,我们都听过这么一句话“虎毒不食子”,刘备还是一个仁德之君啊!

刘备摔阿斗,其实是也只刘备内部公关御人术的一次表演,其精彩处是:既收买了赵云誓死随主之心,又教育和感化了当时在场的所有文武随从,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刘备从一“织席贩履之徒”成长为一代风流人物,其内部公关御人术的确有拍案叫绝之处。因此后人诗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心,故把亲儿掷马前。”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这本书是明代著名作家罗贯中综合《三国志》正史、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的想象创作出来的,书中的基调是拥刘反曹,这里先分析一下,这个基调的来源。

民间的舆论思想往往会受到政治的导向,在南宋以前,民间对三国这段历史都是比较拥曹的,因为南宋以前,我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北方,往往中央政权的合法性在乎谁在逐鹿中原的战争中获得胜利,由于曹魏是由汉献帝禅让的,因此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到了南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女真人占领了黄河流域,南宋偏安江南,为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南宋汉人政府开始拥刘备为正统,因为刘备虽只占据蜀地,但是毕竟是汉室宗亲,是有合法性的,而曹魏是篡汉,并非正统,也就说明了政权的合法性是以民族血缘为准,不以哪个政权的势力范围为准,因此,曹操就渐渐变成了白脸,而关公等刘备集团的代表就渐渐成为三国忠义智慧的代表。

罗贯中在创作中,将这种感情因素写进了小说中,在刻画人物上,也对她想要表达每个人的性格做了着重突出,因此,在后期阴谋论的人眼里就有了“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的说法。因此,在罗公的创作之初心看,刘备摔孩子,确确实实是看到满身鲜血杀了个七进七出的赵云,爱将之心使然;在后期人们的解读中,刘备的行为就是在收买人心。

《三国演义》中,刘备并不是是真的要摔阿斗,也只是逢场作戏,拢络人心罢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当刘备把阿斗摔下去的时候,身边的随从眼疾手快的把阿斗给抱住了。所以说白了,这就只是一个安排好的局。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操明明有实力 但他却一生都没有选择称帝 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在当时是独占鳌头,汉献帝也被他控制了多年,按照当时的情况曹操完全可以称帝,但他却一直没这么做,而是被他的儿子曹丕给完成了,为什么曹操一直不肯称帝呢?显然不是什么反对力量太强大,局势不稳等之类的外部因素,称不称帝,其实真正原因还在于曹操自己内心的一念之间。下面,掌心结合史料,试着分

  • 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西戎,为什么说秦穆公是春秋时期最尴尬的霸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向东扩张屡遭挫折,于是秦穆公便战略转移,谋求向西发展。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开辟国土千余里,遂称霸西戎。与晋文公称霸中原差不多同时,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大举向西部发展,消灭多国,辟地千里,逐步成为雄踞西部地区的一方之霸。秦虽地处西陲,但穷根究底起来,他

  • 清末铁帽子王父子四人,最帅王爷败家败出新花样,他死后儿子靠捡破烂为生!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后期丧权弱国,对外完全缺乏斗志,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我们要说的清朝末期最败家的王爷载搏,他是有多败家呢?清廷垮台后,奕劻和三个儿子——载振、载搏、载抡都先后逃到天津,寓居在天津租界。父子四人基本上再没做过什么事,最后基

  • 为什么说元朝之后蒙古再无帝国,元朝灭亡后蒙古为什么再也无法崛起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都到哪里去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不仅结束了中国古代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还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华帝国。但是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都到哪里去了?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起,短短数十年

  • 明光宗朱常洛:三十九年苦熬终登帝位 在位一个月就暴毙身亡 被称为一月天子 明光宗朱常洛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是大明王朝中一位十分短命的皇帝,只在位一个月就暴毙而亡。明光宗朱常洛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纵欲过度吗?那一年,万历皇帝正青春20岁,刚亲政不久的他心情格外舒畅。那一日,万历去给母亲李太后请安,恰巧太后不在。太后宫里洗手的丫鬟王氏长得极为漂亮,万历一时兴

  •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 席卷大半个中国 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51年1曰11日,洪秀全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

  • 宋朝最厉害的美女,从歌伎到皇后,用一生证明了没有亲生孩子也能母仪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女子,今天小编说到这位是宋朝最厉害的美女,她从歌伎到皇后,用一生证明了没有亲生孩子也能母仪天下。在古代历史上,女性的才华是被掩盖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的“三从四德”等条条框框,将女性层层约束在柴米油盐里,无声无息地度过一生。但亦有许多优秀的女性,凭借一身才

  • 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大贡献 为什么科举制度的兴起会伴随着一个帝国的灭亡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为何说科举的兴起会伴随着一个帝国的灭亡呢?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

  • 施琅是如何收复台湾的,收复台湾的施琅到底是叛徒还是忠臣?该如何正确评价施琅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历史上对施琅的评价不一,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后世对他的分歧主要是:他收复了宝岛台湾,促进了祖国的统一;但是,他身为明臣,却背叛了大明王朝,投靠了清朝政府,所以,也有人说他是叛将。那么该如何正确评价施琅呢?施琅,字尊侯,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熟悉海战。20岁时,他参加郑

  • 泾原兵变使得唐德宗为首的统治阶层颜面扫地 泾原兵变产生了如何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公元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并被叛军包围一月有余,史称奉天之难。泾原兵变原为士卒因不给赏赐而发动的反抗斗争,后被野心家朱泚利用。李晟善于组织和扩大兵力,团结内部,激励士卒,正确选定主攻方向,采用灵活战术,乘势连续进击。迅速平定了朱泚叛乱。唐德宗李适即位于大历十四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