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婚前有专门的宫女教导性技巧,有的甚至还生了孩子

皇帝婚前有专门的宫女教导性技巧,有的甚至还生了孩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1/14 7:49:59

古代皇帝除了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要任务,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给皇室留下继承人,古代人的观念是多子多福,皇帝很早就开始临幸妃子以求产子了,但是年幼的皇帝不懂得男女性爱之事该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宫女或者奶妈对皇帝进行手把手的教导了。

说起清朝皇帝大婚就不能不说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是有清一朝封后纳妃最多的皇帝。他一生册封了4位皇后,纳了庶妃、贵人以上嫔妃就有35位。而他也是清朝皇帝中大婚时年龄最小的皇帝。康熙四年,即公元1665年10月22日,康熙皇帝迎娶自己的第一个妻子赫舍里氏之时才11岁,而赫舍里氏当时也只有12岁。赫舍里氏是当朝首席顾命大臣索尼的孙女,后来被册封为孝诚仁皇后。虽然这次婚姻笼罩在政治联姻的阴影下。但是,他们俩是从小的玩伴,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绕床弄青梅”、“羞颜尚不开”,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窦初开的赫舍里氏这对小夫妻婚后恩爱甜蜜,生活非常和谐,彼此感情颇深,是一对幸福的夫妻。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皇帝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康熙皇帝的大婚无疑是早了许多。这可能就是政治婚姻的结果。纵观二千多年的帝王史,几乎所有的皇子,尤其是小皇帝在大婚之前都必须接受临幸女人的性教育。因此,他们到大婚之时大都掌握了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康熙大婚4年后,赫舍里氏生下了一个聪明乖巧、活泼可爱的小皇子承祜。而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才15岁,赫舍里氏皇后也才年仅16岁。当然,比康熙皇帝生孩子更早的皇帝也是大有人在。他就是西晋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他在13岁做太子的时候不仅正式结了婚,而且还已经有了孩子。

早在司马衷大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就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事。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中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竟然大为奇怪:自己怎么会已经有了儿子?再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大婚,但他13岁时就已经掌握了临幸了宫女的技巧,第二年他还做了父亲。

清朝皇宫中明文规定,小皇帝在大婚之前,必须先由宫中精选八名年龄稍长、品貌端正的宫女供小皇帝亲身实习临幸技巧。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从此成为宫中有身分的女子,每月拿俸禄,不再像其他的一般宫女从事劳役。因此,这份差使也一直为宫女们所企盼,希望借此脱离苦海,一步登天。这八名宫女的名分一般是冠以四个宫中女官的职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清朝皇宫中的这种规定,其目的无疑是让小皇帝在婚前对于男女房事取得一些经验,以便在和皇后及嫔妃一起生活中能够从容不迫,能够及早诞下子嗣,延续王朝香火。

作为小皇帝以及皇子们有的要在宫女身上吸取房事上的经验,有的要从他们奶妈那里获得性蒙的教育。奶妈直接亲身对皇子们进行性启蒙教育成为了皇宫内廷另类教育法。在有些朝代,让哪些宫中女人亲身对皇子们进行性教育,并没有规定,也无法规定。皇子们到了可以实习的阶段,还处于被开导而无禁忌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很容易被挑逗或产生冲动,也就最容易对身边的女子发生“性趣”。尤其是太子,住在东宫,没有皇帝的诏令,他是不允许随意出入后宫的,以防止他和后宫嫔妃发生不堪之情。这时候太子身边除了侍女之外,最容易亲近的就是奶妈了。因此,奶妈就成为了太子性实习最有可能的对象。譬如,明朝时期奶妈万氏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性实习的最佳对象。

万氏是四岁时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宫女的。万氏最初在明英宗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宫中为侍女。后来,万氏进入青春期以后,日益娇艳秀美,加上她聪明伶俐,善于察言观色,侍候太后体贴入微,所以极得孙太后的宠爱,成了孙太后的心腹宫女。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生于正统十二年。两年后,朱祁镇在土木堡被俘,太后命将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代宗朱祁钰即位,在景泰三年,废朱见深为沂王。朱祁镇复位英宗之后,18岁的朱见深又被复立为皇太子。

八年之后,朱祁镇驾崩,朱见深即皇帝位,是为明宪宗。其实,早在朱见深做太子时,孙太后就已经派万氏前去做他的奶妈,对他进行性教育了。此时,万氏长朱见深18岁。朱见深在万氏的性启蒙教育下,从此不能自拔。他十分依恋着万氏,一刻也离不开万氏,万氏成了他生命的寄托。年轻的朱见深对于万氏除了感情和性欲的需要以外,还有驯服和敬畏。朱见深18岁即位,万氏已经是36岁了。就这样,朱见深在万氏教育下长大成人。万氏的成熟、丰韵,从容不迫和长期培养的依恋和感情,自然会使朱见深在性的实习体验中感到轻松、自如、畅快无比。因此,少年天子的朱见深十分宠幸这个人过中年却风韵犹存的万氏,竟然赐给她贵妃的封号。

其实,康熙皇帝也有与其奶妈发生这种所谓“姐弟恋”的传说。康熙皇帝低婚龄,多妻妾,生育能力强。在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康熙的生育能力是中国历史中最强的,一生中共生有五十二个皇子,实属罕见。传说康熙皇帝少年的时候就暗恋自己的奶妈,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就有这方面的情节。不过,当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将这位名叫苏嘛剌姑的奶妈赐给康熙皇帝做妃子时,却遭到了这位奶妈的婉言拒绝。这种情节的演绎无疑是受到历史上皇帝与奶妈“姐弟恋”故事的影响。然而,康熙一生好色成性,即使到晚年,也是雄风不减当年,其好色之名,在有清一朝,无人能出其右。

当然,小皇帝以及皇子们在接受奶妈性启蒙的教育和从宫女身上吸取房事经验的同时,还要接受诸如“压箱底”、“欢喜佛”等教具启发、诱导的“形象化教育”。譬如,在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中,保存着一些东西叫做“压箱底”,它的外形多种多样,有的是水果状,有的呈船状,有的甚至干脆只是一个小盒子。如果把盒子的上盖掀开,里面是一对瓷塑的男女交合形象。当女儿快出嫁时,母亲就从箱底拿出这东西来,掀开盖子,让女儿看,告诉她结婚的当晚应该怎么做。还有一种东西叫“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春宫图,画面是不同的性交体位。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就买一卷这种画,放在嫁妆中,带到夫家去。新婚之夜将它铺在床上,夫妻两人照此行事。汉代的张衡写过一首描写新婚生活的长诗《同声歌》,其中有几句就是:“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帐,素女为我师,天老教轩皇。”这表明至少在汉代,在两千年前,就有“嫁妆画”这样的东西了。

在古代民间,进行性教育的方式大多为母授女,女为母后再授女,以便代代相传,持久延续。所以,古代时对于性知识,往往是女方比男方懂得多。但是,在古代皇宫之内,为了让皇子们懂得性知识,学会性生活,帝王们便在他们还是娃娃之时就开始进行多种方法的性教育了。正如《通俗篇》所记:“欲以教太子,虑其长于深宫,不知人事也。”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中,皇子们在进人青春期以前就开始接受性启蒙教育了。开始担任皇子性启蒙教育任务的是太监。宫廷之中开辟性教育专门密室,内有展示两性交合的欢喜佛塑像,由专管性教育的太监负责开启室门。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明朝的皇宫内廷设有欢喜佛,一说是外国进贡的,一说是元代遗留下来的。“两佛各缨珞严妆,互相抱持,两根凑合,有机可动,凡见数处。大档云,帝王大婚时,必先导。入此殿。礼拜毕,令抚摩隐处,默会交接之法,然后行合卺,盖虑睿禀之纯朴也。”当皇帝大婚之前,便由太监带领皇帝入此密室,要举行一个“仪式”,给欢喜佛烧香、叩拜。之后,新婚皇帝才可以摸抓佛身的隐私处,习练动作。这之后才行“合卺礼”。”那么,什么是欢喜佛?欢喜佛又为何成为性教育的教具呢?

其实,所谓“欢喜佛”就是男女合一的佛像,表像时呈互相搂抱状。佛身上设有机关,按动机关,佛就开始做爱,变化出各种动作。说起来,佛教虽然为比较保守的宗教,但是在中国古代也分很多教派,其中佛教密宗在性方面较为开放,在绘画和雕刻中,有大量性内容,最突出的为“欢喜佛”也称“欢喜天”。大多是男女裸身相抱交媾的佛像。佛教本身戒淫,但是为了达到成佛的目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某些戒律约束,譬如,密宗可以利用女性作修法的伴侣,被称之为“明妃”。而有清一朝,宫廷中设置的欢喜佛,不仅是对皇子进行性教育的教具,而且成为大婚之后的皇帝与妃嫔交欢、增加性生活乐趣的工具。

除了组织皇子观看欢喜佛之外,帝王们还煞费苦心地在宫中豢养小动物,以便用小动物们本能的活动,来增强皇子们两性关系的概念。明代《禁御秘闻》中就说:“国初设猫之意,专为子孙长深宫,恐不知人道,误生育继嗣之事,使见猫之牝牡相逐,感发其生机。又有鸽子房,亦此意也。”由此可见,历朝历代皇子们的性生活从未被耽误过。

所谓“春宫画”,大概是中国古人进行性教育的一个创举,并为历代皇宫内廷采用。所谓春宫画,就是描绘男女各种性交姿态、反映性生活场景的图画。据说,春画的起源就在王室。据明代文人沈德符考证,春宫画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发明者是因盗墓闻名的广川王刘去的儿子刘海阳。当时,刘海阳与其父刘去一样,好色成性,日夜纵欲。他让画师在房间四壁、天花板上,只要是目所能及的地方,都画上各种各样的男女交合图,供他寻欢作乐时“欣赏”。因此,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玩具》中说,“春画之起,当始于汉广川王,画男女交接状于屋,召诸父姊妹饮,令仰视画。”

从此以后,历代王朝都把春宫画作为对下一代进行性教育的必备教材。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宫中都藏有大量的春宫画,在皇子们青春萌动之前,就由太监引导他们前去观摩这些栩栩如生的春宫图,并逐一讲解,皇子们就从这里开始认识异性,欣赏异性,进而迷恋异性。而当他们之中有人当上皇帝之后,依然对这些春宫画视为至宝。

其实,小皇帝以及皇子们不论是接受奶妈性启蒙的教育,还是从宫女身上吸取房事经验;也不论是接受诸如“压箱底”、“欢喜佛”等教具启发、诱导的“形象化教育”,还是观看欣赏“春宫画”等教材以开发“性趣”,说到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古代帝王认为传宗接代、广衍子嗣、延续香火不仅是皇家之大事,更是国家之大事了。所以,生活在深宫中的皇子们,尤其是小皇帝早在进人青春期以前就开始接受性启蒙教育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失去大量男性之后,苏联女性是如何解决生理需求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几千万的人口,整整一代人都死在了战场上,其中绝大部分是男性,因此女多男少的苏联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失衡问题。二战时期俄罗斯大部分男人都为保卫疆土浴血沙场了,女多男少成为社会问题,于是俄罗斯就出现了英雄母亲,英雄母亲是指生育能力强,是多子多孙才能够享有的名誉。俄罗斯因为天气寒冷,妇女一般

  • 高句丽有何重要性,隋唐四代皇帝都想要征服?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高句丽位于现如今朝鲜半岛地区,并包括现如今我国东北地区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对中原有着很大的威胁,因此隋唐的多位皇帝都想一劳永逸消除这个不稳定因素。在南北朝后期,整个隋朝时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丽在不断扩充疆土的同时,不断挑唆隋、唐邻国对隋、唐挑起战乱。高句丽欲独霸整个东亚之心久矣。

  • 武则天李治合葬的乾陵,为什么守墓人像都是无头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陵墓是古代帝王最后的归宿,很多著名的杰出帝王都将陵墓建造地十分华丽壮观,不过武则天陵墓外面的这一个情况还是让人十分费解。一提到中国古代女皇帝,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作为我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而又惊人的统一。武则天一生经历十分传奇,她死后所葬的陵墓

  • 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重见天日,距今1600年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古代皇帝迷信长生不死药,同时又手握重权,因此便大力开展此类药物的开发研制寻找工作,目前看来这种药物是不存在的,那么历史上出现过的这些所谓长生药,都是些什么东西呢?古人吃的“长生不老药”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如皋是个有名的长寿之乡,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多了去了,据统计,这里的百岁老人多达251名。在当地坊间,

  • 唐朝芳心纵火犯李白,竟然也有搞不定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唐朝时期,才子最为受到女性的欢迎,像李白这样的才华,自然是有大把的女人趋之若鹜,但是即使潇洒如李白,也有自己搞不定的女人。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百年尸体喷毒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宋太祖赵匡胤戎马一生,建立了大宋帝国,但是他离奇的死亡还是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谜团,而他死后百年,尸体被盗墓贼发掘,竟然喷出毒液,这是怎么回事呢?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恐怖的怪事发生,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不仅没有腐烂,脸色还鲜活如生;或者他们正在投入地收集墓中的珍宝时,尸首突

  • 孝庄皇太后没有葬在清东陵,葬在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作为我国清朝乃至历史上都非常有名的贤后,孝庄皇太后辅佐了大清三代皇帝,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女性,那么她为什么没有葬在清东陵呢?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之妹。孝庄文皇后出生

  • 史记中,萧何张良传记为世家,为什么韩信只是列传?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史记中,世家和列传是两种不同的人物记录方式,世家往往是针对王公贵族或者有世袭爵位的人,而列传往往是记载普通的奇人异士,那么为何在初汉三杰中,张良萧何是世家,而韩信却用了列传呢?韩信和张良、萧何同为刘邦的肱骨之臣,为何张良萧何可以入世家而韩信却只能入列传呢?主要因为世家是记载王侯,以及子孙世代承袭的历

  • 这四件事,奠定了董卓在世人心中恶人的形象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董卓其实有着很大的势力,在曹操崛起统一北方之前,势力强劲的袁绍也无法与他抗衡,但是他最后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呢?董卓献帝时期的权臣,同时也是凉州的军阀,官至太师,一时权倾朝野。但此人后世风评并不是很好,他一生做的坏事无数。董卓被后世称为东汉末年权臣,凉州军阀。权臣,指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

  • 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秘密全在《易经》中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由此确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但只要冷静细想,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