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最早的火锅可能诞生在商周时期

最早的火锅可能诞生在商周时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96 更新时间:2023/12/27 13:13:34

火锅是我国人民非喜爱的美食,但是你知道火锅的由来历史吗,其实真正可考的火锅历史,是商周时期的铜鼎火锅。

眼下正处寒冬。火锅,大概是这个时节消费者最喜欢点的一道菜,从考古发现来分析,中国人吃火锅确是有传统的,早在两三千年前上古商周时期,已开始吃火锅了。

那么,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喜欢吃什么火锅?

商周时期或吃“小火锅”,战国墓内发现“狗肉火锅”

如果追究火锅的源头,当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说起。

鼎是商周时期人们做饭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锅。鼎与锅的不同之处在于,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置于地面,做饭时将木柴放在腹下燃烧就行,不少鼎出土后,腹下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就是这种原因,而这正是火锅的加热特征。

这种鼎,其实就是一种火锅,将炊器与盛器结合到了一起。

2010年11月,在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在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钟和一件漆器残件。此鼎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有盖,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鼎内竟然还有骨头。骨头经鉴定,被认定是狗骨,证明这是一锅狗肉汤,被圈内趣称为“狗肉火锅”。这说明,狗肉火锅古今中国人都喜欢吃。此发现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轰动。

而在更早的西周,甚至再早的商代墓葬考古中,也出土过火锅。

1974-1975年,在陕西宝鸡市茹家庄发掘了两座西周墓葬,其中一只出土于二号墓中,上面有铭“白乍井姬鼎”。此鼎造型奇特,只有一只足,上部是立耳鼓腹圆鼎,底部中央有一圆柱鼎足,立于一个三足盘上。

经分析,这不是普通做饭的鼎,而是当时的火锅,底部盘内可置炭火加热,方便将火源与菜品一起端到桌上。从其容量来看,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进而推测是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只,吃的是“小火锅”。

汉代人已吃“鸳鸯火锅”,染炉将调料加热后涮蘸

到了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更为普遍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

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直接证明墓主、西汉江都非是一位十足的火锅“吃货”。而且,不只证明他喜欢吃火锅,还证明他吃的是“鸳鸯火锅”。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就是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

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

刘非很会吃火锅,在分格鼎旁边还出土了两套“染器”。所谓染器,就是吃火锅时放作料的盘子。从这些来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染器有的是盘状,有的则呈杯状,如果有加热装置,则称为“染炉”。从染炉的出土来分析,汉代人吃火锅与现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将调料加热后,再涮蘸着吃。

2007年初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郧县境内上宝盖遗址上发现的一只陶质火锅,则与现代鸳鸯火锅设计完全一样。经鉴定,此火锅系西汉时期炊具,可见当时的鄂西人也吃火锅了。类似的陶质火锅,在重庆云阳2000年前的一座汉墓中也有发现。这是一件釉陶质釜灶,釜灶相当于今天的烫火锅,应该是根据墓主生前生活中的实物,原样制作出来的随葬明器。可见,以吃火锅著称的重庆人,在2000年前就好这一口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千古名相之列,为什么一直没有诸葛亮的名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说起诸葛亮,他应该是名气大于实力的典型案例了,小说中将他描写为了神仙一般的人物,但真实的诸葛亮远没有小说中的那样传奇,甚至还有很多缺点。诸葛亮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在三国中,他凭借自己的智谋,为刘备赢得一次次战争,是最有谋略的军师。然而,诸葛亮因其用人不善与谋略上的失败,始终很难跻身名相行列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曾在历史上发生过吗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诸葛亮北伐之时,街亭是一处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地,马谡驻守于此不听劝告执意出击,导致了街亭的失守,直接影响了诸葛亮的布局,为北伐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当刘备发现马谡时,他特意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的话,可谓一针见血。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 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竟是诸葛亮犯得这个错误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蜀国是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一个,导致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很多人却认为蜀国的灭亡,与诸葛亮关系最大,这是怎么回事呢?蜀国怎么灭亡的,这是三国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一个国家的灭亡,有非常多的原因,蜀国怎么灭亡的同样有很多原因。蜀国作为天府之国,为什么在三国鼎立时期最先灭亡呢?蜀国怎么灭亡的

  • 屈原并不是离骚的作者,这种说法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1951年3月至5月间,《光明日报》连续刊登了四篇论文:《楚歌及楚辞》《〈离骚〉底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和《〈离骚〉以外的“屈赋”》,怀疑包括《离骚》在内的诸多作品并非屈原所作,而将著作权归诸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及其身边文士。论文的作者朱东润晚年回忆说。此事缘于和叶圣陶的通信,“圣陶问我最近有些什么

  • 古时候孕妇生产过程中,开水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我国古代的养生哲学中,开水仿佛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开水,一切养生的理念都是不可靠的,那么在古时候女人生产的过程中,开水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在很多的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孕妇正在生孩子,给她接生的产婆吩咐别人准备剪刀、纱布、开水。剪刀和纱布都可以理解,但是开水是干嘛用的呢?古代孕妇生

  • 隋末年间窦建德看重信义,却为什么没敌得过李世民?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虽说看重信义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像隋末窦建德这样太过于看重信誉的,只会像傻子一样被人耻笑。说起窦建德这个人,许多读史的都会觉得有些惋惜。和一般草莽英雄不同,这位老兄为人宽厚、勤政爱民、讲究信义,更难得的是不搞封建迷信,以至于他的死敌——大唐的小干部殷侔竟不顾忌讳为他立了块纪念碑,还亲

  • 和氏璧的真实下落,已经成为历史上的迷案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很多事情的真相至今都没有揭开,这不仅成了历史上的一大迷案,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一:战国和氏璧到底在哪里完璧归赵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小学时代的书本上就有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完璧归赵是一则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典故,当时赵国手上拥有一块和氏璧,非常的出名,各国都想拥有或者一睹这块和氏璧

  • 刚正不阿的包拯一年的工资有多少呢?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要是说到中国历史上最公正无私的官员大概就数北宋时期的包拯了。包拯也叫包青天,相信大家都知道关于包青天断案的故事,他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并且敢于为百姓审不平,所以他也叫做包青天。今天如果遇到哪些公正的官员我们也称之为现代的包青天。话说包青天当官多年,刚正不阿那他的工资到底有多少呢?包拯做过好多官,而每个

  • 光绪帝死因是什么,张之洞处斩假光绪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古代皇帝也有人敢假冒,这可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但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这个假光绪皇帝,最后又是怎样收场的呢?1898(清光绪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

  • 康熙大帝被谋杀之谜,成为了大清第一悬案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帝,但是这位千古帝王,最终竟然是死于刺杀的,而这件案子,也成为了清朝的一大迷案。由于孝庄皇太后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努力,顺治帝崩后,年仅8岁的玄烨顺利登位,建立了康熙朝,并成为功绩赫赫的一代英主。康熙六年,玄烨14岁,开始亲政。如果说康熙皇帝在亲政前无所作为,他的治国天才