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在古代,”老首长“收礼该当何罪?

在古代,”老首长“收礼该当何罪?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4/1/14 5:04:06

中国古代的“收礼罪”

本文作者倪方六

“收礼罪”,即“收受礼金罪”。据媒体报道,这一罪名很可能成为新中国刑法修正案中的新犯罪条款。

官员收礼,实际上就是变向受贿。早在西汉时,中国官场便禁官员收礼;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收礼罪”,收受礼金数额巨大的将被判处死刑“大辟”。像徐才厚这样抄家时被抄出成吨现金的“老首长”,在古代都是犯罪,正常情况下,心死无疑。

图:现代贪官被抄家抄出的金银财宝

汉代官员调动时禁收下级礼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文景之治”时期,官场“禁令”尤重反腐。汉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的当年(公元前156年)便出台了多项官场禁令,除禁公款吃喝、禁行赇受贿等反腐措施外,还对官员任免调动时的收礼行为作出规定。据《汉书·景帝纪》记载:“吏迁徙免罢,受其故官属所将监治送财物,夺爵为士伍,免之;无爵,罚金二斤,令没入所受。”

官员职务调动时,如果接收原来属下赠送的东西,除没收所受礼金礼物外,还要免职夺爵,处以罚金。

刘询是汉代帝王中反腐最严厉的一位皇帝,曾把踩“红线”的御史大夫萧望之都给免了。御史大夫的职责为“掌察百官善恶”,官员一般不敢给他送礼行贿。有人为巴结御史大夫萧望之,于是“走夫人路线”。萧望之本有“公车私用”的诟病,而萧妻又爱使用萧望之的手下办私事。有个人在给萧家办私事时,有意自掏腰包添钱进去,间接将礼金送出。据《汉书·萧望之传》记载,这笔钱金额很大,“私所附益凡十万三千”。结果这事被丞相手下专门负责纠察的司直緐延寿知道了,萧望之被弹劾免职。

比起刘询,汉武帝刘彻反腐更彻底。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刘彻在地方置13州部作为监察区,分设刺史,并出台了“六条问事”明确监察官员的职责。“请托所监”、“通行货赂”等腐败行为,都属“不法”,要加强检查、监管。

图:古人收礼最爱金银,图为楚国金币陈爰,现藏陕西咸阳市博物馆。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收礼罪”出现于北魏

但到了晋代,官员收取下属和管辖区礼金却不违规,反而是“合法”的,这与大多数朝代“禁礼”的做法背道而驰。晋代官场甚至流行一种“送故制度”,即“送故迎新制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欢送老首长,迎接新领导。

“送故”本来是一种礼仪,一些“门生”、“故吏”为表效忠显孝心,给举荐自己当官的领导馈送礼物。东汉时期“杨震却金”的故事,就是门生王密给恩师夜送十斤黄金引发的。

早在西晋惠帝时,送迎之风已开始盛行。据《晋书·王戎传》记载,当时“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到东晋时,迎新除派车马前去迎接,还要营造官邸府宅给新上任的官员,甚至得配齐用品;调走后,则有大笔馈赠,数目惊人,动辄以百万计。有的官员家贫,还可优先获得去地方做官收礼的机会,称为“恤贫之法”。如有个叫王述的官员,当年家里穷,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申请到宛陵(今安徽宣城)任职。因在任时收礼太频繁,多达1300次,朝中老臣王导遂派人劝他收手,王述却说“足自当止”。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刘骏(孝武帝)当皇帝时,竟要求刺史任满还郡时给他送礼,名为“献奉钱”。

送故迎新所需的大量钱财和土特产,加重了民间“杂供给”负担,导致“巧诈由生,伤农害政”。所以到南朝时,虽然“送故制度”尚存,但已有相对严格的限制,不该收的不准收,否则要遭惩罚。刘宋朝时,本为吴兴太守的王韶之便因“去郡长取送故”被免除了官职。

相对于南朝官场的“礼金腐败”,主要由北方少数民族控制的北朝,则严格“禁礼”。北魏建国初期就对官场腐败说不,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收礼受贿制度。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收礼罪”,即出现于北魏。

现在的“官员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其源头或许起自北魏。明帝神瑞元年(公元414年)冬十一月,朝廷派“使者”(中央巡视员)到各州,查核地方主政官员的个人财产,只要说不清来源,不是自家带来的,都视为赃物,全部登记入册,此即所谓“非自家所赍,悉簿为赃”。在北魏收受礼金数额巨大的,要以“收礼罪”判处死刑。据《魏书·刑法志》记载,太和五年(公元481年)旧律规定:“枉法十匹,义赃二百匹,大辟。”

什么叫“义赃”?南宋末学者胡三省注称:“义赃,谓人私情相馈遗,虽非乞取,亦计所受论赃。”“义赃”,与直接贪污受贿所得的“正赃”相对应。

北魏“收礼罪”的制定者是大力推行国家政治改革的孝文帝元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官员“班禄制”(工资制度)正式颁布实施后,孝文帝“更定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北魏的“收礼罪”不仅是最早明确的收礼罪,而且是中国古代法典上是最为严厉的收礼罪。为了落实此制度,在诏令下达后,孝文帝即效法明帝神瑞元年的做法,“遣使者巡天下,纠守宰之不法。坐赃死者,四十余人。”

“收礼罪”的实施,反贪效果显著。《魏书·刑法志》总结称:“食禄者跼蹐,赇谒之路殆绝。”意思是,官员们一个个都赶紧收手,行贿送礼之路几乎断绝。

图:古人收礼最爱金银,图为明代金元宝,现藏明定陵县博物馆

唐朝向官员送礼行贿同样要被处罚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官场反腐的司法条款更为规范。隋朝在建国第三年,即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便颁布了《开皇律》,专列《职制篇》,对官吏的违法失职行为予以惩罚。唐朝继承了隋文帝从严治吏的传统,除了对受贿罪细化并加重处罚外,还对官员“收礼罪”进行了详细的司法解释。

据《唐律疏议·职制》记载,“诸官人因使,于使所受送遗及乞取者,与监临同;经过处取者,减一等。即强乞取者,各与监临罪同。”大概意思是,公职人员利用外出公干时,接受当地所送礼金(物)的,与监临官受贿相同;如果收取过境地官员赠送的礼金,罪减一等。如果主动索礼,则与监临官受贿同罪。所谓监临官,就是有监察临视之责的主管官员,通俗说就是有工作利害关系的直接上级领导,这样的领导受贿所定罪名就是“监临罪”。监临罪为“六赃罪”之一,量刑相当重。

《唐律》规定:“诸监临之官,受所监临财物者,一尺笞四十;每一匹加一等,八匹徒一年;八匹加一等;五十匹流二千里。与者,减五等,罪止杖一百。”从中可见,对送礼行贿的“与者”,也要惩罚,打一百大板。如果“强乞取者,准枉法论”。

但是,唐朝虽有完备、严格的反腐制度,但因权力未能被关进“笼子”里,官场收礼受贿现象并未杜绝。如吏治很积极的唐玄宗,其任内大贪官多多。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远房亲戚杨国忠当了宰相后,大肆收礼,朝野内外向他送礼的人不绝其门,仅家中积累的上等细绢就有三千万匹,此即《资治通鉴》里所说的“中外饷遗辐凑,积缣至三千万匹。”

图:古人收礼最爱金银,图为清代银元宝(现藏安徽博物馆)

元朝官员过生日收礼将“以赃论”

宋朝对收受属地官员礼金的处罚,效法唐律,但对收取“生辰纲”这样的“生日礼”,似乎并没禁止,更未入罪。到了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元朝破例将最容易被视为“人之常情”的生日、节日收礼行为入罪,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职场上的收礼。据《元典章·台纲卷·体察》记载,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八月颁《禁治察司等例》,内有十二条,其中一条规定:“不得因生日节辰、送路洗尘,受诸人礼物,违者以赃论。”

按察司是负责刑狱、按劾、巡察等事务的省级监察机构,后易名“肃政廉访司”,所以对任职官员的廉洁要求很高,古今常见的生日礼、节日礼、接风洗尘礼,都是禁收的。

虽然收礼入罪细化到收生日礼、节日礼等,但是元朝中后期官场收礼的现象仍然泛滥。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篇》中记述:“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

明清两朝反对官场腐败可以说比以往历朝都更加严厉。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皇帝提议,发起了“官员禁礼自律公约”:“自康熙五十八年己亥元旦为始,不贺岁,不祝寿,不拜客,有蒙赐顾者,概不接帖……”

但事实却令人尴尬,明清官场送礼名目并不见减少。相反,送礼与收礼的“艺术”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以书画古玩、奇珍异宝为礼品的所谓“雅贿”,在明清时期最为流行。(本文最新发表于2014.11.21.《北京晚报·五色土》个人专栏“一方钩沉”,每周五出版)

简介:梧桐树下戏凤凰,由著名历史学者、新浪亿万博主倪方六开办,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真相考证,秘闻杂陈,旧事重提,古事新说,提倡无负担阅读。同名:jsnjnfl,在线联系:nifangliu

标签:

更多文章

  • 没想到!宋朝竟是古代最重视武备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论军费:宋朝的军费开支长期占去岁出一半以上,战争时期高达十分之七八甚至更多。曾在英宗治平初年任三司使的蔡襄,曾言「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宋孝宗传位给光宗时,叮咛儿子说∶「当今天下财赋以十分为率,八分以上养兵,不可不知。」以绝对数字而论,唐朝天宝末年,公认穷兵黩武的时代,军费只有一千四五百万贯,还

  • 宦官过得最舒坦的时代 皇帝见他们都要立正敬礼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如果问,古代文人过得最幸福是哪个朝代?那肯定是宋朝了。文人和文官的地位,在宋朝是最高的。在其余朝代,文人批评朝政,往往遭遇杀身之祸。而在宋朝,文人批评朝政,不但不会被杀头,还可能被提拔使用。如果问,古代宦官过得最舒坦是哪个朝代?那肯定是汉灵帝刘宏时期了。汉朝是宦官总体上过得很滋润的朝代,而在汉灵帝刘

  • 美国侦察机突然迫降中俄边境 中国切勿上当牢记撞机耻辱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图为美国oc-135“开放天空”侦察机,长42米,高13米,翼展40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146吨,最大速度933公里/小时,航程为5550公里,主要侦察设备为ka-91全景照相机,光学观察分辨率为0.3米,红外探测仪的分辨率为0.5米。oc-135于1993年装备美国空军,后来主要用于执行《开放天空

  • 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你都认得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历任美国总统访华图片一览

  • 古代更讲考试公平:宋朝15次没考上可破格录取,官二代另外考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原题:古代高考如何公平录取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2015年普通高校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录取能否公平公正备受关注。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如何做到录取公平?从古籍记载来看,历代都曾制定出相应的办法和政策,如明朝按南北卷录取,清朝录取实行官民分开、商民分卷……图:现代高考录取现场唐初科考录取比例为总人口的1

  • 古代江湖之暗器篇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所谓“暗器”,是指那种便于在暗中实施突袭的兵器。暗器大多是武林中人创造出来的,它们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大多有尖有刃,可以掷出十几米乃至几十米之远,速度快,隐蔽性强,等于常规兵刃的大幅度延伸,具有较大威力。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上,暗器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古代战将很少有练暗器的。武林中讲究的是一对一

  • 司马懿根本没有那么喜欢张春华?司马懿宠姬的儿子手握重兵还当了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都说现代人靠演戏洗白,可最近《军师联盟》大火却成功地洗白了一个古代人物——司马懿。在剧中恩爱不已的司马懿和张春华夫妻俩给大家喂了不少狗粮吧,但是作为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司马懿虽然妻妾确实不怎么多,但是除了张春华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姬妾柏夫人。有妻妾什么的,在古代人身上真不算什么意外,但是有了

  • 历史揭秘:曹雪芹到底有没有反清复明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曹雪芹有没有反清复明这个问题,已经被摆到桌面上辩论过很多遍了,都快辩论得耳朵起茧了,不过迄今没有定论,没有哪篇文章能让所有参与辩论的人都信服。这也是个很无聊的话题——曹雪芹是不是反清复明,碍不着咱们什么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无聊的家伙,我还是想把这个无聊的话题再捋一捋。从民国到现在,认为曹雪芹反清复明的

  • 雍正死后为什么让仇人的妹妹陪葬?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雍正皇帝和年羹尧之间的恩恩怨怨,相信熟悉清史的看官应该都比较了解,老年很早就跟随四爷,他的妹子还是四爷的小老婆!大舅哥帮妹夫,理所应当嘛!协助夺嫡,四爷永远都记得这份情,平定西北叛乱,四爷更是一度称之为自己的“恩人”,二人曾有过一段非常令人羡慕的君臣蜜月期,二人经常书信联络,发发,秀秀恩爱,雍正曾经

  • 为什么中国的秦汉西方的罗马帝国出现时间相近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古代中国的地理环境,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片广阔的大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在古代中国根本不知道制海权、海上贸易为何物时,如果说两块地理环境截然不同的地区,能发展出一模一样的文明,那才叫怪事了。古代中国,我们可以称之为广阔的小农社会;中国还没有进入秦汉时代,而西方也未进入罗马帝国时代的历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